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1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石荣福甘肃省武威市中医院针灸科关键词: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贝尔氏麻痹),是针灸临床上常见的病症。经渭中风,是由风寒之邪侵袭三阳经面部经腧,气血运行受阻,经脉失养所致,也有头面部受伤或耳、乳突部病变而引起,该病以患侧不能蹙眉、皱额、眼脸闭合不全,不能启齿、口歪、口角露水漏气、齿颊部漏饭为特征,近些年,已有很多报道,施治方法多种多样,治疗效果各有差异,病愈时间也不尽同,特别对一些迁延日久,缠绵难愈的病例;往往疹效不佳。笔者受埋线治疗小儿麻痹和透穴效好的启示,将两者结合,对中西药、针灸、电针、理疗、颊内割治,穴位注射以及药物和鳝鱼血外敷等久治无效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运用羊肠线(以下称“肠线”)进行埋长线和透穴相结合的方法试治,从1983年-2008年共收集130个病例,效果感到满意,介绍如下,供参改:临床资料:130例中,男76例,女54例,年龄最大的65岁,最小的2岁5个月,以40-50岁的为多见(占1/4),从发病到埋线时,最长时间180多天,最短为一个月,有两例因路远和工作关系,在针刺两个星期无效后给予埋线。除两例因外伤所致者外,余128例均为感受风寒而致中风。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急性发病过程和临床表现只有一例于八年前曾于患侧患过此病,病前仍留有轻微口角歪斜,余均为第一次发病。术前口角或下眼脸有轻微痉挛者两例,埋线后发现有轻微痉挛者三例。治疗方法:2一、取穴准则:《灵柩·经筋》篇曰:“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喝噼,皆急不能卒视”。因此,以足阳明,于太阳经穴为主,配以和阳明,太阳经交会穴为辅。1、埋线取穴,地仓透颊车,承浆透地仓,四白透颊车,阳白透太阳,上唇活动差的加颧髎透迎香,下唇活动差的加颊车透大迎。2、针刺俞穴,在埋线一星期后,如还存有一些其他症状的,还可以加针刺:①完骨处疼痛的,为茎乳突神经孔段的病变,加刺完骨穴。②听觉过敏的,为蹬骨神经的病变,加刺听会或弱风。③舌前2/3味觉障碍的,为鼓索神经段病变加刺廉泉。以上除单穴外,均为患例俞穴,施以泻法后,留针20分钟,上述症状消失后即停针。二、埋线用具和药物1、埋线消毒包:弯盘一只(或服药杯一只),5豪升注射器一付,5号注射针头2只,直止血钳2把,弯血管钳1把,持针器1把,弯手术剪1把。直三角缝针2支(长5cm)、3/8弧形的三角缝针2支(长5-7cm),1/2弧形三角缝针2支,洞巾两块,工作帽一顶,医用手套2双,各种缝针不宜太粗,避免术时出血,消毒包必须高压消毒。2、医用络制羊肠线,以000号(3/0)或00号(2/0)一支,必须于用前10分钟,泡于盛有生理盐水的弯盘内(或服药杯)。3、75%酒精棉球,2%碘酒棉球、敷料、胶布若干。4、药物:2%利多卡因5ml一支,生理盐水20ml。三、操作方法,配助手一名3患者平卧手术台上(或针灸床),头偏向一侧,病侧向上,患者戴上消毒帽(不能让头发露出帽外),面部用2%的碘酒消毒,再用75%的酒精脱碘,(注意碘酒、酒精勿渗于眼内),于埋线穴位上用2%利多卡因注射一直径为1cm的皮丘,用持针器挟住带肠线之缝针针身,断端处用另一血管钳挟住,以防拉线时用力过猛而脱出,继则从一侧穴位刺入,沿肌层于另一透穴穿出后,轻拉穿入皮内之肠线,以加强针感,再剪断肠线,剪时应将剪刀下压再剪,这样断线之线头即自动缩入皮内,或可轻压断线之穴位,强迫线头缩入皮内,再用碘酒涂抹针眼用以止血,稍停再用75%酒精脱碘,盖上合适敷料,用胶布固定,两天后揭去纱布,检查有无红肿或针眼处有无线头冒出,如无上述情况,不需再贴敷料,如有冒出之线头,在消毒情况下剪去冒出之线头,盖上纱布,胶布固定,两天后再复查,直至无肠线线头冒出为止。