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送东阳马生序--说课稿
送东阳马生序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甄淑霞,来自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第二实验中学,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定位、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详细说明。一、教材分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有四篇文言文,分别选取了“书”“传”“说”“序”四种不同的文体,它们或表现亲朋情意,或书写人生志趣,无不渗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入思考和独特感悟。《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给同乡马君则的一篇赠言,叙述了自己少年、青年时期勤苦求学的经历,旨在勉励马生专心求学,刻苦攻读。首先,本文的文体知识需要和其他三篇一起系统地了解。其次,细节描写是本文的亮点,生动传神,极富感染力,这是学生在写作中值得借鉴的,也是学生作文中普遍缺乏的。对比手法的运用在本文中也较为突出。此外,用宋濂勤苦求学的故事,激励学生发奋读书,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编者的意图所在。因此,本文在整个单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文言文的学习,积累了一些文言知识,而本文叙事性强,通俗易懂。除了少数词句之外,大部分内容学生都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但是八年级学生多为零零后,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经历,缺乏坚强的意志,部分学生心理脆弱、喜欢攀比,很有必要利用教材积极的教育意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苦乐观和价值观。三、目标定位课标要求“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根据这些要求,结合以上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我拟用两课时完成教学。本节课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设定为:1、通过对描写句的赏析,体会文章细节描写的妙处和对比手法的作用。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2、探究宋濂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四、教法学法1、教法:点拨法、四边对话法。2、学法:朗读法、圈点批注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美学家朱光潜曾经说过,学习文言文,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朗读。要反复玩味其中的声音节奏与神理气韵,使它沉到心灵里去。本节课在第一课时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仍需反复朗读,用心揣摩。学生用圈点批注法自主探究后再合作交流,经过老师的点拨和同学的切磋,以期学有所得,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半分钟)首先,我用荀子的话引出对上节课的巩固积累:同学们,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积累大量的文言词汇,我们才能领略到古文的无穷魅力。请看大屏幕,让我们巩固积累上节课的重点字词。导入环节时间大约半分钟。【设计意图】1、用荀子的话导入,本身就是对文言名句的积累,同时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2、让学生明白积累文言词汇的重要性,从而调动学生巩固字词的积极性。【导入之后,第二个教学环节是巩固积累重点字词】(二)巩固积累(5分钟)老师用大屏幕展示,每个学生先自己说一遍,然后再举手回答。时间大约5分钟。1、解释下列重点字词①余幼时即嗜.学⑥负箧曳...屣.②弗之怠...⑦媵人..持汤.沃灌③走.送之,不敢稍逾约..⑧腰.白玉之环④俟.其欣悦⑨烨然..若神人⑤援.疑质.理⑩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2、翻译下列句子①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②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③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设计意图】1、积累文言词汇,为本节课的学习作好铺垫。2、体现了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脑,全体参与的课标精神。3、增强了学生的自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变老师检测为自我检测。巩固了字词,犹如拿到了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下面就可以登堂入室,细细品味了。。(三)品味细节(15分钟)这也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用圈点批注法在文中画出细节描写的句子,并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其妙处。之后小组交流,再全班展示。时间大约15分钟。【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圈点批注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圈点批注、合作交流等活动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感悟到细节描写的妙处和对比手法的作用,从而自觉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提高写作能力。3、老师给予方法指导,激活学生思维,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如果说细节描写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的话,那么探究宋濂成功的原因就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四)探究原因(17分钟)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这个环节我抓住文中的一句话“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引出对宋濂的介绍。接着引用冰心的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然后引导学生深情地朗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寻找宋濂成功的因素,并选取感触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的认识。这个环节大约17分钟。【设计意图】1、作者简介在这个教学环节出现,承上启下,适时恰当。2、通过自主探究、四边对话,感悟交流,引爆学生的兴趣点,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体现了课标所要求的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这个环节的探究过程中,老师顺势完成板书。为下面的课堂小结作铺垫。】(五)课堂小结(2分钟)让学生看着板书,回顾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课堂情形,从多个角度谈谈自己的收获。时间大约2分钟。【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意识,让学生养成即时反馈的良好习惯。(六)布置作业(半分钟)时间大约半分钟必做题1、熟练背诵课文。选做题2、作者家贫嗜学,乐而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想一想,并将它写下来。【设计意图】第一题意在积累。第二题意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两道题难易不同,角度有别。体现了作业的层次性。以上是教学过程的六个环节,下面我接着阐述说课流程的第六个方面:六、板书设计:【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既简洁、美观,又突出了本文的重点、难点。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节课学生既体会了细节描写的妙处,又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获得了思想的启迪!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嗜学刻苦勤奋诚实守信学而不厌恭敬求师意志坚强用心专一细节描写
本文标题:送东阳马生序--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19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