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八章幼儿养性中华家教教育
第八章幼儿养性一、幼儿养性的概念:二、以德养性是幼儿期教育的根本1、幼儿生命时期,是先天慧识能够充分驾驭后天智识正确充分形成的生命期。2、幼儿生命时期,是修补、提升先天禀性中五德品格残缺和五德能量不足的最佳生命时期。3、幼儿生命时期,是充分提升后天智识,大量记忆储存后天知识,全面认识、了解、掌握一切有相世界事物的最佳生命时期。三、培养“自省心”和“五德心”创造孩子的终生幸福四、与老子同在与孔子同在绝学无忧五、德慧智教育婴幼智育识字始第七章幼儿养性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进入第九讲,主要是介绍第七章幼儿养性。一、幼儿养性的概念“幼”,是一个会意字。从幺(yāo),从力。幺,小。年幼力小。本义是指幼小的意思。“幼”字,《说文》:“幼,小也”。幼儿,即指力气尚小的孩子。在年龄期的界定上,历史上各学派稍有差异。儒学的《礼记·曲礼》中,曾说:“人生十年曰幼”,也就是说十岁之前都称之为幼儿。但是道家和医家,则以孩子的生理转换特征为区分界定。孩子性命双重结构的机体,有一个先天向后天转换的过程,一般而言逢“七”数以后即发生明显改变。而且孩子在一岁左右长出的乳牙,这种牙齿具有明显的“先天中的后天”特性,使用到七岁以后,由于孩子的生理完全开始后天性质的发育,进入了一个后天发育的崭新阶段。先天中的后天之物完成了其先天环境中的使命,即会发生“乳牙脱而恒牙生”的现象。这个恒牙基本上就伴随人生的全过程――后天的全过程,这个更替期为七岁左右这一时期。这个七岁是一个先天变化圆满之数的时间。而且在道医学中,乳牙为先天肾气之余,先天脾胃之苗。这种显态可见的、可以参照的生理现象,是孩子们先天意识(慧识)主宰心身的一个标识。一旦更换为恒牙之后,即是进入了后天意识(智识)主宰心身的生理时期。虽然还存在一个8-14岁的过渡转换期,但是就基本上从“乳牙脱而恒牙生”的现象当中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了,孩子以后天意识为用、为主导的生命时期已经正式开始了。因此,将孩子的四岁至八岁以前年龄阶段定为幼儿期比较合理。现代社会也普遍使用这种划分,例如世界许多国家都是将七——八岁之前界定为学龄前时期。“养性”,德慧智经典诵读的教育理念,为什么要提出幼儿养性?“养”,養字,《说文》:养,供养也。供养,奉养,抚育,养护之意。《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这也就是说,凡是从口腔进食五谷食品,所营养的是命体内的阴气;凡是饮服液体、五德能量就是滋养体内的阳气。古代的“饮”字有多意。例如,明·无名氏《破天阵》中说:“黄冠鹤氅,息气养神,导咽还丹,饮风餐露”。就是指的饮气。“餐风饮露”,吸入能量的之意。“养”,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历来就分为“养神”和“养形”两大领域。古人非常注重以德养神,以谷养形则兼而蓄之。现代人则将以德养神弃而不用,纯以五谷养形为用。对命体的营养追求,已经达到细致入微、无以复加的时期。但是,五德养神却几近消失,特别是我们这个民族在古代一直是非常强调以德养精神,近百年来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我们却已经将这种五德养神忘得一干二净了。对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德性成份作用于人体五脏的营养,一概视为封建迷信的说教,弃而不顾,其中以德养神的方法更是少人问津。然而,形与神乃是生命双重结构的自然形态,形神分离即是生命的终结。形与神都需要营养,需要精神的食粮滋养才能健全和健康。人类的精神系统,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不能像肉身形体一样给人们的智识予以明确的标示,但是它的生命功能却又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人类离不开精神营养,精神系统需要道德的营养。《黄帝内经》中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这也就是说,天的德一能量和地的谷气是生命的营养,德的能量和谷气能量在体内流动激荡,人体的生命才能存在,才能充满活力,达到思想活跃,慧识与智识同步发展,思维敏锐而富有创造力;而且体魄健壮,精力旺盛。所以,我们的生命和智慧要想全面健康发展生存,就必需高度重视性命的双重营养,双重结构复合体的生命,离不开双重复合营养的滋养。“养”,有供养,养护之意。因为幼儿智识还没有完全成熟独立,需要成人的施予赐给精神营养和命体营养。