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猪场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
口蹄疫(FMD)病原•口蹄疫属于病毒性疾病。•病原在阳光下1小时可被杀死。•病原对酸敏感,在pH5.0的环境中,1秒钟可灭活90%。污染的肉可用酸处理。•病原对碱也敏感,1%NaOH1分钟可杀死病毒。畜舍可用火碱或石灰消毒。•病原对化学消毒剂抵抗力强。•病愈后的动物排毒时间可达150天。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气候寒冷的季节多发。•偶蹄动物对本病敏感,单蹄动物不发病。•病原可通过与带病猪直接接触传播,或通过病猪污染物间接传播。野生动物和宠物也可机械性地传播该病毒。•病毒可随风飘落到50-100公里以外的地方。临床症状•体温上升至40-41°C,食欲减少,精神不振•口腔内外,蹄部和乳房等部位出现一个或数个米粒大小的水泡,可融合呈豆粒大小的水泡。水泡内初期为淡黄透明液体,以后变成浑浊的粉红色。•水泡破裂后体温下降,破裂的水泡如无继发感染,可在1周内结痂愈合。继发感染后可发展成化脓性或腐烂性炎症,严重的表现为蹄壳脱落。临床症状•本病一般呈良性经过,大猪很少死亡•初生仔猪和哺乳仔猪,由于免疫力低,病毒大量繁殖,引起病毒血症,呈急性肠炎或心肌炎而突然死亡。临床诊断•体温变化:高温•临床症状:水泡•流行特点:寒冷季节鉴别诊断病名口蹄疫猪水泡病猪水泡疹猪水泡性口炎猪痘易感动物猪猪猪猪马牛羊兔猪,尤其仔猪流行特点春秋季节大流行一年四季地方流行或散发夏秋季节春秋季节地方流行发病率高高中中仔猪传播慢水泡出现前体温升高口腔水泡体侧腹下、鼻镜面部水泡预防措施•一,消毒(消毒鞋底)•二,消毒(消毒畜舍内外)•三,消毒(消毒饮水)•四,与传染源隔离(狗,猫,出入人员)•五,增强免疫(营养,增强免疫物质)•中断传染源牧场出入口设置隔离带禁止闲杂车辆,人员出入禁止畜禽返回农场禁止狗,猫出入消灭老鼠,苍蝇预防措施•增强免疫力加强营养饲喂免疫增加物质预防疾病预防措施•注射O型口蹄疫灭活油佐剂疫苗,保护期为6个月。•水泡破潰面用0.1%高锰酸钾水冲洗,再涂上紫药水或青霉素软膏。•病愈猪的血清具有预防和治疗效果,可每天注射2-3毫升。•配合使用添加免疫增强剂的饲料预防措施猪传染性胃肠炎(TGI)病原•病毒性疾病。•病原在室温或室温以上很不稳定。•病原对光敏感,阳光下6小时咳杀死病毒,紫外线能使病毒迅速失效。•病原对弱酸性环境不敏感,pH4-8稳定,但2.5时可灭活。流行病学•本病通常在每年12月-4月发生。•新疫区呈大面积流行,几乎所有猪都发病,10日龄以内的猪死亡率可达100%。•老疫区呈地方性流行或间歇性流行,10日龄后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低,断奶后由于失去母源抗体而重新出现发病。流行病学•病原可通过与带病猪直接接触传播,或通过病猪排泄物或分泌物传播。野生动物和宠物也可机械性地传播该病毒。•各年龄阶段的猪均易感,尤其以10日龄以内的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生长育肥猪症状轻,大多数能自然康复。•其它动物对该病无易感性。临床症状•发病前有短期的体温上升,发生腹泻后体温下降。•仔猪出现短暂的呕吐,伴随或继发水样腹泻,粪便带有黄、绿或白色,常含未消化的凝乳块,气味恶臭,呈碱性。明显脱水,体重迅速下降。10日龄内的仔猪大多于2-7日龄死亡,日龄越小,病程越短,死亡越快。病逾仔猪生长发育不良。•生长育肥猪和母猪症状较轻,死亡率低。数日的食欲不振,出现喷射状的水泻,体重减轻,一周左右停止而康复。临床症状•解剖可见小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小肠绒毛变短变粗,甚至大面积仅留有绒毛痕迹,这是区别于其它腹泻(仔猪白痢、仔猪付伤寒等)的鉴别诊断特点。•母猪和仔猪注射TGI疫苗•一旦发病,立即隔离病猪,猪舍、场地和用具使用2-3火碱消毒•无有效药物,可用康复猪血清治疗。防治措施附:猪流行性腹泻•与TGI在发病季节、基本症状方面相似。•哺乳仔猪严重时排出粪便几乎为水,但死亡率较低(50%)。•防治方法:母猪产前30天注射疫苗,免疫期为1年。仔猪也做免疫注射,免疫期为6个月。