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案例一:“小金库”资金“来之不易”Z自从1986年起坐上局长交椅,20**年起局长、党委书记“一肩挑”。同年4月,财务部门“小金库”开始形成。最早的历时12年,以后陆续形成了6个“小金库”。(1)虚设经费支出690多万元。财务部门“生财有道”:他们虚列工资、奖金、补贴,套取现金100多万元;以发放上下班交通补贴名义购入公交预售票,而后交该局下属企业出售,套现49万多元;子虚乌有列项目,如虚列洗理费、通信费、材料费、设备购置费、修理费等等。他们不折不扣贯彻Z局长“想办法将行政经费节余款弄出来”的要求,多管齐下,套出现金,充实“小金库”。(2)截留预算外收入1360多万元。12年来,经Z局长批示,将报废车辆变价款、设备折旧款、旧办公用品等物资处理款和其他调拨款直接存入“小金库”;将消防、交通违章罚款,码头、房屋、车辆等的出租收入,三产企业上交承包金和利润,机动车辆、保险代理费等收入,以及“小金库”资金的利息,一并揽进“小金库”。(3)截留所谓“补助费”等收入930多万元。前后八九年,该局收到案件主办单位拨付的“补助费”800多万元也一声不响装入“小金库”;罚没款130多万元也统统流进“小金库”。案例点评:本案例涉及的是小金库问题,与其他案例不同的是本案涉及的货币资金控制环节较多。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的是,该单位几乎没有内部控制制度,并且账务完全依照局长的意愿记载,所以需要上级委派会计人员,并且局长没有这些人员的任免权,以保证财务人员能公允客观地做账。因为货币资金流动性大,容易发生很多弊端,结合本案例具体分析如下:1、截留各种货币资金收入。这主要表现在企业相关人员,利用工作便利,同时趁制度设计或执行松懈之际,将各种货币资金收入据为己有或挪作他用。经常采用的方法有:(1)收款不入账,进行贪污;(2)涂改发票进行截留;(3)采用编制虚假收款凭证小于原始单据、所列金额不一致的手段,隐瞒截留收入;(4)上下勾结,截留不属于正常业务的收入,私设小金库或进行贪污;(5)收、付银存款时在账户上收付两方均不入账,这种情况若不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逐笔核对,则难以发现。需要加强的内部控制环节是现金收入和支付由出纳掌管,记账由会计人员负责,这些职责应由相互独立的职务负责,由内部审计人员定期复核账务和银行账户是否相符。2、挪用资金。这主要是指企业相关人员上下勾结,不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企业制度约束,将有特定用途的资金挪作他用。原因主要是为自己谋私利,其次是因为有的单位财务政策紊乱,经常改变资金用途。无论何种原因,都会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导致财务违纪的发生。内部控制在单位员工串通舞弊的时候会失效,这时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加强监督,定期不定期对内控进行测试,检查内控是否失效,以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3、虚报冒领。虚报这种情况常发生在企业费用列支过程中,相关人员通过虚开发票和假发票等手法虚报费用,为自己和本部门谋取私利,这不但导致企业货币资金预算和管理上的混乱,而且会使费用和成本相关账户数字不实,最后还会引发舞弊和腐败。冒领常常是有关人员虚开或更改相关凭证,冒充他人领取款项。比如职工的医药费报销,经常出现张冠李戴,冒充他人报销。这种情况的危害与虚报颇为相似。具体手法归纳如下:(1)涂改发票进行报销贪污;(2)用假发票、假收据及假报销单据进行报销贪污;(3)利用外单位和本单位对发票管理上的漏洞,将旧收据、旧发票、发票副联重复报销或抵账进行贪污;(4)通过编制付款凭证大于原始凭证单据所列金额的方法,扩支进行贪污。要防范虚报冒领,应定期编制有关货币资金的预算计划,以便对一定期间单位货币资金收入和支出进行统筹安排。因为预算、计划编制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单位的货币资金流转是否畅通,影响到货币资金的利用效益。所以,要加强货币资金预算的可靠性控制,避免或降低预算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另外还需加强发票管理,对已经报销的发票写明已报销,并没收作为做账凭证,防止重复报销。加强识别假发票假收据的能力,把假票拒于门外。案例简介工行出内奸——大庆上演特大金融凭证诈骗案搜狐财经首页披露,黑龙江省大庆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了使用编造的汇款凭证骗取国家公款4900万元的金融凭证诈骗案。2000年9月30日,被告人徐东、余椿蓉、楚文明等人在工商银行大庆分行龙源分理处主任高宣波的协助下,私刻了大庆长垣投资公司的财务专用章和法人代表名章,将长垣公司账户上的4900万元巨款转账到自己名下,并委托外地一家信用社提取现金150万元。