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上财金融学读研偶感掐指算来,我担任考验论坛上财版斑竹也有半年了。比起上斑竹smashheart,我没他那么多的内幕消息;比起wangyimm,我也没她上论坛上得勤快,帮人解答问题解答得多。我这半年主要就是加加精华,删删帖子,维持论坛秩序,呵呵。其实我也有我的苦衷,经常晚上一下自习回宿舍就被人拖去修电脑,而且这学期实在学业繁重,不仅一大堆课业,还要考那个该死cfa(下面一片怒骂,“藉口!拖出去打!丰满请客!!!”)前几天跟几个04级的网友聊天,他们都谈到对未来研究生生活的期待和迷茫,希望我能提供些有用的信息,也想听听我这一年来的感受。其实我读研也才一年,没出去找过工作,也没实习过,研究生生活算不上完整,但幸好我认识不少朋友,算得上是个消息灵通人士把。我想在这篇文章里说说诸位上财准研究生将要面对的几个问题,最后谈点自己的感想。这篇文章也算是弥补一下不负责任的自己斑竹工作吧。1.学业研究生的课业并不重,头一年每个学期5门必修。感觉高微是比较难的,要多花时间,高宏一般。如果不是对考博士特别有兴趣,高宏和高微不用特别花太多时间,呵呵,60分万岁嘛。但特别注意的是高宏和高微都是要挂人的,尤其是高微,每学期都要挂10来个。各个系的专业必修课有的是很难的,要花不少功夫,比如我们证券的利率模型,和会计,数量经济的一些课程。系内的专业必修课考得可能也不容易,但一般不挂人,毕竟是自己本系的课。其实大部分课程不难,选修课经常不用考试,交篇论文就ok。不少系的功课是很轻松的,考前3,4周突击一下,一般都能搞定。大家课余可以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选一些其他系的专业必修课,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复旦有不少好课和好的讲座,值得一听。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个学期如果有2门必修期末考试不及格,那你就没有学位了,即使补考及格也不行,03届已经有2个因此退学了。而且感觉对于像我这样跨专业考过来的学生,因为基础不好,学习上确实要辛苦不少;比如计量经济,会计方面的课程都要从头学起。2.证书上财校园里面流行的几个英语证书,比如高级口译,bec3,雅思什么的。其中高级口译非常难,尤其是口试,一年比一年难,想过几乎是missionimpossible,不过当做一个学习过程也很好,呵呵。专8我们是不能考的,bec3和雅思我有几个同学报名了,还没考,比高口要简单。但大家主要考的证书还是cpa,cfa,律考这3个。有人问证书有没有用?我说绝对是有用的,但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用处的大小是不同。比如工商管理学院考证书的就比较少,可能管理更像是门艺术把,呵呵,他们对实习更有兴趣。但我觉得证书不仅仅是张纸,通过准备考试你也学到一些很实用的知识,有时候人需要考试的压力才能看得下书,而且工作后想考这些证书,阻力更大,还是在校期间准备时间比较充裕。现在就业竞争激烈,研究生之间没有什么特别本质的区别,单位一般也不会看你成绩单的,毕竟不是本科生了,这时候有个证书肯定比没有证书强。而且我觉得现在很难说你以后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多学点东西总是有好处的,不仅对就业,对自己能力的发展也有很大帮助,比如法律就是很实用的一个工具。顺便再说说Cfa,Cfa很贵,对英语有要求,而且适用范围窄,它的知识体系主要对应证券行业,除非你确实想从事证券行业,不然没必要考。去银行的话考cpa就够了。Cpa适用范围广得多,专业性强,做咨询,审计,投资银行,银行都需要会计,但如果你以后不是专业做会计,审计的,工作中用的机会也不多。法律的情况跟cpa差不多,不过个人感觉在实际中法律更实用点,而且考得人相对少些。如果大家在毕业前,cpa或者律考考出来,cfa过2级,这其中达到任何一个那就算是小牛。如果能考出更多,那就算是大牛了,呵呵。01级一个去申万研究所的就是cpa拿到,cfa过1级。3.实习实习对就业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那些没有工作经验的研究生,一份好的实习经历会使你的简历锦上添花,其作用不亚于证书。