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3.3立方根(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了解立方根和开立方的概念,掌握立方根的性质。(2)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3)能用开立方运算求数的立方根,体会立方与开立方运算的互逆性。(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算能力.(三)情感目标:体会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二、教学重点:本节重点是立方根的意义、性质。三、教学难点:本节难点是立方根的求法,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及区别。四、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口答:(1)平方根的概念?如何用符号表示数a(≥0)的平方根?(2)正数有几个平方根?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负数有没有平方根?0平方根是什么?2.计算:(二)合作学习:给出一个3×3×3魔方,并提问这是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单位立方体组成的魔方?(三)想一想:1、要做一个体积为27立方厘米的立方体模型,它的棱要多少长?你是怎么知道的?2、什么数的立方等于-27?归纳:1.立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即XX3=aa,把XX叫做aa的立立方方根根。如53=112255则把55叫做112255的立方根。(-5)3=-112255则把-55叫做-112255的立方根。数a的立方根用符号“3a”表示,读作“三次根号a”.2.开立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开立方与立方也是互为逆运算,因此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可以通过立方运算来求。(四)例题讲解例例11、、求求下下列列各各数数的的立立方方根根::((11))-8((22))8((33))((44))0.216((55))0引导学生根据平方根的性质得出立方根的性质:1、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2、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3、0的立方根还是0。让学生说出平方根,算术平方根以及立方根是本身的数分别是多少?。练一练:抢答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0.0036412(2)22)7(81)5(-(3)827(1)827的立方根是±23(2)25的平方根是5(3)-64没有立方根(4)-4的平方根是±2(5)0的平方根和立方根都是0(6)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立方根也互为相反数。例2求下例各式的值:(教师讲解,可以提问学生)(五)当堂检测(检查学生掌握情况)计算:(六)归纳小结:学生概括: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那些知识?2、你能总结出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异同点吗?教师概括:相同点:(1)0的平方根、立方根都有一个是0(2)平方根、立方根都是开方的结果。不同点:(1)定义不同。(2)个数不同。(3)表示方法不同。(4)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不同。(七)布置作业:(1)作业本。(2)书本作业题(做在书本上)。(八)课后反思:327310227327643646430.001321636412533383174273.3立方根(说课稿)汪海良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章可以看成其后的代数内容的起始章,是学习二次根式和一元二次方程及解三角形的基础,因此,在中学数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对数的范围的认识就由有理数扩展的实数,而无理数的概念正是由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引入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数的平方根,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无理数,为后面学习实数奠定基础。(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了解立方根和开立方的概念,掌握立方根的性质。(2)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3)能用开立方运算求数的立方根,体会立方与开立方运算的互逆性。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算能力。3、情感目标:体会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本节重点是立方根的意义、性质。2、教学难点:本节难点是立方根的求法,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及区别。二、教法分析:定义推导上:采用引导探索法。定义应用上:采用递进练习法。用类比及引导探索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立方根的定义,将定义的应用融入到探究活动中。三、学习方法:观察、猜测、交流、讨论、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四、教学程序(见教案)
本文标题:立方根教案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98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