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生物地理学复习资料1、生态因子的概念。p6环境是由许多因子所组成的,在环境因子中给予生物影响的因子成为生态因子。2、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p6综合性主导性阶段性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直接性和间接性限制性3.耐性定律限制因子: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即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生物可以正常生长发育,,接近或者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从而阻止了生物生长、生存、繁殖的因子称之为限制因子。4.简述植物对光照强度、光周期、水分的适应不同划分的生态类型。气候生态类型光照强度适应不同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荫性植物光照时间长短的不同(光周期)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间性植物水分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5、P11趋同进化:(趋同适应)指生物亲缘关系较远,但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并产生了相似的外貌及其他特征称为趋同进化。趋异进化:(趋异适应)指起源相同或亲缘关系相近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而产生不同的形态结构特征。这些特征往往具有适应的性质。称为趋异进化。6、P16阳性植物:在强光环境中生长健壮,在弱光条件下发育不良的植物。(刺菜,蒲公英)阴性植物: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比在强光条件下生长良好的植物。(人参,红豆杉)7、P17长日照植物:每天的光照时数在14---17h以上才能形成花芽。光照时间愈长,则开花愈早。短日照植物:每天日照8---12h才能发芽,在一定范围内,暗期愈长,开花愈早。8、有效积温法则。P19(温度与生物的发育关系中的最普遍规律)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要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生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公式为K=N(t-t。)2式中:K-生物所需的有效积温(总热量)N-生物发育所需时间(天数)t-生物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t。-生物生长发育最低临界温度。9、为什么说温度决定了生物的分布?P21一:极限温度限制了生物的分布。极限温度对广温性生物的作用意义不大,但在一定程度上,高、低温控制了它们分布的低纬和高纬的界限,这些生物在地球上分布范围广泛。二:生物对热量条件都有一定的需求,许多生物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发育,因此生物学零度控制了这些生物分布的高纬界限。三:某些生物的胚、卵需经过一定的“低温刺激”才能发育。这些生物分布的范围多受低温控制,如马铃薯、一些支持目昆虫等。四:积温体现了热量条件,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分布影响较大。温度不仅仅影响到生物的水平分布,也影响到生物的垂直分布。10、湿生植物与旱生植物的区别。P23旱生植物湿生植物概念生长在干旱环境的植物生长在过度潮湿地区的植物,也是抗旱能力最低的植物主要特点叶面积小,叶表有角质层和蜡层,气孔深陷,根系发达,渗透压较高,良好的贮水组织叶子大而薄、光滑、角质层很薄;根系不发达,渗透压不高类型硬叶旱生植物(少浆液植物)阴性湿生植物(生长在阴湿森林下)肉质旱生植物(多浆液植物)阳性湿生植物(阳光充足、水分饱和)11、盐生植物有哪些生态类型?(32)一是稀盐盐生植物,稀盐盐生植物藜科最多;(耐盐性)二是泌盐盐生植物;三是拒(聚)盐盐生植物,主要是禾本科。12、水生植物有哪些适应特征?P341、叶片面积大。利于气体交换2、表皮发育微弱或者没有3、机械组织几乎完全消失,沉默在水中的叶子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4、根系发育微弱或者无根系5、营养繁殖占优势6、具有较高的光合生产率。13、种群:把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或区域的同种生物的个体群称为种群。314、解释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和现实意义。逻辑斯蒂方程dN/dt=rN[(K-N)/K](注:k表示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即环境容纳量,当种群大小达到k值时,种群将不再增长。N表示种群数量,r表示该物种的内禀自然增长率),也称为剩余空间或增长率的可实现程度。逻辑斯蒂增长模型是实际的种群增长模型,它表明了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种群的生长会随着资源的消耗而受到抑制的规律。15、生态对策的概念:生物在生活史当中维持生存、生长、和繁殖方式的组合。16、简述r-对策者和K-对策者的特征。r--对策生物的个体较小,高生育能力,快速的发育,早熟,单次繁殖多而小的后代,但寿命较短。k---对策生物的个体大,发育慢,成熟晚,多次繁殖少的后代,寿命长,通常大于1年高存活率。18、生物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生物种群的集合体,或生活在某一地段上的各种生物有机体的有规律组合。19、群落的最小面积。P55在种-面积曲线中,曲线开始平伸的一点就是群落最小面积。在该面积里,群落的组成得以充分的表现。(基本上能够表现出群落类型植物种类的最小面积。)20、一般用哪些指标来说明群落中种群的数量特征?P56多度、盖度、密度、频度、重要值。21、什么叫重要值?什么叫优势种和建群种?p60重要值:以综合数值表示群落中不同种的相对重要性。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30022、什么叫层片?P644植物群落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它包括一个生活型或几个至少相近生活型的植物,在群落中占据一定的空间,称为层片。23、生活型:生活型是生物对于特定生境长期适应后的外貌综合表现特征,所以生活型是生物的一种生态分类单位。根据植物对环境的外部表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叫生活型。24、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较大与相邻群落有所增加的趋势。25、简述群落的形成过程。p76在裸地上,群落的形成要经过三个步骤:侵移、定居、竞争。26、群落波动与群落演替及它们的区别。