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七章班级文化管理班级管理是一种教育,利用人类丰富优秀的文化来代替空洞的说教是班级文化管理的实质,班级文化管理以尊重人、发展人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核心,全面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班级文化管理是真正实现班级“追求个人与班级共同发展”目标的最佳选择。本章学习指导:1.学习目标了解班级文化管理的内涵、发展过程、内容、特点及功能;掌握班级文化管理的原则与方法;结合班级实际,分析班级文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适当地找出班级文化管理实施的有效对策。2.学习方法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情境学习法:创造具体的情境练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案例导学:个性独特、展示自我的角落——墙报的魅力这是发生在N市某中L班的一个真实故事。该中学是一所普通高中,综合实力:在N市大概处于中下水平,L班则是该校中所谓“差、乱班”,也就是说,年级里其他班级.“管不了”的学生统统由这个班来容纳。大家可以想见,这样的班级一定是学校的“刺头兵”,当然是没什么值得大家学习的可能。然而,谁曾料想,L班竟然咸了学校赫赫有名的特色班级,何以如此?其中有一招,就是特色、个性吐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团结了班级人员,展现了每个学生的特长。该班师生为了班级的进步和发展,齐心协力。五四青年节又到了,学校组织各班级进行班级墙报大赛。L班开始悄悄策划,所有学生都行动起来了,大家群策群力,各自拿出好主意,几乎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不亦乐乎。最后,同学们决定,要想在这么有限的黑板上争取最好的宣传效果,凸显墙报主题,只能通过“美术”来完成这个力作。大家力荐班里在美术方面有特长的同学来做墙报的主力;然后确定这次的主题是“五四青年节”,那么,一定要凸显青年人自己的个性和年轻人特有的蓬勃朝气,经过仔细推敲,墙报题目定为“青年们,站起来”。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具体设计,几位“小美术家”们茶余饭后都在竭力构思,放学后还在一起商量,有的时候难免会有意见不合,但是,总能在关键的时候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最终大家计划选定12个青年人作为这个墙报的“主体”内荣,以直观的“画面”来表达最鲜活的主题。同学们这才开始动手“画”,其他的同学们,有的做“小画家”的助理,有的制作墙报的其他小板块,有的在吃饭时给大家负责“粮食运输”,每个人都在“奔波”,不无繁忙之象,只是同学们的劲头十足干得可谓热火朝天。谁说他们是“差乱班”了?经过多日的“辛苦劳作”,L班的墙报大作成功出炉,赢得学校各评委组的一致好评和夸赞。这次的墙报设计新颖独特、主题鲜活,无论是墙报的内容还是形式都足以吸引老师和学生的眼球,成为这次评选的焦点。最终评选结果出人意料——“青年人,站起来”竟然在学校墙报大赛中荣获特等奖,这么好的结果确实是大家始料未及的。同学们别提多高兴了,班主任老师作为“幕后总指挥”更是高兴地无以言表。通过这次墙报大赛,L班再也不是学校眼中的“差乱班”了,大家对其可谓是刮目相看。L班的同学也从此自信起来了,团结起来了,成为了学校的“明星班”,并积极探索进步的其他方法,班级在不断摸索中进步着。资料来源: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主办“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班级文化的营造,沙龙纪要,2009(9).思考:为什么一次墙报活动会有如此大的作用?第一节班级文化管理概述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十分重要。班级文化管理一方面传承着文化,蕴含着文化现象,同时还充当管理手段,彰显文化的管理作用。班级文化不仅是班级特色的重要体现,更关系到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优秀的班级文化才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健康心理,只有合理的班级文化管理才能有条不紊地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一、班级文化的内涵《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指人类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广义地,认为文化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及人自身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文化分为三个层面的内容,即器物层、制度层和精神层。其中,器物与制度层面的文化是指可见之于形、闻之于声的外显的文化现象,其主体是物,我们称之为“硬文化”。精神层面的文化是不可称量、无形的内隐的文化现象,如人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精神风貌等心理层面的内容,其主体是人,因此称之为“软文化”。狭义地,文化通常被看成是“生活于一定的文化共同体中的人们长期积淀而成的一套文化系统,包括价值观、思维模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而价值观念系统是其核心”。①关于班级文化的内涵我国学者提出了许多观点,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班级文化就是班级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有的学者认为班级文化就是班级精神;有的学者认为,班级文化就是潜在课程。由于班级文化不仅具备了文化现象的内涵,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容。所以我们从文化现象和管理手段两个方面来理解班级文化的内涵。作为文化现象的班级文化也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为实现班级目标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客观存在的。由于隶属于文化的范畴所以广义的班级文化的内容也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精神层,如班级道德、班级风气、人际关系等;制度层,如课堂常规、奖①杨昌勇,郑淮.教育社会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71罚制度等;物质层,如出版报、贴墙报、挂班训等教室内部环境的布置。狭义的班级文化特指班级全体成员创造出来的独特的精神文化,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爱德加·沙因(EdgarSchein)通过研究发现:狭义的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同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同学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同学的一套价值体系,也就是班级成员在学习、生活以及日常活动中,努力贯彻并实体现出来的一种大家共有的行为,这包括价值观念、道德信仰、精神追求、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即在一个班级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习惯性的认知系统和行为方式。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班级同学彼此之间能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因此,狭义的班级文化就是用来组织班级同学思想与行为的心理依据。