事发后,经了解获悉,这些人竟浑然不知是在犯罪,还以为自己聪明绝顶。案例点评对于银行职员监守自盗或者引狼入室的金融诈骗案,要做到防患未然真的是颇有难度。因为一个单位的内控制度很容易被领导层绕过,当有人蓄意舞弊的时候,我们只能求助于内审的事后发现或者内部控制没有失效的部分。但是,完善的制度、良好的教育,尤其是对职员进行法律法规的教育,还是可以起到一定预防效果的。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建设内部控制环境,从人员遴选和加强教育上着手。另外,具体到本案的治理方法如下:此案例是金融凭证诈骗案件中的一例,其作案手段与一般金融凭证诈骗案相同,就是通过盗用公司印章伪造转账凭证,然后利用转账凭证将公司的款项转账到自己事先开设的账户。该犯罪案件主要利用了两个漏洞:⑴企业印章的外露,如果企业管理不善,员工私自将印章泄漏给外部人员,那么就会给犯罪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⑵银行防伪技术还不够好,犯罪分子利用盗用的企业印章伪造的转账凭证,银行系统竟然毫无觉察,因此银行在转账支票的验证过程中存在欠缺。知道了这两个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的漏洞之后,我们就不难知道防范该类犯罪行为的方式了。首先,对于企业而言,企业要加强印章管理工作,对保管印章的人员要进行素质教育,加强他们防范印章被外人盗用的风险和意识。公司印章是公司的重要机密,任何人都要严格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理。其次,对于银行而言,银行系统首先要制定严格的票据处理程序,在员工收到转账支票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检查,转账支票的内容是否填写完整正确,印鉴是否正确,而且要利用银行的防伪系统进行验证。因此银行一方面要严格培训职工的技术,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利用更加高级的防伪仪器进行票据的验证。只有企业和银行两方面的紧密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犯罪分子作案得逞的机会。一、案例回放我省某集团公司,是原国营企业改制而成的。总公司一向重视各项管理制度的建设,尤其对财务制度更是严格。每年都会对集团下属各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内部审计,发现问题依法从严处理。表面看来,公司制度完备,管理严格。但就在2008年,该集团公司某分公司,因为财务制度不健全,没有遵守《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支付结算办法》等有关制度的规定,发生了采购付款金额失实的事实:该分公司采购付款及报账具体程序是:采购时由采购员先打借条,经公司经理签字后,从出纳处借现金到各供货方购货;货物到库由仓库人员在发票上签字表示验收;付款后,销货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采购员拿回增值税发票由公司经理签字审批,会计主管审核无误后编制付款凭证,再凭发票到出纳处结账,以发票换回原来的借条。该公司购货没有编制购货计划,出纳收付款项没有现金日记账的原始记录,借条一般未予入账,出纳根据会计编制的收付款凭证的汇总金额来记录现金日记账。采购时,销货方没有及时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且有时开具的发票金额、数量与实际购货情况不一致。一次,业务员拿回一张金额比实际购货金额高出10万多元增值税发票,回到公司报账。报账时与公司经理讲明了实情,并在发票上注明了实际购货数量,但公司经理没有注意,未问明详情,便签字“同意报销”;会计编制付款凭证时没有注意发票上注明的记录,便按发票金额作了付款凭证;业务员在未审核付款凭证的情况下,于付款凭证的领款人处签字认可;出纳结账时,按发票金额结账。年底,公司进行实物盘点,发现已付货款金额与实际到货数量不符,便进行内部查账,虽查出了差异所在的原因,但查不出谁真正拿走了货款,最终总公司决定由出纳和业务员共同承担这10多万元的货款的赔偿。二、案例分析(一)公司管理层对会计控制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从整个案件来分析,该公司的领导及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管理常识,对会计控制认识不够。调查中我们得知,公司多年以来就没有建立以书面文件形式的各项规章制度,部门及管理人员的职责不清。在财务制度上,也没有相应规范的书面规章制度,只有口头形式的制度,每月未进行严格的财务审计。在审批各项费用报销时,没有审核发票的内容与金额。当问题出现时,各级管理人员都事不关己、推脱责任。