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第二部分第六章第2课时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作业
第二部分第六章第2课时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作业]一、选择题(2010·南通调研)下图为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中,排在第二圈层的省级行政区,除重庆、四川、海南外,还有()A.吉林、安徽、湖北、贵州B.云南、贵州、湖南、江西C.福建、江西、湖南、贵州D.广西、湖南、江西、福建解析:本题可直接从图中得出结论。答案:D2.深圳户籍人口四川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四川()A.农村剩余劳动力多B.自然资源短缺C.政府安排外迁人口多D.生态移民较多解析:四川自然资源丰富,但因人口数量多,增长快,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流向东部沿海的大城市,以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答案:A3.大规模人口迁移()A.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B.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异C.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解析: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有利于加强区域间的联系,缩小地区间经济差异,促进劳动力资源与产业布局的优化组合,但同时也会加大交通运输的压力。答案:C下图为某地2007年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统计图,读图回答4~5题。4.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A.人口的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解析:从年龄段看,20~34岁人口数量大,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是经常性的、主要的因素,人口迁移为获取较好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因此选择D。答案:D5.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解析:不同年龄段中,青壮年迁入多的地区,由于婚姻使新生儿比重大,故甲和乙相关明显。答案:A下图表示人口数量变动状况(迁移差额率正值表示人口迁入)。据此完成6~8题。6.图中丙点表示的人口变动状况正确的是()A.人口增加B.人口减少C.变动较大D.基本不变解析:丙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迁移差额率为-10‰,所以人口变动状况为基本不变。答案:D7.能正确反映西亚地区人口变动状况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西亚地区多为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由于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迁移差额率为正值,所以乙点能反映西亚地区人口变动情况。答案:B8.能正确反映目前伦敦市区人口变动状况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伦敦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由于环境、地价等原因使该市人口大量外迁,迁移差额率也为负值,读图可知丁点符合该题的要求。答案:D9.下面为四块假想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同,同样数量的人口机械增长对四地环境变化的影响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①>③>④>②B.③>①>②>④C.④>③>②>①D.④>①>②>③解析:此题要结合地图比例尺的理论来分析。同样的人口迁移量,面积越大,其影响越小。答案:A10.下图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关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读图判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省份依次是()A.辽宁、江苏、湖北、贵州B.贵州、湖北、江苏、辽宁C.江苏、辽宁、贵州、湖北D.湖北、江苏、辽宁、贵州解析: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越低,对外来人口吸引力越大,人口迁入指数越大。经济水平越高的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就越大。据此可判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省份。答案:A美国地理学家齐林斯基1971年把人口迁移与现代化联系起来,阐述了人口迁移转折的理论,即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早期开拓式的人口迁移逐步让位于城乡间的人口迁移,最终城市间的人口迁移将取代开拓式的或城乡间的人口迁移。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区际联系越紧密,城市经济越发达,城市之间的人口移动越频繁。据此回答11~13题。11.根据人口迁移转折的理论,我国目前的国内人口迁移偏重于()A.开拓式的人口迁移B.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C.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迁移D.城市间的人口迁移解析:我国目前的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答案:B12.目前发达国家的国内人口迁移偏重于()A.开拓式的人口迁移B.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C.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迁移D.城市间的人口迁移解析: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其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城市间的人口迁移。答案:D13.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D.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劳动力短缺问题解析:在迁出地,人口迁移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在迁入地,人口迁移缓解了当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同时,会给当地造成一定的环境压力。答案:A(2010·绍兴调研)人口迁移与流动是受区域经济差异、教育程度、空间距离和历史渊源等因素影响下的一种社会现象。据表回答14~15题。全国前五位人口流入大省的前五大人口流出地排序表全国前五位人口流入省第一位人口流出地第二位人口流出地第三位人口流出地第四位人口流出地第五位人口流出地广东湖南四川广西江西湖北江苏安徽四川浙江河南贵州浙江江西安徽四川贵州湖北M省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苏四川重庆广东云南浙江新疆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B.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D.全国流入人口前五位的省份均在东部地区解析:四川省是流入广东人口第二位的省,且与广东省不相邻,排除A;四川省位于西部,人口流入居第五位,排除D,同时,也可得出四川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的结论,B正确。另外,广东省人口流出也很多,其位于东部经济地带,可排除C。答案:B15.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A.福建B.海南C.山东D.广西解析:从表格中省区特征分析,“人口流入与流出省区之间”往往在地理位置上邻近。因此推断,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苏等省的人口可能大量流入山东。答案:C二、综合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1:我国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赵白鸽博士在第14届世界生产力大会上表示,我国正面临着全球最大的、最迅速的人口迁移运动。我国广大农村人口缺乏充分的公共服务与保障;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在未来20年将外出务工、经商,农民的有序流动和合法权益的保护亟待加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使农村老龄化程度超过城市,引发老人照料和子女教育等社会问题,2000万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堪忧。材料2:我国人口的文化、教育、科技素质亟待提高,难以适应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女性儿童的辍学问题已经成为国民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解决出生人口素质问题已迫在眉睫,每年我国约有80万~120万缺陷人口出生,全国累计的残障人口已超过6000万,相当于法国的人口。(1)关于我国未来20年的人口迁移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国家组织的人口流动数量大量增加B.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C.流动数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D.人口流动方向错综复杂,没有明显的主流方向(2)由于大量农村人口中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农村出现了“留守家庭”、“”等现象,我国针对农村人口素质不高提出的基本国策是、,其中重点应提高农村人口群体素质。(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及人口迁移可能引发哪些人口问题。解析:本题结合中国目前实际考查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引发的问题。联系教材知识并结合中国人口实际分析回答即可。答案:(1)B(2)留守儿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女性(3)人口迁移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经济待遇,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此外,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改变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的变化都会导致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可能会出现农村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人口素质降低等问题。17.(2008·上海高考)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图回答问题。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地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地区与地区。(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地区与地区向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3)图乙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读图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对“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解析:第(1)题,只要认真分析图示不同区域间人口流动的数据就可以顺利作答。第(2)题,注意审题,题目问的是“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即对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流入区和流出区的分析。后面问的是流入区怎样的产业结构特点吸引了其他地区的人口流入该地区,是对人口流动影响因素的考查。第(3)题,该模式图有一定综合性,阅读该图作答必须观察细致、分析透彻,真正弄懂人口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这种变化体现在模式图上是一种曲线的陡缓、升降变化。分析人口曲线的变化必须注意和资源储量、环境质量变化的关系,注意人口曲线变化和工业产值、粮食产量变化的关系。在对几种曲线对应关系中总结出“协调人口与环境关系”的措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答案:(1)东部中部中部东北(2)西部中部东部流入区(东部地区)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和集聚的需要(3)该模式显示:一个地区随人口增加,工业产值、粮食产量也随之上升,但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有所上升;当工农业生产上升,资源急剧减少,环境污染加剧,人口增长趋于平缓;当人口增长缓慢,资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得到缓解。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应该与地区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工农业生产水平等相适应,从而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开源节流,合理利用各种资源;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与生态;发展绿色农业,储备足够粮食;发展节能型、环保型工业,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等)
本文标题:第二部分第六章第2课时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84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