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 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章补充)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代数方程叫静态数学模型;描述变量各阶导数之间关系的微分方程叫动态数学模型。同一系统可用不同的数学模型形式描述,输入输出型,外部描述,经典控制理论的主要研究方法。状态变量型,内部描述,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时变、非线性和随机控制系统。本课略方框图模型,描述系统结构比较直观。传递函数:按0初始态进行拉氏变换,将微分方程转换成数学方程以方便分析和计算。时域响应:信号按时间变化的规律。微分方程形式频域响应:信号按频率变化的规律。将传递函数中的S用jω代换两者之间有确定的对应关系。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有分析法和实验法两类。分析法是依据物理和化学定律,列写出各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也称为解析法。实验法是对系统施加某种典型输入信号,记录其输出响应,比对已知关系得到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域数学模型举例在如图无源电路网络系统中,1R和2R为电阻,C为电容,)(tui为输入电压;)(tuo为输出电压。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有(2-1)整理后输入输出模型为(2-2)有源电路网络系统如图,R为电阻,C为电容,)(tui为输入电压;)(tuo为输出电压,0K为理想运算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A点为虚地点,则)()(21titi)()()()(12211tudttduCRtuRRRdttduCRiioo21)()]()([)()(RtudttutudCRtutuooioi2)()(tudttduRCio据此,可列出)(tui和)(tuo的关系:dttduCRtuoi)()((2-3)经整理,(2-4)图2-3中水箱的流入流量为Qi,流出流量QO,它们都受相应的阀门控制。设该系统的输入量为Qi,输出量为液面高度H,则它们之间的微分方程式可列写如下:设液体是不可压缩的,根据物质守恒定律,可得:dtQoQiAdH(2-5)式中A—水箱截面积(米2);H—液面高度(米);Qi、QO—流入、流出液体流量(米3/秒)。这里QO是个变量,所以须求出中间变量QO才能得到H与Qi的关系。假设通过节流阀的流体是紊流,按流量公式可得(2-6)式中α为节流阀的流量系数,当H变化不大时,α可近似认为只与节流阀的开度有关,若节流阀开度不变,则α为常数。消去中间变量QO,就得输入输出关系式iQAHAdtdH1(2-7)这是个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式。对于较复杂的系统,列写输入输出系统微分方程可采用以下一般步骤:(1)将系统划分为环节,确定各环节的输入及输出信号,每个环节可考虑列写一个方程。(2)根据定律或通过实验等方法得出的规律列写各环节的方程式,并考虑适当简化,线性化。(3)消去中间变量,最后得出只含输入变量、输出变量以及参量的系统方程式。RHHHHQHHo0'AQQdtdHoi3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用微分方程表示的数学模型有如下的一般形式:)(0tcdtdann+)(111tcdtdann+…+)()(1tcatcdtdann=)(0trdtdbmm)(111trdtdbmm+…+)()(1trbtrdtdbmm(2-8)式中c(t)是系统输出量,r(t)是系统输入量,a0,a1,…,an,b0,b1,…,bm是与系统结构参数有关的常系数。令C(s)=L[c(t)],R(s)=L[r(t)],在初始条件为零时,对上式进行拉氏变换,可得到s的代数方程[nsa0+11nsa+…+san1+na])(sC=[msb0+11msb+…+sbm1+mb])(sR(2-9)于是,系统的传递函数为:nnnnmmmmasasasabsbsbsbsRsCsG11101110)()()((2-10)传递函数是在初始条件为零(或称零初始条件)时定义的。控制系统的零初始条件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输入作用是在t=0以后才作用于系统,因此,系统输入量及其各阶导数在t=0时的值均为零;二是指系统在输入作用加入前是相对静止的,因此,系统输出量及其各阶导数在t=0时的值也为零。现实的控制系统多属此类情况,这时,传递函数可以完全表征系统的动态性能。传递函数的性质传递函数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分析线性定常系统的有利数学工具,它有以下特点:(1)传递函数只取决于系统和元件的结构和参数,与初始条件和输入无关。(2)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因为它是由拉氏变换而来的,而拉氏变换是一种线性变换。(3)传递函数是复变量s的有理真分式函数,具有复变函数的所有性质,m≤n且所有系数均为实数。(4)传递函数与微分方程是一一对应的。传递函数分子多项式系数及分母多项式系数,分别与相应的微分方程的右端及左端微分算符多项式系数相对应。故将微分方程的算符dtd用复数s置换便得到传递函数;反之,将传递函数多项式中的变量s用算符dtd置换便得到微分方程。(5)一个传递函数只能表示一个输入与一个输出之间的关系,对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不能用一个传递函数去描述,而要用传递函数矩阵去表征系统输入与输出间的关系。(6)传递函数)(sG的拉氏反变换是脉冲响应)(tg。脉冲响应)(tg是系统在单位脉冲)(t输入时的输出响应,此时1)]([)(tLsR,故有)]([)]()([)]([)(111sGLsRsGLsCLtg。(7)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传递函数用因式连乘的形式表示:)(sG)(sR)(sC图2-4传递函数的图示4)())(()())(()()()(2121nmpspspszszszsksRsCsG,m≤n式中k为常数,-z1,…,-zm为传递函数分子多项式方程的m个根,称为传递函数的零点;-p1,…,-pn为分母多项式方程的n个根,称为传递函数的极点。显然,零、极点的数值完全取决于诸系数b0…bm及a0…an,亦即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一般zi,pi可为实数,也可为复数,且若为复数,必共轭成对出现。将零、极点标在复平面上,则得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图,如图2-8所示。图中零点用“”表示,极点用“”表示。