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浅析老子《道德经》哲学思想
姓名:让么学号:150101012019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中国哲学杨翰卿老师浅析老子《道德经》中蕴含的辩证哲学思想摘要中国哲学里面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集中阐释了无为而治、“道”等思想,其中大部分哲学思想在其著作《道德经》中得以体现,以“道”和“德”为论点,从自然出发,联系客观事物,对世界的本源问题,对事物的发展规律等的认识,老子有其自身的独到见解。本文就以老子著作《道德经》为例,对其中蕴含的深刻的辩证哲学思想,联系当前实际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论述。关键词:老子;《道德经》;辩证哲学思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直以来以孔子、老子、庄子等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圣贤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并在当前对我们产生极大的影响。德国哲学为世人津津乐道,而中国哲学则更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盛行,对世界的本源,辩证的发展观等都有深刻体现出来,代表性人物老子在这方面深有研究,在其著作《道德经》中蕴含着深刻的辩证哲学思想,以“道”和“德”展开,全书短短5000多字,却有丰富的蕴意,全书“道”是中心点,对道进行论述,并阐释出世界的本源问题,以及对辩证的发展观进行说明,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对当前环境日益恶化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要从整体出发,看到事物的本质,以此循序渐进蕴含着深刻哲学思想。一、世界的本质是“道”的本源观哲学的一大问题,世界是本质是什么?从哪里是来?回到哪里去?是一直以来人们讨论的问题,并慢慢在争论研究中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又继续往下分为其他门派,以此构成了哲学这个大系统。而早在笛卡尔、康德、费尔巴哈等为唯物唯心等哲学问题研究之前,老子就已经明确提出,世界的本质是“道”,“道”就是一切,“道”就是世界的来源。1.“道”即无老子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道”,而“道”是由有无构成并相生的,“道”可以是看得见,也看不见。而“道”的最开始就是无,就好比世界是从道来,世界是从无开始的,从无发展看来,慢慢的形成了今天的世界。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阴阳结合,有无相存,好的一面也必然潜藏着不好的一面,道即无是从全面的看待世界这一本质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长名。”是说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道就不是常道,这里说明了道的特殊性,不是用某个事物就可以具体代表的。而老子在《道德经》里对道的解释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那么,“道就可以理解为天下母,”1即万物的始祖,这样世界的本质是吻合的,当然对“道”的解释不是用一两个词就可以解释的,在老子看来,“道”包含的内容很多,却涉及到世界,物质,规律,包括德,故道与德相关。2.“道”法自然“道”是神秘的,是构成世界的来源,而“道”又是自然存在的,“道”也可以是自然,不依赖与人的意识而存在,自然存在的,这里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普遍有点类似,具有客观性,而“道”的自然又和法相关,“法”即自然之法,是自然的法则,规律也,自然存在本事就是法,就是一种存在的状态,是人为所不能改变的。“道”实际就是一种自然的状态,按照自然而然的方式在运动变化发展,人类生活在世界上,离不开“道”,离不开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自然的状态,回到自然,人是渺小的,在自然面前处下,故不争,才无忧。老子喜水,也是因为水纯洁,不争,处下,却能滴水穿石,都是由低一级向高一级发展的,却又包含着辩证的关系,低的不一定就是差的,在这个状态下处下,回到另一个状态就处上,要辩证的看待。3.“道”生万物世界万物是怎么来的,达尔文在进化论里说万物就是进化而来的,是由细小的微生物慢慢发展而来,古代西方认为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就是一切。老子认为“道”就是万物的来源,世界的本质是“道”,“道”也派出了万物,万物可以是从无开始到有,也可以发展为其他的事物,而这种事物的来源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自然之法的遵循下进行的。“所以,‘无’是老子哲学的逻辑起点,其他哲学作为逻辑起点的范畴都可以追问。”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是“道”生万物,“道”是由阴和阳结合而成,构成一个实体,由这个实体循序地派生出万物来。而万物的产生又是与人密切相连在一起的,人生的状态就是在万物中运行开1张尚仁.《道德经》哲学体系纲要.[J]思想战线.第5期34卷.2008.第1页2张尚仁.《道德经》哲学体系纲要.[J]思想战线.第5期34卷.2008.第2页来,离不开自然的环境。因为道是离不开德的,人是离不开自然的,在论述人生的道理的时候,老子将其与自然万物相联系在一起。归根到底,自然状态的存在要靠人去认识去利用,人才是最终的实体。二、辩证的发展观,尊重规律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现着辩证的发展观,这在《道德经》里体现的极为明显,就像水一样,会一直源源不断的向前移动,不是静止不变的,就算是滴水,时间久了也会穿石。所以看待任何事物都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而应该是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去看待,同时这种发展是合乎规律的发展,是有自身的遵循道理的,不是平白无故的变化。1.“道”与“德”结合成方圆“道”是世界的本源,“道”是一切,而“道”又不是独立的,它与世界上的其他的事物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在这里,“道”是一个概念,是一个意向,光用语言表达显得玄虚不清,所以要通过“德”来体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德”是“道”的实践者,所以二者是关系密切的。“道”单独存在就没有了其要发挥作用的价值,“德”单独存在则没有了一个指导的概念,老子说了道可道,非常道,而要看待这“道”,就要回到德中,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告诉人们什么才是属于真正的道德,通过具体的行为来表现出来,是将事物具体化,形象化的。