猪大肠杆菌病•猪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多种血清型。•主要引起的猪病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病•传染源:–带菌母猪及污染的环境和饮水•流行特点–无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出生后12小时至7日龄小猪•发病机理仔猪黄痢仔猪黄痢发病机理病原菌乳猪肠道小肠粘膜上皮定殖产毒刺激粘膜上皮抑制小肠上皮吸收分泌大量液体腹泻,脱水,死亡•出生12小时后开始发病,病程一般为1-3天,很少出现于7日龄以上的乳猪•病猪粪便为黄色浆糊状,含凝乳块,肛门常有稀粪•开始少数发病,以后其它猪相继出现腹泻•死亡率较高仔猪黄痢临床症状•发病时间:出生12小时-7日龄以内•典型的黄色稀粪•一般体温无明显变化•具有传染性仔猪黄痢的临床诊断•疫苗:用K88ac-LTB双价基因工程苗、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K88-k99-987P三灭活苗或MM-3工程疫苗,在母猪产前40天和15天分两次接种•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力争全进全出•母猪产前20天开始,饲料中添加药物(土霉素,磺胺类等)•用0.1%高锰酸钾水擦洗分娩后母猪奶头,并挤掉每个乳头中乳汁少许,再让母猪哺乳仔猪黄痢的治疗•保证乳猪及时吃到足够的初乳•及时清理病猪粪便,加强环境的消毒•治疗用药:–硫酸新霉素、硫酸庆大霉素–呋喃唑酮–磺胺甲基嘧啶仔猪黄痢的治疗•传染源:–带菌母猪及污染的环境和饮水•流行特点–无季节性,主要发生于10至30日龄小猪仔猪白痢仔猪白痢发病机理病原菌乳猪肠道分泌增加体液向肠腔渗出增加肠道蠕动加快未完全消化的脂肪在大肠与碱性离子(钙、镁、钠、钾)结合形成灰白色皂化物白色稀便•忽然发生腹泻,排出以糊状白色或黄白色、具有腥臭味的粪便为特征•体温与食欲无明显变化,病猪表现逐渐消瘦,生长迟缓,被毛粗乱•病程3-7天,多数自行康复,死亡率低仔猪白痢临床症状•发病时间:10-30日龄仔猪为主•典型的灰白色稀粪•一般体温无明显变化•具有传染性•死亡率低仔猪白痢的临床诊断•加强母猪饲养管理•做好乳猪早期开食和补料•注意环境卫生,减少应激,做好乳猪的防寒、防潮和保温工作•及时清理病猪粪便,加强发病期间环境消毒•治疗用药:–硫酸新霉素、硫酸庆大霉素–呋喃唑酮–磺胺甲基嘧啶仔猪白痢的治疗•传染源:–带菌母猪、带菌仔猪及污染的环境和饮水•流行特点–无季节性,无广泛传播,呈散发,发病率不高,而死亡率高仔猪水肿病仔猪水肿病发病机理病原菌吸附于易感猪小肠绒毛产生毒素肠道粘膜与肌层间水肿毒素进入血液神经症状迅速死亡•忽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体温无明显变化•病程1-2天,长者可达7天•急性者迅速死亡,无显著临床症状•亚急性或慢性者可表现出四肢无力,步态不稳,有作圆圈运动现象。静卧时出现肌肉震颤、抽搐和四肢呈划水样运动。人触动时敏感,发出嘶哑的尖叫。后期前肢或后肢麻痹、脸面和眼睑部出现典型水肿。仔猪水肿病的临床症状•断奶后至4月龄、生长速度快的仔猪•体温无明显变化,发病率低,死亡率高•临床特征为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悸和麻痹•发生过仔猪黄痢的猪一般不得此病•主要病理变化为胃粘膜与肌层间以及肠系膜呈胶冻样水肿。仔猪水肿病的临床诊断•保持畜舍卫生,减少应激,保证营养•饲料中添加适当的药物(新霉素、土霉素、氯霉素等)•对发病的猪可采取限制采食,口服抗菌素,给予盐类泻剂,促进毒素排泄仔猪水肿病的防治•名称–神秘病–猪不孕与呼吸综合症–新猪病–蓝耳病–猪流行性流产与呼吸综合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蓝耳病)•病毒的抵抗力温度感染力-70℃3年4℃30天20℃6天50℃20分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PRRS)•病原学:PRRS病毒–继发感染病原引起更大损失•猪副嗜血杆菌•沙门氏