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三章__领悟人生真谛__创造人生价值2011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一部分学习要点一、学习目标1.通过系统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为大学生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指导。2.引导大学生深刻地领悟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投身人生实践,创造有价值的人生。3.通过对人生环境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二、学习重点与难点(一)学习重点1.正确理解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关系。2.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与人生价值的实现。3.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二)学习难点1.“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辨析。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分析。3.辨析“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三、知识要点(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涉及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等问题。人生观受制于世界观。但人生观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它对世界观有积极的反作用。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是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总目标,它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以认识为基础,形成的一种行为指向和结果,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决定着人生的方向,并制约人生的态度和价值取向。人生目的是人生观中的根本问题。人生态度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引导下,通过生活实践和自身体验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看法。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是人生观最直接的表现和反映,它要回答“人究竟应该怎样活着”的问题。端正人生态度需要做到认真,务实,乐观,进取。(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价值目标、意义及行为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的基本观点和主观认识。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人生意义的看法和评价标准,也就是关于什么样的人生目的最值得去追求、人怎样生活才最有意义的观点。人生价值包括了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其中社会价值是一个人对他人、社会需要满足的状态和程度,自我价值是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和生命活动需要的满足状态和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人生价值评价的基本尺度,是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这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人生价值评价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并遵循一定的原则和采用正确的方法,人生价值的评价,要运用唯物辩证的评价方法,做到以下四个统一:能力大小与贡献相统一原则,物质评价与精神评价相统一原则,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动机和效果相统一原则。人生实践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人生价值的实现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美好的人生价值目标要靠行动也就是社会实践才能化为现实,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就是实践,要求我们大学生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三)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人生环境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人们只有协调好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1)协调自我身心关系。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总体上是健康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大学生掌握保持自我身心健康的措施。(2)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是人与社会关系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是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应注意遵循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3)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问题,主要来说就是要做到以下四个正确认识: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4)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生产劳动为中介,而生产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人类正是在与自然发生关系的过程中结成了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社会关系。因此,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第二部分学习拓展一、理论思维拓展(一)中国与西方对人的本质的探索1.中国古代的人性理论中国历史上对人的本质的探讨,是从人的本性问题上开始的。究竟什么是人的本性,许多人有不同的看法:(1)“性善论”。孟子提出“人之初,性本善”,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就在于人具有仁义礼智等伦理观念,即“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2)“性恶论”。主张性恶论的人是荀子。他说:“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暧,劳而欲休”,这是人生下来就知道的事情。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方面的欲望和要求,就必然互相争夺,这就是人的本性。(3)“性无善无恶论”。人性没有善恶,就象水不分东西一样,靠的是后天天的发展。(告子)(4)“性善恶相混论”。扬雄认为,人的本性先天善恶都有,混在一起,如果后天加强自我修养,就能扬善除恶,否则,就会朝着坏的方向发展。(5)“性三品论”。董仲舒提出,人生来就有上品、中品、下品之分,上品是生来性善的圣人,下品是生来性恶的小人,中品善恶兼备,必须教化。中国古代的人性理论,虽然观点各异,但是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是认为人的本性是生来就有的那些属性,人性是先天就有的。正如告子说的:“生之谓性”,“食色,性也”。没有看到人性在后天的形成发展。二是普遍从伦理道德的范畴来阐述人性,对人性善恶评价,要么说人生来就是善的,要么说人生来就恶的;其实,善恶观念是人们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道德观念,它随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因此,这些人的先天性善性恶的观点,违背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是一种唯心史观。