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育概论麻老师教育学宏观教育原理中观教育系统微观教育实践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学校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课程教学班主任与班级管理课外活动德育一、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1、教育现象: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2、教育问题:问题是研究的核心,一切研究都是围绕问题进行的。教育学是探询和发现教育问题,分析和解释教育问题,应答和解决教育问题。3、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和重复性。教育现象:教师资格证考试很火1、孔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思结合、愤启悱发;柏拉图:《理想国》;2、《学记》:1.关于教育的重要性;2.教育原则:(1)教学相长;(2)豫时逊摩;(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4)长善救失;(5)广交朋友;(6)学不躐等4、柏拉图《理想国》5、昆体良:《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最早论述教育的著作)(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最早;(德国)福禄贝尔:(英国)欧文:(瑞士)裴斯泰洛齐;(法国)卢梭;《爱弥儿》(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实验教育学”;比纳的智力量表;杜威及其进步主义教育哲学;马卡连科;学前教育学;初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论;德育论;学校管理理论;学校教育学;社会教育学;家庭教育学;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技术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学;…………广义:凡是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就是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特指学校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目的教育影响身心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A妈妈教孩子洗衣服B初生婴儿吸奶C成人学开车D木匠教徒弟手艺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A到电影院看电影B幼峰学筑巢C师傅带徒弟D课外活动学做航空模型1、永恒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2、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存在3、历史性:与社会的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相关西汉时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A永恒性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D继承性在古汉语中,教育一词的最早来自《孟子·尽心篇》。“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负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中庸》:“修道之谓之教”《荀子》:“以善先者谓之教”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之曰:“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法和手段;教育内容;教育者教育内容受教育者教育方法手段在教育系统的诸种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A学生与课程B学生与教师C学生与教材D学生与教学神话起源说—--最古老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正式的心理起源说---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说---最科学、最正确1、基本观点:动物的本能行为2、代表人物(法)利托尔诺(勒图尔诺、雷徒诺)(英)沛西·能3、评价: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1、基本观点: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2、代表人物(美)孟禄3、评价: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1、理论依据: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2、基本观点:劳动3、代表人物(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1、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起源的学说是()A神话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生物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2、主张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孟禄B沛西·能C利托尔诺D华生(一)教育活动的分类与整体结构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非学校教育的形式:家庭教育、校外教育机构的教育、各种社会组织中的教育、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教育等。第一层次:国家(地方)学校教育总方案第二层次: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总方案第三层次:教师工作总方案第四层次:学生个体的发展1.确定教育目的2.确定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3.制定普通教育的课程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学科教学大纲)4.确定学校教育系统的发展规划功能:一个事物系统所具备的对周围其它事物发生作用的能力或根本属性。教育功能:教育作为独特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者称为教育自身的职责和能力。教育的外在功能:教育活动通过这些直接功能或本体功能的发挥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1、作用的对象: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2、结构: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3、作用的方向:正功能和负功能正功能:教育的结果是良好的,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作用是积极的。负作用:教育的结果是消极的,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作用是负面的。教育的衍生功能是由教育基本功能派生出来的,是由社会结构决定的,也称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指: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人口功能等。“教育”作为概念的界定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关于教育的定义及内涵例如:“教也者,长善救其失也”出自?“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出自?教育概念最早始于谁?等等。2、中国具有代表的教育的定义(广义和狭义)3、为什么说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开放的系统?(p7)1、叶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物资南师大《教育学》: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P14)(有一定的相对性、都处于主体地位、多层次复合主客体关系)1、基本概念的熟记: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教育制度、学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育功能、教育本体功能等2、学校教育总系统中各层次的联系与区别。(P26)3、教育功能的分类(作用的对象;结构上;作用的方向)教育制度:一个国家中各种教育机构的系统。包括学校教育制度和管理学校的教育行政机构体系。