实习机会要多注意上财,复旦,交大的bbs,有些好单位的实习招聘是不对外公布的,往往内部消化掉了,这就需要内部有关系,这时候可以找找导师帮忙,或者找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们。好实习很难找,竞争激烈,比如那些顶尖的外资企业Ge,高盛,大摩一般只要复旦、交大的。一般实习给钱给的很少,不会超过1000/月,往往就够个来回交通费。而且进去一般都是做低级的工作。我一个师姐在花旗银行实习,也就是帮人打杂,输入文件,而且花旗银行明确说,他们只要复旦交大的,实习结束也不可能留下来。核心业务一般不会让你接触到,因为人家做得已经很成熟了,实习生来只会添乱。不过如果运气好,比如临时有项目缺人手,那你的实习就能学到很多东西了。4.论文大部分选修课会要求交论文,这种论文一般都是随便写写的。所有硕士都要在核心杂志发表1篇文章,否则不给学位。每年都有这样的毕业生,你什么时候发表了,什么时候给学位。论文发表的多会加考评分,对以后综合测评有好处。而且你发表的论文一般都会在简历上注明,如果用人单位恰好对你的某篇论文有兴趣,对你就业也会有所帮助。但是千万别抄袭,02级有人因为抄袭论文已经被学校处分了。据说此人甚牛,以前在各杂志发了很多文章,不过现在是真正名扬四海了。xx(现在毕业论文抓得越来越紧了,01届有十几个被导师推迟答辩,因为论文太差,01届居然有2人盲审不通过。5.导师导师的问题比较复杂。首先是选择哪种导师比较好。每个导师都不同的,很难用类型来划分,一般来说,有的专注学术研究;有的水平不行,但与外面联系多,项目比较多。上财的导师一般都挺活络的,真正一心做学术的很少,这可能也是上财应用经济学强,理论经济学水平不行的一个原因把,呵呵。但导师很多项目是很无聊的,比如写书(写书是最无聊的工作),和一些无聊的项目(不过做项目可以加学术分)。干这些活往往要占用很多时间,影响你的考证和实习,据我所知这个暑假03已经有好几个人为了帮导师干活,放弃cpa考试了,他们的导师都挺牛的,但这个代价实在不小。有的老师甚至不希望学生去实习,以免耽误给他干活的时间,不过干活的报酬多少会有的。当然也有些导师完全不和学生联系,一年难得见一,两次面,这样的好处就是自己能有充裕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呵呵。还有大家都关心的就是导师会不会帮忙找工作。我觉得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来看,首先是导师能力如何,其次是愿意不愿意帮忙。我感觉导师或多或少都是有些路子的,而且一般都会帮些忙,比如找找实习什么的,但是找工作和找实习的难度不可同日而语,如果师生关系比较好,导师可能会推荐到好点的公司去。但根据历史经验,导师推荐的工作往往不如自己找的,而且有时候导师推荐了,也不一定能保证留下来。有时候导师推荐学生去某大公司工作,但公司方面认为学生素质不行,学生实习了一段时间没留下来,那导师也很没面子。这跟上海这个城市的氛围也有关,上海的人情关系比较淡,讲游戏规则和能力,竞争激烈,光*导师介绍是很难的,关键还是*自己的能力。但是也有很热心的导师,年轻点的老师,会比较帮忙找工作,可能是头几届带学生比较热心吧。还有一些老师是兼职的,这些老师在平时在外面工作,比如有担任中国银行研究所的所长,或者财政局的局长,这样的导师平时忙于工作,不大管学生的。但如果他们愿意帮忙介绍学生去本单位工作,那基本问题不大的。其次是导师的选择。大部分专业在开学1个月后就开始选择导师。会计是在第二学期开始。数量经济是在第二学期结束的时候。一般都会有个见面会,导师会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每个导师选择学生的标准不同,比如有的导师只要前几名,有的喜欢有专业背景或者英语好的,有的导师不要女生,导师具体的偏好要去问你们师兄师姐,也可以直接去问导师。导师的研究方向,项目多不多,对学生怎么样这些也要去问你们师兄师姐,最好在双向选择前和导师联系下,作个自我介绍,这样成功的概率会比较高。最后是如何与导师的相处。导师不是选上就完事了,或只有需要导师帮忙的时候才去找导师。平时得和导师多交流,帮他干活。现在老师学生很多,财政系的储敏伟(好像是常务副校长)03级就带了10个硕士,这么多学生他根本管不过来,可能到了毕业还叫不出学生的名字。所以我们平时应该主动跟导师联系。其实导师不仅能提供学业上生活上的帮助,还能教导你做人道理,一个好导师将会影响你的一生,呵呵,我觉得我自己运气很好,找到一个好导师,祝大家也能找到一个好导师。