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海豚湾》浅析“湛蓝的海豚湾泛起猩红,日本太地町渔民对海豚的大规模血腥屠杀在悄然进行……”这是美国纪录片《海豚湾》中震撼人心的一幕。当我们被纪录片中一幕幕真实而残忍的画面深深震撼的同时,我们灵魂深处的道德底线又一次的被挑战了,悲愤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但当我回过头来再次观看这部几乎是让我从头哭到尾的纪录片时,导演对纪录片的把握和素材运用之精湛,更是让我深深的为之折服。一、真实这也是这部纪录片最震撼我的地方,首先是它对表现对象的非虚构性。纪录片的主角都是真实的客观存在,它以日本太地町当地的渔民肆意的捕杀海豚这一真实的事件和当时捕杀过程中真实的情景为表现对象,在此基础上加以选择和组接,来表达作者理查德·欧巴和导演路易·塞霍尤斯的思想。整个纪录片的拍摄是在真实的环境和时间内,拍摄着真实的渔民和海豚,它有效地记录了客观自然的真实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认为的主观色彩,并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受众“了解真相”的求知心理。整部纪录片中的每一个凄美而惨烈的镜头都渗透着作者对保护海豚、关爱生命的深沉的呐喊,这种适度的情感渗透非但没有影响纪录片真实性的表达,反而的渲染、强化、延伸、凸显客观的记录主体,有利于主题的表达和升华,提升了纪录片存在的价值。《海豚湾》以一种现场目击的形式,更好的让事件本身说话,真实具体的展现拍摄对象在此过程中具体的情状,描述真实的氛围,让观众自己做分析、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二、客观再现这部纪录片通过对材料精心的选择、镜头的运用、编辑的取舍等整体的把握,客观的再现了当时海豚惨遭屠杀的悲惨情景。作者能够很正确的抓住所要表现的重点的细节,这些细节的展示则更具表现性和震撼力,如:每年9月,海豚捕杀季到来时,太地町的渔民们驾着十几艘小船开往海豚聚集的海口,人们分乘几条小船,在海上驱逐成群的海豚。为了扰乱海豚的声呐系统,渔民们从船上将一根长杆置入海中,不断的用力敲打并制造出一排声浪,目的是让海豚这种主要依靠敏锐听觉生存的动物受到惊吓。我不得不说当我看到这些最具智慧的动物在这种折磨下疯狂的逃窜,拼命地挣扎,发出让人心碎的哀鸣,我承认,我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海豚湾》以真实客观的拍摄,微妙精致的剪辑,客观再现与主观表达的有机结合,虚与实的巧妙融合,真实而又客观的再现,这些都让观众激活了视觉运动,透视了另一种思想感受。纪录片以客观质朴的具象阐述深邃,以和谐的存在解构冲突,以感性的质感诠释理性,给人心灵的震撼。三、选题新颖其实纵观最近几年的纪录片,关注弱势群体,保护动物,珍惜生命等方面的选题并不少见,但是《海豚湾》并不只只局限于这些,它通过艰难的拍摄,真实客观的再现,再一次升华了保护海豚的主题,同时又再一次的将全世界的目光集中在日本太地町这个惨绝人寰的海豚地狱。《海豚湾》拥有庞大而巩固的信息源,这就保证了它在选题过程中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新颖的选题角度。这部纪录片做到了尽量排除导演等主创人员的主观观念干扰,基本还原了渔民捕杀海豚时最自然、最松弛、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和本来面貌。故事的线索来源是10年前,美国环保人士理查德·奥巴里偶然发现了太地町的“秘密”,漫长的反太地町海豚捕杀的行动也就由此开始。2006年,导演路易·塞霍尤斯开始用他的镜头追踪纪录奥巴里对太地町屠杀海豚的揭秘行动。由此,一个凄美绝伦的画卷在世人震惊的眼光注视下慢慢展开了。《海豚湾》在选题过程中很好的避免了两极分化,用主流的意识形态和生活状态去表达主题,同时又兼顾了其拍摄主体的个性以及个体所表达的丰富多彩。这部纪录片通过镜头中的客观影像,深刻的表达了创作者对大肆捕杀海豚中具有主题意义相关的渔民和捕杀事件等的价值判断,并依次实现与观众的心灵碰撞和情感交流,很好的避免了描绘现实的主观形式。四、拍摄过程和技术手段看得见的镜头都是记录的,有声电影出现后,声画关系问题被视为电影视听语言的最重要的美学问题,它们使镜头有了自己的语言。《海豚湾》以记录为主线,讲述了故事、描写了自由、呈现的残酷,也观照了人性。(一)、画面语言1、延时镜头片中不止一次地使用了延时镜头,如海豚加工厂的熙攘、市街头的攒动、峦间浮云速移和日月的须臾升降,无不体现出日子之快,时间从指缝中流走的匆匆。