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第四单元1小数的意义
1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小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认识小数并理解小数的意义。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上限目标:在实际应用中,能灵活运用,加深理解小数的意义。下限目标:掌握小数与分数的在具体情景中的转换。三、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从而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使学生真正理解小数的意义。四、教学过程:环节教学过程意图引入一、设疑激趣:1、我们都学过哪些数?举例说明。(整数、分数)2、你还见过哪些数?(小数)3、你在哪里见过?(学生举例,教师可以适当出示:如出租车的计价牌、商场的价签等。)4、你对小数还有哪些了解?你想知道有关小数的那些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小数的意义,产生,与整数、分数的关系等)2新授二、探究新知1.教学小数的产生.①口算:10÷10=1÷10=100÷10=1÷100=1000÷10=1÷1000=两组题有什么特点吗?教师提问:你能说说两组题有什么特点吗?②学生活动:分组测量课桌的长与宽。(利用直尺)教师提问:从测量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小结:在进行计算和测量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除了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以外,还可以用另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这就是小数.2.教学小数的意义.(1)认识一位小数:①根据图意,填出对应的分数.②教师出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分米,是()米;这样的3份是()分米,是()米.③教师指出:1分米=?米,也可以写成0.1米.3分米=?米,也可以写成0.3米.④教师提问:你能将刚才填写的另外两个分数改写成小数吗?(米=0.5米;米=0.9米)⑤教师小结:你发现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了吗?(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⑥教师提问:0.2米表示什么?0.8米呢?你再说两个一位小数,并说出他们的意义。(2)认识两位小数:继续演示课件说意义猜一猜:你能猜一猜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系吗?①教师出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长()厘米,是()米;这样的7份是()厘米,是()米.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既是教给学生一种思考的方法,又是让学生建立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3巩固三、巩固练习1、书p51做一做2.课作相关练习小结课堂小结:我们以前学过整数、分数,今天又学习了小数,通过今天的联系我们知道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①当测量、计算的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就可以用分数或小数表示.②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③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这也是小数的计数单位.整数、分数、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举例说明)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二、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2.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和归纳总结的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刻苦钻研、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上限目标:在实际应用中,能准确读写小数,并会在生活中灵活应用。下限目标: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会正确读写小数。三、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正确地读写小数。四、教学过程:环节教学过程意图4引入一、复习引入1、读出上面各数:2、回忆一下:你是怎样读出这些数的?整数的数位顺序是什么?(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整数的计数单位依次是什么?(个、十、百、千)3、试着读出下面的数:2.7855.20.4635.9你是怎样读的?这些小数表示什么?4、导入:小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小数的数位顺序。关注新旧知识的衔接。自然地引出新知。5新授二、探究新知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①教师提问:看整数数位顺序表,你认为小数的数位应在什么位置上?(在整数部分的右侧)中间怎样区分呢?(用小数点隔开)②教师提问:我们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那么,十分之一表示小数部分有几位小数?(有一位小数)所以十分之一就在小数点后的第几位?(第一位)它所占的位置叫做十分位,计数单位就是十分之一。③引导学生思考:你能推测小数部分的第二位是什么吗?为什么?(5)出示下表,提问:为什么后面用省略号?(表示后面还有很多数位)2、学习小数的读法。教师出示补充例26.50.04160.073教师提问:你能读出下面这些小数吗?教师总结: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是几就依次读出来即可。将你读出来的内容用汉字写下来,就可以了。(板书)分组讨论:每个小数分别表示什么吗?教师讲解:六点五表示六又十分之五;零点零四表示百分之四;一百点零七三表示一百又百分之七十三。3、学习小数的写法.出示补充例3写出下面小数:四点三九;零点四零八;三十点零一五.教师提问:写小数时应该怎样写?教师说明: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点,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四点三九写作:4.39零点四零八写作:0.408三十点零一五写作:30.015学生讨论:每个小数分别表示什么吗?4.39,表示四又百分之三十九;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归纳写小数的注意点。6巩固三、巩固练习:1、填空: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一位是()位,第三位是()位。2、说出24.375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两人一组先说一说,然后汇报)3、读出下面的句子.(1)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2)土星绕太阳一周需要29.46年.