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一章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
必修3第1单元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一、教学目标1.了解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的经济社会特征,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2.理解三个经济地带的主要优势特征和各自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区域经济差异和因地制宜的思想以及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思想。3.能正确分析理解各经济地带应如何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发展本地经济。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三个经济区的优势特征、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难点:各区应如何因地制宜、互相协作、协调发展。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每年春节期间几亿人口在96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大规模流动,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特色的春运呢?归根结底是因为咱们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人口流向经济发展好的地区,那里就业机会多,工资待遇好。中国区域发展有着明显的差异。我们来看今天的内容。【知识新授】【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P13页图1-12我国三大经济地带。思考:①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划分的依据?②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各包括那些省区。【学生回答】(略)【教师分析】我国东部有十四个省区,但其中不包括台湾省。西部有十个,其中西北有五个,西南有五个,中部有九个。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十四个东部省区中除了北京外,其它必修3第1单元十三个都滨临海洋,而且十个西部省区与其它国家是陆上相临,但没有滨临海洋。九个中部地区既没有临海也没有临国。【板书】1.4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和发展。【活动】同学们看课本P13—15关于东、中、西三个地带的内容,同时思考它们各自的所处位置、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各区如何协调。(留15分钟给学生)(教师在黑板上作表格)(15分钟后,和同学们一起填表作板书。)【板书】一、三个经济地带的位置、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及其相互协调。地带位置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东部濒临海洋,是中国开放的门户,基础设施最好,城市化、科技水平最高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尤其海运便利,城市化、科技文化水平高;国际化能源、原材料不足,环境污染严重,江河下游洪涝多【来源:学§科§网Z§X§X§K】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成为人才信息基地,参与国际竞争;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高精尖发展中部位于中国腹地,担负承东启西的作用能源、矿产丰富,农林牧产品重要产区,有色金属重工业发达,对俄罗斯和蒙古的边贸有优势山西煤炭外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东北森林过度砍伐;水患、风沙危害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建商品粮、农林渔基地;东西交通建设;通信和生态环境建设西部位于西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有70%的国境线,利于沿边贸易;能源、矿产、旅游资源前景可观;西南水利资源充足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文化欠发达,交通落后,西北土地荒漠化严重,西南交通困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大力发展水利、交通、通信、电网及城市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三线建设形成的基础和能力协调加强东部与西部的联合,协调三个地带互补发展;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补充说明】解决东部资源短缺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跨区域工程如西气东输、西电东输(如三峡工程);西部发展落后,我们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使东中部的资金、人才、技术等支援西部。同时还有很多措施如国家的财政措施、税收政策等。希望同学们可以多看一些这方面的电视片或到有关网站查询。必修3第1单元【设计自主学习策略】为什么要把我国划分为三大经济带?它们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差异?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前后桌展开三个方面的讨论: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②产业结构方面的差异;③工业化与城市化方面的差异;④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然后请代表发言。【学生讨论】【教师播放多媒体,引导学生思考】【第一组学生阅读P14图1-13思考第一个问题,学生代表加答,师生共同矫正发言中一些不规范的表述,最后达成一致】该图反映出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差异: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近几年三个地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都较快,但发展速度也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经济水平高,增长速度快,中部次之,西部经济水平低,增长也最慢。【教师参照课本文字内容讲解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情况,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三大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的理解。】引导学生阅读图1-14《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思考:导致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是什么?通过讨论得出答案是:产业结构的差异。让学生据图进一步分析三大经济带的三大产业结构。通过讨论,归纳总结,师生达成共识如下:西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的比重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重型产业为主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学生完成课本P15“活动”部分的任务】认识我国形成三大经济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历史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可以采取的对策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各地经济的发展。【引导学生阅读P16图1-17《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工业增加值结构》】思考:东、中、西部工业化差异情况?由第三小组的学生代表发言,其它同学补充。教师概括得出: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带的工业增加值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中部地带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相当于东部地带的1/3,而西部地带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仅相当于东部的1/6,这说明东、中、西部地带的工业化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由P17的图表,师生共同得出:东、中、西部地带的城市数量、规模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设计学习任务】学生阅读P19页图1-18《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要求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上把握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所经历的时空历程。