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马哲框架图唯物论世界的本原物质意识运动观时空观物质观起源本质作用1.列宁对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但是能被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载体2.静止的意义:衡量事物的程度和范围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区别: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坐地日行八万里)2)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风定花犹路,鸟鸣山更幽静)1.时间的不可逆性:一寸光阴一寸金2.时间的相对性:开心的时候光心似箭,难过的时候度日如年1.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社会发展的产物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1.目的性2.创造性3.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决定反作用实践1.实践的基本形式2.实践的特点(直接现实性)3.人与自然的关系4.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辩证法世界的状态两大特征三大规律六对范畴联系发展对立统一规律(发展动力)质量互变规律(发展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方向和道路)1.整体与部分2.原因和结果3.现象与本质4.可能性与现实性5.必然性与偶然性6.内容和形式1.联系的特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2.联系的方法论意义:处理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需要树立开放的观念1.实质:扬弃,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2.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3.新事物为何能够战胜旧事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1.度的概念——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者不及2.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辩证否定:实质是扬弃2.否定之否定揭示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六对范畴两两之间的关系的共性:辩证统一的,相互影响详见下一张PPT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分析法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三、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1.含义: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相互排斥,相互分离。2.作用:同一性——促使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斗争性——矛盾双方发展力量的不平衡(量变),新事物取代旧事物(质变)3.两者关系: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君子和而不同,和实物生、同则不继)1.含义: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不同时都具有不同特点2.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正视矛盾的存在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两者关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1.含义: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2.方法论意义:抓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矛盾的主要方面——评价一个事物的性质认识论1.认识的本质2.认识的发展过程3.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近水识鱼性)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农耕的需要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学以致用1.正确的认识推动了实践的发展2.错误的认识阻碍了实践的发展认识过程的两大飞跃认识发展的无限性和反复性1.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两者关系:辩证统一,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如何上升到理性认识:A实践B正确的思维方式。2.理性认识回归到实践(比第一次飞跃更为重要)认识为什么具有反复性?1.认识的客体具有复杂性2.认识的主体实践水平有一定的限制性1.真理的特点:客观性、相对性(注意,真理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性2.真理和谬误: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两者是有明确界限的,超出一定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有可能变成谬误。3.实践为什么能够检验真理?(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实践的直接现实性这个特点)唯物史观1.社会发展的规律2.社会发展的动力3.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社会存在:人口因素+地理环境+生产方式2.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3.两者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搞清楚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强大动力——改革。(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自我完善和发展)强大杠杆——科技。(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如何评价少数英雄人物: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
本文标题:马原原理框架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62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