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说课材料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说课稿五年级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语文第五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本组教材的教参上授课12课时,我们组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对本组教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与拓展,4课时完成了本组教材,今天我们学习的《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是第二课时,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们组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路: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以及与现实事物之间的联系。2、能够借助其他方法和其他文字资料了解关于汉字的知识。3、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汉字喜爱和欣赏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是: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汉字喜爱和欣赏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教法学法在学生心目中,“汉字”只是一种书写的工具,一种交流的符号,认为会写、会用足够了,学生对汉字缺乏整体的了解和感情上的认识。因此,本堂课设计了实践操作、猜想、探寻、研究等活动,目的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及特点,让学生感受汉字与生俱来的历史的温度和生命的气息,并升华凝聚对汉字的一种真诚的爱。三、说教学过程:本课一共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汉字的起源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古人的三种记事方法,结绳记事法、刻木记事法、画图记事法,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准备。了解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利用口头创设情境: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远古部落,当一回古人,尝试一下用他们的方法来记录今天部落里发生的一些事吧!这一情景也是为了让学生有兴趣投入活动,以便于活动有效开展。让小组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件事,用自己小组选择的方法将这件事写在小纸片上。完成后全班交流展示,让其他组同学猜要表达的意思。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没有汉字的困难,由此感到,人们必须创造汉字,为汉字的创造打下基础。第二个环节:汉字的创造。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交流,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能了解到书本以外的关于汉字的更多知识,通过阅读《仓颉造字传说》,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二是让学生学会质疑:汉字真的一个人能造出来吗?组织学生讨论:汉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一个人是创造不出来的。有了汉字,可以使我们的交流更加顺畅。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我们需要汉字,初步感受到古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是多么强大,中国不愧为文明古国,初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汉字的演变。(点)通过提问:你知道最早的文字人们是写在哪里的吗?引出甲骨文。利用图片让学生欣赏到甲骨文,了解它的历史已有三千多年了,是非常珍贵的文物。这个部分内容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历史,知道甲骨文的珍贵,人们为了保护它,把它印出来研究,而不是直接拿着研究,初步让学生产生保护文物意识。活动二、猜一猜(点)通过让学生猜简单的甲骨文,鼓励学生有兴趣的话长大了可以去做这方面的研究,目的是让学生对文字产生兴趣,同时也看到古人的聪明与智慧。通过观察“马、日、月、车”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到文字变化的过程是由图画演变而来,每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是由繁到简的一个过程,对我们的祖先产生敬佩之情。第三个环节:汉字的发展第四个环节:欣赏汉字的神奇以讲授法向学生介绍:世界上已有85个国家开设了汉语课,世界各地办了340多所孔子学校,越来越多的人到中国学习汉字。这一环节初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感到:外国人都来学,我们中国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呢?接着让学生自己阅读书上的内容,让学生回到课本,目的是认识到汉字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再一次感受到汉字的魅力,进一步培养民族自豪感。阅读完后,让学生大声说出感受,进一步培养爱国情感,产生对祖先文化的无尚崇敬,深化民族自豪感。最后老师对学生提出希望:小小的方块字,四平八稳,它不但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更是中国人聪明智慧的象征,希望你们从小写一手漂亮的中国字,做一个充满创造力的中国人。这段话对汉字的真诚的爱作升华凝聚,让学生坚定要好好学习中华文化的决心。最后老师再送你们一句话;一笔一划写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将写字升华到做人,希望孩子们能无愧于中华民族这个称号。《汉字的创造与发展》评课稿五年级听了刘江红老师《汉字的创造与发展》一课,使我受益非浅,刘老师执教的《汉字的创造与发展》一课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课。从整体上看,它注重学习的灵活性和趣味性,避免了学科知识专业化。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设计创作“字义”和“形意”的文字。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要紧扣“有趣”突出趣味性、应用性,将汉字的笔画结构与自然物象特征相结合。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显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在通过教师的引领,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感受汉字的造型美感,提高他们的创作热情。本课通过谈话导入:“如果现在没有汉字,我们一天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呢?”使学生意识到汉字的重要性。刘老师再让学生感受不同时期的汉字,让学生对汉字的演变有一定的了解,并让学生按照不同时期排列。再次让学生像古人一样造字,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并出示范画让学生的作品和老师的对比。下面是本课比较突出的几个亮点:一、刘老师有深厚的书法功底。身教重于说教,刘老师在讲解文字的发展史时,以“鸟”字为例,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楷书都是直接在宣纸上当堂书写,字迹秀丽。如果没有扎实的书法功底是万万办不到的。让我自叹我遇到这样的课该如何去上呢。我想不但是我孩子们也更加会佩服喜爱刘老师的。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兴趣是动力之一,使学生初步了解象形文字,了解中国是世界上文字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自己当一回古人来造字。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独特的价值。而这一环节解决了本课的学习重点。三、作品构思,尝试练习。语文新课标中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语文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得到发展。经过前面的练习学生对字的创造有了基本的体验,知道如何联想到实物来创造文字了,让学生在纸上勾画出自己的创意。四、自由创作,多维评价。前几个环节,学生已经欣赏到了大量的有趣的汉字,并且掌握了创作方法,早就迫不及待了,这时老师因势利导让学生来用象形文字来创作一副画来,让学生体验组合的乐趣。同时尊重了学生自主性与个性化的发展。总之,刘老师的课让我感受到很多语文教学新的方式,也给我更多启示和自我反醒的机会,对我改善今后的教学也是一种极大的促进。
本文标题:汉字的创造与发展说课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95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