【小结】师生共同阅读P19活动题,共同完成P20的图表,进一步明确东部与中部、西部地带的区域差异的主要表现及各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转承】我国地域辽阔,不仅东西部存在着差异,而且南北方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多媒体演示、学生自主学习】展示我国南北方在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植被、土壤、聚落)、社会经济条件(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初中中国地理的相关内容,结合课前布置的要求学生查阅相关书籍、报刊、杂志的有关内容。师生共同必修3第1单元完成P21图表。强调秦岭—淮河这一南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线。再呈现各知识点的南北比较。要求学生结合所查阅的资料,完成P22页“活动”第二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和差异的能力。【转承】中国要挤入世界先进国家之林,单靠东部的经济是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因此我们也必须象美国那样要开发西部,直至全国走向共同富裕。我国政府在东部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上,澳门和平回归国内政局稳定的基础上,于是1999年提出了西部大开发这一英明的决策。【设计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阅读P22页图1—19《新时期我国西部大开发范围》和课文文字,分小组讨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西部大开发的背景、目的?②、西部大开发和三大经济带中西部的不同的范围?③、西部大开发的优势和限制性因素?④、我国西部地带今后经济发展中应注重的问题?⑤、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意义?【学生分组讨论,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叙述】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有关“西部大开发”的内容。【板书】二、西部大开发【叙述】请同学们看图1.17看西部大开发的西部与我们所讲三个经济带的西部是否一样?从图中可见这里的西部是大西部。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区域差异加大,尤其是东西差异更为突出。为了使区域间协调发展,提高西部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国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它的意义是1、加强了地区间的联合,实现地区的协调发展(如利用中西部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可以把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和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大运输量的企业由东部转到中西部,在中西部地区发展适宜就地加工的农牧产品加工业)。2、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发展(国家加大对西部的政策支持;能吸引国内外资金)。3、加强了西部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修建运输通道如青藏铁路的修建,启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4、加快了西部科教的发展、人才开发,推进了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地区的优势条件等重要意义。【板书】1、范围:蒙、陕、渝、宁、黔、桂、川、滇、藏、新、陇、青等十二个省市区。2、意义:①加强了地区间的联合,实现地区的协调发展②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发展③加强了西部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④加快了西部科教的发展、人才开发,推进了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出地区的优势条件⑤其他意义【作业布置】:必修3第1单元从传播媒体上搜集有关本地与东部、中部或与西部地区合作发展的实例,并加以简单的分析。【教师设计管理与帮助】【教师穿插参与各组讨论,并进行一些提示和补充】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加以考虑。【讨论后,小组代表回答,师生加以点评】【学生完成课本P23页“活动”部分的任务】【师生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区域发展差异,知道我国地域辽阔,空间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一是东、中、西部差异,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方面、工业化与城市化方面、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区域差异;二是南、北方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待方面存在的差异。我国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于1999年宣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四略,要求同学们掌握西部大开发的范围、优势、限制性因素和西部开发的重大意义。【课后实践活动】查找有关资料,并结合所学的内容和家乡的情况,选定你认为合适的两个小区域,分别代表南方和北方(或者东部和西部)地区,从两个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优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发展的方向来归纳两个区域的主要差异。【板书设计】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附标准学案】东、中、西部差异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南方与北方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植被、土壤)西部大开发背景、目的范围优势和限制性因素发展中应注重的问题社会经济条件:(农业、工业、产业、交通、对外开放大开发的重大意义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产业结构方面的差异工业化与城市化方面的差异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必修3第1单元一、南方与北方1.划分界线:①秦岭—淮河一线。2.区域差异南方和北方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二者具有不同的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北方南方优势自然条件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②平原面积广阔,森林、③煤炭、石油、④铁矿等资源丰富跨越⑤亚热带及少部分⑥热带地区,热量丰富,⑦水分充足,⑧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⑨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社会经济条件是我国主要的⑩重工业地区和⑪能源基地⑫轻纺工业和⑬有色金属工业发达,⑭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存在问题⑮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⑯水土流失严重等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等发展方向调整⑰产业结构、扩大⑱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加强⑲外向型经济建设,同时注意环境保护二、西部大开发1.目的:缩小⑳地区差异,加速西部地区的○21社会经济发展。2.范围:西部地带的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部地带的○22内蒙古自治区和东部地带的○23广西壮族自治区。3.背景(1)优势:自然资源、○24矿产资源、油气资源、○25水能资源、○26土地资源等丰富。(2)劣势:○27基础设施落后,○28人才、技术、○29资金匮乏。.意义缩小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30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31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32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5.结果:将西部地带的资源优势变为○33经济优势,将○34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规律总结】必修3第1单元综合地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区域项目秦岭—淮河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位置约32°N~34°N以南约32°N~34°N以北地貌丘陵、低山为主平原、高原为主气候1月均温0℃以上0℃以下无霜期8~12个月3~8个月积温4500℃~8000℃之间1600℃~4500℃之间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年降水量800毫
本文标题:第一章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44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