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三讲中国美学基本问题
第三讲:中国美学基本问题第一节:“美”是什么第二节:最早的“美论”第三节:濠梁观鱼与“审美”第四节:中国古典美学的“形式美”第五节: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征第六节:审美情结与“阳刚”“阴柔”范畴的确立一、“美”是什么1、美的本质的历史追问在西方古典美学的上千年发展中,“美是什么”成为了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形成了两个研究路线:唯心主义:柏拉图、普罗提诺、阿奎那、康德、黑格尔等人。唯物主义: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狄德罗、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这一阶段的美学又被称为美的哲学。2、“美”的双向解读美与“羊大为美”“羊,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说文解字》“羊”指羊形头饰,“大”指正面而立人,特指进行图腾崇拜的祭祀或酋长。“美”就是戴羊形头饰正面而立的人。可见:羊大为美,体现了感性之美,自然之美;羊人为美,体现了理性之美,社会之美。中国形成感性和理性相互制约的文化,自然与社会相融合的远古传统,构成后世儒家的一个根本主题。在西方,则存在理性中心主义与感性酒神文化的两极,存在感性或理性的独白主义传统,这与东方的感性与理性的对话、相互制约传统显著不同。3、我们对美本质的一个看法美在何处?根据叶朗先生的观点,美在意象。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情景交融是审美意象的基本结构,而“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虚景,景总含情”,才能构成审美意象。那么,什么才是“意象”?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意象就是胸中之竹。它不是物理的实在,也不是抽象的理念世界,而是完整、充满意蕴和情趣的感性世界,是情景相融的世界。意象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给人审美的愉悦。二、最早的美论——“章华台”之美章华台是公元前535年楚灵王驱动大量民工、耗资巨大修建的一座大型综合性行宫,在现在潜江、荆门境内。伍举这样回答“台美夫”的发问:“臣闻国君服宠以为美,安民以为乐,听德以为聪,致远以为明,不闻其以土木之崇高,彤镂为美‥‥‥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近皆无害焉,故为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胡美为也?‥‥‥若君谓此台美而为之正,楚其殆矣!”《国语·楚语上》记载的上述讨论,是我国美学历史上第一次以抽象理论形态对“美是什么”这个本质问题进行的自觉探讨。这个定义是从“美善同义”角度与功利主义观念来理解“美”的,其可贵之处:一方面,摆脱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概念上的思考,表现出抽象思维能力和方法的提升和自觉。另一方面,奠定了从“善”的角度研究美的古典美学研究传统,启迪了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继续思考。三、濠梁观鱼——审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如何)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在哪里)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秋水》1、求知与求美面对同一对象,庄子能体会到“鱼之乐”而惠子不能,原因在于前者的心灵是审美的,后者是认知的、功利的。从逻辑的角度看,立足主客两分,进行理性认识判断,鱼之游动无所谓乐与不乐,惠子是对的。从审美角度来看,追求主客合一,进行物我两忘的感性体验判断,鱼之乐即我之乐,庄子没有错。2、审美与移情从审美角度来看,追求主客合一,进行物我两忘的感性体验判断,鱼之乐即我之乐。可见,审美离不开移情。所谓移情,就是人在观赏外界事物时,设身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如:天寒犹有傲霜枝月破云来花弄影相看两不厌,为有敬亭山。移情现象是“宇宙的人情化”,物我交感,人的生命和宇宙的生命互相回环震荡,全赖移情作用还需注意,审美的本质特点,是自由和超越,而“游”就包含这一点。3、以天合天天人关系是中华哲学和审美意识的重要命题,它对审美观念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先秦儒家讲“天人合一”,实际主张“天合于人”,认为人为、人工的方式首先是道德伦理实践改造天,达到实际的目的,审美便在其中。