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2讲资产阶级的改良与革命
1第二讲资产阶级的改良与革命[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近代中国传统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了解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与革命发生的社会基础;3了解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在挽救国家危亡、实现民族复兴问题上的不同主张及实践;4、了解近代中国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5、了解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6、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建议教学课时]6学时一、历史大变局中传统社会力量的应对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为探索国家出路,中国传统社会力量进行了各式各样的选择、尝试和抗争。(一)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救国主张鸦片战争的失败、西方列强的侵入和封建社会的没落,迫使那些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地主阶级官僚中的少数有识之士开始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他们敢于正视现实,议论国事,讥切时政,发出了外抗强敌、内求变革的呼声,逐步形成为地主阶级改革派。龚自珍、林则徐、魏源即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1、龚自珍倡言变革,勇开一代风气之先。(1)反对脱离实际的空疏学风,倡导经世致用。用鸦片战争之前,由于清初封建统治者多次大兴文字狱,在专制主义的淫威下,一般读书人都不敢谈论经世之学,而只得埋头于古籍中去搞考据训诂,致使学术界、思想界死气沉沉。正如龚自珍在一首诗中所描述的那样:“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龚自珍批判了学术界、思想界的这种崇尚空疏的学风,呼吁研究现实问题,主张经世致用,开启了当时学术研究的新风尚。(2)揭露社会弊政,提出改革旧制。龚自珍目睹清王朝统治“日之将夕”、危机四伏的严重局势,通过研究历代王朝变迁和清代的历史,指出:“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他认为,“一祖之法无不弊,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龚自珍留下的政论和诗作都对当时和以后的爱国志士和进步思想家有着很大的影响。学术界将他作为近代学术思想的开启者。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说:“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庵文集》,若受电然。”2、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期间,针对当时中国整个知识界对西方世界尚处于愚昧无知的情况下,他组织人员搜集、翻译西方国家的书报,注意研究各国情况、动态,广泛探求西方知识,1839年底,林则徐开始组织翻译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译为《四洲志》,介绍西方地理、历史、政治和社会2状况,此书对近代中国走向世界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在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还组织编译了有关西方近代船舰、火炮的资料,并试图要师夷仿造,迈出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第一步。林则徐因此被称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3、魏源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鸦片战争失败后,魏源在林则徐的《四洲志》的基础上,增补了大量中外资料,写成《海国图志》一书,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海国图志》在国内影响甚微,1851年传到日本后,曾对日本的明治维新志士产生过一定影响。)“师夷长技以制夷”涵盖三个层面的内容:首先,“悉夷情”是“师夷”的必要前提,魏源说:“筹夷事必先知夷情,知夷情必先知夷形”,“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就是说,学习外国,抵御侵略,必先以了解外国为先;其次“师夷长技”是“制夷”的重要手段。魏源认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最后“制夷”是“师夷”的最终目的。悉夷、师夷、制夷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三位一体的关系,是前提、手段和目的的统一。简要评析:(1)鸦片战争失败后,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为主要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从抵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愿望出发,朦胧地察觉到西方列强入侵所带来的挑战,并敏锐地作出了积极的回应,提出了改革弊政、向西方学习的主张。他们的主张在当时清政府依然昧于世界潮流、朝野上下充斥着盲目排外气息的氛围中,显得弥足珍贵。(2)他们的上述进步主张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的重视和采纳。在经历了鸦片战争失败的阵痛之后,清王朝又回归到战前的的麻木不仁状态,当然也就无法使中国走上真正意义上的变革图强之路。“和议(即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引者注)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诗书偶语之禁。”----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第5册,神州国光社1954年版,第529页。(二)“变事”不“变制”的自强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外来“三千年未有之强敌”的步步进逼以及内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严重威胁,清朝官僚集团内部开始分化出一个所谓的洋务派。洋务最初称为夷务,是泛指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关的一切事务,诸如外交、通商、传教以及输入武器、机器和科学技术等等。洋务运动中所兴办的“洋务”,则专指引进西洋武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等等。从事上述括活动的官员被称之为“洋务派”。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中央官吏中以军机大臣兼总理衙门大臣恭亲王奕沂等为代表;在地方官吏中以两江总督曾国藩、闽浙总督左宗棠、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及后起的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为3代表。他们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变事”不“变制”的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谓“中学为体”,就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纲常伦理,这是根本。所谓“西学为用”,则是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以为用。也就是说,要用西方近代的工艺、科技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地位,把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纳入中国封建主义的轨道里。2、洋务运动的内容:(1)兴办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在“求强”的口号下,开始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其中以1861年曾国藩设立的安庆内军械所为最早,以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的江南制造总局规模最大,制造枪炮、弹药、轮船,工人2000余人。