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怎样阅读记事类文章-第二课时
怎样阅读记事类文章课堂输入目录课堂导入课堂输出课堂小结课堂导入1.记事叙述的六要素分别是哪几个?2.叙述的顺序主要有哪三个?我问你答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阅读记事类文章的两大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抓住文章重点”和“理清文章层次”两大秘诀。阅读记事类文章注意以下四方面:了解记叙的“六要素”理清文章记事的顺序抓住文章的重点理清文章的层次01020304抓住文章重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文章,要根据事情的特点,抓住重点来写。我们阅读时,就要搞清楚这件事具有哪些特点,又是抓住哪些重点、怎样抓住重点来写的。课堂输入在记事文中,起因、经过、结果是构成情节的主要环节,而事情的经过则是记事文的主体。抓住这一部分有助于我们理解整篇文章,从而更好的把握文章所表现的中心思想。如《飞夺泸定桥》一文,写红四团在二十几个小时内,怎样从二三百里路外赶去夺下泸定桥。红四团要完成任务,一是要像飞一样超过敌人的援军,和敌人抢时间,比速度;二是要发挥红军的威力,以少胜多,把泸定桥这座天险攻下来。“抢时间”和“攻天险”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这件事情的重点,通过这两处重点,充分体现了红四军团的英勇善战、不怕牺牲,为伟大的革命事业奋勇献身的革命精神。文章的思想感情也就展现了出来。①先从局部入手,审视每个自然段并简要概括其大意。②然后再归拢关系密切的自然段。③划分出有相对独立内容的“意义段”,并作简要概括。在排查层次的基础上分清大的“段落”(也叫部分),这样全文的大意就明朗了。写事的文章,划分段落时是有规律可寻的。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发生、经过、结果”划分的“三分法”;一种是按“发生、发展、高潮、结果”划分的“四分法”。概括中心思想的表述形式一般为:文章通过记叙……(事),说明了(表现了、赞扬了)……1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划分层次2按事情的因果关系划分层次3按时间顺序划分4按地点转移、转换划分5以“情”的变化划分起因01经过02结果03发生发展高潮结果只隔了一座假山小区空地,前楼后楼之间,是一个小小的假山池塘。每逢初夏,水面上浮满一朵朵粉白如玉的睡莲,从阳台看下去,仿佛织满白色花朵的锦缎。看惯了,也不大在意。一天,与楼上的邻居聊天说起,他诧异地看着我:“可是那是红睡莲啊。”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可能?是白的呀。”两人相持不下。||课堂输出第二天路过,我特意走近花池,初升稚气的阳光下,白莲静静地宛如睡了一池的云。——那位邻居即使是色盲,也不会错得那么远吧?我心里不断嘀咕着,不觉沿着花池绕了半圈,怔住了:假山背后,那一朵朵盛开的,分明是血一样红、烛焰一般燃烧的红睡莲。我下意识地抬头看向自家的阳台,却被假山遮挡住了。||与他都如此地自信于自己的观点,因为是我们亲眼所见。只是为什么,每一天,当我们从遥远的窗口俯看的时候,我们两个人,都不曾想过,要向前几步,绕过假山去看一看呢?原来很多的时候,正确与错误之间,只隔了一座假山。||1、文中的下列词语还可以用另外的合适词语代替吗?试试看。宛如()诧异()特意()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①表示声音延续。②表示解释说明。③表示意思转折。④表示意思递进。3、短文已分为三段,请概括第一、二段的段意。第一段:。第二段:。4、短文结尾一句的作用是()①总结全文。②点明中心。③与开头相呼应。④抒发感情。5、“我心里不断嘀咕着,不觉沿着花池绕了半圈,怔住了:假山背后,那一朵朵盛开的,分明是血一样红、烛焰一般燃烧的红睡莲。”这一句中的“怔住”的原因是。6、“我”看到的是白睡莲,“邻居”看到的是红睡莲,这是怎么回事呢?。课堂小结阅读记事类文章,我们不仅要了解记事顺序,抓住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而且还要在领会文章的写作意图后,领悟事情中包含的思想意义,我们抓住了这些要点,也就基本上读懂了这篇课文。谢谢观看1、文中的下列词语还可以用另外的合适词语代替吗?试试看。宛如(仿佛)诧异(惊异)特意(特地)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④)①表示声音延续。②表示解释说明。③表示意思转折。④表示意思递进。3、短文已分为三段,请概括第一、二段的段意。第一段:“我”看到的睡莲是白色的,邻居看到的是红色的,我们相持不下。第二段:“我”看到了假山后面那红色的睡莲。4、短文结尾一句的作用是(①)①总结全文。②点明中心。③与开头相呼应。④抒发感情。5、“我心里不断嘀咕着,不觉沿着花池绕了半圈,怔住了:假山背后,那一朵朵盛开的,分明是血一样红、烛焰一般燃烧的红睡莲。”这一句中的“怔住”的原因是“我”果真看到了那一朵朵盛开的红睡莲,出乎意料。6、“我”看到的是白睡莲,“邻居”看到的是红睡莲,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和邻居看到的不是同一片睡莲。
本文标题:怎样阅读记事类文章-第二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14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