作为管理手段的班级文化,其本质内涵是指以一种价值、心理等精神文化为导向,对班级特定的教书育人目标产生匹配作用的战略管理手段。此时作为一种价值的、心理的管理手段的班级文化,其对班级目标的匹配作用主要是通过班级精神的形成来实现的。班级精神是整个班级文化的基因,一切班级文化的要素都是由其衍生出来的,判断某种班级文化是否成熟的标志就是看它是否有一种比较明确的班级精神。因此,班级文化建设的操作模式要以班级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为线索来考察问题。只有将班级精神落到实处,班级文化的目标匹配作用才能真正发生。因此,班级文化管理是为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借助既以传承文化为目的,又是以文化的约束力为手段的班级文化来组织和管理班级同学的思想和行为,促进班级整体进步的一种文化管理。二、班级文化管理的发展历程班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实现班级更好地发展。良好的班级管理能有效促使教师、学生、学校甚至教育的和谐发展。然而,事物发展都有一定的阶段性和过程。班级管理也是一个不断探索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有其特定的阶段性和层次性。根据以往的研究发现,班级管理主要已经经历了经验管理、制度管理两大阶段,正步入现今的文化管理阶段。第一阶段:经验管理阶段。这一阶段具有能人管理的意义,也就是具有丰富经验的班主任来统筹管理整个班级的活动。它的特征是能人治班、凭经验和个人威信管理班级,靠个人的能力、素质、经验、风格等在班级管理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这阶段的班级管理倚重的是管理者(特指班主任)的能力水平和人格特征。在班级教学活动、班级管理活动中,我们总是会强调“老教师”或“老班主任”的作用,是有一定的道理所在的,因为老教师在长时间的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活动过程中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能够应付班级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但是,在这个阶段中,班级管理者容易陷入大量的繁杂事务之中,导致力不从心。若班级管理者中途易人,班级管理容易出现异常波动,这使学生承受较大的心理“挫折”,又将面临重新适应“新的班主任”的状况。然而新“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磨合又要花费一段时间,无形中增加了班级管理的成本。第二阶段:制度管理阶段。这一阶段属于科学管理,主要是指利用制度来约束班级行为。“以制度为行动指南”的计划、组织、领导、调控等各个方面都有科学、规范的程序与方法。它的特征是科学的规范性,制度化的管理。班级各项工作,各个班级岗位,个体与集体的行为准则等均实现了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班级各人、各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规章制度的合理构建,适时调整,严格执行是这个阶段管理的关键。然而,太多的规章制度有可能被班级成员掌握不了,同时制度管理阶段强调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人文性,也对人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存在一定程度的限制和压抑。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正是有了科学管理阶段,在班级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约束下,师生逐步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与作风,形成一种主动地学习,自主地管理,默契地合作的氛围。这就为班级管理运用班级文化管理奠定了必不可缺的坚实基础。第三阶段,“文化”管理阶段,属于现代管理阶段。班级文化管理强调文化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它注重班级管理中的硬文化和软文化。这样的管理模式能够不断地超越班级现有的规章制度的影响力,主要依靠班级文化来实现班级管理预期实现的目的和效果。班级文化就是在师生共同交往、交流与融合中形成的价值观、社会舆论、群体识、团队精神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班级文化营造了一个非常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和共同奋斗的愿望,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在文化管理这个阶段里,班级不太关注基础制度和规范的“物化”管理,而是重在实施高层次的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班级管理只有进入这个阶段,我们的管理者们(班主任和学生)才会真正享受到管理的乐趣。因为在这个阶段,每个人都自觉主动地做好每一件事,真正实现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同步发展,进而使班级成为有思想、有灵魂的有机生命体,教师、学生、班级都能持续进步、和谐发展。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大多数班主任采用的是经验管理和制度管理,或是二者兼具,经验管理和制度管理多强调技术层面,只要多加注意和掌控就可以渐臻佳境。而对班级实行“文化”管理,这是一种较现代的管理方式,讲究的是无法量化和不可复制的分寸感。从经验管理到制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这是班级管理变革的必然历程,从能人管理到科学管理阶段,再到现代管理阶段是班级管理的逐步深化。②各个班级管理阶段的发展并不是相互割裂而独立的,相反,它们是兼顾彼此地前进的。班级文化管理是高层次的班级管理艺术。如同我们学校教师的教学艺术一样,班级文化管理也是一门“艺术”,做好班级文化管理是需要“大学问”、“大智慧”的,班级文化管理可以成为每一位班主任理想中的班级管理模式。实施班级文化管理,需要更新管理理念,要从经验型管理向学习型、智慧型管理转变,与时俱进。班级文化管理,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增强师生间的平等交流互动,从而能够营造一个非常和谐的氛围。现在许多班集体提倡的口号是“加强班级的文化管理,建设文化型班集体”。当然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三、班级文化的内容与特点班级文化管理是中小学班主任组建班集体的核心工作之一。班主任要抓住这个核心,有效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不仅要弄清楚班级文化的内涵、发展历程,还要知道它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它的特点是什么,才能不断丰富和充实本班级文化管理的内容,不断提高班主任班级文化管理的水平。(一)班级文化的内容班级文化不是一种刚性的、强制性的、说教的固定模式,而是一种充满柔性②石首教育在线的、温和的、人文的精神、制度、关系和环境的综合存在体,是一种新的德育模式。班级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也因此可以把班级文化分为三个层面的内容。外层是指班级的物质文化,中层是指班级的制度文化,内层是指班级的精神文化。所谓班级物质文化,是指班级文化的表层,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班级物质文化是凝聚、体现、寄托班级成员的生存方式、生存状态、思想感情的物质过程和物质
本文标题:第七章班级文化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97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