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眩晕诊断与药物治疗.
眩晕诊断和药物治疗眩晕、头晕、前庭疾病新定义•ICVD定义的前庭系统疾患主要范围:•累积迷路的内耳疾病•迷路至脑(脑干、小脑、皮层下结构、前庭皮层)传导通路引发的疾病。传统症状分类•前庭:眩晕•心血管:晕厥感•精神代谢:头昏头晕•神经性:失衡•过分依靠主观感受来确定病源,不确定性较大。诊断误差较大,误诊几率较大•不能规范定义和界定临床症状•应结合病史及床边检查•Neuman-Toker2003;2007;2011ICVD症状分类•眩晕(Vertigo):(1)自发性眩晕(内在-外在眩晕)(2)诱发性眩晕(位置/头动/视觉/声音)•头晕(Dizziniss):(1)自发性头晕(2)诱发性头晕(位置/头动/视觉/声音)•体位(postural):不稳、方向性冲动、平衡性几乎跌倒、平衡性跌倒•前庭视觉(Vestibulo-visual):外在眩晕、视振荡、视滞后/视倾斜、运动性视模糊•Bisdorffet.al.2009;Staab2013各种症状定义•眩晕:运动错觉。•头晕:空间定向受损。两者均可在前庭或非前庭疾患出现,无论急性或慢性•头动性眩晕/头晕是指在头动过程中产生的。•位置性眩晕/头晕是指头位在空间相对于重力的改变之后诱发的。•前庭视觉症状:前庭病理或视觉-前庭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视觉症状,但不指视觉幻觉。•体位症状:维持体位稳定相关的平衡症状,仅在直立体位时发生。但不指体位相对于重力改变而引发的症状。眩晕(Vertigo)•运动错觉:1)旋转性运动错觉;2)线性运动错觉;3)相对于重力的静止性偏斜(tilt)•旋转性和非旋转性:•体位性症状:仅站立或行走时感到摇摆的感觉应称为不稳,为体位性症状。•前庭-视觉症状:内在眩晕感同时伴有外在视觉运动的错觉(Externalvertigooroscillopsia),应称为前庭-视觉症状,属于另一症状类别。头晕(Dizziniss)•没有运动错觉的空间定向损害•与眩晕界定清楚:头晕不包括眩晕,但眩晕和头晕可同时出现;有眩晕并不排斥或排除头晕,眩晕优先于头晕。•头晕不应用于有关涉及意识状态的情况:晕厥前(presyncope),意识模糊(mentalconfusion),脱离现实感(derealization)等情况,除非同时伴有头晕。•头晕不应用于涉及全身或局部无力,或非特异性乏力,疲劳,健康欠佳等的主诉。•头晕不应用来指头昏等情况:不使用头昏(lightheadness)或非特异性头晕(non-specificdizzness)等术语来指头晕。眩晕与头晕新命名•新命名明确区分了眩晕与头晕•眩晕:运动错觉(与实际运动相应的运动感觉不是眩晕)•头晕:空间定向损害(没有运动错觉的空间定向损害)•新命名与美国传统临床分类的重要不同:眩晕不再是头晕的一个亚型;原先的4个类型变成现在新的4种类型,并且重新规范定义了4种类型,以及各种类型的亚型。•自发性眩晕进一步分为内在眩晕和外在眩晕,使用眩晕不加特殊定义时,一般指内在眩晕。内与外的区别在于:外在眩晕与外界视觉运动感觉有关,又归在视觉-前庭症状的类别之内。眩晕与头晕•眩晕与头晕的区别不与前庭病理机制相关:两者均可在前庭或非前庭疾患时出现,无论急性或慢性,纯粹属于现象性描述。•诱发性眩晕/头晕进一步分为头动性和位置性亚类。头动性眩晕/头晕:在头动过程中产生的(头动开始前无眩晕/头晕)。位置性眩晕/头晕:头位相对于重力的空间位置改变后诱发的(达到新头位之后发生的)。•位置性眩晕/头晕分为持续性(≥1分钟)和短暂性/一过性(1分钟)•体位性眩晕/头晕;直立身体姿势由低位到高位时产生的(从坐到站位)。前庭视觉(Vestibulo-visual)症状•前庭病理机制或视觉-前庭相互作用产生的视觉症状。是前庭障碍的常见表现。不包括视觉幻觉等。有以下几种:•外在眩晕:一种视觉环境旋转或滚动的错觉。可发生在任何空间平面,持续性或发作性。•视觉振荡:视觉环境振荡的错觉,来回往返的视环境运动错觉可发生于任何方向。•视滞后:视觉环境落后于头动的错觉,或在头部运动后产生一个短暂漂移的感觉。•视倾斜:视觉环境偏离垂直线的错误知觉,身体直立时症状性静止性视倾斜通常为发作性,非常短暂仅持续数秒或数分钟。