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上海(复旦)基础教育中心冲刺满分篇孔老师-1-上海市重点中学初三化学重要知识与经典例题汇编第九讲《溶液溶解度》专题一、溶液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特征(1)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组成、性质完全相同。(2)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等),溶剂的量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气体。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概念:(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且可以相互转化: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曲线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液里的溶解度。2.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1)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2)温度3.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②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溶液必定是饱和溶液。③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在该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④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⑤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过饱和溶液,也就是说,在溶液中存在未溶解的溶质。(2)溶解度曲线变化的规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般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比较“平缓”,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下降,如熟石灰。四、结晶的方法:上海(复旦)基础教育中心冲刺满分篇孔老师-2-(1)蒸发结晶(蒸发溶剂法):将固体溶质的溶液加热(或日晒,或在风力的作用下)使溶剂蒸发,使溶液又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再继续蒸发溶剂,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2)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如氯酸钾。【上海市历年中考模拟题】例1(上海市实验学校模拟题)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____溶液(填“A”或“B””)。(2)t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_B。(填写“>”、“<”或“=”,下同)(3)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B。(4)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升温至t3℃,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B。例2(黄埔区中考模拟)右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1)当温度为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当温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3)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请你解释原因:“夏天晒盐”;“冬天捞碱”。例3(普陀区2009年中考模拟题)右图表示M,N两种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请回答:(1)在t2℃,M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N物质的溶解度(填写“”、“”或“=”)。(2)若t1℃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20g/100g水,那么N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则40g水中最多能溶解N物质_________g。(3)将t2℃时M,N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例4(华师大一附中模拟)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上海(复旦)基础教育中心冲刺满分篇孔老师-3-(1)1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2)20℃时,将20gB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形成溶液的质量________g。(3)若使A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大量析出,最适宜的方法是_________(填“冷却”或“蒸发”)。(4)50℃时,B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例5(2009年上海中考题)右图表示A、B两种物质溶解度(s)随温度(r)的变化,请回答:①在t1℃时,S(A)S(B);在t2℃时,S(A)S(B)(以上两空均填写“”、“”或“=”)。②从B的饱和溶液中提取B,应采用的方法是(填写编号)。I.冷却结晶II.蒸发溶剂III.过滤③t3℃时,要完全溶解40gA得到饱和溶液,需要水g。上海市重点中学中考化学模拟题汇编与精讲120℃时,向100g未知浓度KCI溶液中加入5gKCI后,一定正确的是()A.溶液质量变为105gB.溶质质量发生变化C.溶液浓度变大D.溶剂质量不变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30℃时,50g水可以溶解25g甲物质B.升温能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D.3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比甲物质的溶解度大3根据右图判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20℃时,20gNaCl加入到50g水中,搅拌后将全部溶解B.t℃时,NH4Cl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C.将20℃时NH4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了D.20℃时,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6.47%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甲乙02030温度/℃25溶解度/g上海(复旦)基础教育中心冲刺满分篇孔老师-4-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5.用氯化钠配制l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现有下列操作:①溶解;②称取氯化钠;③过滤;④量取水;⑤计算;⑥蒸发结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⑤②④①(C)①③⑤②④①(D)①③⑥⑤②④①6下列实验操作的方法中正确的是()学科网A.将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溶液的pH学科网B.用100mL的量筒量取5.55mL的稀硫酸学科网C.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学科网D.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7将60℃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溶液的质量B.溶液里溶质的质量C.溶液里溶剂的质量D.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8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糖水B.牛奶C.米粥D.豆浆9将50g20%氯化钾溶液稀释到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1%B.5%C.10%D.20%10厨房中的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植物油C.白糖D.食醋11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A.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B.pH试纸先用水润湿再浸入待测液C.pH试纸浸液后过一会儿观察D.用玻棒蘸取待测液涂于pH试纸上,马上观察12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A.量筒B.玻璃棒C.酒精灯D.托盘天平13医院要配制一定质量的0.9%的生理盐水,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托盘天平B.量筒C.烧杯D.试管夹
本文标题:第九讲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47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