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瑶族舞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音乐欣赏课《瑶族舞曲》,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这个单元是从低年、中年级延续过来向学生介绍少数民族音乐、歌舞的一个重要单元。从小向学生灌输五十六个民族互帮互助、共同繁荣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优良传统也是值得学生学习的。教材分析《瑶族舞曲》是作曲家茅沅根据合唱曲《瑶族长鼓舞曲》改编的管弦乐曲,乐曲分为三大部分,开始由轻柔的拨揍模仿瑶族特有的长鼓敲击声,在长鼓的击声中奏出幽静委婉的第一主题,第一部分第二主题是由第一主题派生出来的,速度加快,节奏变密,音乐情绪由幽静变成粗犷。第二部分为抒情的中板,音乐描绘抒情、温婉的意境,旋律富于歌唱性,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全曲欢快、热情洋溢,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度节日时的歌舞场面,表达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和无比欢乐的心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第一部分。学情分析经过中低年级的音乐学习,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也逐渐减弱,他们渴望音乐却不喜欢书本上的内容,因此培养对音乐课的兴趣和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课将从学生情况入手,带领学生慢慢走近积极向上有丰富内涵的音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根据教学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设定如下:能分辨《瑶族舞曲》三部分的音乐情绪,并能顺利完成课后练习,能背唱乐曲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乐曲,能随乐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通过对乐曲的分析和欣赏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民族音乐思想。教法、学法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突破难点,达到课题目标,我采用了观察法,分析法、听辨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实践等方法,感受乐曲意境,达到让学生准确感受并表现音乐情绪的目的。教具准备为了完成本课教学目标,我准备了多媒体电子琴课堂打击乐。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让学生更直观地欣赏瑶族的地方风情;运用电子琴熟悉主要主旋律,让学生唱准音高;运用打击乐器巩固主题旋律,让学生自主地和着音乐做声势练习,从而达到背唱主要旋律的目的,并提高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兴趣。课时安排为了更准确的突破本课重点难点,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分两课时来完成教学目标。今天的教学过程说的是第一课时,由于乐曲第一部分中的A、B主题是全曲的重中之重所以第一课时重点在于完成2、背唱主要主题,用打击乐为其伴奏。3、随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这两个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根据以上分析我将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图片导入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瑶族民俗看,并自主地说出瑶族民俗风情。(播放图片)二、完整欣赏第一部分音乐播放乐曲第一部分请学生听后说出这段音乐课有几个部分,并说说每个部分分别表现怎样的音乐情绪。这两部分音乐在节奏速度上差距都很大,学生应该很快能听辨出来分为两个部分(A部分、B部分)。不同的速度节奏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这两段音乐,仔细去体味她们。三、学习A主题音乐1、播放A段音乐。要求学生边听边动,听着音乐做自己想做的动作。听完后说说这段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情绪(柔和、优美抒情)。2、学唱A段音乐。教师边弹琴边范唱,唱完课请学生汇报演唱,次环节课采用个别唱和小组长等形式,反馈学生学习的情况,纠正学生不准确的音符。3、学生边听边加动作做声势练习。做前先讲解2拍子的强弱规律,强拍拍手,弱拍拍桌子。边做声势边把握音乐的情绪。4、用打击乐为A段音乐伴奏。让学生想想用哪几种乐器能表现着段音乐的情绪。教师综合学生的想法选择合适的打击乐为音乐伴奏。四、学习B主题音乐(B段音乐的学习与A段音乐的学习方法相同。)1、播放B段音乐。2、学生边听边加动作做声势练习。3、学唱B段旋律。3、用打击乐为B段音乐伴奏。(B段音乐的学习与A段音乐相同,在用打击乐为音乐伴奏这个环节中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用自己喜欢的乐器音色去表现音乐,激发学生探索音色表现力的欲望,给课堂创造无限可能。)五、再次完整欣赏第一部分音乐六、总结表现第一部分音乐《瑶族舞曲》第一部分的这两段主题音乐就好像是整首乐曲的眼睛,透过它的眼睛能看到它的心灵,由此可以看到熟悉这两段音乐对整首作品的欣赏和把握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最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音乐,唱乐谱,用舞蹈动作,或用课堂打击乐器,此时学生的表现欲望强烈,的课堂气氛一定会很热烈。作业设计作业的布置用表格的形式出现,与课堂内容紧密结合,简洁清晰、重点突出、难易适中,既抓住了学生兴趣又使学生巩固了课堂知识。板书设计板书的设计有整体性又有局部性,使学生能掌握本节课教学内容又能与下一课时内容相结合,与作业设计相吻合,也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课堂内容完成教学目标。
本文标题:瑶族舞曲说课稿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59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