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第十三课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教案首页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次时数课型新授课课题(章节、标号和本课的题目)《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教学目标(从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两方面说明)一、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和文化性格,掌握此词的思想感情。二、了解咏物词发展简况及其基本特征。三、了解这是一首借咏雁抒发怀抱的咏物词,表面是写物,实际是写人。四、理解词中“孤鸿”、“幽人”这两个核心意象,思考它们对表现作者处境、心态、品格和态度,突出自我人格的作用。五、把握物、人合写,运笔空灵,是这首词在艺术上的显著特征,体会词所包含的象征意蕴。重点、难点:了解这是一首借咏雁抒发怀抱的咏物词,表面是写物,实际是写人。把握物、人合写,运笔空灵,是这首词在艺术上的显著特征,体会词所包含的象征意蕴。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讲练综合法、讨论法、实验观察法、模拟法)及教具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应用:图片、等讨论法幻灯片板书设计(主板书标题、层次、图形位置、分栏区个数、副板书位置等):《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缺月”“疏桐”营造出------幽冷、寂寞(凄冷、孤寂亦可)的氛围。幽人孤鸿---以幽人来比况孤鸿,暗示自己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的品格和操守。处境:飘零失所,孤独凄冷。心理:“惊”“恨”,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志趣:孤高、洁身自好、坚持操守,不肯同流合污。作业: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后记(经验、不足):教案内容教学过程(讲授内容、专业案例、职业案例、育人案例、提问内容与方法、导入方法、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时间把握、作业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划、结束方式):重点环节提示一、导入新课苏轼不仅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第一流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书法家,而且还是中国传统文人人格美的典范体现者。在漫长的古代文化史上,他像巍峨的昆仑,像浩瀚的长江。他的生平际遇,他的文化精神,他的人格实践,不仅映现着一个时代,而且昭示着悠长的历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词---《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二、讲授新课《卜算子》(缺月挂疏桐)1。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祐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着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2.苏轼的思想苏轼一生经历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升降浮沉,跟由王安石变法引起的新旧党争有密切的关系。苏轼在政治思想上受佛家传统思想影响很大,表现为浓厚的忠君观念和德治仁政的政治理想。忠君、报国、便民,是他一生遵守的政治信条。苏轼的世界观是比较复杂的。他出入儒、佛、道三家,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态度和生活态度。大体上说来,在政治思想上以儒家为主,积极从政,宽简爱民,但也受道家任乎自然、不为而为等思想的影响。而在人生态度上,虽然终其一生都并未放弃过报国、事君、爱民的理想,但由于政治上迭遭挫折和不幸,愈到晚年,便愈多地接受佛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一种安时处顺、随缘自适、恬静淡泊、旷达潇洒的性格。佛老思想成了他在艰险境遇中的一种精神支柱,成为排除内心矛盾和苦闷的一种自我解脱的手段。因此,他在任何险恶的境遇中都能表现出豁达开朗的情怀,而不悲观失望。(周先慎《中国文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关于咏物词词的美学观是以富于感情色彩的联想与意象的感发力量为基础的,通常以舍弃逻辑与叙述的连贯为代价。显然以描摹见长的咏物是不适宜于词的。的确,自晚唐文人开始专事填词以来的将近两个世纪里,除了个别情况外,咏物在词中始终付之阙如。直到十一世纪下半叶,才艺富赡的苏轼及其文人集团才开辟了咏物词的新纪元。苏轼锐意革新的艺术精神,表现在他采用以诗为词的手法打破了诗与词之间的传统疆界。他创作了众多的哲理与怀古词,还运用了不少来自经史的典故。这种打破传统常规的创作方法,自然在他的同辈人以及后来的批评家当中引来了一场聚讼纷纭的公案,然而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苏轼如何背离传统,从而将咏物引进词的畛域中来的。毫无疑问,词在苏轼及诗友的手中担当起了某种社会交际的功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咏物词篇什的大量涌现。……在文士荟萃的社会场合中,即兴所作的咏物词也就应运而生了。词人们拈物齐咏,随即披诸弦索而歌。有趣的是,宋代社会流行的赏花饮茶的风气,也促成了咏物词的兴盛。其中咏花之作,在数量上就远远超过了其他类型的咏物词。咏物一经教案内容教学过程(讲授内容、专业案例、职业案例、育人案例、提问内容与方法、导入方法、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时间把握、作业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划、结束方式):重点环节提示倡导,便成为词中最重要的一种艺术门类,直至南宋达到了它的高峰期。但词至东坡,咏物之作既多且好。在三百多首东坡词中,咏物词大约有三十首。所谓好,其标准大致有二。一是在描写物象时,不能只注重对物象外部形态的描写,而要形神兼备,尤重神似,写出这个物的内在精神。……二是描写物象时,不能仅停留在对对象的描写上,即使这种描写是形神兼备的;而要“贵在寄托”——在描写的背后寄寓出作者的情怀和品格。