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中国近代学制始于清末,相继出现的学制有:壬寅学制(1902)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未实行。癸卯学制(190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学制。教育目的:忠君、尊孔、尚公,尚式,尚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壬子癸丑学制(1912)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自然科学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壬戌学制(1922)六三三学制,一直沿用到解放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利于广大劳动人民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工农干部的深造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以确立中国原有和新的各类学校的适当地位,使不同程度的学校互相衔接。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改革后的学制内容为(1)幼儿教育,3—7岁幼儿(2)初等教育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小学,给其以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对青年和其他成人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工农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初等学校和识字学校,实施以相当于小学程度的教育。(3)中等教育实施普通中等教育的学校为普通中学、工农速成中学、业余中学,给学生以全面的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另外有中等专业学校,按照国家建设需要,实施各类中等专业学校。(4)高等教育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为大学、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在全面的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基础上给学生以高级的专门教育。(5)各级政治学校和政治训练班,进行革命的政治教育。此外,各级人民政府还设立了各级各类补习学校和函授学校,以适应广泛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的需要。并设立聋哑、盲等特殊学校,对生理上有缺陷的儿童、青年和成人进行教育。这一学制的特点:1、从中国实际出发,汲取了中国教育工作的以往经验,特别是老解放区教育工作的经验,体现了“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和“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方针。2、确立了各种形式的干部学校、业余学校应有的地位,使工农大众和工农干部受教育以及在职人员的再教育得以保证。3、确立了各种技术学校在整个学校体系中的地位,使各种技术学校得以衔接,以利于满足社会对劳动就业的需要。4、重视对知识分子和广大干部的革命政治教育。5、高等学校的学制多样化,有利于各种人才的培养。这个学制是国家用革命的方法发展人民教育的一个重要步骤。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它未完全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带有过渡性质。第一节古代社会与教育第二节近代社会与教育第三节现代社会与教育原始社会与教育;奴隶社会与教育;封建社会与教育;1、原始社会与教育萌芽的产生(教育的产生与起源,三种起源说)2、教育产生的条件3、原始社会形态教育的发展及特征(重点)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1.“生物起源论”,(法国)勒图尔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和冲动。(P5)2.“心理起源论”,(美国)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3.“劳动起源论”(社会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劳动,这是我国比较公认的看法。其直接理论依据是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观点。因为:[1]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生产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的需要。[2]推动教育产生的另一原因是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必要性:1、教育产生于原始社会整个社会活动的需要。2、生产劳动是教育产生的直接必要条件。3、生产劳动是人类和社会形成并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一切活动包括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4、人类在积累生产经验的同时也积累着生活经验。可能性:1、原始人不但有意识,而且有了最初级的语言和学习的生理基础与心理需求。2、原始人有了物化形态的经验---简单的劳动工具。3、原始人有了集体行为方式形态的经验—传统。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初形态摩尔根划分:原始社会分为蒙昧和野蛮恩格斯概括蒙昧时期为“是以获取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类产品主要用作获取天然产物的辅助工具。”野蛮时期:“学会畜牧和农耕时期,是学会靠人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1、教育者与教育对象2、教育内容变得丰富,生产劳动教育;社会生活教育(习俗、宗教、军事、艺术)3、特征(1)非独立性(没有专门人员、对象、内容简单、场所,教育未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2)原始性(教育目的、内容和手段简单,水平低)(3)同一性(没有阶级性,同一氏族每个人受的教育基本上相同)(P45)古史传说,黄帝时代,记事史官仓颉创造了最早的文字。《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礼记文王世子》郑玄注引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古史还有虞氏之学为“庠”的传说中国最早的学校大约在奴隶社会,史料记载的“庠”、“序”、“校”等固定的施教机构就是原始的学校。后来有“学”、“辟雍”、“泮宫”等古代学校的名称。西方古希腊有“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两类典型的学校教育系统,包括文法学校、弦琴学校、体操学校、古埃及王朝末期的宫廷学校等。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书院”,欧洲中世纪“教会学校”和“骑士学校”。1、奴隶社会学校出现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体脑分工;奴隶社会出现了文字。2、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特点(1)阶级性。(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和相对立。(3)学校教育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4)学校教育制度不健全1、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过程:(1)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体系遭破坏(2)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建立(3)封建社会教育的鼎盛时期2、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特点:(1)等级性;专制性;保守性。(2)学校教育对象、规模、种类的相对扩大与增多。欧洲近代史: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我国:1840年—1919年五四运动—1949新中国成立资本主义社会与之前各社会的区别: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自由资本主义社会与教育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与教育自由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发展
本文标题:叶澜《教育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24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