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流感病毒•脑心肌炎病毒•伪狂犬病毒•病原学:公猪、精液传播–精子异常–精子中病毒,通过配种传播–感染后约40天内排毒•引进种公猪,检疫隔离6-8周•检测精液中是否有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PRRS)•流行病学–持续感染•母猪怀孕期感染胎儿,出生后带毒、散毒•育成育肥猪病毒血症持续时间更长,感染仔猪•阴性后备母猪的易感性–传播•引入感染猪--主要•空气:3-20Km•野生动物:候鸟•精液:AI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PRRS)•流行病学–阳性猪场传播:鼻--鼻,污染的饲料与饮水–快速与高水平免疫:同一猪场很少再爆发–机械性的免疫抑制,常引起继发感染,造成断奶仔猪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PRRS)•免疫特性–体内病毒复制:依赖抗体–PRRSV感染后,特异性免疫增强:PR–保护力:对同一PRRSV株的再感染有免疫力–IFA、IPMA抗体:6-7dpi–病毒血症:1-35dpi–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PRRS)•临床症状:特征母猪哺乳仔猪断奶仔猪病初发热厌食高峰早产、流产弱仔死胎增加呼吸震颤大木乃伊胎高死亡率恢复趋于正常呼吸震颤高死亡率慢性正常趋于正常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PRRS)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PRRS)•临床症状:特征–母猪•发热、厌食•流产、早产:2-7天•死胎增加:1/3-1/2;大木乃伊胎,17CM•发情延迟、不规律–仔猪•呼吸道症状•高死亡率•临床症状–断奶仔猪•被毛粗糙,呼吸震颤、急促、困难刚断奶仔猪症状更严重•高死亡率:0-100%,一般15-35%•生长迟缓:ADG下降15%•易继发感染–育成育肥•发热,厌食,沉郁•呼吸困难、急促•偶有神经症状:瘫痪、共济失调、躁动、呕吐、腹泻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PRRS)•临床症状–种猪•发热、厌食•类流感症状•受胎率、分娩率下降:10-15%•母猪生产力下降:5-20%,年少产1-3.8头•公猪:性欲下降–其它•发绀:双耳、外阴、尾部、腹部、口鼻--蓝耳病•眼周围水肿、结膜炎、眼睑水肿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PRRS)•病理变化–胎儿•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pneumonia)•心肌炎、脑炎–脐带:坏死性动脉炎、周边出血–子宫内膜炎、胎盘炎–继发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PRRS)•诊断–临床症状:母猪生产力下降,仔猪高死亡率,呼吸系统疾病症状14天内,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两个,则判PRRS阳性•流产、早产超过8%•死胎超过20%•1周龄内仔猪死亡率超过25%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PRRS)•诊断–病毒分离–FA:胞浆内荧光–血清学监测:ELISA、IFA、IPMA、SN–组织病理学:间质性肺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PRRS)•控制对策–血清学监测:稳定vs流行------基础–后备种猪引进:自己选留vs外购–建立稳定的母猪群:封闭猪群4个月;引进种猪隔离–SEW、断奶仔猪清群或部分清群–其它疫苗应用:防止继发感染
本文标题:猪场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26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