幼儿时期,还是一个需要被父母和社会呵护的生命阶段;幼儿时期,还是一个生命在先天内环境中逐步发育完善后天智识系统和命体系统的时期。这一时期需要父母全方位的关爱,主动全面地向他们提供精神营养和命体营养。幼儿养性,就是指在孩子生命成长的4—8岁时期,要高度关注和重视孩子们的“养性”;养性,在古代又称之为“养德”。“养性”,是孩子们这一生命时期的关键,是重点突出的需求。那么“性”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性”,形声字。从心,生声。本义指人的本性。《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性”字,是由“心”字和“生”字共同组成的。关于“生”字,《易·系辞》中说:“天地之大德曰生”。《老子·德道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端滴摹罚荷???病O蟛菽旧?鐾辽稀U飧觥吧?弊郑?簿途龆ㄗ拧靶浴弊值谋局省?/p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人的生命又称之为“性命”,将生命的双重结构特性用一个词组予以阐明。这也就是说生命具有性体系统和命体系统,性体系统也就是人的精神系统。《礼记·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白虎通》曾讲:“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这也即是说,人的生命究其本源属于道生德养,人性的精神系统离不开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德性成份品格和能量的滋养。人的心灵是精神的主宰,是这五德的受体。养德就是养性,养性必须用德。仁义礼智信等等都是德一的子系统,是德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性”,在人的生命中的内在表现形式是德性品格和能量;在人身上的外在表现,则是气质与人文素养。正如《广雅》所言:“性,质也”。人们性体系统的外在表现,的确是以精神气质所表现出来,举止、言语、行为和办事方式以及思维方法等等,都透显出人的精神面貌。人们性命中的性体系统,又分为先天部分和后天逐步形成部分。先天部分与生俱来,先天的有真性和禀性(根性、本性)两类;后天形成的,只有一种人们常常称之为“习性”。“养性”,具体而言,就是用道德的品格和能量抚育、滋养真性,教养、矫正、修改禀性中的五德不足,杜绝坏的、不健康习性的生成。用道德扶生真性,用真性慧识驾驭后天智识的超常提升,生成和建立最符合自然大道客观规律的正识、正念、正知、正觉的阳性的后天意识系统。将这些教育任务抢在幼儿期全面完成,为培贤育圣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培养既具备科学创造能力、又具有丰富智识才能的优秀人才作好准备,这就是幼儿养性。二、以德养性是幼儿期教育的根本通过德育进行养性益慧,稳定和保护慧识,并且同步进行开发超常智识,这是幼儿期教育的根本。认识这个根本,必须依据道医生理学并结合现代医学科学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而掌握其中的生命机理。1、幼儿生命时期,是先天慧识能够充分驾驭后天智识正确充分形成的生命期。八岁前的四岁到七岁的幼儿生命时期,是人生六大阶段的第二大阶段,是先天慧识极为活跃,并且能够主宰后天智识的时期;是在先天无为生命状态中完成后天智识,直觉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并且运用直觉学习丰富后天智识的人生时期。对运用直觉来认识了解世界,那就是先天中的生命期。——也就是说,七岁之前直觉是婴幼儿们的一个主要的学习方法。这一生命时期,是人生真正“慧显智升”的最佳生命时期,是自然地慧智双运、同步递进的最珍贵的生命阶段。我们运用一个太极图象喻生命的智识与慧识,那么阳鱼代表后天智识(后天意识),而其中的阳鱼阴眼就象喻着“直觉”。后天的智识中以通过直觉这个“隧道”、“虫洞”与慧识相交通,直接获得慧识产生的最正确的信息,产生直接、快速、准确的反应;而阴鱼则代表着先天慧识(潜意识),其中的阴鱼阳眼就象喻着“灵感”,使慧识提取智识的精华进行升华,而产生新创造、新发现、新发明。太极图,是通过两只眼相互双向交通,互为作用的。幼儿期由于后天意识形成的智障不严重,这种智识通过直觉与慧识相交通,和慧识通过灵感捕捉智识精华而产生的佳话和故事不胜枚举。例如:根据《儿世说》中记载:“司马光公幼与群儿戏,一儿堕水瓮中,群儿警走,公取石破其瓮,即得出。”“文彦博。潞公,幼与群公击球,球蹴入柱穴中,公以水灌之,球浮即出。”