四、肠线吸收时间:肌肉较丰满处约需20-30天,肌肉较浅薄处约需1-2个月,个别肠线可延长至3-4个月方能吸收干净。治疗效果1、疗效评定标准:痊愈:面部表情完全恢复正常,无自觉症状,经追访一年以上无复发者。显效:面部表情基本恢复,除鼻唇沟和额纹仍较健侧稍浅外,面部再无其它症状。有效:面部于说话或笑时,唇角仍有轻微歪斜,启齿不如健侧好,用力鼓颊时,仍有气体从口角漏出,口角或下眼脸偶见轻微痉挛者。无效:面部表情及自觉症状无改变者。2、治疗结果:痊愈85例,显效35例,有效6例,无结果4例,除无结果失去追访外,有效率为100%。4典型病例例一:白风英,女,50岁,农民,病历号24889。初诊日期:1986年2月25日。主诉:口角向右侧歪斜已25天,经服中西药物、针灸,效果不好。检查:患者不能闭眼,下眼脸外翻,充血,流泪,口角明显向右侧歪斜,露水漏气,齿颊部塞饭,不能左右侧嚼,额纹、鼻唇沟消失。初痛时左耳后乳突部疼痛,现已止,脉细苔白,饮食二便均正常,再无其它不适感。辩证:此例患者年已半百,气阴早衰于先,复感风寒之邪,乘虚侵袭三阳经面部经俞,气血不通,筋脉失养而致面部瘫痪,经谓中风,为邪中经络所致,符合面神经炎的急性发病过程和临床表现。在针刺10次和内服中药无效后,拟埋线治疗。至同年七月三十日追访,口角正常,下眼脸外翻已恢复,无不适感,一次埋线痊愈。例二:刘梅花,女,12岁,学生,病历号04357,其母代诉:1983年12月26日被拖拉机前轮碾伤,当时右侧头部有一拳头大血肿,经拍片检查,颅脑未见异常,神请,住院近一个月,肿消出院后,发现口角向左侧歪斜,患侧眼裂很大,流泪,口角漏气露水,齿颊部塞饭,不能左右倒嚼,经针刺一个月无效。至84年2月12日来我院门诊。此为瘀血阻滞经络,经脉失养所致。拟埋线治疗,先后四次埋线,历时近一年,面颊恢复正常。治疗期间,照常上学。注意事项1、埋线深度以进入肌层为度,太浅则不但延长肠线吸收时间,而且病人有痛苦。2、羊肠线必须用生理盐水浸泡15分钟,等羊肠线变软后再用,否则,5肠线很硬,随着食饮、说话等面部被动牵拉,地仓,承浆穴处之肠线易从针眼处冒出。3、埋线处如出现针眼周围或羊肠线经过处血肿,可稍加按揉,血肿即可消散,不影响疗效,亦无其它后遗症;如产生水肿时,为异性蛋白刺激之故,用热敷或用4%硼酸水溶液湿敷,一两天内即可消散,不影响疗效。4、严格无菌操作,单独用埋线消毒包,一病一包,应杜绝感染。5、下次埋线时间,应等肠线吸收后再予进行。体会:1、羊肠线穴位埋藏,具备了穴位主治、针刺、留针、手法等一般针刺的作用,起到了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荣养筋脉的作用。2、羊肠线穴位埋藏,起到了穴位刺激,羊肠线的机械刺激,非特异性刺激(昼白刺激),以及手术牵拉刺激,能增强和调整局部的抗病祛邪的能力。3、130例中可以看出病程短的疗效好,病程长和外伤所致者疗程长,需多次埋线方能奏效,单纯性面瘫较饼发面肌痉挛的效果好。4、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从疗效分析,还未见到无效病例,确实有值得研究的必要,而且术时无痛苦,术后不留后遗症和瘫痕。总之,采用羊肠线埋藏治疗迁延日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在国际上实属治疗前沿,无论男女老幼皆宜,不受南、北半球的气温差异的影响而受限制,均有一定疗效。惜病例不多,全愈率还不算高,但已显示出很好效应,为了尽快找出对面神经麻痹最佳方法,不揣浅鄙,介绍出来,供大家参改,请指正。
本文标题: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12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