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破冰与探索实践与创新重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破冰与探索实践与创新——重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分析报告2015-08-2414:33:41来源:华龙网0条评论【摘要】近年来,各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建立了有效机制,形成了基本模式,但缺乏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企业的需求目标与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未真正做到无缝对接,校企融合尚未成为常态,且功能发挥有限,亟待强化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命脉之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强力推进校企合作。为总结我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求破解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加快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于今年5月面向全市职业院校征集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共收到典型案例63个,其中,17所高职院校提交了22个案例,32所中职学校提交了41个案例。本文基于63个典型案例,对我市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办学模式、培养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近年来,各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建立了有效机制,形成了基本模式,但缺乏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企业的需求目标与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未真正做到无缝对接,校企融合尚未成为常态,且功能发挥有限,亟待强化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参与。一、现状与创新(一)有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1.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机制。永川和大足区政府出台了有关校企合作的管理办法和实施意见;梁平县委、县政府以会议纪要形式出台了支持梁平职教中心承包重庆平伟实业有限公司、重庆吉力集团生产线的具体政策;铜梁区委、政府提出“专业围绕产业转,学校围绕企业转”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由政府主导支持职业学校紧紧围绕铜梁的主打产业设置专业,为职业学校的机械、汽修、电子及旅游四个主打专业建立相应的产业实训基地,大大推动校企合作的开展;重庆市工业学校在市经信委的支持下,创建了具有法人资质的重庆现代信息产业校企融合促进中心。重庆市三峡医药高专在重庆市卫生局、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药监局等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建立了“三峡医药卫生职业教育理事会”,该理事会覆盖了三峡库区及其周边地区的107家的医药卫生企事业单位。2.集团搭台、校企协作机制。重庆工商学校牵头组建了跨区域、跨行业的重庆工商职业教育集团。江津区委、区政府紧邻学校新建设职教工业园区。学校以集团和工业园区为平台,探索实践了“园团融合”的集团化办学模式;重庆市旅游学校牵头组建重庆市旅游职业教育集团,探索了校企“五共”合作模式,实施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重庆工业高级技工学校牵头组建渝西技工教育联合体;重庆市医药高专在市卫计委、市教委、市食药监局的指导下,在重庆市医学会、药学会、护理学会和检验学会的支持下,成立了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参与单位达160余家;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牵头聚合有关企业和职业院校,成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校企联盟、重庆通信行业校企联盟、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等多个产学产业联盟;立信职业教育中心以区域汽车后市场为依托,联合多家企业,探索出“圆桌管理模式”、“立体评价体系”、“共培企考制度”;合川职业教育中心在企业建立了“教师工作站”;北碚职业教育中心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紧密合作,构建了“校社”互助模式。(二)创新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1.“企业学院”模式。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积极探索“一校多制”的办学模式,先后与重庆金夫人实业有限公司、重庆圣雅菲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普天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开展“股份”合作,吸引企业投资700万元,建立了三个以企业冠名的企业学院——金夫人摄影学院、圣雅菲形象设计学院、普天电子信息技术学院。企业学院的建立,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最佳结合途径,不仅有利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体系的完善;开县职业教育中心引进重庆德法尔通汽车维修有限责任公司,在场地、技术、设备、人力资源等多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有效实施了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重庆市璧山职业教育中心与重庆鼎冠动画制作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携手共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重庆市轻工业学校2009—2014年三年间分别与力方国际数字有限公司、重庆凡图设计公司及重庆筑同文化传播公司建立了合作培养人才关系。2.企业托管模式。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探索实践校内实训基地托管运营模式,与合作企业重庆九源科技集团共同成立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由管理委员会授权委托企业管理学校机械类实训基地,提供设备维护、实训教学、文化建设、学生就业等服务,在保障实训工量不减少的前提下,提高了实训质量,降低了运行经费。3.互助共赢模式。重庆市商务学校与重庆海尔物流中心、重庆力天国际物流中心等企业合作,积极探索开放、互助的合作新模式;重庆铁路高级技工学校形成了“互助合作、校企共赢”的一体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重庆市经贸中专校改点对点的校企合作模式为点对面,探索了建构“行业+企业+集团”多元合作办学模式;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前半期+后半期”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学院与重庆天巨承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重庆飞尔达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在科技攻关、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云阳职业教育中心与重庆模具协会、重庆安亚模具有限公司、重庆搏润模具有限公司、重庆鑫艺金属桥梁结构有限公司等模具企业深度合作,构建了“校行企三轮”合作模式;梁平职业教育中心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下践行了校企合作的成功之旅。与平伟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承包了两条“外包车间生产线”,提出了五大目标,即:将外包车间打造成企业生产示范车间;学生“职教王”锻造车间;优秀双师型教师孵化车间;校企合作管理团队能力提升车间;让政、企、行、校走向高度融合的政府招商引资车间。2014年,为企业创造的生产总值,已突破两个亿。与重庆市圣雅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打造了“店校合一”的校企合作模式,凸显了校企合作的保障性。(三)普遍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1.分段培养模式。