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3)及线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3)及线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评价单位: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二○一六年四月11总论1.1规划名称及项目背景规划名称:《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3)》(以下简称第二轮建设规划),《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以下简称线网规划修编)。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省会,位于山东省中西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目前,济南市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67.52万辆,道路交通压力逐年增加,早、晚高峰时间道路拥堵现象加剧,交通问题日益显著。济南市公共交通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公交优先落实不够。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80%道路空间资源由20%小汽车交通占用,城市公交投资占通建设的比重不到10%,机动车排放尾气占空气总污染物1/4以上。公交线网中心区重复系数过大而外围新兴公交线网覆盖不足,BRT系统现状运营效率和客量均较低,难以承担大运量的公交出行需求。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体系才能解决未来济南所面临的交通问题。《济南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5-2019)》于2015年1月获批,规划包括R1、R2一期、R3一期共3条线,总长80.6km。《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于2013年获市政府批复,远景线网共由9条线路构成,线网长332km,车站155座,其中换乘站30座。2015年11月,对《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进行修编,并完成了《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该成果已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上报住建部。第二轮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于2015年11月正式启动,除结合第一轮建设规划对R2线一期进行调整外,新建项目包含环线(36.5km)、R2线西延(9.7km)、M1线(29.9km)、M2线(26.6km)、M3线(43.2km)、M4线(33.4km),R1线北延(2.6km),R3线北延(12.2km),共约194.1km。本轮项目建成后,将形成由3条R线、5条M线组成的“快慢结合、环+放射”式轨道交通基本网络构架。1.2线网规划修编根据本轮《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远景线网包括三条快线(R1、R2、R3),七条普线(环线、M1-M6)。2020线网方案由8条线构成,分为快线(R线)和普线(M线)两个功能层次,完整覆盖“一城两区”,增加居民出行的可达性和便捷性,取得良好的网络整体效益。快线包括R1、R2、R3共3条线,支撑带型城市空间骨架;普线包括M1~2M4、环线,形成覆盖中心城的骨干网。1.3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济南市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除结合第一轮建设规划对R2线一期进行调整外,新增项目由环线、M1线、M2线、M3线、M4线、R1线北延、R2线西延、R3线北延等8个项目组成,新增规模约194.1km,共设车站143座;新建停车场、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共计10处,预留2处;设运营控制中心一处。新增总投资1733.72亿元。图1.1-1本轮建设规划示意图(1)环线走向:银座中心——历山路——银座中心,经天桥区、市中区、历下区;路由:沿线经过纬十二路、卧龙路、旅游路、CBD南北中轴线、花园路、历山路、标山南路、黄岗路;长度:约36.5km,均为地下线;设站:29座,其中换乘车站11座;场段:西周家庄车辆段,崔家庙停车场。环线串联西部商埠区、南部居住区、中央商务区、洪楼片区、北湖新区等主要客流集散点,解决沿线交通问题。