在《道德经》一书里面,老子也是将其二者分开而论,上篇论道经,下篇论德经,一个是重视世界物质的本源问题,一个重视人们的日常道德行为问题,任何事物无论其如何模糊不清,都要回到实践中去表现才能使人明白,老子很好地将认识与实践结合在了一起,并最终通过实践变现出来,最终回到人们的日常行为道德当中去,也体现出老子所追求的“和”的思想,要实现“和”就要使人们的道德认知提高,要每个人都能达到一定的道德素质,世界就真正的和平了。2.“无为”而治老子的哲学思想追求的是“无为”,“无为”可以有多种理解,可以认为是不作为,但不是消极的不作为,应是一种不去破坏,也可以认为是顺其自然,体现的是尊重自然规律的思想。“‘为无为’中的第一个‘为’,指尊重自然,循自然方向的作为。”3老子一直主张的也正是要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要刻意去破坏它,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只有顺乎自然的发展,在自然里面生存才是大道,超乎3张尚仁.《道德经》哲学体系纲要.[J]思想战线.第5期34卷.2008.第5页自然,去破坏规律只会给我们自己带来灾难。老子的“无为”思想对我们当前的环境治理问题提醒了警钟,人们在获取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却是以破坏自然资源为代价,最后造成环境恶化,就是没有尊重自然,没有遵从自然发展的规律。“无为”本身来说也就是一种“为”的思想,这种“为”是一种大为,正如老子思想里面的大智若愚一样,该这么样就应该怎么样,而不是去装作清高,显得自己很高大,这种所导致的反而会显得自己很愚笨,反而应该是以谦虚的眼光去看待,把自己看的渺小反而会有大作为。故在自然面前就要把我们自己看的渺小,才能在自然里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而不是试着去驾驭它。三、看到本质,从整体出发一个事物的表面不能真正的表现出事物内部包含的道理,要看到事物的本质才行,这也是老子的观点,任务事物不能被表面性的感观所欺骗,要走进事物的内部,看到本质。就好比人的舌头,是软的,这只是表面的,但舌头却能永存,而牙齿虽硬,到人老了就会掉光,所以终究没有舌头坚固,这也告诉我们别小看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在另一个场合就能发挥出它的威力来。眼睛往往看到的只是感官的东西,是不可靠的,而只有长时间的实践过程才能表现出其的作用来,通过实践来看到事物的真正的本质,并运用到指导人们的生活。而本质性的东西往往要从整体来把握,不能从单一方面或是简单的表面去看待,要从不同角度去把握事物所包含的道理,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用一维的眼光去看待,而要用多维的视角去认知。就像是“道”一样,包含的内容很多,也很大,就要我们从不同的方面去理解,而不能局限在一个方面。1.“自然”即本质事物的真正本质是什么?老子认识就是“自然”,“自然”即本真,自然的东西才是最原始的,才是最美的。“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4故老子所追求的“无为”也包含着自然的理论,自然而然,顺其自然,“自然”可以是我们生活的大自然,也可以是之中状态,自然的存在,自然的发挥人的价值,不去干预,不去阻难。“自然”又是建立在“无”之上的自然,从没有到无,都要经历一段自然的发展历程。事物所保留的原有的状态或存在的方式也是自然的,本来就是那样,在经过多道手续加工,其本质的东西不会改变。就好比人,人天生下来就是无的,什么都没有,这与孟子的人性本善,荀4程凯.《道德经全书》[M].西苑出版社.2010.第23页子的人性本恶都有差别,人性本无,从无到有,经历了周围环境的影响。人本来就是自然的状态,头脑一片空白,经过学习才会很多的东西,是具有发展性的。一直到人死了,就又回到无的状态,又什么都没有了,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循环的过程,和道家的阴阳图是一样的道理,这也能解释道事物的产生过程,即理论的形成过程,一切事物最初的表现就是自然地状态,都是从无开始,自然而然的发生变化的过程。2.有无相生,矛盾丛生事物都是从“无”开始的,到“有”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者发展的过程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才行,不能用单一的眼光看待,而事物所表现出的和其所发生往往都存在矛盾,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都具有矛盾,即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而矛盾又是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事物之所以能发展就是因为不是单一的,有相反的阻挠的一面,在进步的同时,也会伴有阻挠的一些力量,这也可以用毛泽东的一句经典名言来表现:前途是光明的,而道路是曲折。终归会达到那个目标,但往往路上会遇到很多的艰难险阻。在《道德经》里面类似于用矛盾的观点解释的例子有多,可以体现出老子看待事物都不是用片面的眼光去看待的,是从反面,多面去看待的,老子善水也是,水看起来柔,感觉弱,却力量无穷,无孔不入,水至清,能无鱼,上善若水,人就应该这样。水也不是一直往前的,遇到阻碍会迂回,会从另一面进去,能避免矛盾是最好,有些事情能用避免解决矛盾,干嘛要去与之抗争呢?“夫唯不争,故无忧,”5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结语:老子的智慧哲学内容丰富,引人入胜,里面包含的深刻哲学具有辩证性,对于我们了解世界的本源问题,以及人们的认识与实践观念,事物的认知与发展观念都有着重要意义,而《道德经》一书更是对老子哲学思想进行了综合的论述,里面的包含着老子辩证的哲学思想,老子不光在其中论述了“道”的本源问题,更是将其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中,用“德”来表现出来,回到现实中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在当前社会,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社会问题越来越严峻的时候,老子在几千年前就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导,他的哲学思想对当前的理论研究及现实5程凯.《道德经全书》[M].西苑出版社.2010第44页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的价值,学习和研究其思想将使我们受益匪浅。参考文献:[1]张尚仁.《道德经》哲学体系纲要.[J]思想战线.第5期34卷.2008.[2]程凯.《道德经全书》[M].西苑出版社.2010
本文标题:浅析老子《道德经》哲学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73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