但不是SVV倾斜的同义词。•运动诱发的视觉模糊:头动过程中或头动之后的瞬间视力(视敏度)减退或降低,是动态视敏度的损害。视振荡(Oscillation)•视觉环境振荡的错觉,来回往返的视环境运动错觉可发生于任何方向。应与身体运动感觉区别,说明是因头动发生的,还是在静止时发生的。视振荡可由前庭-眼动系统或视觉-眼动系统诱发。这里指的是前庭-眼动系统诱发的(头动性)而不是视-眼动系统诱发的(非头动性)。这与视-眼动系统不稳,如过多的扫视性侵扰造成的扫视性视振荡不同。扫视性视振荡(Macro-saccadicOscillation,非头动性)•皮层-皮层下随意性扫视环路:脑干反射性扫视环路完好,发射性扫视指标可正常。皮层-皮层下的随意性扫视环路完好时才能有效抑制脑干反射性扫视环路,从而抑制过多的反射性扫视眼动。•随意性扫视的抑制性通路•皮层眼动中枢---底节环路----上丘----脑干反射性扫视中枢(PPRF,riMLF):兴奋中止细胞/抑制脉冲细胞。体位症状(postitualsymptom)•维持体位稳定的相关平衡症状,仅有直立体位时发生,如坐位、站位、行走时。但不指体位相对于重力改变而引发的症状(如突然站起时的Orthostatic变化)。有以下几种亚型:平衡不稳•不稳(unsteadiness):直立体位(坐位/站位/行走)时的不稳感觉,没有任何方向性。而非含糊用语”disequilibrium”or“imbalance”(不平衡)。不稳可因扶住了稳定物体增加稳定性。如不能,则应考虑属于眩晕或头晕症状范畴。•方向性冲动(directionalpulsion):不稳,有方向性倾斜时,应用方向性冲动,并注明具体方向。如身体向右侧侧方倾斜。方向性冲动是指直立体位不稳的感觉,但有向某个方向倾斜或跌倒的倾向性(左右或前后)•平衡相关性几乎跌倒:即将跌倒(并未完全跌倒)的感觉,如需要扶住墙或伸直手臂,与强烈不稳,方向性冲动或其他前庭症状相关。•平衡性跌倒:与强烈不稳,方向性冲动或其他前庭症状相关的完全性跌倒。前庭综合征(VestibularSyndromes)•位置性前庭综合征(PositionalVestibularSyndromes,PVS):BPPV,CPPV•急性前庭综合征(AcuteVestibularSyndromes,AVS):前庭神经炎;中风;MS•发作性前庭综合征(EpisodicVestibularSyndromes,EVS):VM;MD;VP;VA-TIA;EFA;MS•慢性前庭综合征(ChronicVestibularSyndromes,CVS):BVL;变性性疾病;CSD;主要病因•前庭性•非前庭性:精神性眩晕;恐动性眩晕;心源性眩晕;循环系统疾病;颈性眩晕•眼源性眩晕前庭病变•外周前庭病变:急性单侧迷路卒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双侧前庭病变;听神经瘤;急慢性中耳炎;耳石器功能障碍;外淋巴瘘;突聋伴眩晕。•中枢病变:中风后眩晕;血管性脑病;前庭型偏头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前庭阵发症;弥散性脑炎;帕金森综合症;前庭型癫痫。•混合性前庭/中枢病变:老年性眩晕;有前庭器官参与的血管性眩晕;药物性眩晕;外伤后眩晕。四问法问诊•眩晕类型•时间特点•伴随症状•诱发因素1、眩晕类型•区分有无方向性•外周前庭病变:旋转性、电梯失重样、向一侧倾斜行走。•中枢前庭病变:晃动不稳,方向不确定的一侧倾斜行走,常有步态不稳和全身失控感。•非前庭病变:眼前黑懵,腿无力,昏沉感,重影。•方向感越强,眩晕程度越重就越表示是外周性的。•有时很难区分中枢-前庭还是非前庭性病变。2、发作时间特点•总病程?发作频率?持续时间?逐渐出现还是突然出现?发作过程中逐渐加重还是逐渐减轻?在某个时间段更容易出现吗?•外周性眩晕:持续时间从数秒到数天,常突然发生,逐渐减轻。•中枢-前庭病变:缓慢发生,有逐渐加重趋势。2、外周病变发作时间特点•一分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5分钟~72小时:偏头痛(5次以上发作)•20分钟~数小时:梅尼埃病(2次以上发作)•数天~数周:前庭神经元炎,急性迷路中毒或外伤,迷路卒中耳石症问诊要点•是否在晨起起床时或床上翻身时发作?