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钻井井下工程事故常识
钻井井下工程事故常识1、在钻井中常见的井下工程事故有哪几种?1、答:有如下七种工程事故:(1)、卡钻事故;(2)、钻具事故;(3)、钻头事故;(4)、落物事故;(5)、井喷及井喷失控事故;(6)、顿钻事故;(7)、卡电缆、卡仪器事故。2、什么是卡钻事故?2、答:钻柱在井内停止时间过久或其它原因造成不能上提、下放或转动,有时甚至不能循环,这样的事故统称为卡钻事故。3、常见的卡钻事故有哪几种?3、答:有如下八种卡钻事故:(1)、粘吸卡钻;(2)、落物卡钻;(3)、井塌卡钻事故;(4)、键槽卡钻事故;(5)、短路循环、干钻卡钻事故;(6)、沉砂卡钻事故;(7)、泥包卡钻事故;(8)、缩径卡钻事故;4、什么是粘吸卡钻?4、答:钻柱在钻井液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之差的作用下,紧贴在井壁上造成的卡钻,称粘吸卡钻(也称压差卡钻或粘附卡钻)。5、粘吸卡钻何特点?5、答:(1)、循环钻井液正常。(2)、随时间的延长,卡钻面积不断增加,粘卡越严重,且卡点深度上移。6、钻井液性能不好,失水量大,对粘吸卡钻有何影响?6、答:钻井液性能不好,失水量大,在渗透性地层井壁上形成的泥饼越厚,泥饼越虚,易发生粘吸卡钻。7、钻井液中固相含量多,对发生粘吸卡钻有何影响?7、答:钻井液中固相含量多,泥饼的粘滞系数越大,越容易发生粘吸卡钻。8、发生粘吸卡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答:(1)、钻具在井内静止时间长,活动钻具不及时或活动钻具的方法不当。(2)、泥浆性能不符合设计要求(注:此话不严密,有出路),泥浆液柱压力和地层孔隙压力的差值较大。(此句改为;泥浆液柱压力比地层孔隙压力大的较多)。(3)、泥浆的失水大,泥饼厚,固控设备配备不齐或由于固控设备坏使用少,造成固相含量急剧增加。(4)、深井、定向井和复杂井等在钻井液中加入的润滑剂含量少,泥饼摩组较大。9、怎样预防粘吸卡钻?9、答:(1)、停钻时按规定及时活动钻具,上提下放活动的幅度要大。(2)、钻井液性能符合设计要求(不严密)。(3)、加强设备的检查、维修及管理,保证在钻井过程中能正常运转。如设备出故障不能活动钻具,钻具在井底应将全部钻具重量的三分之二压在钻头上,使下部钻具弯曲与井壁形成点接触,减少卡钻发生的可能性。(4)、加强固控设备的配备与使用,固相含量一般要控制在10%以内。(5)、定向井、深井、复杂井等在钻井液中加入润滑剂降低摩擦系数,定向井混油量保证在6~8%,摩阻系数在定向井中控制在0.1以内,直井控制在0.15以内。(6)、在深井、定向井或特殊复杂井中,应用螺旋钻铤,加重钻杆和随钻震击器,防止粘吸卡钻。10、发生粘吸卡钻后如何处理?10、答:通常的做法是采用泡油或泡解卡剂,即在被卡钻柱井段注入一定数量的原油、柴油或者解卡剂,浸泡一段时间,方可上提下放钻具试图使其解卡。11、处理卡钻事故泡原油、柴油时怎样泡为好?11、答:最好按一定比例(一般为2:1或1:1)泡混合油液,这样泡的效果比较好,容易解卡。当油液种类缺乏时,也可单独使用,不过比混合油液效果差一些。12、泡油或解卡剂能接除粘吸卡钻的机理是什么?12、答:因原油和解卡剂都是很好的润滑剂和渗透剂(适当混入柴油后更好如在加一些QT快速渗透剂其效果为最佳)。渗透到钻井液中和泥饼内,并破坏泥饼结构,降低了钻井液的粘滞系数,从而使钻柱解卡。13、发生粘吸卡钻后,泡油或注入解卡剂前应如何处理?13、答:(1)、发生粘吸卡钻后,泡油或注入解卡剂前应按规定活动钻具,停止活动时应将卡点以上钻具重量的2/3或全部压上,使未卡钻具呈弯曲状态与井壁成点接触,防止卡点上移。(2)、泡油或泡解卡剂前,按要求调整好泥浆性能,一定要大排量循环洗井2~3周,使井内的砂子尽量带出井眼,防止由于井眼所聚砂子的增多,而导致泡油失败。14、卡点深度如何计算?15、泡油量如何计算?16、泡油替钻井液时计算公式?17、泡油施工中,注油泵压什么时候最高?18、泡油时最高泵压如何计算?19、计算卡点深度;某井Φ216钻头钻至井深915米,修泵循环活动钻具不及时造成粘吸卡钻,钻具结构Φ216mm钻头+Φ159mm钻铤(200m)+Φ127mm钻杆,钢级是E级、壁厚9.19mm,卡钻前悬重为550kN,连续上提三次,指重表指示为650kN、750Kn、850kN。