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报告
山东XXXXXX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报告二О一四年十二月1山东XXXXXX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报告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3〕99号文件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鲁政办法[2014]4号)文件精神和要求,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调[2013]135号),矿井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由矿长组织了生产技术、“一通三防”、机电提运、安全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对全矿井进行了隐蔽致灾因素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问题按照“六落实”的原则及时整改。一、成立隐蔽致灾排查领导小组为切实做好矿井蔽致灾因素排查,特成立了排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职责组长:全面负责隐蔽致灾因素排查工作的指挥及安排、监督,负责整改所需资金的落实。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等措施,重点负责隐蔽致灾排查工作的跟踪、督促检查。消除一切安全隐患。成员:根据分工进行检查,同时负责督促落实整改方案及措施,确保整改质量达到规定要求。二、矿井概况山东XXXXXX煤矿位于陶枣煤田,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境内,属陶枣煤田黄贝勘探区,是原甘霖井田黄贝煤矿的一部分。2007年10月份开2始技改,2010年年底通过省煤炭工业局竣工验收,2011年正式投入生产。矿井采用立井开拓,单水平上下山开采,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副井进风,主井回风,矿井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批准可采煤层为:柴煤、6层、9层、12层、14层、16层、17层、18层煤。井田面积8.8308km2,开采深度由100米至-1000米标高。矿井现开采14、16煤层,开采标高为:-590m~-710m。其中14煤层倾角平均为160,平均厚度为1.1m,直接顶为泥质页岩,厚度为0.8~2.2m,平均厚度为1.4m,老顶为八层灰岩,平均厚度为2.8m,直接底为砂泥岩,平均厚度为17.5m。16煤层倾角平均为170,平均厚度为0.6m,直接顶板为十(下)灰岩,平均厚度为5.73m,直接底板为砂岩,平均厚度为4.65m。三、矿井隐蔽致灾工作普查情况(一)矿井地形地貌矿井地处陶枣煤田中西部,北依山区,地势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区内地势较为平坦,地面标高+105m至+66.6m。井田北部山区为天然分水岭,发育较多的南北向冲沟,成为汛期雨后向南汇洪的自然渠道,水流由北向南流出区外,汇入蟠龙河,为季节性渠道,平时无积水。矿区范围内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及地表裂缝等地质灾害,工业广场及其周边也未发现潜在的地质灾害,矿区及工业广场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小,地质环境条件较好。(二)矿井瓦斯根据《关于印发2012年度全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审查意见的通知》(鲁煤安管[2012]180号),山东XXX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XXXXXX煤矿瓦斯绝对涌出量0.97m3/min,相对涌出量0.47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5.1m3/min,相对涌出量2.48m3/t,为瓦斯矿井。(三)煤尘依据山东泰山矿产资源监测研究院出具的鉴定报告,XXXXXX煤矿14、316煤层具有煤尘爆炸性危险,煤尘爆炸指数分别为36.91%、36.82%。(四)煤的自燃发火根据山东泰山矿产资源监测研究院出具的鉴定报告,开采的14、16煤层均有煤尘爆炸性危险,煤炭自燃倾向性鉴定结果为14、16层煤具有自燃可能性,自燃等级为二类自燃。(五)冲击地压根据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5月对XXXXXX煤矿14煤层进行的冲击倾向性试验结果及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12月对16层煤进行的倾向性试验结果表明:XXXXXX煤矿14、16煤层均为无冲击倾向性的煤层。(六)地质构造山东XXX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陶枣煤田的中西部,总体构造形态呈一缓倾斜的单斜构造,处于黄贝复向斜转折端的刘沟向斜,地层倾角12°~26°。本区断层比较发育,构造以走向北东的正断层为主,其次北西向,主要为高角度正断层。井田内主要地质构造分述如下。山东XXX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构造示意图(一)地层产状和褶皱区内褶曲构造为刘沟向斜。向斜轴走向北西,通过南XXXXXX村,核部在69-8号钻孔附近。南东端仰起,北西端倾伏,被F9和北山支断层切割。井田内地层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仅在北区Ⅶ线北段以西,地层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地层倾角12°~26°。该向斜对区内煤系地层和煤层的展布起主导控制作用。(二)断层1.断层发育情况本井田断层较发育,截至2013年底,经勘探以及井巷工程揭露,落差(H)≥5m的断层共28条,以高角度的正断层为主,其中5m≤H<20m的断层12条,占断层总数的42.9%;20m≤H<50m的断层9条(表3-2),4占断层总数的32.1%;H≥50m的断层7条,占断层总数的25.0%。较大断层分布在井田的北部边界、中部和南部边界区域。井田断层统计表(H≥20m)组名序号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产状走向长度(m)落差(m)控制工程控制程度走向倾向倾角(°)北西西向1F39正NWWSSW8043770物探基本查明北东向2F28正NESE60~7070015~45物探查明3F40正NESE60~70910140~230物探查明4F41正NESE65227010~30巷道揭露查明5F42正NENW70~8010000~20巷道、物探查明6F37正NENW7921150~40巷道揭露查明7F38逆NENW40130070巷道、钻孔查明8F36正NENW759450~40物探查明9F9正NENW80279020巷道揭露查明10F7正NENW80248050巷道揭露查明11洪村正NESE651545250巷道、钻孔查明12F1逆NENW5593030巷道、钻孔初步控制13洪村支2正NESE702750150巷道、钻孔查明14F8正NENW686800~30巷道揭露查明15北山正NESE60~7023502000物探查明16DF6正NESE70~8087010~30物探基本查明主要断层(H≥20m)简述如下:(1)北山断层正断层,为井田的北部边界断层。