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途径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途径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途径2.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述2.2常用系统开发方法简介2.3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涉及的基本问题2.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述信息系统开发的经验和教训⑴“工匠式”的程序编写。技术措施:(方法和工具)组织管理措施⑵六十年代的软件危机⑶经验与教训①“流产”的MIS;②“时过境迁”的MIS;③“死亡”的MIS;④“讨厌”的MIS;⑤“非分”的MIS;⑥对软件的开发成本和进度常常估计不足;⑦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⑧首先购买机器,结果或是用不上,或用不了;是指从立项、功能确定、设计、开发成功、投入使用,并在使用中不断修改、完善,直至被新的系统所替代,而停止该系统使用的全过程。一、系统的生命周期系统的生命周期是指:⒈系统的生命周期系统的生命周期包括系统开发和使用两个阶段。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若干步骤,五个阶段是:系统规划与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维护;⒉系统开发过程概述开发请求可行性研究审批详细调查逻辑设计审查详细设计审查编程调试系统转换验收系统评价总体设计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初步调查系统维护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⒉系统开发过程概述⑴系统规划与可行性分析初步调查。对企业的环境、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规划新系统。确定系统的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总目标和方案(概念模型);可行性研究。阐述开发新系统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可行性研究要从技术上、经济上、社会上进行分析。文档。系统规划及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是否要开发系统⑵系统分析详细调查。现行系统(原有系统)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用户的信息需求;确定新系统逻辑方案。对新系统的目标,功能,性能进行完整、准确、具体规定。是逻辑模型,解决“做什么”?文档。系统分析报告;⑶系统设计根据系统分析说明书,设计出用什么样的计算机系统完成系统分析规定的任务,是物理模型,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总体设计。系统的总体布局,应用软件结构、存储方案;详细设计。模块设计,代码设计,输入/输出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等。文档。系统设计说明书;⑷系统实施硬件设备的购置与调试;程序的编写;系统测试;人员培训;系统转换;文档:系统操作、使用的说明书的编写及系统开发文档的整理等。这个阶段的特点:投入大,参与的人员多,很多工作交叉进行,要组织好、协调好。⑷系统运行与维护运行阶段的任务是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对系统进行维护与评价。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等。当系统的维护工作不能适应环境和用户对信息需求的变化时,新的系统开发周期便开始了。⑴70年代,系统开发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法;⑵80年代初,原型法;⑶80年代末期,面向对象oo(Object-Oriented)的开发方法;⑷80年代末期,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ComputerAidedSoftwareEngineering,);⑸90年代,购买商业软件包;二、系统开发方法概述2.2常用系统开发方法简介什么是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研究信息系统开发的规律、开发过程的认知体系,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般理论,以及具体的开发工具和技术。用系统的思想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上而下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一、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结构化生命周期法:⒈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基本思想结构化即规范化。用一组规范化步骤、准则和工具进行某项工作。把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进行若干活动,每项活动应用一系列标准、规范、方法和技术,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形成符合给定规范的产品。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基本手段是分解和抽象。即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与协调原则来分析和设计复杂的系统。⒉结构化开发方法的特点(原则)⑷建立面向用户的观点⑴严格区分工作阶段⑶自顶向下进行开发⑵工作文件的标准化和文献化先逻辑,后物理的原则。先解决“做什么”?(逻辑模型)再解决“怎么做”?(物理模型)将整个开发过程分成若干个(5个)阶段,每个阶段任务明确,完成后经过审查批准,确保符合用户要求,不留下隐患。每一工作阶段的成果,必须用明确的文字和标准化的直观、简明、容易记忆的图形、图表,完整、准确地进行描述。文档是这一工作阶段完成的标志,和管理控制的依据。也是下一工作阶段的工作的主要依据。标准的文档便于开发人员相互之间交流及与用户的交流,是将来维护的依据。在系统分析、设计各阶段,强调自顶向下的原则,先把握系统总体目标和功能,然后逐级分解,逐步细化。使建设者在系统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把握全局,致力于总体目标与功能的实现。在结构化方法中,采用自顶向下的规划、自底向上逐步实现系统。自顶向下是主导的原则,自底向上是辅助原则。MIS的用户是各级各类管理者,满足他们对管理信息的需求是MIS建设的直接目的,出发点和归宿。MIS是人机系统。专业人员要考虑用户的特点、习惯与要求,合理进行人与计算机的分工。MIS的建设关系到组织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水平,涉及到组织的全局、近期和长远发展战略,要求组织的主要领导十分重视、亲自领导和参与这一工作。⑸采用图表工具描述系统结构化的方法在描述上尽量采用图形和表格表示。表达简单、明了、没有二义性,便于开发人员与用户,开发人员之间的交流。⑹强调阶段成果的审定和检验强调阶段文档的审定,减少工作中的错误和隐患。每一个阶段的文档既是整个阶段的工作成果也是下一个阶段工作的依据,得到认可后才能开始下阶段的工作。⒊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优点和不足⑴系统容易实现对于复杂的系统,采用自顶向下,逐步分解的方法符合人类认识复杂问题的习惯,适合于复杂系统的开发。⑵有利于系统总体结构的优化先分析设计,再施工;分解协调就是要保证整体最优。⑶系统具有较好的可维护性文档健全,模块独立性好,系统维护方便。