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浅谈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51122
浅谈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今国际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存,两股势力之间也相互较量,自从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以来,世界上这两种制度之间的斗争从未停息过,只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表现为不同的斗争形势。如何认识这两种社会制度的关系问题也是现阶段很多理论家的研究重点。一、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用毕生的精力从事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分析与研究,他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科学分析无疑是正确的。早期资本主义完全如马克思所形容的,是赤裸裸的剥削与压榨,从他们来到人间每个毛孔都在滴着肮脏的血液。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智的开启,罪恶的过去不等于没有光明的未来,在马克思社会主义诞生的强烈冲击下,西方社会也经历了金融风暴,经济危机等一系列的波折,在寻求道路的时候也融入了大量社会主义元素,如注重社会保障与福利,用高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等。这些变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对立和矛盾,但资本主义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如果说过去早期的资本主义是用比较拙劣粗暴野蛮的手段来获得最大的利润,那么现在用的手段很隐蔽。从表面上看比较文明,如金融衍生品,这种令广大群众感到莫测高深的东西就是高科技的产物,实际上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不过是一种手段的翻新。奥巴马用两个词来形容华尔街“傲慢”和“贪婪”唯利是图贪得无厌这永远是资本家的优秀品质。资本主义国家中很多宪法或者论述中,都较为完整地表述了资本主义的这种核心价值观:人生来是自由的,权利是平等的;国家的主权在于人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政治上提出“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口号。这种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思想新价值观,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思想潮流和价值追求。如同资本主义在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进步性一样,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同样具有进步性。“自由、平等、民主、博爱”口号的提出,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人民自我意识的觉醒,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碰到的最直接、并共存于现时代的一种社会核心价值观。如何正确对待和批判借鉴这一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对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既要肯定其进步、现实的一面,需要进行科学分析、辩证对待、大胆借鉴,同时又要进行批判、斗争,揭示其在阶级性质上的虚伪、反动和话语上的霸权主义。马克思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价值观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具有虚伪性、唯心性和欺骗性,因为在这些价值理念中,现实的个人利益往往被说成是普遍利益,因此“愈发下降为唯心的词句、有意识的幻想和有目的的虚伪”。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则揭穿了一些人宣扬的“人民资本主义”,“福利资本主义”的鬼话,资本主义的目的只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从来没有把人民的福利作为目的来追求。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本质理论的核心,是关于资本同劳动的对立。只要私有制依然存在,那么他们的本质就没有变化。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用以发展的基础;贫富两极分化依然严重存在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维护资本家少数人根本利益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最主要职能;对外扩张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政策[5]。所以马克思认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自由、平等、博爱”才可能真正实现。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逐渐占据中国的主体地位,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直接脱胎于资本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们建立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中国共产党从他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在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我们的一切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消灭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的学说,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利用俄国已有的社会主义经验,结合我国自身的特殊国情,走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随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深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就提上了日程,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讨论。有人认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公平正义。“以人为本”,从哲学意义上讲,就是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根本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是马克思竭其毕生精力完成的对人类发展规律的揭示中所展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终极价值目标,只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从现实发展的价值定位意义上讲,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科学地表达和体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逐步实现,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不断地以人为本、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的必然结果。“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想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有别于并优越于资本主义的终极理想。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就是达到所有人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区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一个最大特点。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导致其现代化的结果是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应该是共同富裕。我国现代化的道路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就是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依法治国。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公民权利和自由,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资本主义社会不公正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只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才能消除异化、消灭剥削压迫等一切不公正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实现人类社会真正的、普遍的公平正义,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样化,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在竞争借鉴中发展,在求同存异中生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最终会使社会主义代和资本主义都将发展成为共产主义,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如同资本主义在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进步性一样,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同样具有进步性。在面对资本主义的周期性金融危机中,社会主义又表现出了更好的优越性。在面对经济的发展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值得我们学习。两者相互借鉴、平等竞争、融合,终将实现更好的社会发展。[1]赵汇,《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本质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研究,1998[2]黄士安,戴木才,《如何科学对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光明日报,2013-08-01[3]汝信,《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高校理论战线,2009,5期[4]闫希伦,《从四个依然看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聊城大学学报,2003,3期[5]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2期
本文标题:浅谈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5112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76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