(2)M1线走向:新增项目起点闫千户站,终点梁王东站,经槐荫区、市中区、历下区、历城区;路由:经一路、明湖西路、大明湖路、山大南路、CBD绸带公园中轴线、礼耕路、凤凰路、济南新东站前街;长度(新增):约29.9km,全部为地下线;设站:24座,其中换3乘站9座;场段:温梁停车场。M1线呈“L”型,是沿城市最重要的东西向发展轴而规划的。M1线闫千户以西段线路(含位里庄车辆基地)为第一轮建设规划项目,在本轮中将与R2线一期拆解,独立运营。(3)M2线走向:起点南康站,终点老屯站,经市中区、天桥区;路由:S103省道、英雄山路、纬二路、济洛路、G309;长度:约26.6km,全部为地下线;设站:19座,其中换乘站6座;场段:南康车辆段、老屯停车场、泺口西停车场(预留)。M2线为南北向骨干线,支撑了主城区内重要的南北发展轴。(4)M3线走向:起点小高庄站,终点董家镇站,经槐荫区、市中区、历下区和历城区;路由:青岛路、顺安路、经十路、唐冶中路;长度:约43.2km,原规划为全部地下线,环评提前介入后,为保护济南市地下水及泉水,建议将部分线路改为地上线,规划单位采纳了该建议,敷设方式调整后,地下线38.9km,高架线4.3km;设站:32座,其中高架站3座,地下站29座(换乘站10座);场段:位里庄停车场,梁王车辆段。M3线为东西向骨干线,支撑了主城区重要的东西发展轴。(5)M4线走向:起点兴隆山站,终点毛庄站,经市中区、历下区、历城区;路由:舜耕路、经十一路、历山路、华山北路、响泉路、钢化路;长度:约33.4km,均为地下线;设站:29座,其中换乘站7座;场段:温梁车辆段、石青崖停车场、华山北停车场(预留)。M4线的建设运营能够加速主城区功能的提升,起到强化中心地位的作用。(6)R2线一期调整R2线本轮新增项目为西延段,走向:起点王府庄站,终点闫千户站,经槐荫区;路由:刘长山路延长线、腊山北路、张庄路;长度:约9.7km,均为地下线;设站:4座,其中换乘站2座;场段:王府庄停车场。R2线闫千户站(含闫千户站)以东段线路为第一轮建设规划项目,在本轮中将与M1线拆解,并进行了调整。调整项目走向:起点闫千户站,终点彭家庄站,经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路由:张庄路、三角线街、胶济铁路北侧走廊、天桥东街、北园大街、下穿铁路货场、七里堡路、祝舜路、西周南路、飞跃大道;长度:约26.8km,均为地下线;设站:13座,其中换乘站8座。4规划实现后,R2线一期全线长36.5km,设站17座。R2线一期串联腊山片区、济南站及东部新城,是缓解济南东西向交通压力、支撑带状城市空间拓展的轨道交通骨干线路。(7)R1线北延走向:起点演马庄西站,终点非遗园站,经槐荫区;路由:齐鲁大道;长度:全长2.6km,均为地下线;设站:设车站2座。R1线连接了济南西站,是重点支持非遗园地区的发展建设、提升片区可达性的必要条件。(8)R3线北延走向:起点滩头站,终点遥墙机场站,经历城区;路由:机场路;长度:约12.2km,其中高架线6km,地下线6.2km;设站:4座,其中高架站2座,地下站2座。R3线北延的建设将实现市域重要交通枢纽、临空产业经济区与中心城的联系,实现“北跨”的规划目标。2规划涉及的环境敏感区本次建设规划所涉及的生态敏感区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和文物古迹。1表2.1-1济南建设规划与环境敏感区位置关系表轨道交通项目敏感区类型R1北延线R2线R3线北延M1线M2线M3线M4线环线风景名胜区不涉及不涉及不涉及不涉及不涉及不涉及不涉及千佛山风景名胜区,地下穿越对风景名胜区二级保护区,影响很小森林公园不涉及不涉及不涉及不涉及不涉及不涉及不涉及不涉及水源保护区地表水不涉及不涉及线路在向阳站至临港站区间穿越胶东输水干线西段一级、二级保护区),以地下线穿越,对该一级、二级水源保护区影响很小。不涉及线路在汽修厂站至黄河北站区间穿越黄河二级保护区,以地下线穿越,对该二级水源保护区影响很小。不涉及不涉及不涉及地下水部分线路穿越济南市区地下饮用水水源准保护。文物古迹不涉及车站街津浦铁道公司高级职员府邸、陈家楼天主教堂靠近规划线路,综合不涉及(1)原胶济铁路济南站近现代建筑群、原胶济铁路普通职员公寓、纬二路原胶济铁路德国高级职员公寓、津(1)济南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车站街津浦铁道公司高级职员府邸、纬二路原胶济铁路德国高级职员公寓、英美(1)跳伞塔靠近规划线路。(2)规划线路穿越唐冶遗址。(3)规划线路穿越二环东(1)历山路原天主教方济圣母传教修女会院靠近规划线路。(2)规划线路经缘二环东路地下文物保护(1)洪家楼原天主教方济各会华北总修道院、花园路原天主教方济各会神甫修士宿舍、十里2轨道交通项目敏感区类型R1北延线R2线R3线北延M1线M2线M3线M4线环线评价对文物影响程度轻浦铁道公司旧址、陈家楼天主教堂、府学文庙、钟楼寺钟楼台基、山东宾馆、江西会馆旧址等文物建筑靠近规划线路。(2)规划线路穿越刘家庄地下文物保护区、古城地下文物保护区和二环东路地下文物保护区。(3)规划线路经缘牛旺庄地下文物保护区。综合评价对文物影响程度中等。烟草公司旧址、仁爱街近现代建筑群、济南商埠区变电室等文物建筑靠近规划线路。