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生物化学A名词解释编写人:聂紫阳1氨基酸的等电点: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2肽键:是由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化学键。3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4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即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5肽单元:参与组成肽键的6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又叫酰胺平面或肽键平面。它是蛋白质构象的基本结构单位。6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7结构域:大分子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常可分割成一个或数个球状或纤维状的区域,折叠得较为紧密,各行其功能,称为结构域。8蛋白质的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9蛋白质的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10DNA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称为DNA变性。11DNA的增色效应:在DNA解链的过程中,由于有更多的共轭双键得以暴露,含有DNA的溶液在260nm处的吸光度随之增加,这种现象叫DNA的增色现象。12解链温度:DNA在解链的过程中,紫外吸光度的变化达到最大变化值的一半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解链温度。13DNA的复性:当变性条件缓慢去除后,两条解离的互补链可重新配对,恢复原来的双螺旋结构,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复性。14酶的活性中心:是指酶分子中能特异地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具有三维结构的区域。15酶的必需基团:酶分子中的氨基酸残基侧链中与酶活性密切相关的化学基团。16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17Km值:是指酶促反应速率为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底物的浓度,单位:mol/L。18酶的最适温度:酶促反应速率最快时反应体系的温度。19酶促反应的最适PH:酶催化活性最高时反应体系的PH。20变构调节:体内的一些代谢物与酶的活性中心以外的某部分非共价可逆结合,引起酶构象的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活性,酶的这种调节方式称为酶的变构调节。21化学修饰调节:酶蛋白肽链上的一些基团可在其他酶的催化下,与某些化学基团共价可逆结合,从而影响酶的活性。22糖酵解:葡萄糖裂解生成丙酮酸是葡萄糖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的共同起始过程,称为糖酵解。23糖的有氧氧化:指在机体氧供充足时,葡萄糖彻底氧化成H2O和CO2,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是机体主要供能方式。24糖异生:是指在饥饿状态下,由非糖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25脂肪动员:是指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的脂肪酸和甘油,并释放入血供其他组织细胞氧化利用的过程.26生物氧化:是指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时脱氢产生NADH和FADH2,通过一系列酶复合体传递给氧生成水,并逐步释放出能量,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27电子传递链:线粒体内膜中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系列具有电子传递功能酶的复合体,可通过链锁的氧化还原反应将代谢物脱下的氢最终传递给氧生成水,这一系列酶和辅酶称为电子传递链,又叫氧化呼吸链。28氧化磷酸化:是指代谢物脱下的氢经过氧化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并逐步释放能量使ADP磷酸化为ATP的过程,又称偶联磷酸化。29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代谢物在氧化分解过程中分子内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高能键,然后断开高能键并将能量转移给ADP生成ATP的过程。30P/O比值:指氧化磷酸化的过程中每消耗0.5mol氧气所生成ATP的数目。31氮平衡:摄入食物的含氮量与排泄物(尿与粪)中含氮量之间的关系。32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指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其必需氨基酸可以互相补充而提高营养价值。33氨基酸代谢库:食物蛋白质经消化吸收的氨基酸(外源性氨基酸)与体内组织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及体内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内源性氨基酸)混在一起,分布于体内各处参与代谢,称为氨基酸代谢库。34一碳单位:是指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有机基团。35复制子:真核生物每个染色体有多个起始点,是多复制子的复制。习惯上把两个相邻起始点之间的距离定为一个复制子。36领头链:顺着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复制是连续进行的,这股链称为领头链。37随从链: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不能顺着解链方向连续延长,这股不连续复制的链称为随从链。38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时,子代细胞的新合成的DNA,一股单链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则完全从新合成。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39结构基因:能转录出mRNA并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片段。40启动子:位于结构基因上游、启动转录的一段DNA序列。41顺式作用元件:不同物种、不同细胞或不同的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可以有不同的DNA序列,但这些序列都可统称为顺式作用元件。42反式作用因子:能直接、间接辨认和结合转录上游区段DNA的蛋白质。43外显子:在断裂基因及其初级转录产物上出现,并表达为成熟RNA的核酸序列。44内含子:隔断基因的线性表达而在剪接过程中被除去的核酸序列。45核酶:具有酶促活性的RNA称为核酶。46遗传密码:从mRNA5-端起始密码子AUG到3-端终止密码子之间的核苷酸序列。47多聚核蛋白体:1条mRNA模板链都可附着10~100个核蛋白体,这些核蛋白体依次结合起始密码子并沿5′→3′方向读码移动,同时进行肽链合成,mRNA与多个核蛋白体形成的聚合物称为多聚核蛋白体。48管家基因:某些基因在一个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通常被称为管家基因。49基因表达:基因经过转录、翻译,产生具有特异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分子的过程。50基因工程:是指在体外进行DNA重组,再导入宿主细胞,重组DNA在宿主细胞能够复制转录和翻译,。把体外重组DNA的技术叫做基因工程。
本文标题:生物化学A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99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