(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4、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1)我国科学工作者和登山运动员,精确测得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八点一三米。(2)地球赤道的周长是四万零七十五点六九千米.(3)非洲大甲虫长十四点八五九厘米,重九十九点七九克.5、判断:(1)3.73读作:三点七十三.()(2)零点三零七写作:0.307.()(3)五十点二零八写作:5.208.()小结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的读法与写法,在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在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点,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第三课时一、教学内容:小数的性质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7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上限目标:在实际应用中,能根据小数的性质解决数学问题。下限目标:能够根据小数的性质改写化简小数。三、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教学难点: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环节教学过程意图引入一、设疑激趣:1、出示图片(小数的性质图片)聪明的小朋友,你们看哪一段长呢?通过质疑,让学生对小数的性质有初步的感性认识。8新授二、探究新知:1、导入:请你帮忙比一比。2.理解小数的性质教学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1)教师提问:我们还没有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你能想个办法比较出这几个小数的大小吗?说说你是怎样比的?(2)根据学生的的回答,(演示课件:小数的性质例1)出现直尺,体会:0.1米=1分米;0.10米=10厘米;0.100米=100毫米。你发现什么?(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它们的长度怎样?你能得出什么结论?(4)学生汇报:0.1米=1分米0.10米=10厘米0.100米=100毫米(5)教师提问:从结论中你们发现了什么?(6)教师补充说明: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7)教师小结:这三个数量虽然各不相同,但表示大小相等。3.教学例2:出示例2:比较0.30和0.3的大小。(1)出示两张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纸片.演示动画(小数的性质例2)思考:怎样表示0.30和0.3?分组讨论并动手涂色,完成比较.(2)学生汇报:0.30表示30个也是3个;0.3表示3个.所以0.30=0.3.(3)演示讨论结果:将两张纸分别平均分成10份和100份,表示出0.30和0.3,将两张纸片重合,发现阴影部分也重合。(4)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5)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口述:10个1001是1个,30个1001是3个,所以这两个数相等.即:0.30=0.3(6)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等式,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启发学生归纳出: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9巩固三、巩固练习1、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3.900.3001.80005005.7800.0040102.02060.06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有些“0”不能去掉的。2、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3.4180.067003.0小结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第四课时一、教学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上限目标:主动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下限目标:学会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会进行小数大小比较。三、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比较小数的大小。四、教学过程:环节教学过程意图10引入一、设疑激趣:1、演示动画(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师提问:这些小朋友到底谁跳得高呢?你是怎么想的?小数如何比较大小呢?(板书课题)2、大胆猜测:举例说明整数是如何比较大小的?(当整数的位数相同的时候,从高位比起;位数不同的时候,位数越多,数越大)3、较下面整数的大小:9779654543832184369991005教师提问: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你对小数的了解,能试着说一说小数怎样比大小吗?通过演示和质疑,让学生对小数的大小有初步的体验。以猜测引发思考,引导学生合理地推测与分析。11新授二、尝试探索:1、教师提问:根据你的猜测,用你的方法比较下面两组小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9.7元和5.9元(2)6.79米和6.85米2、学生汇报:3、教师提问:这两组小数是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的?(比较时是从整数部分开始比较,整数部分大,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这个数就大。)4、比较下面各小数的大小,你又有什么发现?2.35元和2.41元0.07米和0.059米(整数部分都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也相同,再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5、教师归纳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6、教师:我们归纳出来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与你最初的猜测相比,有什么不同?7、试一试:a、重放刚才的动画(小数的大小比较),帮助这两个同学比出身高和体重。b、两个同学一组,一人任意说出两个小数,另一人比较小数的大小。要求小数的位数不超过四位。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体会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12巩固三、巩固练习1、比较下面小数的大小.7.9○8.20.51○0.5091.374○1.35.7○5.80.6○0.601.23○1.322、把下面的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0.80.8070.0780.870.780.087重点指导学生
本文标题:第四单元1小数的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65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