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
-1-天水市三中2017届高二年级第一学段考试政治试题考生注意: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2页,共29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古代四大发明④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⑤受保护的千年古树⑥园林雕塑A.①③④⑤B.②③⑥C.①②⑥D.②③⑤⑥2.“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中国人对“房”总是情有独钟,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观念造成了中国人心中的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场所,也是情感归宿。材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A.文化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C.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D.文化决定人们的世界观3.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怠慢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实行AA制,可能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可能会导致误解,闹出笑话。这反映了()A.文化差异体现民族的优劣B.文化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C.文化差异是人际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D.文化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4.下列关于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文化就是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③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④文化不具有意识形态性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是当时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2-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这说明()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6.2015年4月19日,某市召开了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全面加快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原因在于()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C.社会实践是获得文化的唯一途径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7.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A.立足于社会实践B.借鉴世界优秀的文化成果C.着眼于文化的继承D.大胆设想、科学论证8.一轮“汉语热”已在全球掀起,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世界各地出现的‘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一观点肯定了()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B.文化具有多样性需要博采众长C.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D.文化教育对经济有重大影响9.“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这是古人留下的方式,而今,一些地区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为山野增添了一片新绿。这启示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更应该()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B.尊重差异,理解个性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D.推陈出新,革故鼎新10.“实事求是”一词源自班固所著的《汉书》,本意是一种治学态度和方法,毛泽东把它加以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变成一个意义重大的哲学命题,赋予了新的境界。“实事求是”一词源自《汉书》说明()A.文化继承就是全部承袭B.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C.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D.我们要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11.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3-A.继承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B.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D.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文化部宣布,中国将在意大利举办“中国文化年”活动,此是中国政府继在法国和比利时举行的“中国文化年”和“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之后在欧洲举行的又一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整个“文化年”将在一年时间内遍及意大利全境。根据材料回答第12题12.中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都十分重视中法文化年、中意文化年的举办。这说明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体现B.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13.30多年前,《光明日报》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继而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这说明()A.文化创新推动了实践创新B.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C.生产力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D.先进的文化源于先进的实践14.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被称为“闯关东”,对东北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A.商贸活动B.口语传播C.教育D.人口迁徙15.《中国好声音》流淌着平凡人丰富的情感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一档成功节目,必须符合“品质、品位、品格”三个条件,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①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始终将人们的喜好放在首位②繁荣文化发展要使人民的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③要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④要立足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推动文化创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6.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关于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正确的是()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③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7.南方的雨,下得缠绵、温柔、纤细、持久,像南方少女的爱,羞羞答答,多情含蓄;北方-4-的雨,下得豪爽、酣畅、粗犷、干脆,像北方小伙子的情,炽热入烈,热情奔放。这段关于雨的描写()A.说明地方自然特色决定地方的文化特色B.借自然环境的差异表明文化及其形成的性格差异C.表明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障碍D.仅仅能够体现自然环境差异。因为同一国家不存在文化差异18.“第五媒体”是人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为上网平台,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的称谓。下列关于“第五媒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五媒体”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B.“第五媒体”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C.“第五媒体”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D.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19.祝福新年,中国人通过贴窗花、写春联、放爆竹辞旧迎新;西方人则装饰圣诞树、唱着欢快的圣诞歌。从两种不同祝福新年的节目中,我们可以体会到()①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②不同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③各民族文化不相容④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20.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积累。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天下妙士,必有妙眼,渠见妙景,便会妙手写出来……无他,只因妙手所写纯是妙眼所见,若眼未有见,他决不肯放手便写,此良工之所永异于俗工也。”这句话表明()A.耳听为虚,眼见为实B.艺术创作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社会实践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来源D.艺术创作要通过偶然把握必然2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下列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C.粗增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2.“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应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A.精神力量可以转化成为物质力量B.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享-5-受者C.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D.文化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发展23.我国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人民群众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创造活力,为文化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舞台和丰富素材。这表明()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C.人民群众是文化艺术作品的直接创造者D.文化创作的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实践24.《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泊与祝英台》和《白蛇传》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四大民间传说。西大民间传说属于()A.传统建筑B.传统习俗C.传统文艺D.传统思想25.“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文学家、诗人、画家等文艺工作者。这说明()A.每次社会变革,都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文艺工作者B.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C.社会制度更替时,文化经历一个新文化形态取代旧文化形态的过程D.文化的发展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二、主观题(共50分,注意29题文理的区分)26.某人大代表说: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权益,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他建议加大对农村地区实施惠农文化工程的扶持力度,通过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科教文卫体等公共设施服务,缩小城乡在文化生活方面的差距。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必须关心农民的文化生活、关心农民精神层面的生活状况。(12分)。27.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和核心创意团队选择的创意主题是“卷纸轴”,所有的演出都围绕一个时而打开,又时而合上的“卷轴”进行,每段表演的主题几乎也都由这个“卷轴”来呈现。“纸”反映了文字、文明、传播以及信息,这些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特征。同时,“卷纸轴”的主题还能突出中国人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作出的独特而具有基础性的贡献。当光电效果组合而成的“卷纸轴”缓缓打开时,创意团队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将青铜、古陶、玉器、水墨山水等中国文化的符号“写”在了纸里,展示了深厚、丰富的民族-6-文化,传播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这一刻,全世界都为之震撼了。结合材料谈一谈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的关系?(12分)28.“在生命的长河里,总有一段经历让你终生难忘;总有一份情感让你刻骨铭心;总有一种理想让你永不放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奋然前行。”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12分)29.(理科)“2013年青竹简国学计划”是由宁波方太集团和《南方周刊》报社联合发起并主办的国学推广综合性项目,自2012年启动已历时一年。这一公益性国学推广项目,受到很多人的追捧,这反映了当前国内“国学热”的一种趋势。“国学热”的背后,应该对传统文化的“冷思考”。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14分)29.(文科)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了对世界遗产和世界濒危遗产的提名审议。大会批准新增世界遗产30处,这使《世界遗产名录》收录的全球世界遗产总数突破1000。“天水麦积山”在此次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已增加到47个,位列第二,仅次于意大利。(1)当今世界各国为什么高度重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6分)(2)请你对我国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8分)-7-天水市三中2017届高二级第一学段考试政治答案1.B2.B3.D4.C5.C6.A7.A8.A9.D10.C11.B12.B13.B14.D15.D16.C17.B18.C19.A20.C21.D22.B23.A24.C25.B26.【答案】:(1)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为提高农民文化素养提供了条件。(4分)(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关心农民的文化生活,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政治的发展。(4分)(3)关心农民的文化生活、关心农民精神层面的生活状况,有利于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增强农民的精神力量,促进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4分)27.【答案】:继承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创新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的创新,奥运会
本文标题: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66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