这两例出乎常人逻辑推理思维规律的“以石击瓮和以水灌穴”的灵感产生和行为的执行,这在当时特定环境下是及时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但也是超出常规的解决办法。其他的幼儿或因惊吓而逃走,或者呆立当地无以策对,唯独司马光和文彦博却能灵感闪现,独立地从普通的常规的智识中透过灵感通道,升华智识,产生慧识指导,及时生发出特殊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切,却又正是发生两个幼儿身上,给成年人的启迪极大,只是从来无人深析其中的生命机理而已。它所揭示的是:幼儿的思维是一种直觉与灵感同步交叉双运、互通于智识和慧识之间的模式。这一特点,对于没有进行道医学修证与实践的人而言,则难以体悟其中的细微过程。这种婴幼儿的思维模式,成年人只有在自己能够达到“抟气致柔,能婴儿乎?”(《老子·德道经》)的状态中,才能够产生深刻的感受,而不是目前的科学仪器所能够全面分析的一种生理结果。这种婴幼儿的思维模式,与成人对问题要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归纳、推论,在此基础上再迅速找到答案的后天智识的经验模式,是迥然不同的两个天地。但是,可惜的是我们的成人都是凭着自己后天的、经验型的思维框架来分析婴幼儿慧智同运的模式,也就甚难得出正确的解析和结论,更难产生正确的指导方法,全面科学地教育婴幼儿童。相反,却常常强硬地运用我们的愚智、经验思维扼杀婴幼儿的这种思维模式,强迫他们过早得接受成人的思维模式,破坏了孩子们的慧智双运的自然模式,这无疑是人类的一大带共性的悲哀现象,使人类一代接一代更深地向愚智的底线滑落。現代人中的智者,已经罕有能够达到老子那种:“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孩。”无为而先天的境界。我们的成年人仅仅片面地运用智识的逻辑推理,分析研究的方法设计婴幼儿教育的方案,也就没有办法真正全面了解和掌握婴幼儿教育的特点。我们再举一例:根据《刘劭·幼童传》中所记:曹操的幼子曹冲,五六岁时智力就超过成年人。当时东吴的孙权送了一头大象给曹操,曹操想知道这头大象的重量,众臣望着大象无计可施,但是曹冲却“舒令置象大船,刻其水痕,称物较之,即得轻重。”这些事例可以说比比皆是,在我国的历史上很多。只要我们去搜索、翻阅一下古籍当中的记载,是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的。我们关键是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分析到幼儿生理的状态,了解他们是如何通过直觉的阴眼和灵感的阳眼来提升和同步运行自己的智识和慧识的。其它还有智识通过直觉快速反应,表达自己与生俱来的慧识对智识进行升华的例子,同样在我国历史上也是比比皆是。例如:京山人王格,五岁时,父亲在读书的时候,他侍其身侧。父亲令他应对曰:“砚台四角正。”王格应声答曰:“佛殿两檐高。”这个工整度,作为一个五岁的儿童凭什么能捕捉得这么准?实际上是通过直觉快速反应提取了慧识而对智识进行升华,所以才能够快速反应地产生这么工整的应对。贵溪人周一经,六岁跟随父亲入郡,朝阳东升,有人出对云:“东方日出天开眼。”其应声答曰:“西岳山高地出头。”李东阳,幼被举荐为神童,入朝见皇帝,因人小跨不过门槛。皇帝说:“神童足短。”他当即对曰:“天子门高。”另据《儿世说》记,詹金龙,五岁时皇帝召见,皇帝曰:“三尺草莽。”他对曰:“万年天子。”据《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中所记:幼时的孔文举,随父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很有名气,官拜司隶校尉。登门拜访的人都很有才能,需要称为其表亲才得以进。当时文举来到李府,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府的君亲。”得入。见面后,李元礼便问他:“你和我有何亲戚关系?”文举回答说:“过去,我的先人仲尼与你的先人伯阳有师生之尊,所以我与你有通世之好。”李元礼和宾客莫不为之惊奇。后来太中大夫陈韪到了,别人就把刚才的事告诉了陈韪,陈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使陈韪很难堪。孔文举在受到别人贬低时,能迅速地做出反应,接过别人的话题,巧妙地予以反击,既维护了自己
本文标题:第八章幼儿养性中华家教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08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