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 第一章_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研究概述
第一章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研究概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①这是党中央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和重托。2005年1月1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②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行动纲领和指导方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关乎全局的系统工程,贵在主动,重在实效。主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培养党的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党的事业不断前进的必然选择。重在实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着眼点,是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作用的集中体现。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阶段性规律,并以之透析大学生成长的热点问题,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使之切实体现主动性、把握规律性、提高实效性,有助于解决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有助于确保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一节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研究的重大意义规律亦称“法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千变万化的现象世界中相对静止稳定的内容,规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具有普遍性、重复性、客观性等特点。人是一定环境的存在物,“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③亦即是说,随着环境的改变,人类活动的范围及认识改造世界的程度和水平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作为客观存在于人类活动之中的规律,虽然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是规律发挥作用的方式却因条件和环境的改变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对这种变化的把握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才能实现。现如今,大学生成长的国际国内环境及现实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抑或说,大学生成长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和环境发生了改变,通过深入的理论探讨和系统的实证研究来科学认识这些改变的具体情况,是准确把握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前提,而准确把握大学生成长规律则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推进思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页②胡锦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教育报》,2005年5月19日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想政治教育学科学化、精细化建设的基础。因此,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一、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研究的实践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①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实现哲学史上革命性变革的核心概念,开创了有别于两极对立的西方哲学传统的崭新时代;作为一种历史活动,实践是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是科学研究和理论思考的源泉和试金石。大学生成长规律不是诞生在人类想象世界和理论演绎中的抽线概念,而是形成于大学生成长实践之中并规定和制约这一实践方向和水平的客观存在,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诸多内部要素和外在因素相互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大学生成长规律研究旨在揭示这些规律的内在逻辑、作用方式和表现形态,进而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指导,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创造基础。(一)开展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研究是高校育人工作适应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的需要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进程日益加深,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态势,综合国力竞争更趋激烈,国际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国际环境日渐复杂,成长任务日渐繁重,成长挑战日渐严峻,为增强当代大学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也是其适应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的客观需要。诚如邓小平所言“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②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科技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育,为此,2010年2月28日至3月2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于5月5日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0年4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鲜明回答了一系列人才工作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这两大规划对新时期我国人才教育培养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大学生是一个国家人才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成长的水平和方向在一定意义决定一个国家人才战略的成败。因此如何按照人才成长规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是落实这两大规划、迎接国际范围内经济科技挑战的关键。此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这既为我们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了解吸收当今世界新思想新观念提供了有利条件,也给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渗透造成了可乘之机。比如今天的人类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7页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紧密的捆绑在一起,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在不断增多,尽管如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没有放松对我国的西化和分化战略,千方百计对我国在战略上围堵、安全上威胁、发展上牵制、主权上干涉、形象上丑化、思想文化上渗透,在此情形下,诸多打着“普世性”旗帜却谋一己私利的资本主义理论或思想以经济、技术或文化为载体,大肆侵吞着我国的文化权益,企图消解乃至完全解构我国异质文化的特色,尤其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他们往往把高校作为渗透的重点目标,利用各种渠道推销其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竭力与我们争夺青年、争夺下一代。因此,如何按照大学生成长规律不断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确保人才培养的马克思主义方向,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二)开展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研究是高校育人工作推动经济社会改革和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初步形成“五位一体”的建设格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五化同行”的发展态势(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大学生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现代化建设的宝贵人才资源,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是其自觉主动担当起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重担的客观基础,着力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充分发挥高校育人作用的前提基础,而只有准确把握、切实遵循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才能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效率和水平。与此同时,也应清醒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先前为快速经济发展和急剧社会变革所掩盖的隐性矛盾在不断显性化,不同阶层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因发展不均衡和不可避免的改革成本所产生的误解和矛盾越积越深,这些都极大影响着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的结构和质量,使当代大学生成长问题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更趋紧密,使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呈现多样化、突发性的特征。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研究是高校育人工作适应高等教育大发展形势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三十年,普通高等教育迅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民办教育在育人规模、水平和模式及人才培养结构等方面也都有了较快发展。1978年我国高等学校仅有598所,在校本、专科学生共计85.63万人,研究生10934人,到2000年,我国普通高校增加到1041所,2004年增加到了1731所,到2006年底,我国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共有2311所,其中普通高校1867所,成人高等学校444所,在校本、专科学生规模达到2500万人,研究生11.6万人①。2007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已超过2700万,毛入学率达23%,②今年(2010年)在校生数预计达到3000万,毛入学率达到25%。③至此,我国已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如此庞大的学生规模给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峻挑战,当此之时,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研究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必要和富有意义,因为只有遵循大学成长规律才能准确把握大学生成长的方向,才能厘清大学生成长问题的性质,才能使高校育人工作真正做到大学生的心坎上、落到大学生成长的实践中。(三)开展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研究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关键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是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高校育人工作中来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总结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形成的有关自身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命题,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深远而现实的指导意义。通过持续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大学生群体中入耳入脑入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任务。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④因此,理论抓住了人的根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完成任务的前提。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马克思在此处强调“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旨在反对传统哲学将人不归结为人,而归结为人之外的宗教或绝对理性的错误做法,但他并不否认或反对人的成长规律。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人的根本是人的成长规律,只有准确把握了人的成长规律才能切实做好有关人的任何工作。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成长规律研究需至少关注三个问题: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由之所决定的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并存,正确和错误、先进与落后的思想同在,特别是经济社会领域诸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居民住房等问题日渐凸显,一些公共领域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活动屡禁不止,封建迷信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这些都使大学生成长的现实社会环境变得复杂而多变。二是互联网①参见教育部:《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公报》,=1750,2007-03-10;周济:《历史性的跨越,新征途的重任——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近期回顾和展望》,《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17期。②韩景阳主编:《高校党的建设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7页③李家祥主编:《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作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社会舆论的扩音器和国家软实力竞争的制高点,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如影随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随着3G手机的应用,互联网已有固定走向移动,使大学生的网络参与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虚拟和真实相互交织的网络特征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沟通、表达和交往方式,也为一些负面消极信息的传播
本文标题:第一章_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研究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20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