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章节部分非选择题下1.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关于经济重心形成的标志,史学界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所谓经济重心,其农业生产条件、运输设施以及提供的谷物,应比其他地区优越得多,哪一个集团占领了它,就有可能征服和统一全国。另一种意见认为,判断一个地区是否成为经济重心,应着眼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水平以及该地区赋税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1)你认为材料中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的观点采用的是哪种意见?(2)请依据提示把相关的事例填在下列横线上。①宋代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南方的_______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②宋代南方的手工业兴旺:_______居当时世界首位。③宋代南方的商业繁荣:集市发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④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⑤宋代重视海外贸易:设置_____机构管理海外贸易,贸易范围广泛。(3)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答案】(1)第二种意见(2分)(2)①水稻②造船业③交子⑤市舶(3)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告诉我们,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先进技术的传入和使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或:经济发展需要国家领导人的正确决策;人才的交流;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北方黄河流域开发较早,环境破坏比较严重,要注意环境保护,与自然的和谐……等,语句通顺,言之成理均可,语句不通不给分)。(3分)【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经济重心南移。材料中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的观点采用的是第二种意见。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①宋代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南方的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②宋代南方的手工业兴旺: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③宋代南方的商业繁荣:集市发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④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⑤宋代重视海外贸易: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贸易范围广泛。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的启示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告诉我们,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先进技术的传入和使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或:经济发展需要国家领导人的正确决策;人才的交流;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北方黄河流域开发较早,环境破坏比较严重,要注意环境保护,与自然的和谐……等,语句通顺,言之成理均可。【难度】较难2.阅读材料:【材料一】据意大利媒体2011年5月14日报道,考古学家在佛罗伦萨市中心的圣乌苏拉修道院遗址发现了两个墓穴,并断定其中一个墓穴中定有名画《蒙娜丽莎》原型人物丽莎·盖拉尔迪尼的遗骸。——摘编自2011年5月20日中国日报网站【材料二】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大国崛起》【材料三】下面是古代某船队远洋航行的路线图2请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以丽莎·盖拉尔迪尼为原型创作的《蒙娜丽莎》出自哪位画家之手?他的另外一幅代表作是什么?请写出含有相同时代主题的戏剧作品一部。(2)材料二中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位航海家下西洋的路线图?(4)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四大发明”彰显中国古代科技的无穷魅力。请写出“四大发明”中对欧洲新航路开辟起到重要作用的一项发明。【答案】(1)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罗密欧和朱丽叶》或《哈姆雷特》(2)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分)(3)郑和(注:答“郑和下西洋”不给分)(4)指南针【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文艺复兴的内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蒙娜丽莎》是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他的另一部作品是《最后的晚餐》;而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戏剧作品《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等。第(2)问,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最主要的影响是: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第(3)问,主要考查郑和下西洋的内容,观察图片,图片中航线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依据所学知识,1405年至1433年,郑和前后七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所以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人物应为:郑和。第(4)问,主要考查指南针的用途和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依据所学知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其中指南针被应用于航海事业,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所以对欧洲新航路开辟起到重要作用的一项发明是:指南针。【难度】较难3.中国古代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着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材料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材料二:(宋朝政府)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3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机构管理海外贸易。——摘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2)材料二反映了宋朝对海外贸易持什么态度?材料三:(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前期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清朝前期实行怎样的经济政策?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答案】(1)经济重心南移或南方经济水平超过北方。(2)政府鼓励(重视)对外贸易(或海外贸易)(3)经济兴盛(或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闭关锁国政策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闭关锁国阻碍经济发展。【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一中的史料“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意思是说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东南沿海地区,这反映了宋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向南转移,或者说宋代时期,我国南方经济水平超过北方。(2)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二中,宋朝政府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机构管理海外贸易,这反映了宋朝政府鼓励(重视)对外贸易(或海外贸易)。(3)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三反映了清朝前期我国经济兴盛(或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反映了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从以上三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出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闭关锁国阻碍经济发展。【难度】较难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随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请回答:材料一、二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请列举唐朝与这个民族密切交的两个事例。(3分)材料三……这个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首先,为后代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其次,时间政策影响1700——1820年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到1840年中国的经济、科学技术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清朝初期海禁隔离抗清武装台湾统一后设关设四海关通商台湾统一后闭关实行闭关仅广州通商4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2)依据材料三,判断这是对元朝哪一制度的评价?当时元朝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有什么意义?材料四雍正二年,……设立驻藏大臣,监督地方政府。乾隆五十七年,清政府大力整顿西藏行政事务,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共同任命西藏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噶伦以下僧俗官员,事无大小都要禀命驻藏大臣办理。(3)根据材料四,说明中央政府是怎样强化驻藏大臣权力的?为了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政府还采取了哪些措施?(4)读史明智。综合以上四则材料,你能获得哪些重要结论?【答案】(1)吐蕃(或藏族);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和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2)行省制度;宣政院;标志着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3)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共同任命西藏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噶伦以下僧俗官员,事无大小都要禀命驻藏大臣办理。顺治、康熙帝先后册封达赖、班禅,确立了册封达赖、班禅制度(4)汉藏人民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西藏的史实。材料一、二反映了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唐朝与吐蕃民族密切交往的两个事例: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和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材料三,判断这是对元朝行省制度的评价。当时元朝政府设立了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这标志着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材料四说明中央政府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共同任命西藏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噶伦以下僧俗官员,事无大小都要禀命驻藏大臣办理。为了有效管辖西藏事务,顺治、康熙帝先后册封达赖、班禅,确立了册封达赖、班禅制度。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能得出的重要结论:汉藏人民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难度】困难5.如图,在《隋朝运河》图中填注:(1)隋朝大运河的中心A为___,北至B为____,南至C为___。(2)隋朝大运河沟通五大水系,其中①为____水,②为___江。(3)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你能说出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5)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贯穿南北的大运河?【答案】(1)洛阳,涿郡,余杭(2)淮,钱塘3)目的有①游玩江都;②加强南北交通;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4)意义: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5)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20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解析】试题分析:(1)此问考查学生对课本插图的认识,A为洛阳,B为涿郡,C为余杭。(2)隋朝大运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淮河、黄河、长江、钱塘江,①为淮河,②为钱塘江。(3)此问考查课本基础知识,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肯定是涉及统治者方面的,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5(4)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因为交通的方便。(5)考查隋朝大运河开通的背景。【难度】较难6.唐宋科技文化领先于世界,是中华艺术的瑰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宋词回眸】材料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帮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材料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请回答:(1)请你先认真阅读上面两首词,然后说出它们的作者分别是谁?这两位作者的词风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元曲掠影】(2)图一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戏剧家,你知道他是谁吗?图二是他的一部经典著作的插图,你知道这部著作的名称吗?【科技领先】(3)图三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它选自哪一经卷?(4)图四是北宋时期发明的指南针,为指南针传入欧洲作出贡献的人是谁?此项发明有何作用?【答案】(1)苏轼辛弃疾豪放派(2)关汉卿《窦娥冤》(3)《金刚经》(4)阿拉伯人为环球航行和新航路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为图片、材料相结合的简答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和分析材料的能力。此题分设4问来进行考查。(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词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对后世影响很大。材料二是南宋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6赋壮词以寄之》,他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2)阅读图一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图一人物是关汉卿,他是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他多才多艺,了解人民疾苦,熟悉民间语言,这为他的创作注入了活力,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剧本,流传至今的有十多种,代表
本文标题:章节部分非选择题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23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