先秦道家包括老庄倡言的“天人合一”实际是“人合于天”,让人为合于天则,遵循自然规律的人为,实为“无为”。也即,“以天合天”。“以天合天”要求心灵自然与外在自然的浑契无间,“心斋”“坐忘”便是其重要表现。所谓心斋,就是审美心灵的虚灵与静笃。与心斋相关,就是“坐忘”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所谓“坐忘”就是无论身、心,都从形劳、心役之中解脱出来,从事非得失、宠辱纠缠与生死进退中解放出来。“心斋”和“坐忘”既是方法,又是境界。如何才能达到“心斋”与“坐忘”的境界?“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就是“去蔽”,从“黑暗”走向“光明”。这条路,恰恰是如何建立审美关系的很好说明。四、中国美学的形式美——“五觉”美我国古代形式美的概念主要涉及视、听、味三觉的色、声、味三个概念,具体说是五色、五声和五味,这就涉及五行概念。1、五行概念的起源黄帝做五声,以政五钟。五声既调,然后作立五行,以正天时;五官以正人位。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管子·五行篇》五行观念起源之说众多,但都认为五行即五材,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也指品秩、法规或规律。2、五味、五色和五声五味、五色、五声生于五行。五味指:酸、苦、辛、咸、甘五色指:青、赤、黄、白、黑五声指: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3、五行和五味、五色及五声的关系五行木火土金水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声角徵宫商羽4、从五行中引伸出五味(味觉)、五色(视觉)和五声(听觉)的概念,一起构成了“五觉”美。这五觉中,味觉是首觉和中心,正所谓“食、色,性也”。一方面,“味”成为中国文论和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从其生发了滋味、韵味、味外味等子概念。正如《红楼梦》的“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另一方面,西方重视视觉,有视觉中心倾向。中国重味觉,是不离感性不止感性的,具有综合特点。可见,东西方在形式美方面见解不同,中国是五觉美,西方的是点线面体和色彩。五、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征中国古典美学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思想文化的基本特征密切相关,具体说来,主要是这三个特征:特征一:天人合一,人与世界一体。特征二:实用理性和乐感文化。特征三:儒、道对立、互补,继而儒释道一体。特征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人与世界一体,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魂。该观念直接影响着中国古典美学的形成和发展,最终促成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征,即从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一体圆融着眼,探求审美现象的根源、实质和含义。我们先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人与世界一体的思想。天人合一观念,具有深厚基础:首先,根源于历史悠久的农耕实践与农耕文明(人与自然合一)其次,与大一统的宗法社会密切相关(人与社会合一)特征二:实用理性和乐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讲求的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温柔敦厚”的中庸尺度。与欧洲的思辨理性相对,李泽厚将其总结为“实用理性”,突出表现了它的“执著人间世道的实用探求”特点。这种实用理性传统的影响是,“既阻止了思辨理性的发展,也排斥了反理性主义的泛滥……使得中国民族获得和承继着一种清醒冷静而又温情脉脉的中庸心理。”实用理性导致的“中庸”心理,具有多方面影响:其一,乐感文化的产生这种民族心理既体现为华夏民族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又造就了以身心与宇宙合一为特点的中国乐感文化,它与以灵魂归依上帝为特征的西方罪感文化的区别。中国的乐感文化清楚的表现了它对感性和理性的态度。首先,“乐”的内涵。既有声、色、音、味的感性之乐,但又不仅仅如此,更多的是后天修养的结果。这样,讲修为,善养气,又博施众济。