钻具伸长量分别为10cm、20cm、30cm,钻杆的K值为7150,计算出卡点深度?20、计算泡油量;根据19题的已知条件和计算出的卡点深度715米,被卡钻具200米,下部钻铤外径159毫米,内径70毫米,钻杆外径127毫米,内径108毫米,一般管外泡油的顶界高于卡点100米,管内比管外油面高100米,泡油附加系数取1.2,计算所需的泡油量是多少?21、计算替泥浆量:已知井深915米,卡点深度715米,井内127钻杆,壁厚9.19,设计泡油液面高于卡点100米,内液面高于外液面100米,地面与立管线长30米(127钻杆同每米9.25升),水龙带18米长内容积每米14.6升,方钻杆长11米,内容积每米5.4升。22、计算泡油时的最高泵压:已知钻头深度为915米,卡点深度715米,钻井液密度1.25,循环泵压10Mpa,准备泡油的密度0.85,井内钻具结构Φ216mm钻头+Φ159mm钻铤(200m)+Φ127mm钻杆(壁厚9.19)。泡油量计划10方。计算泡油施工中的最高泵压?23、粘卡后为什么泡油或注入解卡剂越早越好?24、处理粘吸卡钻,在泡油或注入解卡剂后是立即活动好,还是浸泡一段时间活动好?25、什么是遇阻、遇卡?26、钻具在井内遇卡、遇阻有什么危害?27、钻具在井内遇卡或遇阻时如何处理?28、什么叫落物卡钻?29、落物卡钻有何特点?23、答:因粘卡的严重程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时间愈长不但卡的愈死,而且卡点容易上移,增加处理难度。24、答:泡油或注入解卡剂后为使泡的油液或解卡剂渗透进入受粘卡的部位,应静止一段时间使泡液充分发挥解卡作用,然后再活动钻具使其解卡。25、答:下钻时若悬重比原悬重降低叫遇阻。上提钻具时若悬重超过原悬重叫遇卡。26、答:钻具在井内遇卡时,是发生卡钻的前兆,此时不能硬将钻具压入井内,或直接向上提,报者将其提出的幻想。应接方钻杆循环泥浆,活动钻具,轻压、慢转、划眼(或倒划眼)使其解除,避免事故的恶化。27、答:(1)、上提遇卡时,上提悬重不得超过原悬重(包括正常起钻时钻具的摩擦阻力)100kN。否则应立即接方钻杆循环,上下活动钻具或进行倒划眼,倒划眼时上提5~10Kn。严格控制转盘、间断转动,防止将钻具倒开或倒掉钻头。当上提钻具无阻卡现象时,方可进行下步作业。(2)、下钻遇阻时,下压不得超过原悬重100kN,否则应立即接方钻杆循环钻井液、划眼,当下放无遇阻现象时,方可转为下步作业。28、答:因井下落物造成的钻柱卡钻事故,就叫落物卡钻。29、答:出现卡钻很突然,遇卡后卡点不随时间上移,且可正常循环钻井液。30、怎么样预防落物卡钻?31、发生落物卡钻时如何处理?32、什么是井塌卡钻?33、发生井塌卡钻的的原因有那些?34、怎样预防井塌卡钻?35、井塌卡钻的特点?30、答:(1)、起下钻操作时,严防物体从井口掉入,按规定检查井口工具。(2)、发生落物事故后,在未卡死之前(即:钻具可旋转,上提下放有一定的范围),尽量采用旋转钻具的方法将落物蹩入井壁,遇卡时严禁死提硬拔,以防上提卡死。(3)、空井时应将井口盖好。(4)、表层和中间套管的下入时,尽量留较少的口袋,以免固完井水泥凝固后,再进行下边的钻进时,水泥环较长,容易脱落造成卡钻。31、答:(1)、上提下放活动钻具或轻轻转动钻具,将落物蹩入井壁(注:必须在钻具扭转系数范围之内进行,严防扭断钻具)。(2)、将钻具接上下震击器,进行震击解卡。(3)、将钻具倒开进行套铣处理。32、答:由于井壁坍塌将钻具埋住卡死,叫做井塌卡钻。33、答:(1)、钻井液性能不符合设计要求,造成易塌地层垮塌。(2)、因井漏引起上部地层井壁坍塌。(3)、钻井液密度低于地层压力,造成地层坍塌。(4)、起钻未灌满泥浆,引起地层坍塌。(5)、钻头泥包起钻形成拔活塞的抽吸作用引起井塌。(6)、井喷后或泡油解卡后,井壁失去稳定造成井塌。34、答:(1)、钻井液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变化幅度不得过大。