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不管元件是机械式、电气式、气动式或液压式等等,只要它们的数学模型一样,它们就是同一种环节。这样划分,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带来很多方便,对理解和掌握各种元件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也很有帮助。以下列举几种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它们的阶数不超过2。(一)比例环节在时域里,若某环节的输入、输出函数成比例,可表示为)()(tKrtc设初始条件为零,将上式两边进行拉氏变换得)()(sKRsC则比例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s)=K(2-12)这表明,比例环节输出量与输入量成正比,不失真也不迟延,所以又称为无惯性环节或放大环节。无弹性变形的杠杆、不计非线性和惯性的电子放大器、测速发电机(输出为电压、输入为转速时)等都可认为是比例环节。图2-6(a)所示为一电位器,它的输入电压经分压后作为输出电压,所以在不考虑负载效应时,电位器可以看成比例环节。这一环节的输入量和输出量关系,可用图2-6(b)所示的方框图来表示。(二)惯性环节11i(a)(b)图2-6比例环节5在时域里,输入、输出函数可表示为如下一阶微分方程:)()()(tKrtcdttdcT设初始条件为零,将上式两边进行拉氏变换得)()()(sKRsCsTsC则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为1)(TsKsG(2-13)式中K——环节的比例系数;T——环节的时间常数。图2-7惯性环节当环节的输入量为单位阶跃函数时,若环节的输出量按指数曲线上升,就具有惯性。(三)积分环节如果输出变量正比于输入变量对时间的积分,即dttrKtc)()(进行拉氏变换后得ssRKsC)()(则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sTsKsGi1)((2-14)式中iT为积分时间,K为积分增益图2-8积分环节当积分环节的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函数时,则输出为iTt,它随着时间直线增长,如图2-8(a)所示。直线的增长速度由iT决定,即iT越小,上升越快。当输入为0,输出维持不变,故有记忆功能。对于理想的积分环节,只要输入信号不为0,输出就要不断变化,直至无限(当然,对于实际元件,由于能量有限、饱和限制等,是不可能到达无限的)。比较图2-7(a)和图2-8(a),当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很大,在起始的一段时间内,输出响应曲线近似为直线,所以这时惯性环节的作用就近似一个积分环节。图2-8(b)为控制系统中一种常用的积分调节器。积分时间常数为RC。(四)微分环节1、理想微分环节如果输出变量与输入变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即dttdrTtcd)()(式中,dT为微分时间。6进行拉氏变换后得)()(ssRTsCd则理想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sTsGd)((2-15)如输入是单位阶跃函数1(t),则理想微分环节的输出为c(t)=dT(t),是个脉冲函数(理想的)。由于微分环节是按输入信号的变化趋势输出,所以常用来改善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图2-9微分环节理想微分环节是物理不可实现的,实际上只有近似的。如图2-9,其中(a)为测速发电机,当其输入为转角,输出为电枢电压u时,则有dtdKut。图中(b)为微分运算器,它是近似的理想微分环节。2、实际微分环节在实际系统中,微分环节常带有惯性,输出变量与输入变量之间的关系为dttdrTktcdttdcTddd)()()(式中,dT为微分时间,dk为微分增益进行拉氏变换后得到实际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1)(sTsTksGddd(2-16)它由理想微分环节和惯性环节串联组成,如图2-9(c)、(d)所示。只有应用在低频时它们才近似为理想微分环节。(五)二阶振荡环节该环节包含有两个储能元件,在输入信号作用时,两个储能元件进行能量交换。图2-10为单位阶跃函数作用下的响应曲线。它的传递函数为(2-17)1)()(12221221RCSRCSuuuuuRCSRudtuudC222222121)(nnnSSSTSTSG7n—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n=1/T;—阻尼比,0。图2-10二阶振荡环节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对二阶振荡环节的详细分析,将在第三章中进行。机械位移系统、R-L-C电路、只考虑电枢电压控制作用的直流电动机(输出为转速)等,从传递函数上看都是振荡环节。(六)纯滞后环节在实际系统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典型环节,当输入信号加入后,要隔一段时间后它的输出端发出复现的输入信号。如图2-11所示,当输入为阶跃信号,输出要隔一个时间后才出现阶跃信号,在0<t<内,(又称死时)。纯滞后环节也是线性环节,具有纯滞后环节的系统叫做纯滞后系统。图2-11纯滞后环节纯滞后环节的传递函数可如下求出c(t)=r(t-τ)查表(2-18)系统中若具有纯滞后环节,对系统的稳定性不利,滞后越大,影响越大。大多数过程控制系统中,都具有纯滞后环节,例如物质的传输,从输入口送至输出口存在传输时间(即滞后时间),介质压力或热量在管道中的传播有传播滞后,以及各种机构运行中有滞后等。以上是线性定常系统中几个最基本环节的数学模型。一个器件可能是一个典型环节,也可能由几个典型环节组成。常见时间函数拉氏变换对照表见附录一,拉氏变换的几个重要性质见附录二。sesRsCsG)()()(82.4系统方框图及其简化采用方框图表示的控制系统,不仅简明的表示了系统中各环节间的关系和信号的传递过程,而且根据下述的方法不用消元就能较方便的求得系统的传递函数。方框图既适用于线性系统也适用于非线性系统。因此,它在控制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方框图简介1、方框图单元(或环节)如图2-12所示。图中指向方块的箭头表示输入,从方块出来的箭头表示输出,箭头上表明了相应的信号,)(sG表示其传递函数。输出量等于输入量乘以传递函数。2、相加点如图2-13所示。相加点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输入信号进行代数和运算,箭头上的“+”或“-”表示信号相加还是相减,代数和的量应具有相同的量纲。3、引出
本文标题: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49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