(赵仁珪《论宋六家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4.词牌卜算子〔题考〕【词律】引毛氏云:“骆义乌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又云:“按山谷词‘似扶着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又因秦观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之句,故﹝卜算子﹞而名﹝百尺楼﹞;然﹝卜算子﹞之名,得知较早也。〔作法〕本调四十四字,前后两阕,均四句而两韵;通体,各句第一字均平仄不拘。第一二句句法,俱为上一下三,中加一衬字。第三句与﹝擣链子﹞第三句同。末句五字,仄仄平平仄,与上首﹝雨淋铃﹞末句同。后半阕依此类推。5.背景简介这是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黄州的词作。“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中的第一次大灾难。宋神宗元丰年间,因王安石变法引发的新旧党争愈演愈烈。苏轼针对新法执行中的实际弊端,直言无讳地加以批评,从而招致新党一派的陷害。政敌们以苏轼的诗文作为定罪的借口,以讥讽新法,影射朝政,讪谤君上的罪名把他投入了御史台狱。古时御史台又称乌台,苏轼因诗文获罪,所以世称“乌台诗案”。后经多方营救,苏轼才逃过了一场死亡劫难,最终“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实际上就是贬谪黄州,管制改造。初贬黄州后苏轼“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其劫后余生的惊惧和苦闷可以想见。是故他常常一人夜间于江边踽踽独行,这首词即写他在一次徘徊江边时的所见所感。词中“孤鸿”的“惊起”、“有恨”,“幽人”“独往来”的孤独清冷,都是作者自身“惊魂未定”却又超拔流俗的艺术写照。6.主旨辨前人评此词颇多谬语。如《古今词话》引《女红余志》云:“惠州温氏女超超,年及笄,不肯字人。闻东坡至,喜曰:我婿也。日徘徊窗外,听公吟咏,觉则亟去。东坡知之,乃曰:‘吾将呼王郎与子为姻。’及东坡渡海归,超超已卒,葬于沙际。公因作《卜算子》,有‘拣尽寒枝不肯栖’之句。”如此讲词堪称故事家的发明。另一种则承认有政治内容,但却将其寄托之意理解得过于穿凿附会,完全把它坐实为一首政治讽刺诗。如宋代鲖阳居士认为是砭刺时世的“明微”“暗时”,寄托幽人无助贤人不安的忧患和对君国不忘的忠爱(见教材“辑评”)。同意此说者还有张惠言(《词选》)、谭献(《词辨》)。反对者则有王世祯(《花草蒙拾》)、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续编卷一)。此外,还有黄庭坚认为是超尘绝俗不食人间烟火的出世之作;曾丰认为是触兴于惊鸿,发乎于性情,归乎于礼仪的温柔敦厚之入世之作。其实,这是一首借助比兴手段,以鸿喻己的咏物词。作者借助咏鸿,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对象化,遂使孤鸿成了幽人的写照。通过对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深刻地抒发了作者被贬黄州后孤寂幽怨的心情并表达了自己坚守节操,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7.朗读课文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教案内容教学过程(讲授内容、专业案例、职业案例、育人案例、提问内容与方法、导入方法、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时间把握、作业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划、结束方式):重点环节提示8.翻译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9.品读鉴赏上阕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这两名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象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1)。上片首两句营造怎样的氛围?“缺月”“疏桐”营造出幽冷、寂寞(凄冷、孤寂亦可)的氛围。开头一句,在“缺月”和“疏桐”之间着一“挂”字,自然而巧妙地把天与地的景色连接起来,显示出无限幽渺的夜空。由此奠定了本词的感情基调,并为引出全词的审美意象——孤鸿“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在这般夜色之中,仿佛有个幽人独来独往,如同孤鸿之影。这“幽人”可能是想象的,也可能是苏轼自比。作者在这里以幽人来比况孤鸿,暗示自己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的品格和操守。(2)“谁见幽人独往来?”反问句子表达怎样的意思?“缥缈孤鸿影”,缥缈,高远隐约的样子。孤鸿与幽人有何关系?第一问:意思是说我这个幽居之人在这样凄冷孤寂的深夜独自徘徊,无人相伴,无人看见。突写一个“独”字。第二问:孤鸿是作者的自喻,本体是孤独的词人,喻体是高远隐约的孤鸿影,一独一孤,同病相怜。“景语即情语”,这一冷调色的描写,其实是词人内心孤独寂寞的反映。寥寥数笔,人物内心的情感已隐约可见,“谁见”两句,用一个问句将孤独寂寞的心明确的表达了出来。又由于古诗词独特的歧义句,使这句话表达了更丰富的意义:①词人自叹,谁见我寒夜难眠呢?恐怕只有“飘缈孤鸿”了;②寒夜深秋当夜独自往来的幽人正象那半夜被惊起的孤鸿一样。在此,幽人与孤鸿互相映衬,虽非同类,但其心相同。实际上幽人即孤鸿,孤鸿即幽人,这是一种互喻的关系,上,下阕所写孤鸿语语相关,词意高妙。再加上反问句的运用,使词的情感得到加强。(3)结合下片词句,说说幽人与孤鸿有哪些共同的处境、心理、志趣?下阕专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孤鸿缥缈不定,刚一栖身,又遭惊扰。“却回头”,极逼真地描摹出倍受惊扰的神态。“有”什么“恨”,苏轼未正面回答,以空白的笔法给读者留下思维空间,增强了本词的诱发力和神秘色彩。教案内容教学过程(讲授内容、专业案例、职业案例、育人案例、提问内容与方法、导入方法、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时间把握、作业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划、结束方式):重点环节提示“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孤鸿心怀幽怨和不满,宁愿寄宿于荒冷的沙洲
本文标题:第十三课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30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