(乐是感性基础上的伦理化、社会化)因此,乐感文化,“实际上,它乃是一种体用不二,灵肉合一,既具有理性内容又保持感性形式的审美境界,而不是理性与感性的二分,体(神)用(现象界)割离,灵肉对立的宗教境界。”这种乐感文化的审美,也就是积淀着理性的感性。其二,“中和”为美与悲剧观的建立西方悲剧的类型有哪些?中国有无悲剧艺术?由于儒家的地位,以及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以“大团圆”模式和“中和”为美的审美观,其影响绵延上千年。即使,在《赵氏孤儿》和《窦娥冤》中……“中和”审美观是立足于儒家,以服务封建统治为旨归的,这些都不利于“悲剧”观的建立。“悲剧观”在中国如何建立的?时代背景:多灾多难近代社会,悲与愤成为时代主旋律。众说纷呈:龚自珍的“拗怒”,陈亭焯的“沉郁”说,孔广德的“孤愤”论,刘鹗提出的书写“哭泣”说。从章炳麟的“雷霆之声”到周树人的“摩罗诗力”。这些都冲垮了传统的“大团圆”模式和“中和”为美的审美观,引来了西方新的悲剧观。悲剧观的确立:王国维引入西方悲剧理论来研究《红楼梦》。但是,王氏的悲剧理论上系统的,精神却是消沉的。与之不同,蒋智由提倡积极的悲剧观,从时代现实出发,坚持戏剧当以“悲剧为主”。反映出中国悲剧观的重大变革和时代特征。特征三:特征三:儒、道对立、互补,继而儒释道一体。道家基本主张: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有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主张出世,倡治身,对现实消极态度,追求与自然纯粹相合,追求长生。儒家基本主张: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主张入世,倡治世,对现实积极的态度,追求现实快乐,注重伦理。佛家基本主张:以“空”为哲学倾向,人世苦海,弃世,倡治心,对现实消极态度,追求世界妙悟。度一切苦厄的普济性。儒释道三教对立关系列表儒释道社会观倡入世,求治世,对现实积极态度倡弃世,求治心,对现实消极态度倡出世,求治身,对现实消极态度身体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安可废焉;也可杀身成仁吃斋、去发、受戒可割可舍。蓄发修行,吃斋、炼丹、食药、追求身体永恒不朽。婚育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绝后(在家修行可以结婚)绝后(在家修行可以结婚)感性快乐观中庸的乐感文化,“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禁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采阴补阳,秘研房中术。最高目标成圣成佛成仙儒释道互补表现在很多方面: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1、儒道兼济在家修行的佛教徒为居士,他们是可以吃荤、结婚等。唐宋以后居士现象普遍存在:香山居士、半山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等等。2、儒佛共存《西游记》中,玉皇大帝、太上老君求助如来佛祖来降服孙悟空。3、佛道同流可以看出,儒释道是对立、互补的关系。三教合一的过程,经历如下阶段:1.战国后期的《易传》中渗透与儒家伦理道德不协调的先秦道家人文哲学观。2.西汉《淮南子》的黄老思想有儒道对话,以“无为”为“治术”的文化品格。3.魏晋玄学以道(玄)为本,却在自然与名教思想中,容纳了儒释思想因素。4.西汉以后传入的佛学在中国传播中,以玄学的“无”来说“空”,将大乘佛学熔裁为中华哲学素质的佛学,其中包含道家出世观和儒家的入世观,佛教趋于中华本土化。5.隋唐时六世慧能开创禅宗南宗为代表的中华佛学,趋于完成佛教本土化过程,以禅宗为主,兼具儒道。6.唐中叶,韩愈、李翱的儒学复兴运动开启宋明理学以儒为主干,综合儒道,三学合一先河。7.直至宋明理学时期,三教合一遂成为中华文化哲学与美学的基本特征。宋代及后来许多作品,如《前赤壁赋》、《秋声赋》等,都表现出儒释道三栖齐会的美学特色。宋代诗词具有一种有趣现象:“月映林塘澹,风涵笑语凉”(王安石《岁晚》)“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水影横池塘,对静夜无人,月高云远”(张先《卜算子·慢》)“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晁补之《摸鱼儿·东皋寓居》)“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秦观《踏莎行》)六、审美情节与“阳刚”、“阴柔”范畴确立宋人尤喜欢描写月色,而不是描写太阳,这与宋
本文标题:第三讲中国美学基本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37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