(2)、发生井漏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堵漏措施。(3)、起钻时要灌好泥浆。(4)、严防井喷事故的发生。(5)、根据地层破裂压力、地层孔隙压力,配合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平衡易塌地层。(6)、处理解卡事故后,应及时洗井并调整好钻井液性能。(7)、对于上部易水化分散地层和下步渗透好的地层,要严格控制好泥浆的失水,并增加短起下次数,避免拔活塞将地层抽垮。35、答:(1)、不能上提下放,转盘不能转动。(2)、不能开泵循环。36、怎样处理井塌卡钻?37、什麽是键槽卡钻?38、键槽卡钻有何特点?39、怎样预防键槽卡钻?40、键槽卡钻如何处理?36、答:(1)、测卡点,用倒爆松扣的方法将卡点以上钻具倒开起出。(2)、采取优质的钻井液稳定井壁,控制井塌的恶化。(3)、选择合适相应尺寸的套铣筒对所埋钻具进行套铣。(4)、套通全部钻具(或接近钻头及扶正器的位置),接液压震击器对扣,试图恢复循环震击解卡。若不能解卡,则泡油或解卡剂配合震击器解卡。37、答:因井眼键槽造成的钻具被卡,称之为键槽卡钻。38、答:(1)、发生键槽卡钻后能正常循环钻井液,泵压无变化。(2)、上提钻具时,(卡死之前)上提遇卡、下放正常。(3)、上提钻具时,卡死之前上提遇卡、卡钻的位置不变或变化不大。39、答:(1)、保证井身质量,使全角变化率符合井身质量标准。(2)、起钻到有键槽的位置处,用低速轻轻上提,严防上提过猛将钻具提死。(3)、发现键槽后(钻杆接头有时有阻卡现象),不要轻易改变入井的钻具结构。(4)、起出钻具,下钻至键槽顶部用牙轮或键槽破坏器将键槽消除。(5)、在定向井中,采用18度钻杆,减轻、克服键槽的产生。40、答:(1)、首先不能将钻柱提死,应接方钻杆循环钻井液,转动钻具,不同方位上提。如仍提不出要慢慢转、倒划眼。(2)、接地面震击器下击解卡(3)、测卡点,在距离键槽合适的位置倒爆松扣,接下击器对扣泡解卡剂下击解卡或倒划眼解除事故。(4)、测卡点,在距卡点以上合适位置松扣,防掉套铣(或套铣、对扣)震击解除事故。41、什么叫泥浆短路循环?42、钻井液短路循环的原因有哪些?43、发生钻井液短路时有哪些现象或特点?44、钻井液短路有哪些危害性?45、发生短路循环时如何处理?46、什么叫短路循环卡钻?47、钻井液短路循环干钻卡钻事故有何危害?41、答:泥浆不全部从钻头反出的循环,叫泥浆短路循环。42、答:(1)、井下钻具刺坏、倒扣、脱扣、断落等。(2)、地面高压管线(闸门、法兰、油壬及焊口等)刺坏。(3)、闸门倒错,如灌泥浆闸门未关等。43、答:(1)、泵压逐渐下降。(2)、泵排量未减,井内岩屑带不出来或上部地层岩屑量增多。(3)、钻头泥包钻时变慢,钻进中发生蹩钻、跳钻。(4)、转盘负荷加重,扭矩增大。44、答:(1)、由于钻井液短路循环,钻头干钻泥包,易发生卡钻。(2)、钻具被刺后,易被扭断,落鱼往往被卡。45、答:(1)、首先检查地面设备,泥浆泵是否上水好,地面的管线、闸门是否有刺漏或闸门没关严的情况。(2)、若地面正常时,应立即低速平稳起钻,旋绳卸扣。详细检查钻具,在起钻中遇卡时,严防死提应拔造成卡钻。46、答:由于钻井液短路循环,钻头干钻造成的钻柱被卡,叫做短路循环卡钻。47、答:钻井液短路干钻导致卡钻的事故是一种恶性卡钻事故。一般处理比较复杂,不但耽误生产时间,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时会造成井眼报废48、怎样预防钻井液短路干钻卡钻?49、什么是沉砂卡钻?50、造成沉砂卡钻的原因?51、沉砂卡钻时有何特点?52、怎样预防沉砂卡钻?53、如何处理沉砂卡钻?54、什么叫泥包卡钻?48、答:(1)、严格检查钻具,不符何规定的不准入井。(2)、加强钻具探伤。(3)、钻具上下钻台必须带好护丝,保护好丝扣。(4)、下钻接单根必须涂好丝扣油,双钳紧扣,达到上扣扭矩要
本文标题:钻井井下工程事故常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3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