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第二课时_兼顾效率与公平1
第二课时兼顾效率与公平②、收入分配中兼顾公平就是要消除收入差距吗?分配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并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而是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借口兼顾公平而消除收入差距,必然陷入平均主义,实质也是分配不公的表现。4、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正确理解是: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是普遍贫困②公平是效率的保证,没有公平的效率只能导致贫富分化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④既要实现“部分先富”,又要最终走向“共富”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二者既是一对矛盾,又具有一致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据此回答5-6题5、我们现在来看孔子的话,错误主要在于()A、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B、违背了平等互利原则C、违背了效率优先原则D、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6、今天看来,这一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益的启示是()①、要高度重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问题②、要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③、要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④、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关注和帮扶弱势群体是近年来的社会热点之一,2003年8月1日国务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据此回答7~8题。7.关注和帮扶弱势群体,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体现了A.按劳分配原则B.效率优先原则C.兼顾公平原则D.城市美化原则8.关注和帮扶弱势群体,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必须做到①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③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体系④完善财政分配体系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二)、不定项选择题9、下列能够体现分配问题上坚持兼顾公平的选项是:()A、加大对西部的投资,加快西部经济发展B、扶助弱势群体,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C、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三条保障线”D、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建设,促进东部发展12、扩大内需,要积极扶持中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请回答:现阶段,我国必须扶持社会弱势群体,这是()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的要求B、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继续发展的基本条件C、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D、处理好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的要求(三)、简答题13、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⑴、应怎样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⑵、如何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四)、辨析题14、有人说:“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可以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社会分配公平,但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不可避免形成两极分化。”请你就此观点发表评论。检测反馈答案(一)、单选1、A2、D3、C4、D5、C6、C7、C8、A(二)、不定选9、ABC10、ABC11、BCD12、ACD(三)、简答13、答:⑴、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又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公平。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实现权利和利益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高。⑵.①、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③、要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国家要对收入差距进行调节,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四)、辨析14、答:(1)题中认为“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可以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社会分配公平”是对的,但认为“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是错误的。在社会主义社会,调节个人收入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所谓兼顾公平,就是说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意在使分配的结果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所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并不是否定个人能力和效率的差异以及贡献的大小而搞平均主义。相反,我们认为,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就是说,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2)题中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正确的,但认为这样做“不可避免形成两极分化”则是不科学的。新形势下,效率优先原则的提出使得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但我们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反平均主义,又防止收入差距悬殊,鼓励先富帮后富,所以不会形成两极分化,而是最终走向共同富裕。1.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右图所示,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之间的组合模式有多种多样,你认为比较恰当的组合应该在A.AA′区间之内B.BB′区间之内C.A′或B′点上D.AB区间之内3.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减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这种结构比我国目前的“金字塔型”稳定得多。我国的分配结构正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A.促进效率的提高B.促进社会公平C.促进生产的发展D.促进内需的扩大4.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更加注重公平”有助于①让一部分人首先富裕起来②全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④实现整个社会的同步富裕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5.材料一:1978—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收人情况1978年1989年1999年2002年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3645.216992.382054120332.72466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3431376585477031378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4602221024764104材料二:2010年不同行业的几位职工工资情况⑴沈阳市居民刘某因病不能工作,和女儿享受低保金每月500元,丈夫下岗后在一家单位值班每月500元,全家每月有50元肉价补贴。⑵某国企员工:基础工资880元,奖励工资120元。房租补贴80元,岗位工资1725元,扣除养老金、公积金、医疗保险、所得税,一个月实发2020元。⑶某金融业人士:基本工资1500元,岗位工资5070元,住房津贴970元,交通及福利补贴2150元。⑷深圳某公司长住海外员工:底薪12000元,补助7000元,年终奖金根据市场情况好坏10万至15万左右,平均年薪35万左右。(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2)怎样看待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8分)(3)如何解决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10分)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2001年至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9.7%。“GDP涨得跟胡子一样快,工资涨得跟眉毛一样慢。”每当国家统计局发布年度GDP数据以后,网上就会充满类似的调侃。材料反映的是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1)材料反映了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落后于经济发展。这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2)要完善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如图8、图9所示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问题:与世界水平相比,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呈减少趋势,政府和企业所得呈增加趋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对策: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
本文标题:第二课时_兼顾效率与公平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83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