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设立的福州船政局(即马尾造船厂),是当时最大的船舶制造厂。1867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在天津开办的天津机器局较有成效。1890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的湖北枪炮厂影响甚广。这些企业被封建官僚控制和垄断,经营管理采用衙门官府的一套规章制度,基本上是封建性的。(2)兴办民用企业。从70年代开始,洋务派又在“求富”的口号下,着手兴办民用企业。到90年代,共办了20多个民用工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1872年和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先后设立的开平矿务局和电报总局。1890年,张之洞在湖北开办的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这些企业多半采用官办或官督商办的形式,仍然带有较浓厚的封建性;但已采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技术和方法,产品主要销售于市场,经营目的是为了利润,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3)建立新式海军。从70年代中期开始,清政府又拨发专款,先后建立福建、南洋、北洋三支海军。其中,北洋海军拥有小舰艇27艘,实力最大。(4)创办新式学堂。从1862年起,洋务派先后设立京师同文馆(1862)、上海方言馆(1863)1863、福建船政学堂(1866)和天津电报学堂(1879)等20多所近代学校,培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和科技人才。(5)派遣留学生。1872年——1875年间,清政府分4批选派了120名10岁至16岁的幼童赴美留学。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其中50多人进入哈佛、耶鲁、哥伦比亚、麻省理工等著名学府。1875年——1894年又派出了3批留欧学生。3、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失败原因:(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第一,洋务运动的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第二,引进了西方的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传播了西方的科学4文化,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第三,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地位上升,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2)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洋务运动历时30余年,以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失败而宣告破产,其自强、“求富”目标并未实现。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源自于洋务运动浓厚的封建牲、对外依赖性和企业经营管理的腐朽性。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情况下来发展近代工业,它没有、也不可能为中国指出真正的出路。(“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只变“用”而不变“体”,“只想新其貌、而不想新其心”。)(三)清末“新政”1、清末“新政”的推行《辛丑条约》的签订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内要求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为了摆脱困境,1901年清政府所采纳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中提出的20余条具体建议,决定实行“新政”改革。2、“新政”的内容主要改革官制和修订法律。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各部之首;陆续设商部、练兵处、巡警部等,此外还裁撤了中央和地方一些闲散重叠的政府机构。同时开始着手按照西方模式修订法律,聘请日本法律专家协助制定新的刑法、民法、商法,废除连坐、拷问等酷刑。颁布一些与工商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改革军制,编练新军。停止武科举。在各省兴办武备学堂,大量裁汰绿营、防勇,建立包括常备、续备、巡警在内的军制。计划在全国编练常备军36镇。在编练过程中,袁世凯控制的北洋军和张之洞所创的湖北新军成为国内实力最强的两支军队。改革经济。一方面给予外资在华筑路、开矿以更大的便利;另一方面,对于民间近代工商业的政策进一步放宽,除了颁布一些法律法规,正式承认民间所办近代工商业的合法地位与相关权利之外,还逐步制定出奖励兴办近代工商业的制度,鼓励海外华侨回国投资。改革教育。主要包括“停科举”、“设学堂”和“奖游学”三项内容。3、对清末“新政”的评价上述“新政”措施,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近代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潮流,加快了民族资本主义、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速度。但是,新政既没有起到强化清朝统治的效果,也远不足以使社会各阶级、阶层感到国家已有新的气象和起色。(四)农民阶级的抗争与求索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同外国侵略势力和本同封建势力进行了长期的英勇顽强的斗争。近代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初主力是农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太平天国农5民革命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洪秀全创立革命理论(1845-1847)——金田起义(1851、1)——永安建制(1851、12)——定都天京(1853、3)(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A、《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土地分配制度为核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纲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渴望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分配土地和“通天下皆一式”的社会经济生活方案,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这种方案试图将社会生产力停滞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水平上,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因此,从理论形态上讲,它具有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这个矛盾是由农民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决定的。太平天国领袖们所绘制的平分土地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图案,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他们为了适应现实的迫切需要,就不得不从空想退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之内,采取一些较为切实可行的措施。大约在《天朝田亩制度》颁布后不久,洪秀全采纳了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的建议,实行“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B、《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方案。但是,这一方案本身并没有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脱离农民的切身利益。加以处于战争环境和太平天国的政局日危,因此除刊刻颁发外,并没有付诸实施。(3)太
本文标题:第2讲资产阶级的改良与革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25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