这些拉快了节奏的延时镜头,我们能看到的几秒钟,则拍摄起来需要耗费数个甚至十几个小时,它们展示了时间的节奏、生命的出生和陨落,更是让观者从分秒的走动中,找到了活着的证据、看到了大自然的表情。2、CG动画技术的运用虽然在此片中令人记忆犹新CG技术的运用为数不多,但在解释说明方面,它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如地图解析太地海豚销路之广、讲解进入“屠宰场”的关卡众多、用归谬法讲解“海豚泛滥”的荒诞等。这些镜头都打破了技术无法触及的时空、弥补了信息的缺失,让观者对要说明的事物有了一目了然的了解。此外,CG动画技术所创造出的动感画面也起到了连接虚拟与现实的作用,如讲解进入海豚湾关卡众多的最后一个CG镜头就通过了传统的剪辑技术与真正摄影机所拍摄的电网栅栏的画面连接在了一起,让观者深深了解进入海豚湾的不易。3、象征意义的镜头有些意象镜头的使用,会给纪录片本身增添深邃的意味,它不单单是客观事物的简单再现,而是浸润了创作者的某种心灵寄语。影片一开始就用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镜头--海岸上的探照灯。起先用了探照灯的中景,凸显探照灯的明亮和夜晚中强有力的光束,寓意参与者镜头的客观揭示和解救海豚的坚定信念;第二个镜头的海湾全景,则表现了漫漫黑夜中探照灯光束的渺小,蕴含了创作者力量单薄、前进阻力大的现实状况。这也为后来救助小组深入海豚湾调查拍摄埋下了伏笔。4、长镜头的纪实作用《海豚湾》中综合运用的长镜头也是让我印象深刻的一部分,它记录的捕杀流程相对完整,特别是对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得较为清晰。通过长镜头展示的客观时空,彰显了日本太地町渔民大量捕杀海豚这个事件的本来面目,以及营造了环境氛围和节奏,在一部分画面中制造了悬念,很好的调动了观众的情绪。在《海豚湾》中有一个长镜头表现的是原本蔚蓝纯净的海水被一点点渗透成血红的颜色,这个镜头在很大程度上包容了许多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同时又给观众很大的思考空间。通过长长的镜头反映了捕杀者的残忍,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的同时也给观众以生命的思考。通过《海豚湾》的长镜头我们再一次的感受到了震撼生命的真实感,它能够表现真实的对象、真实的空间、真实的时间,保持日本太地町渔民大量捕杀海豚这个事件连续性、完整性和客观性,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当时的情景,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深刻的现场气氛。同时通过镜头的运动,造成了一定的氛围和节奏,从而影响观众的情绪和心理。(二)、声音语言1、采访同期声作为纪录片,同期声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纪录片中采访的呈现,为了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和被采访者对事件的看法及评论,这时的采访同期要比解说员的旁白更加自然可信,更能贴近观众的心理。哪怕是片中紧张时刻,从志愿人士口中说出的脏话。“简提普森被谋杀,她是我同事中第二位遇害者。另一位是珍妮梅,我们那时试图阻止俄国的海豚买卖。期间,我们绝食抗议……珍妮成了目标,他们尾随她到海滩,用珍妮自己的腰带把她勒死了。”当观者听到那位女性环保人士为了救助海豚,而损害捕鱼者的利益被暗杀时,不仅激起了对这些志愿人士的敬仰,更是产生了生还的亲历者(被访者)安全的担忧。2、音乐片中对于背景音乐的使用,大体可分为三部分,紧张音乐、轻松音乐和讽刺音乐。紧张音乐多用在红外拍摄的场景,在生命都得不到保障的前提下,参与者的勇敢和无畏让观者感到揪心,成功营造了紧张刺激的“黑暗中舞者”的氛围;与紧张音乐相对,片中的轻松音乐则多用于在海洋中游玩嬉戏的无忧无虑的海豚们,碧海纯净的背景、憨态可掬的身型加上不必伪装的笑容,那种情景则是“和谐”最好的名词解释;片中的讽刺音乐使用不多,最为突出的是日本政府为了掩人耳目,以利益诱惑发展中国家而采取的种种可笑之举,此处配以滑稽表演时的音乐,更使这种利益交换话语权的交易变得让人唾弃。3、震撼的现场声看过海豚表演的人一定会对海豚微笑的样子,记忆犹新;但如果你看过了《海豚湾》则会忘不掉那些海豚求救时的哭号。太地的渔民利用海豚敏感的听觉让它们自投罗网,他们将长杆放入水中,杆尾有凸缘,然后用锤子敲打杆头,形成一道声墙,把海豚吓住。