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在百度百科上可以看到,所谓流行音乐,就是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很久的器乐曲和歌曲。这些乐曲和歌曲,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因此,也有大众音乐”之称。中国的流行音乐出现在上个世纪的30年代左右,素有“中国流行音乐之父”之称的黎锦晖创作的一首《毛毛雨》掀开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序幕。在那个时候,四大歌舞厅、七大歌星、层出不穷的歌曲,让上海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中国流行音乐的发源地。白光,周旋,欧阳飞瑛,赵丹,白杨等人的努力,让这个时期成为了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一个高潮,“夜上海,夜上海......”的歌声在这里经久不息。与此同时,在内地带有本土风格的音乐创作从30-40年代开始自发形成了,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和乡土气息,很多音乐素材都是从当地的民歌,戏剧等演变而来的,这个时期,这个类型的音乐,也是主动的过程、自发的过程,但此时已经受到了解放区政治宣传需要的影响,比如《南泥湾》、《大生产》《游击队歌》等等作品。到了90年代,大陆原创流行音乐开始了一次井喷式的大爆发,宣告了内地流行音乐自文化大革命以来一片混乱下的复苏。这其中,以崔健、窦唯、何勇、张楚、黑豹乐队、唐朝乐队为代表的摇滚乐,以老狼、高晓松为代表的校园民谣,以陈琳为代表的都市情歌,以杨钰莹、毛宁为代表的青春偶像歌星,迅速成长为大陆流行乐坛的中坚力量,至今他们的影响力在80代人的心目中仍然难以磨灭。这个时期的中国流行音乐,虽然现在听起来显得老土,风格也很不统一,但是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都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它不是源自任何流派的,听不到当时对于香港和台湾,日本的模仿,那是我们自己的声音。而90年代末中国的流行音乐则开始学习欧美日韩的风格,把音乐作为一种商品,去迎合大众的口味,因此很多歌听上去都是千篇一律。其实纵观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其发展时间并不算短,无论是周旋的《天涯歌女》,还是邓丽君的《小城故事》;无论是beyond的《光辉岁月》,还是谭咏麟的《讲不出再见》;无论是是张国荣的《倩女幽魂》,还是梅艳芳的《女人花》等等的流行歌曲都展现出了我国流行歌曲的成功与辉煌。但是为什么当中国流行音乐发展至今却出现了原创衰竭、跟风严重、作品雷同的乱象?各种音乐选秀节目层出不穷,却选不出一个真正优秀的原创歌手?每每走在大街上,为什么总能听到那些不入流的低俗流行歌曲?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认真做音乐的人不多了,认真听音乐的人也是越来越少,现在很少有人能拿出一盒磁带或一张唱片来认真地听,细细的品,往往一首歌听上一两遍就会过去,谁又会真的在意那歌讲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故事?于是,现在很多唱片公司推出的歌曲都只考虑到如何吸引人们的注意,如何可以得到更多金钱上的收益,却忽略了对于音乐本身的关注。实际上这样的“流行”的背后缺乏真正的音乐态度。粗糙的包装制作早已丧失了音乐的本质,其实质意义只有策划者们才能获得的充足利益。而各种音乐选秀节目的参赛者大多都是千篇一律的唱一首歌,千篇一律的用含糊不清的腔调来唱,而都千篇一律的被刷下来,没有自己的风格,只是在学别人。音乐创作的减退,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了现在优秀音乐人的枯竭。在我看来,中国流行音乐完全可以更多的结合中国风的意境,抛弃钢琴,吉他,架子鼓这一系列的现代乐器,拿起古筝,古琴,笛子,二胡,箫等独属于中国的乐器,或谱一支江南水乡,或奏一曲大漠孤烟,或表达千年爱恋,或感叹英雄美人……展示独属于我们中国的风情。我的印象中,中国风的歌曲都有一篇很美的歌词,“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青花瓷》、“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读不懂塞北的荒野”--《断桥残雪》、“三月春花渐次醒,迢迢年华谁老去”--《宿敌》。单是看词就可以幻想出古风的环境和凄美的爱恋给人以震撼,而歌的曲调多是由古典乐器演奏的,有一种很悠远很缠绵的意境。整首歌听完像是亲身经历了那一段故事似的,这是其他风格的歌曲永远也无法到达的意境。我自己就很喜欢中国风的歌曲,阳关日出,笑傲江湖,断桥残雪,仗剑走天涯,千年爱恋……每一个词都有它独特的风韵,每一个词都似乎为我们娓娓的叙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在中国的流行音乐大步迈向国际化的同时,想要获得长久发展的话必须将独特的民族元素融入到歌曲的创作之中。最后,我想说,流行音乐是贴近大众的,只有当它的创作来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才能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它是模仿不来的,是需要静下心来研究的。
本文标题:流行音乐鉴赏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53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