(2)规划线路穿越成丰面粉厂旧址。(3)规划线路经缘魏家庄地下文物保护区。(4)泺口西停车场33公顷(预留)位于无影山地下文物保护区综合评价对文物影响程度中等。路地下文物保护区。综合评价对文物影响程度较轻区。综合评价对文物影响程度较轻河天主教堂、历山路原天主教方济圣母传教修女会院靠近规划线路。(2)规划线路穿越二环东路地下文物保护区和无影山地下文物保护区。综合评价对文物影响程度中等。13规划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1规划相容性与协调性分析《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3)》及线网规划修编贯彻了《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济南市环境保护规划》、《济南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等提出的目标和要求;与《济南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济南市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总体协调。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与各类相关规划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和协调性。3.2规划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3.2.1振动环境影响评价1)振动影响轨道交通振动是由于列车运行时轮轨之间的相互撞击而产生的,然后经轨枕、道床后向线路两侧扩散传播,振动波是由横波、纵波、表面波等构成的复杂波动现象,影响因素复杂,传播形态变化不定,其影响只能以实验统计结果定义分析。根据国内建成轨道交通的实验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环境振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车辆条件、轮轨条件、轨道结构、隧道结构、隧道埋深、地质条件、地面建筑物类型、距离等。通过对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既有地铁振动影响的现场测试统计,轨道交通地下线振动影响范围较大;而高架线路由于通过桥梁桥墩传播振动至地面,再由地面向四周扩散,其振动影响范围较小。2)振动环境影响减缓措施选择合理的线路走向和隧道埋深,尽量避免直接从敏感点正下方下穿,同时考虑“达标距离”要求,控制线路两侧用地;重点应从车辆条件、轮轨条件、轨道结构、隧道结构等方面综合考虑减轻振动环境影响3.2.2声环境影响评价1)声环境影响规划建设的高架线,会对沿线分布的环境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产生一定影响。规划线路的地下车站风亭、冷却塔以及车辆站和停车场也会对周边一定距离内的敏感目标产生影响。2)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a设置声屏障或隔声窗根据本次规划线路敷设情况,结合声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评价建议高架线路预留声屏障设置条件,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根据线路两侧声环境敏感点的情况具体实施。对于线路两侧学校、医院等敏感点,在采用声屏障不能达到其功能区标准要求时,可设置隔声窗降噪,保证室内声环境达标,或个别零星敏感点,设置声屏障不经济的情况下也可采用隔2声窗降噪。b调整土地利用规划根据达标距离预测结果,如果线路两侧第一排建筑物为声敏感建筑物,则道路两侧噪声控制要求按照达标距离执行非常困难,评价建议规划部门控制规划线路两侧用地类型,临路第一排不宜新建医院、学校、高档住宅小区等对声环境要求较高的建筑,且在设计时应考虑建筑隔声降噪措施。3.2.3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1)电磁环境影响轨道交通电磁污染源主要来自于主变电站、地铁列车产生的电磁场和无线电干扰。其产生途径为:架空接触网与列车受电弓之间不均匀摩擦和瞬间离线产生的火花放电形成电磁辐射;主变电站的变电器因高压或强电流形成感应造成的电磁辐射。2)电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对部分城乡结合部分采用天线收看电视受影响居民可采取补偿
本文标题: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3)及线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05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