优点:不足:⑴所需文档资料数量大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是劳动密集型的、文档化工作量大。⑵用户信息反馈慢用户需求难以确定,对用户需求的变更,不能迅速做出相应响应。⑶开发周期长系统开发的整个工作周期耗费时间过长。⑷如果功能要求变更了,对系统的维护工作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二、原型法⒈原型法的产生背景⑴对于大型、复杂的系统在系统设计前完整、准确定义它的信息需求是难以实现的。⑵用户的知识水平、对信息系统的理解、工作态度和经验都难以完整地表达出对信息的需求。⑶用户和开发者之间的信息需求表述的误解,图表的描述仍然不够直观。⑷随着时间的推移,功能的细化需求会发生变化。总之,首先要准确完整确定系统信息需求是困难的。结构化方法瀑布式的工作流程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原型法的原理:在得到用户的一组基本需求后,使用快速工具软件很快开发出一个初步的原型系统给用户使用,在试用原型过程中,通过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反复修改、扩展和完善原型,直到得到用户满意的系统。⒉原型的概念原型:模型或样板,可以运行的简单的系统。①抛弃式原型。确定后就抛弃,用于确定需求;②演化式原型。通过不断循环迭代成为最后系统;分:演化式原型;增量式模型:在总体结构确定了情况下,每次增加一些模块功能,直到全部实现;⑴原型的种类⑵常用原型形式有:对话原型;数据输入原型;报表输入原型;数据系统原型;计算和逻辑原型;应用程序包原型;⒊原型法开发步骤⑴明确用户基本信息需求;⑵建立初始的原型系统⑶使用原型系统,提出意见,进一步明确用户需求;⑷修改和完善原型系统;不断的重复第三、四步,直到用户满意为止。⒋原型法的支持环境⑴集成化的数据字典保存系统有关实体的定义信息。⑵自动文档编写机制与数据字典相配合,生成有关文档。⑶高性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方便数据的组织、存储、查询工作。⑷超高级语言第4代语言,面向问题,减轻程序的编写工作。⑸屏幕格式生成器简单操作,快速建立所需屏幕格式。⑹报告生成器简单操作,快速生成用户所需要报表。原型法一定要有强有力的、集成的高效软件环境,方便开发者快速建立原型,否则就成了早期原始的途径。软件支持环境具备功能:⒌原型法的特点⑴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循序渐进、逐步完善对信息需求的确定。⑵有利于项目的开发者和用户之间的交流加强用户参与程度,减少误解及不确定性,便于满足用户要求。⑶原型为准确认识问题创造了条件及早发现开发中发生的问题,最终是由开发者与用户共同确定,系统的实用性较高。⑷能充分利用最新的系统开发环境新技术加快系统建立速度,减少费用,提高效率。⑸将系统的调查、分析、设计融为一体用户从开始就接触到直观的系统,可以消除疑虑,提高参与的积极性。⑹原型法不适合大型系统的开发。缺乏对整个系统全面认识,大型系统开发不宜采用。三、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⒈面向对象方法概述面向对象方法由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逐步发展而来。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模拟人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也就是它把问题域和解问题结合起来。客观世界是由许多不同的对象构成的,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运动规律和内部状态。不同对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客观世界。面向对象的方法就是以对象为基础,建立有关模型。⒉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⑴对象客观世界中的任何一事物都是对象。对象是一个封装体,由一组数据和施加于这些数据上的一组操作构成。数据:对象的属性;操作:对象的行为;⑵类对象的模板。由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对象构成类。类具有层次结构。一个类的上层可以有超类(父类);下层有子类。⑶继承性子类自动继承父类的属性和操作;子类还可以在原有的类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数据和方法。⑷消息对象之间进行通信的数据。当一个消息发送给某个对象时,包含要求接收对象去执行某些活动的信息。⑸多态性同样的消息既可以发送给父类对象也可以发送给子类对象,同样的消息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⒊面向对象法的优点⑴面向对象方法描述的现实世界更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开发的软件易于理解和维护;⑵稳定性好。基于对象构成系统,不是功能模块;⑶面向对象方法的继承性提高了软件的可重用性;⑷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四、商业软件包法商业软件包法:通过购买商业软件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⑴系统分析:确定用户的信息需求,评估市场上的商业软件,比较购买和自行开发方案;⑵系统设计:比较用户需求和所选软件包功能,熟悉掌握所选软件包设计技术,完成系统逻辑设计,业务流程设计和组织机构设计;⑶系统修正:安装软件包,修改软件包,并进行测试,并完成相应文档记录,对用户进行操作培训;⑷系统维护运行:更正出现的问题,完善软件包功能;⒈商业软件包的开发过程优点:降低系统开发的工作量和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缺点:商业软件包法的前提是必须有合适的软件包;商品化软件包常常是通用的系统,很难完全满足用户的特殊要求,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对商业软件包的二次开发工作,工作量太大就失去了商业软件包的价值。⒉商业软件包法的优缺点五、选择开发方法的原则⑴结构化生命周期法⑶面向对象方法⑵原型法该方法强调对原有的业务进行清理,理顺和优化原有业务;通过详细系统调查分析,便于开发人员准确地了解业务处理过程;有利于对管理业务与管理水平全面系统的分析;建设适合企业业务特点的新方法和新模型。是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方法。适合于规模大、功能与数据关系复杂的大型复杂的系统。组织结构稳定、业务过程规范、成熟的企业都适宜采用结构化方法。原型法是一种基于4GL的快速模拟方法,它通过对模拟系统原型的不断讨论和修改,最终建立系统,或者用来确定用户的信息需求。这种方法多被用于小型局部系统或处理过程比较简单的系统设计;用户需求难以确定的系统;用于确定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与生命周期法结合起来使用。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围绕对象来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然后用面向对象的工具建立系统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普遍适用于各类信息系统开发,但是它不能涉足系统分析以前的开发环节;视角缺乏全局性控制,在开发大型信息系统时必须结合结构化方法。⑷商业软件包法购买软件,减少了设计、编程、安装和维护的工作量。开发通用系统时可节省时间和费用,但可能无法满足组织的独特需求。适合通用的系统,有合适的软件包。开发方法的选择要根据系统开发方法的特点和系统的
本文标题: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途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19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