(二)企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体制不健全1、现金管理不严,坐支现象严重,企业库存现金过高。根据调查,该公司一直以来没有建立现金收支控制程序,当天收取的货款一般没有送存银行,而是直接由出纳存放在保险柜中,有时甚至带回家中,使得企业有时库存现金过高,最高金额有时高达40多万元。公司采购货物,一般用现金支付,即使没有足额的现金,也是用现金支票提现,再支付货款,没有从银行账户转账结算付款。2、采购程序不规范,验收不严,虚开发票。一直以来,公司未制定货物采购计划,购货量的多少是由业务员随时确定。货物到达后,没有规范的验收程序,只是由仓库管理员在发票上签字,并未点数和核对对方的发票,企业也没有规定要填写验收报告及入库单等相应凭证。且未及时取得供货方的销售发票,发票金额与实际购货金额存在差异。3、货款支付没有严格的审核批准程序。公司在支付货款时,虽然有审批程序,但并没有严格执行,一是没有仔细审核发票的数量、单价、金额;二是没有审核相关人员的签字;三是没有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审查和核对,以至于实际支付货款高于应付货款。4、账薄记录不及时,白条抵库现象严重,货币资金的检查督促工作不完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该公司的现金日记账记录不及时。主要表现为公司发生的各项借款支出,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而是等到每月月底,采购员或借款人员还未进行报账,才进行账薄记录,这样很容易出现人为或非人为的错误或舞弊。而且该公司的出纳一直未根据货币资金发生的原始日期登记现金日记账,其现金日记账是根据会计每月已编制好的收付款凭证来记录的,每月不存在出纳与会计核对现金余额,也未对出纳的现金进行相应的盘点。会计账薄余额即为出纳现金余额。(三)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会计人员记账不及时,当月的业务不会当月结清;编制付款凭证未按照《会计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且随意记账,手续不健全,从而造成严重的差错。三、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几点建议(一)改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环境,建立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企业应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环境,设立管理控制机构,强化管理者的内控意识及控制职能。应在员工中广泛进行诚信教育,把诚信教育作为道德建设的首要内容,创建企业员工自觉遵守的诚信准则,应着重加强职工伦理道德的建设,让公司的全体员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团队精神。为此,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发挥员工在内部控制中的基础作用。(二)建立有效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管理。1、规范采购程序。企业应建立明确的采购控制程序。首先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控制程序;其次应健全凭证控制程序,对采购各环节应有充分的凭证记录其交易过程;其三应加强验收程序的控制,对于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负责验收的部门或人员应立即向相关部门及领导报告,有关部门应查明原因,并进行及时处理。2、加强现金管理。现金支付要严格按照国家《现金管理暂行规定》执行。只在现金开支范围内支付现金,超出规定范围的,只能由银行划转进行往来结算。严格执行银行核定的日常库存现金限额,不能“坐收”、“坐支”,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及时送存银行,做到日清月结。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规定:“单位应当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发现不符,及时查明原因,做出处理。”对库存现金要由有关科室人员组成专人小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防止白条抵库及挪用现金的现象发生。3、加强货币资金支出控制。企业采购付款要按照严格的货币资金流出控制程序办理审
本文标题:第七章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97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