全市职业院校普遍实行两年在校学习、一年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重庆市医药高专建构了“院校融合、人才共育”的“1+2”人才培养模式;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实施工学交替教学改革和“2+3”培养模式;重庆市荣昌县职业教育中心探索实践了“校企定制、分段定向、逐级强工”人才培养模式;南川隆化职业中学与博西家用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实施分段培养,成为博西家用电器(中国)有限公司“人才培养基地”和“家电维修实习基地”,招收和培养“家电维修”专业技术人才。2.订单、定向、冠名培养模式。立信职业教育中心与欧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集团(EBG)开展国际合作,探索实施“大班管理、小班两技六步教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大足职教中心与九源科技集团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实践了“制造业基层班组长精品班”培养模式。重庆市第二交通技工学校和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合作组建“汽车制造与维修华晨班”,实行订单培养;重庆电力高专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合作,成为全国首批“订单+联合”培养核电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和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所属公交集团、轨道集团、枢纽集团、铁路集团等国有企业合作开办“铁路运营订单班”、“汽车营销订单班”、“公交大客车驾驶与安全管理订单班”和“汽车维修预备技师班”等,为企业培养了急需的高技能人才;重庆传媒职业学院探索实践“项目包群、工作室化”订单培养教学模式;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积与澳大利亚伊士顿电梯(中国)公司重庆分公司、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合作举办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班;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涉农专业形成了“依托一个产业、实施两方培养、达到三个满意、实现零距离上岗”人才培养模式。3.“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重庆市旅游学校与重庆白鹭原茶艺馆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茶艺师及茶馆经营管理人才,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北碚职业教育中心探索实践“店校双元”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酒店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酒店招工与学校招生同步进行,学生与酒店签定“预就业合同”,酒店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其培养质量大幅提升;重庆经贸中专校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重庆市云岭茶叶有限公司)结成校所(企)联盟,完善“321”工学交替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小班教学,让学生出彩。开县巨龙中专校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与渝信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开办了“巨龙•渝信”班;与长安合作,开办了“巨龙•长安”班。4.“互联网+”培养模式。巫山县职业教育中心在深化“校企合作、园校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础上,抓住各级政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机遇,探索了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校企合作,打造了集“科研、培训、营销”于一体的“巫山特色”电子商务模式,探索了校企合作新模式,为库区群众找到了一条创业就业新途径;重庆水利电力职业学院与企业合作,开发了学生顶岗实习远程管理平台,改指导教师到一线实习单位现场指导的传统模式为利用顶岗实习管理平台进行远程指导的实时、动态管理模式;重庆电讯职业学院与重庆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开展“订单培养”,中国移动通信重庆分公司投资160万、江津联通分公司投资100万分别与学院共建了移动通信基站,为学生实训提供了真实环境。二、问题与建议(一)问题重庆市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问题表现为“四多”“四少”,即:1.院校层面探索多,政府层面推动少。上述有效运行机制多数是院校层面自发合作的探索。目前,除永川和大足区出台了推动校企合作的管理办法和实施意见,梁平县委县政府以会议纪要形式明确了支持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外,其余区县和市级层面都尚未出台推动校企合作的具体政策,全市性校企合作专题工作会议尚未召开,有关促进校企合作的实施意见尚未出台。就职业院校层面而言,校企合作没有切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更没有完全渗透到学校管理及特色专业建设之中。2.集团建立数量多,常态运行成果少。目前全市已建立10多个区域性、专业性职教集团,但除黔江职教中心牵头组建的武陵山职教集团注册为法人单位外,绝大多数人职教集团都是松散组织,有“团”名,无“团”实,除牵头组建单位有需求召开会议外,平时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即使召开会议,也只是走一个“过场”。目前尚未发现集团性的校企合作办学、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优秀典型案例。3.校企合作协议多,企业参与办学少。全市职业院校80%以上的专业签订有校企合作协议,但半数以上协议是“一纸空文”。除国家和市级示范职业院校在项目实施期间,有组织地走访企业和邀请企业人员到校研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外,其余多数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都是仅限于三年级学生顶岗实习安排和毕业生就业推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深层次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企业尚不多见。就企业层面而言,企业未能在校企合作中真正起到主体作用。4.单个项目合作、间断性合作较多,与企业长期、稳定、深度融合合作合作、有制度保障的较少。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未能真正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混合所有制的学校、系部、专业及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缺乏制度保障。(二)建议1.出台政策。市政府应尽快出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或实施意见,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院校的责任、权益,采取项目推动模式,激发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支持一批大中型企业建立职业教育服务机构,鼓励企业及行业举办的职业教育服务机构与职业院校共办专业。2.项目推动。市和区县都应设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项目,设立专项项目经费,采取招标方式,遴选职业教育集团(联盟、理事会)、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实施项目。鼓励企业、职业院校设立校企合作项目。允许企业在实施项目中获取经济利益,保障职业院校在实施项目中收获育人效益。3.控制风险。校企合作的目的是改进和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防止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窄化学生技能训练和知识掌握范围和损害学生权益。4.营造氛围。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每年应召开校企合作专题工作会,表彰奖励先进企业、职业院校和个人。鼓励职业教育社团组织、行业协会、科研机构、职业院校和企业牵头举办校企合作研讨会、对话会。支持和鼓励社会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先进典型。
本文标题:破冰与探索实践与创新重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799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