P78群落波动:在不同年度之间,生物群落常有明显的变动,这种变动也限于群落内部的变化,不产生群落的更替现象,一般称为波动;群落的波动多数是由群落所在地区气候条件的不规则变动引起的,其特点是群落区系成份的相对稳定性、群落数量特征变化的不定性以及变化的可逆性;在波动中,群落在生产量、各成份的数量比例、优势种的重要值以及物质和能量的平衡方面,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群落中各种波动有一个积累过程,这种量上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从而引起群落的演替,即群落基本性质的改变。群落演替:是特定空间内群落相继代替的时序过程,并表现一定的方向性、阶段性和不可逆性,从而导致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变化;演替都要经过迁移、定居、群聚、竞争、反应、稳定等阶段;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关系(包括种内和种间关系)与外界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27、什么叫顶极群落?顶极群落是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其中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产生量和消耗量也都达到平衡。28、简述我国植物群落分类系统。p85群丛(植物群落分类的基本单位)、群系(中级单位)植被型(高级单位)529、试述热带雨林的生境特点、地区分布及其群落特征。p90地区分布生境特点群落特征热带雨林赤道附近,南北纬5-10度以内的热带气候地区但在大陆向风边缘地带伸展到15-25度左右(刚果盆地、亚马逊河流域、马来群岛)1、终年高温多雨,均温在25-30度;2、降雨量最少在2千毫米以上。1、种类组成特别丰富,但优势种不明显2、群落结构非常复杂,树冠不齐,层多而不明显3、乔木有着特殊的形态特征4、层间植物种类繁多5、动物种类最丰富6、热带雨林终年常绿,无季节变化亚热带大陆东岸亚热带大陆东岸常绿阔叶林生物群,主要分布于东亚,美国的弗罗里达以及墨西哥湾和南大西洋的沿岸,另外澳大利亚和非洲也有分布。1、年均温在16-18度,夏季炎热而潮湿,最热月均温24-27度,冬季温暖,均温在0度以上。2、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有的地区达1500mm,全年湿润,无明显干季。1、植物种类丰富,但不及雨林。2、垂直结构较为复杂,灌木层明显。3、群落外貌终年常绿,林相较雨林整齐4、季相变化不如落叶阔叶林明显5、动物种类组成复杂,具有热带与温带的过渡性特征。亚热带大陆西岸亚热带大陆西岸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与灌丛生物群。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澳大利亚、南美智利和北美的太平洋沿岸。1、雨热不同期,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不封冻,年均温在15-18度,最热月均温在22-25度,比东岸低。最冷月均温在5-12度,2、降水量500-750mm,比较少,集中在冬季降1、乔木矮小稀疏,以灌木的生活型占优势,有明显旱生结构。6落。夏季降水在100mm,多干旱。温带森林生物群落夏绿阔叶林。在北半球主要分布于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地区、东亚(中国、日本、朝鲜)及美国的东北部。南半球极少分布。1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湿润,四季变化明显。均温13-23度。2、降水量500-1000mm。1、优势种都是冬季落叶的阳性阔叶林树种,2、群落结构明显清晰,一般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超市的林地地面有苔藓层。灌木层比较发达,草本层比较茂密,3、季相变化非常明显,4、动物种类比较丰富。针叶林群落北美和欧亚大陆北部。1、冬季寒长,夏季温和湿润,植物生长期很短2、年均温-1~3.2度,3、年降水量300-600mm大部分在春季降落,冬季有降雪,雪量不大。1、种类组成贫乏,2、外貌特殊(云杉属和松属组成的针叶林为圆锥形和尖塔形,冷杉属组成的树冠为近圆形,落叶松组成的针叶林树冠为塔型且稀疏,云杉和冷杉属组成的为暗针叶林,松属和落叶松组成的为明亮针叶林)3、群落结构简单30、从生境条件、群落特点和地理分布三方面对比亚热带大陆东西两岸生物群落的区别。亚热带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群;西岸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与灌丛生物群。p10731、试述温带森林生物群落的生境特点、地区分布及其群落特征。p118732、试述针叶林群落特点、环境条件及其分布地区。P12633、沼泽与草甸。p136沼泽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以沼生植物占优势的植被类型。草甸是一类生长在中等湿度条件下的以多年生中生草本植被类型。34、举例说明什么是生物群落的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35、生物分布区:主要是指某类生物种在地表的分布区域。在种的分布区基础上再合并出属的分布区,科的分布区等。36、广域分布区与狭域分布区、连续分布区与间断分布区、特有分布区与残遗分布区。P204广域分布区生物钟分布的范围广泛,通常遍及各大洲,称为世界种和广域分布种狭域分布区生物分布范围狭小,只限于局部地区连续分布区分布区是一块完整的区域,分布区内没有生态障碍(高山、海洋、不适宜气候等)隔开,没有失去基因交流,但在分布区内,生物种并不是在空间上连续密闭分布,只是分布在适宜的地点。(茶蔍子属属于环北极的连续分布区)间断分布区分布区中间被高山、海洋、不适宜的气候的障碍隔开成相距遥远的两部分或更多部分,各部分种群间失去基因交流的机会,而形成一种间断分布区。特有分布区某些生物只生存于局部特有的生境,称为特有种。它们的分布区叫做特有分布区。残遗分布区最初具有广泛分布区,后来由于气候变迁、地壳构造运动等原因,面积大大缩小或者星散为几个小的分布区。37、试述间断分布区的成因。P20881、自然条件变化2、生物的分散迁移及在原来分布区内死亡3、陆地下沉4、大陆漂移5、跳跃式传播6、人为影响38、简述世界陆地各生物区系的主要特征。P21639.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自然保护区: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内部功能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就地保护:是指以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包括风景名胜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予以保护,以保持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繁衍与进化,维持系统内的物质能量流动与生态过程。易地保护:将濒危动植物迁移到其原栖息地之外实施保护的策略。
本文标题:生物地理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04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