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二生物周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有关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提升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明显上下波动,因此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C.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的增长需持续投放饲料等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组成2.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蚯蚓等B.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个体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C.在蚜虫活动的范围内,可以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D.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4.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B.显微镜下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计数室方格内的菌体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5.如图分别表示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率曲线,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中c点种群增长率对应乙图中的f点,ac段可看成是“J”型增长B.当种群增长率对应乙图中的g点时,该种群数量将达到最大值C.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D.根据“J”型增长数学模型Nt=N0λt,知种群呈“J”型增长时其增长率不能用图乙表示6.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情况,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的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为a、b、c,如图所示。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B.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C.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D.三组的营养物质初始供给量可能不同,C组的营养物质初始供给量最少7.某种群出生率如图曲线Ⅰ,死亡率如图曲线Ⅱ,则在哪一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的顶点A.aB.bC.cD.d8.资源的合理使用能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K表示种群的最大值,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D.该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值)应为2009.关于右图中种群数量变化说法错误的是()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10.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11.某农场面积约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实验小组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若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结果种群数量值会偏大12.生态学家对某地区两个生物种群(Ⅰ和Ⅱ)的存活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对种群Ⅰ和Ⅱ实施重点保护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Ⅰ和Ⅱ都为7~10岁B.种群Ⅰ和Ⅱ都为1~10岁C.种群Ⅰ为0~1岁,种群Ⅱ为6~7岁D.种群Ⅰ为1岁以后各年龄期,种群Ⅱ为7岁以后各年龄期曲线上的点种群大小(K-N)/K种群的增长量S1200.9018S2500.7538S31000.5050S41500.2538S51800.101813.某类捕食者消耗的猎物数与猎物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图曲线①,能反映这类捕食者消耗的猎物比例与猎物种群密度关系的曲线是A.ⅠB.ⅡC.ⅢD.Ⅳ14.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既含有核基因,又含有线粒体基因B.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经主动运输运到细胞外C.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J”型增长D.碳源充足和不充足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不同15.如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123456789101112131415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13.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1)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如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_____________。在取样时应注意哪些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____________。(2)动物——标志重捕法。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有标记的鲫鱼有l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________尾。若上述结果成立,那么前提条件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昆虫——去除取样法。对于某些隔离带的稳定种群,可以通过连续捕捉一定次数,根据捕获量的减小来估计种群大小,由于每次捕获后不放生,理论上种群数量应越来越少,因此,我们把每次捕获数加到前面所捕获的总数上。得到捕获积累数,以推算种群数量。(以捕获次数为X轴。每次捕获数为Y轴,根据数据描点作曲线向上延伸与Y轴的交点即为种群估计数)假如在某田块(120平方米)连续捕虫8次。得到下表数据:捕获次数12345678每次捕获数(Y)7263443223171615捕获积累数(X)72135179211234251267282①依数据作图。②如果你捕获到的昆虫数并不是递减的,请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14.回答有关种群的问题。(1)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如图所示。三种分布方式是对种群________特征的描述。(2)据图分析,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________(填“正”或“负”)相关,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对酵母菌计数的方法是________,具体操作是先将盖玻片放在________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________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15.如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请据图回答:(1)三个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2)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与图A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因此我们要认真执行人口的________政策。(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最终使害虫种群年龄组成变为三图中________类型。(4)东海渔场因捕捞过度造成产量下降,现在当地政府采取控制网眼大小来“抓大放小”,一段时间后,年龄组成会变成________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BCBBABCABBCCDBC13.(1)8样方的大小和数量,要进行随机取样(2)3200鲫鱼无出生与死亡,没有受伤害,无迁入与迁出(3)①如图②可能有外来昆虫的迁入(或出生数量较多)。14.(1)空间(2)正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3)抽样检测法计数室盖玻片15.(1)A、B、C(2)人口密度越来越大计划生育(3)C(4)A
本文标题:种群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54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