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浅谈有道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
浅谈有道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摘要】本文主要根据新思维英汉互译教程中第一章翻译的基本问题和概念中的直译还是意译以及第十九章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的理解,讨论如何正确看待文学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直译和意译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将二者合理结合可以达到更好的翻译的艺术。关键词:直译和意译文化差异局限性合理结合一、阅读翻译书本中的直译和意译以及文化因素对翻译策略的影响的概述1.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出自张万防老师主编新思维英汉互译教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一章第二节直译还是意译?)所谓直译,是指译文仍然采用原文的表现手段,句子结构和语序不做或不做大的调整。有助于表现原文的形象、思维、语言趣味。所谓意译,是指译文中采用新的等效的表现手段,句子结构也有可能做较大的调整。初学翻译的人往往会习惯于逐字逐句地翻译,误以为这就是“忠实”的翻译,殊不知,英语和汉语不可能完全对等,二者在行文用字、句法结构方面的差异可谓太大,各自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也大相径庭,翻译中不可能也无必要做到原语与译文完全对等。2.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出自张万防老师主编新思维英汉互译教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十九章)传统观点认为翻译仅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这种观点忽视了翻译中的文化问题。事实上,译者再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不是语言障碍,恰恰是文化障碍。翻译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产物。比如,汉语的“气管炎”和英语的tracheitis都是一样的疾病的名称。但是,汉语的“气管炎”这个词再使用的过程中,人们又给它附加了文化色彩,具有“怕老婆”的内涵,这是通过汉语的谐音(“妻管严”)来实现一语双关的。由此,掌握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非常重要。二、直译与意译的优点与局限性1.直译的优点与局限性直译的优点在于保持了原文的内容和风格,每个民族都有其文化传统,直译能充分再现原著中人物的思想、语言、行为的特色。Onehundredyearslater,theNegrolivesonalonelyislandofpovertyinthemidstofavastoceanofmaterialprosperity.(MartinLutherKing:Ihaveadream)直译: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依然生活再物质富裕的汪洋大海中的贫乏的孤岛上。意译:100年后的今天,仍生活再贫困的孤岛上,尽管放眼四周,是一片繁华的景象。分析:直译比较接近原文,用了和原文相同的形象,如“物质富裕的汪洋大海,其优点是保留了原作者的比喻。但恰恰是不肯割舍的比喻,结果就差了一些。这种情况下少一点直译多一点意译的可以避免直译的弊端。2.意译的必要性东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异,有些可以沟通,有些却无法沟通。无法沟通之处用直译只能使译文显得生硬,无法完全表达原文的意思,甚至造成误解。此时应改用意译。比如:识时务者为俊杰。Heiswisewhounderstandsthetimes.直译是无法表达其中的意思的,对于这种异国情调,需要找出共同点,在忠实地传达原文语言意义的同时保存源语国的文化特色。3.直译和意译的合理结合一部好的译作总是既有直译又有意译。很难想象主张直译的人在翻译中通篇都采用直译法,而主张意译的人通篇只采用意译法。即使在一个段落或一个句子中,译者也常常交替使用直译和意译。三、直译与意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理论必须植根于民主文化的土壤之中,脱离特定的民族语言文化的翻译理论体系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在我的翻译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最大的翻译障碍往往是文化习俗上的障碍,一旦理解错误或者不了解翻译语言的文化特色,这是最麻烦的,往往容易出错的翻译。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直译表达原文内容时应注意保持原文形式,忠实译出原文的形象以及风土习尚,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如若无法完全表达原文的意思,甚至造成误解,此时应改用意译。然而意译如果过了头,灵活出了格,就成了胡编乱译。直译和意译是文学翻译过程中交替使用的两种手段,彼此相辅相成。在文化和语言相容之处尽量用直译,以保持民族的特色,作品的文采和风格;在文化和语言相异,直译无法沟通之处用意译,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四、总结直译能忠实原文,保持原著的风格,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及语言的差异,有些作品用直译无法为译入国读者所接受;而意译比较容易为译入国读者所理解,但却无法完美地保持原著的风格,再现异国文化的风采。所以在译入国读者能接受的情况下尽量用直译,直译行不通时用意译,不必执着于一种译法。好的译文必然是直译和意译的结合。
本文标题:浅谈有道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14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