三是,把人看成生物学或生理学上的人,没有看到人的社会性,因而都是一些超阶级的、抽象的人性观。2.西方近代的人性理论(1)宗教神学的人性观。基督教宣扬“上帝创世说”,认为人的一切都操纵在上帝手中,人没有独立的本性,具有的是上帝的本性。圣经认为人类是亚当夏娃繁衍的后代。因为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所以他们丧失了人独立的本性,必须向上帝忏悔赎罪,才能重新获得失去的本性。现在信仰基督教的人常常要到教堂去祈祷,去忏悔,就是来源于这个传说的。(2)资产阶级的人性论。提出人的本性是自爱、自保、追求幸福;所以每个人的本性就是为自己谋取利益,所谓“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霍布斯提出一个有名的观点: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人与人的关系是狼与狼的关系。大画家达芬奇认为“人是食品的过道”,法国哲学家拉美特里提出“人是一架复杂的机器”。过去的哲学家都谈人性,只有近代天才的哲学家费尔巴哈(德国人)第一个提出了“人的本质”的概念。费尔巴哈说:“人的本质就是人的存在,就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存在所需要的空气、食物、水分。”又说:“人的本质归结为两性之间的爱”。(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将人的本质规定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迄今为止唯一正确的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理论。这一论断包含着怎样的科学含义呢?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有哪些呢?第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一方面,人的社会属性制约自然属性。马克思主义承认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因为人首先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是一种生命体,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因此,人必然具有那些自然本能,如吃喝,两性关系,自我防卫等。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否认人的这种自然本能。恩格斯曾明确说过:“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了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只能在于摆脱多些或者少些,在于兽性和人性在程度上的差异。”如果单纯从生理的意义上说,自然属性的确是人和动物的共同点。但是,人的自然属性并不同于一般的动物本能,就在于它受到了人的社会性的制约,明显地打上了社会的印记,融入了人的社会性。另一方面,人的社会属性根本上也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和动物有何区别?人会劳动,语言,思维等。但社会属性只是人性的一部分,也不等于人的本质。(前述)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抽象,我们发现,劳动、语言、思维等有共同的根源,那就是都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作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二,人的本质的现实性,具体性。人总是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伦理关系,文化关系,家庭关系,亲属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等等;它们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织成了一张复杂的社会关系网。因此,社会关系是人的存在方式。我们要界定某一个人,就可以从他所处的各个具体社会关系来认识。由于人所处的社会关系总是现实的,具体的,因而,人的本质也是现实的,具体的。每个人所处的社会关系不一样,每个人的本质也就各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的本质可以通过他的言行表现出来。因此,我们不能抽象地谈论“人的本质是善的”或“人的本质是恶的”,而只能具体地说“某个人的本质是善的”或“自私的。”第三,人的本质的历史性和发展性。历史性是说人的本质会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而不会永恒不变的。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形态不同,社会关系不同,以及人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民族、文化、观念等不同,人的本质也就不同。所谓发展性是说人的本质是会发展变化的,不可能一层不变。就个人而言,一个人从生到死,其个人的气质、性格、品德、思想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就人类而言,原始人类与现代的人类就有区别,将来的人也会和现在的人很不相同。第四,人的本质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人们总是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每个人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因此,人的本质带有阶级性。既然每个人都属于一定的阶级,每个阶级都有自己特殊的阶级利益,每个人都具有本阶级的倾向。如:在政治态度上,奴隶主阶级要求奴役制,奴隶阶级则要求人身解放;地主阶级要求皇权专制统治,农民阶级则要求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资产阶级要求巩固资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则要推翻一切剥削制度。又如,在生活态度上,不同阶级也各不相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时说,医生和药店老板盼望瘟役流行,棺材铺的老板巴不得人都死光,建筑师梦想发生大火烧掉全部建筑,等。可见,在阶级社会,不可能有人的共性。当然,不能简单地把人的本质统统归结为人的阶级性。总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永恒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主要表现为阶级性。(三)人的本质是自私的吗?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甚至进一步说“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这种观点在过去社会被人们大肆宣扬,在现代社会仍然有人将之视为人生信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这一观点从理论到实践都是站不住脚的,是错误的。首先,这一观点不符合人类发展的历史事实,否定了人的本质的历史性。从人类社会来讲,自私不是从来就有的。“自私”这个概念产生的历史是极其短暂的,它仅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是不能把它作为具有几百万年历史的人类的本质的!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时期,人们崇尚共同劳动平均分配,而且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生存和发展。因为在当时,任何人如果想多占一点,群体都有垮台的可能。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自私”不可能产生,更谈不上作为人的本质而体现。只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劳动产品有了剩余,才发生了剩余产品归谁的问题,产生了私有制,出现了剥削和压迫。自私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才产生的,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并不能代表人的本质。从每个个人来讲,自私也天是天生的。个人的自私是后天形成的有意损
本文标题:第三章__领悟人生真谛__创造人生价值20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122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