通过画面我们可以看到成百上千头的海豚被驱逐到海岸,但让我们震撼的还有那金属棍棒的刺耳敲击和海豚的拼命呼救。同理,在装修气派的海洋馆,伴随海豚跳跃时看客们的尖叫声,也显得那么的残忍,不错,海豚的微笑,是大自然最高明的伪装,你只有看到他们再大海中的样子,才能明白,为什么这种囚禁是行不通的。4、声画一体的表现形式当红色在眼底蔓延开来,我仿佛闻到了血腥的味道,当海豚惨烈的哀鸣划过耳际,我的世界都为之颤抖,那种发自生命的最后的嘶吼结合着画面中一个个可爱生命的消逝,我想,应该没有人会无动于衷。这就是《海豚湾》这部纪录片声画一体的表现形式所带来的震撼效果。这部纪录片让观众从连贯的画面中,从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中,清楚明白的了解到日本太地町渔民大量捕杀海豚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又能感受到海豚的命运,接受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情理。《海豚湾》通过恰当的选择画面接点,使其动作连贯、形象逼真、镜头转换自然流畅,使其内容和情节既合乎生活逻辑、有富于艺术节奏。来自纪录片画面中的同期声则很好的渲染了气氛,深化了主题。现场的同期声使观众有一种身历其境的真实感,很好的渲染出现场的气氛,同时也深化了画面内部的思想意义。《海豚湾》中的音响参与到了叙事、塑造人物的部分,同时承担了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和组合,与画面一起共建了艺术节奏,直接传递着信息。《海豚湾》根据题材内容和艺术要求,对现场声进行了巧妙的处理,使之产生了与精彩镜头相媲美的闪光点,并在精彩的细节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五、主题深刻以日本太地町渔民大量捕杀海豚为主要内容的《海豚湾》,它所表达的思想和内容是益于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主题的选取亦是源于生活中活生生的场景,纪录片中的素材不论是选取还是安排都是紧紧围绕主题的。日本太地町捕杀海豚已经有着很久的历史了,但是一直没有人来真正的关注过。《海豚湾》在别人没有涉及的领域和视觉角度,用别人没有用过的技术手段,拍摄出别人没有拍摄的画面。整个纪录片立意高,形式独特,在创作技巧上也有高过别人的手段,在此基础上收获了很好的效果。保护动物、珍爱生命、反对肆意捕杀的主题是永恒的,《海豚湾》存在的目的是让人们对肆意捕杀海豚寻求一次自身的反省和心灵的启迪,让人们更好的从中发现生命本身的意义所在。这部纪录片在表现大量海豚被捕杀的同时不忘表现一些个体的行为,如某只海豚被渔民们用长钩刀砍杀,用削尖了的长枪将其刺伤,然后拉上小船,割断它的喉咙,砍开它的脊髓,当记录者把镜头从场面进入到某个具体的海豚,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就被赤裸裸的展现在世人的眼前。而纪录片所要表达的主题及其深刻的涵义也就在这一刹那被完全的释放出来,震撼着每一个受众的心。导演路易·塞霍尤斯给了受众一副特殊的眼力,使受众从这个特殊的方面去洞察纪录片中的角色以及角色所处的情景。《海豚湾》的主题明显深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观众的欣赏活动有一定的帮助,并进而使观众对生活的某一方面进行积极的思考。《海豚湾》在表现渔民们捕杀的场景时,抓住了渔民们最本性的心态,这些看似冷静的画面所诠释的人性的感悟是非常有冲击力的。《海豚湾》很好的捕捉到了正在发生的事件,主创们很正确的判断出了日本太地町渔民大量捕杀海豚这个事件的价值所在,敏锐的记录下了捕杀海豚整个事件的发生缘由、发生过程、发展过程及结果,从而把日本太地町渔民大量捕杀海豚这个事件作为一个完整的情节融合到整部纪录片去,用血淋淋的事实本身去诠释出主题。六、纪实性的叙事手法《海豚湾》让世界注意到了本该关注却一直没有关注的地方,让人们思考了应该思考却还没来得及思考的问题。从结构上看,《海豚湾》通过对生活中日本太地町渔民大量捕杀海豚的纪实叙述,将观众引到对现实存在的认识和思考上来;在语言的运用上,《海豚湾》则更为注重对事实的陈述,而不是运用隐喻、借喻等积极修辞手法;在叙事元素的使用上,《海豚湾》尊重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客观的叙事
本文标题:海豚湾赏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57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