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60~70°,落差2000m,井田内走向长度2350m。该断层有三维地震控制,控制程度已查明。(2)洪村断层正断层,位于井田南部,为洪村煤矿的北部边界断层。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65°,落差250m,落差东端大、西端小,井田内走向长度1545m。该断层有洪村煤矿17煤层多条巷道揭露,已查明。(3)F28断层正断层,位于井田北部,北山断层南侧。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5倾角60~70°,落差15~45m,井田内走向长度700m。该断层有三维地震控制,控制程度已查明。(4)洪村支2断层正断层,为井田南部边界断层。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70°,落差30~150m,落差自东向西逐渐变小,井田内走向长度2750m。该断层有洪村煤矿16煤层多条巷道揭露,已查明。(5)F39断层正断层,位于井田东北部。断层走向北西西,倾向南南东,倾角80°,落差70m,井田内走向长度437m。该断层有三维地震控制,控制程度基本查明。(6)F38断层逆断层,位于井田北部、83-1号孔北侧。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40°,落差70m,井田内走向长1300m。81-6号孔穿过,14、16煤层多巷道揭露,已查明。(7)F7断层正断层,位于井田中部原黄贝煤矿采空区内。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80°,落差50m,井田内走向长2480m。71-1号孔穿过,原黄贝煤矿井下多条巷道揭露,已查明。(8)F37断层正断层,位于井田中部偏北,斜穿整个井田。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9°,落差0~40m,井田内走向长度2115m。XXXXXX煤矿14、16煤层条巷道揭露,已查明。(9)F36断层正断层,位于井田中西部,原黄贝煤矿采空区的北部边界断层。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5°,落差0~40m,井田内走向长度945m。有地面瞬变电磁控制,控制程度已查明。(10)F42断层6正断层,位于井田北部,69-5号孔北侧。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0~80°,落差0~20m,走向长度1000m。该断层有-620m轨道大巷及皮带大巷揭露,三维地震控制,已查明。(11)F1断层逆断层,位于井田西南部边界处,介于洪村断层与洪村支2断层之间。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55°,落差30m,走向长度930m。该断层有勘探时期物探资料控制,井下工程未揭露,属初步控制断层。(12)F8断层正断层,位于井田中部原黄贝煤矿采空区内。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68°,落差0~30m,井田内走向长度680m。原黄贝煤矿井下多条巷道揭露,已查明。(13)F40断层正断层,位于井田东北部,70-4号孔北侧。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60~70°,落差140~230m,井田内走向长度930m。该断层有三维地震控制,控制程度已查明。(14)F41断层正断层,位于井田西北部,陶81-3号孔北侧。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65°,落差10~30m,井田内走向长度2270m。有142采区轨道下山揭露,三维地震控制程度可靠,已查明。(15)F9断层正断层,位于井田中部原黄贝煤矿采空区内。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80°,落差20m,走向长度2790m。原黄贝煤矿井下多条巷道揭露,已查明。(16)DF6断层正断层,位于井田东北部,81-3号孔北侧。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70~80°,落差10~30m,井田内走向长度870m。该断层有三维地震控制,控制程度基本查明。72.断层发育特征本井田断层特点是:多为正断层,倾角一般在60~80°,走向延伸长,中间落差大,呈梭状。断层有明显的破碎带,擦痕,断层两侧岩层倾角有增大现象。断层的出现,大多伴随着淋水发生,北东向断层组的断层淋水较大,月余自行疏干,一般不影响生产。(1)按断层性质:落差大于等于5m的断层以高角度的正断层为主,共25条,逆断层不发育,共3条。(2)按断层走向:本井田断层可分为近东西向、北东向、北西西向、近南北向四组,以北东向断层为主,近东西向断层1条(F24),北西西向断层1条(F39),近南北向断层1条(F6)。(三)岩浆岩已初步查明区内有岩浆岩发育。局部有沿断裂呈岩墙状侵入的燕山期辉绿岩,对煤层的连续性和煤质造成破坏,给煤层开采造成一定的影响。根据以往地质勘查及原黄贝煤矿生产探矿资料,从2煤至第17煤层,均发现有岩浆岩侵入。目前已经查明的岩浆岩分布范围主要分布在原黄贝井田范围内南XXXXXX村附近,沿F9断层侵入的燕山期辉绿岩对14、16、17煤层造成了吞蚀,侵蚀区面积分别为0.07、0.23、0.28km2。XXXXXX煤矿(防水煤柱以北)及洪村煤矿暂未发现岩浆岩侵入,对矿井正常生产无影响。(七)矿井水害根据矿井的水害分类,现井田内存在的主要水害隐患有:地表水害、含水层水害、老空水害。1、地表水害⑴气候:该井田范围内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兼受海洋气候影响,具有积温高,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春季多风,回暖早,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历年雨季一般始于6月下旬,9月中旬结束,以7、8月份雨量最多。往年年最大降水量1245.8mm(1964年),8年最小降水量388.9mm(1981年)。⑵在矿井开采范围内地表无塌陷、坑涝低洼地、取土坑和斑裂缝。⑶矿井开采煤层距地表较远,开采煤层薄,下沉量少,且无较大断层出露形成补给通道,故地表水对矿井补给较小,对采矿影响不大。2、含水层水害⑴第三层石灰岩:厚7.98~11.52m,平均9.25m,致密坚硬、质纯,含隧石,属裂隙岩溶承压水。⑵第五层石灰岩:厚0.3~4.7m平均2.7m,质纯致密,虽易赋存裂隙岩溶水,但含水量较三灰弱,充水含水层为裂隙岩承压水类型,对矿井涌水量影响较小。⑶第八层石灰岩:厚度一般在3.0m左右,据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123L/s.m,
本文标题: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192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