•发作时间是否少于1分钟?梅尼埃病的诊断标准•发作性旋转性眩晕2次以上,持续20min至数小时。•波动性听力损失,早期多为低频听力损失,随病情进展听力损失逐渐加重。至少一次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出现听觉重振现象。梅尼埃病的诊断标准•伴有耳鸣和(或)耳涨满感。•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突发性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颅内占位病变。前庭型偏头痛•美国偏头痛发病率14%,女性17%•50%的偏头痛有眩晕症状•德国1%的人有前庭型偏头痛•30%的前庭型偏头痛没有头痛症状•眩晕发作5次以上,时间5分钟~72小时•符合偏头痛诊断标准前庭型偏头痛•视觉刺激和声刺激可诱发•必须停止正在进行的工作•诱因部分与梅尼埃病类似,如紧张劳累、情绪波动、失眠等。偏头痛更多•食物如酒精、咖啡、茶、烟、可乐、雪碧、味精、熏制的肉类。梅尼埃病与偏头痛•时间特点不完全一样•有听力下降者首先诊断梅尼埃病•常有患者既有梅尼埃病又有偏头痛3、伴随症状•伴意识障碍、其它颅神经症状及头痛:神经内科•伴胸闷、心痛:心内科•伴青光眼、复视、斜视、视力异常:眼科•伴有耳部症状和/或强烈植物神经反应(恶心、呕吐、冷汗、面色苍白)多肯定为外周前庭病变:耳科诱发因素•提问:有没有什么特定的时间,情况或运动能够诱发眩晕?•分析:•在起卧时的头部转动;乘汽车-火车;身体疲劳;登高;恐惧/压力情况下都可能诱发相应类型的眩晕。特殊病例•患者男性,50岁•反复眩晕4~5年,发作时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胃肠刺激症状(想大便)。每次持续时间2~3小时。每次发作前频繁打嗝。其他问题•眩晕前有预兆吗?工作中和家庭里有压力吗?饮酒或吸毒吗?您吃什么药?•全身疾病;外伤;噪声;生活压力常常与眩晕发生有关。•可引起眩晕的药物:洋地黄类药物;抗癫痫药物;镇静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及个别降压药。门诊常用检查•Romberg站立试验•Unterberg踏步试验•在黑暗中行走•指鼻试验。Romberg站立试验•在安静暗室里,患者双臂水平抬起,双脚紧贴在一起平行站立1~3分钟,然后闭眼。患者可能向左右、前后晃动,可反映其站立能力和前庭系统的功能。•用平衡仪可量化这种检查,患者站在测试平台上,可记录患者重心变化。1、Romberg站立试验•外周前庭功能急性障碍时,有明显的方向性,明显偏向患侧。•中枢病变则倾斜方向不固定。患者把头转向患侧,会发生改变(如迷路卒中):向后倾斜。中枢病变时转头不受影响•两只脚前后站立时,难度增加,成为强化Romberg试验或Tandem-Romberg站立试验2、Unterberg踏步试验•患者双臂水平抬起,闭眼,1~3分钟内原地踏50~80步。膝盖明显上抬。身旁要有辅助人员,防止摔倒。•正常人很少位移,转动轻微。正常值左偏400~右偏600之间(左右利手),向前1米。外周前庭病变偏移明显较大。向后偏移提示大脑或小脑病变。•用CCG(Craniocorpography)或超声可显示这种移位。3、在黑暗中行走•让患者站在距离医生大约5米左右,闭眼走向医生。让患者象走钢丝绳一样,尽量前后脚走直线。这个动作重复2~3次。•结果:如果双侧前庭张力不一样,患者总是会偏向患侧。4、指鼻试验•患者闭眼,将手臂伸展开,用食指尖指鼻。这项检查应顺畅重复多次。•结果:总是偏向一侧,提示迷路病变。锯齿状-有目的或无目的,提示中枢病变。专科检查•眼震检查•冷热水试验•头脉冲摆动检查生理性眼震与病理性眼震•没有诱发刺激产生的自发性眼震肯定是病理性的。生理性眼震病理性眼震视
本文标题:眩晕诊断与药物治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737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