6.就业就业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坦白的说现在就业形式是一年比一年差,而且就业差距也越来越大,即使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就业去向的差别也很大,01级据说目前还有找不到工作的。专业对就业有影响,但不是很大,01西方经济就有一个去了合资的投资银行工作,关键还是*自身的能力。上财这几年扩招得厉害,也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手足相残的情形累见不鲜。就业要考察的东西很多,现在越来越注重你的实际工作能力,而非文凭,大部分大公司有一套规范的考核体系;笔试,面试,一轮轮淘汰。01级那个去申万研究所的师姐,当时招聘10个研究员的职位,有1000多人应聘,她是那10个人中唯一一个应届生。如果以前有一份良好的工作经验,就业情况会好很多。就业时,人际关系也很重要,本科同学,导师,以前的同事和领导,师兄师姐们都可能会给你带来机会,这也是为什么往往工作过的人工作比较好找。找工作确实很不容易,师兄们都说要做好掉一层皮的准备,但我觉得大部分人通过努力,还是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现在大部分上财毕业研究生的工资水平是3000-5000,上财本科生一般是2000+。上海就业竞争非常激烈,各个地方的人才都涌向上海,如果能退一步去周边的其他城市,何尝也不是海阔天空。7.考博&出国刚入学的时候没有多少人会想去考博,但当察觉到严峻的就业形式时,就会不少人选择读博士来提高自身的含金量。我认识会计和金融的几个博士,感觉博士的培养比硕士更学术化,博士的主要就业去向毕竟还是各大高校。如果不是想从事学术,除了金融等几个专业,最好不要读博,因为越往上读就业面不是越宽而是越窄。而且读博士的机会成本是很大的,等你博士毕业一般都要28,9岁,错过了职业发展道路上最黄金的3年。除了一些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如金融工程,数量经济等,一般的工作并不需要博士,相信一般的硕士和本科都能胜任。而且工作以后也可以读博士嘛。03届我知道的有几个人在考gt,准备申请出国。但上财历史上成功申请phd出国的人不多,01级的有3个,不过好像只有一个是申请到奖学金的。上财毕竟是个小学校,在国外的知名度有限,申请到牛校的基本没听说过,但工作后申请到国外名校mba的倒不少。8.打工&生活费研究生学费是10000/年,助学贷款4000/年(好像是,记不清了,呵呵),很好申请。上海的生活费用比较高,比如交通,吃饭,手机话费等的价格在全国都算高的,尤其是学校食堂,饭菜质量一般,但价格相当贵,一顿怎么也要5块。算下来一个月生活费节省点也要600块,学校每个月会发220块的补助(是跟工作年限挂钩的,好像是没工作过的每月220,工作一年的每月240,工作2年的每月260,工作3年以上的每月280)。上海打工的机会不少,研究生不怎么出去做家教了,一般都是给外面的民办的中专,电大上课,每个小时最少四,五十,多的一个小时一,两百。但这种工作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纯粹赚钱而已。自己找到门路的还可以帮外面的公司作些项目,我有朋友在外面帮人写调研文章,一份1万块,不过要10万字,呵呵!总体而言,打工和实习不一样,实习一般是去赚工作经验的,钱不多;而打工主要是赚钱,基本学不到什么东西。周围大部分研究生的生活费还是*父母,当然工作过的自己有积蓄。如果不是经济上特别困难,一般不建议去打工,毕竟很占用时间,而研究生的时间又实在太少,如果有时间不如多看看书。最后谈点感想吧,不然就名不副实了,呵呵。刚考上的时候确实激动了一阵,外人也很羡慕,但真正上了研究生以后觉得也就这么回事。现在的研究生普遍比以前贬职很多,7,8年前上财毕业的研究生确实能拿到10万年薪,而现在连博士遍地都是,不要说硕士了。我一个师兄暑假去海通证券的企业并购部实习,里面一共7个正式员工,6个博士,一个北大光华的硕士。所以我们更要抓紧时间来提升自己的素质。我
本文标题:上财金融学读研偶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50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