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制度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四章斜截面受弯习题
第四章小结1、斜截面强度计算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个重要问题。设计受弯构件时,必须同时解决正截面强度和斜截面强度的计算与构造问题。2、梁沿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有斜压、剪压和斜拉三种。影响斜截面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剪跨比、混凝土强度、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和箍筋数量及强度等。3、斜截面抗剪强度的计算公式是以剪压破坏为基础建立的。对于斜压和斜拉破坏,一般采用截面限制条件和构造措施予以避免。斜截面抗剪强度的计算图式、基本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斜截面抗剪设计和复核的方法及步骤。4、斜截面强度有两个方面:一是斜截面抗剪强度,通过计算配置箍筋或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来保证,一是斜截面抗弯强度,通过采用一定的构造措施来保证。第四章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一、填空题:1、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中,()和()称为腹筋或剪力钢筋。2、影响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力的主要因素()、()、()和()。3、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和()。桥规抗剪承载力公式是以()破坏形态的受力特征为基础建立的。4、梁中箍筋的配箍率公式:()。5、纵筋的配筋率越大,受剪承载力越高,这是由于()和()。6、梁式结构受拉主钢筋应有不少于()根并不少于()的受拉主钢筋通过支点。7、支座中心向跨径方向长度在一倍梁高范围内,箍筋间距应不大于()。8、控制最小配箍率的目的(),限制截面最小尺寸的目的()。9、影响有腹筋梁斜截面抗剪能力的主要因素有:()、()、()、()。10、钢筋混凝土梁沿斜截面的主要破坏形态有斜压破坏、斜拉破坏和剪压破坏等。在设计时,对于斜压和斜拉破坏,一般是采用()和()予以避免,对于常见的剪压破坏形态,梁的斜截面抗剪能力变化幅度较大,故必须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路桥规》规定,对于配有腹筋的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计算采用下属半经验半理论的公式:ssbsdsvsvkcuudAfffpbhVVsin)1075.0()6.02()1045.0(3,03321011、对于已经设计好的等高度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进行全梁承载能力校核,就是进一步检查梁沿长度上的截面的()、()和(是否满足要求。12、梁内纵向受力钢筋的弯起点应设在按正截面抗弯计算该钢筋强度全部发挥作用的截面以外h0/2处,以保证();同时弯起钢筋与梁中心线的交点应位于按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13、在一定范围内加大配箍率可提高梁的()承载力。二、选择题1、梁有斜压、剪压、斜拉三种斜截面破坏形式,其破坏性质分别为()。(A)都属于塑性破坏(B)都属于脆性破坏(C)剪压属于延性破坏,其他两种属于脆性破坏(D)斜拉属于延性破坏,其他两种属于脆性破坏2、关于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各种因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随剪跨比的减小,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减小(B)随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增大,受剪承载力增大(C)纵向钢筋的强度也会影响到斜截面受剪承载力(D)箍筋的强度和间距都会影响到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的大小。3、为了保证斜截面抗弯能力,必需使弯起钢筋的()。(A)起弯点离开其充分利用点不小于0.5h0。(B)起弯点离开其充分利用点不小于0.5h。(C)起弯点离开其充分利用点不小于h。(D)起弯点离开其充分利用点不小于h0。4、条件相同的无腹筋梁,发生斜压、斜拉和剪压三种破坏形态时,以下承载力正确的是()(A)斜压破坏>斜拉破坏>剪压破坏(B)斜拉破坏>剪压破坏>斜压破坏(C)斜压破坏>剪压破坏>斜拉破坏(D)剪压破坏>斜拉破坏>斜压破坏5、下列情况可能发生梁的斜压破坏的是()(A)截面尺寸及剪跨比小,而剪力较小(B)箍筋较多(C)梁的受弯承载力低于受剪能力(D)箍筋较少,剪跨比较小6、提高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最有效的措施是()。(A)增加箍筋和弯起钢筋(B)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C)加大截面高度(D)加大截面宽度7、钢筋混凝土梁设计中对于箍筋限制其()(A)最小直径和最大间距(B)最小直径和最小间距(C)最大直径和最小间距(D)最大直径和最大间距8、下列关于钢筋的布置,说法不正确的是()。(A)受压构件的箍筋为封闭式,梁中箍筋亦可采用开口式(B)箍筋的间距应满足规范中最大间距的有关规定(C)箍筋的直径应满足规范中最小直径的有关规定(D)可单独设置受剪弯筋,宜布置成“浮筋”形状,不允许采用“鸭筋”形状9、《规范》中规定的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A)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大(B)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减小,随钢筋强度的提高而增大(C)随钢筋强度的减小而减小,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大(D)随混凝土与钢筋强度的提高而减小10、若矩形截面梁欲采用弯起钢筋,则纵向受拉钢筋的根数至少是()根。(A)2(B)3(C)4(D)511、对于无腹筋梁,当31m时,常发生什么破坏()。(A)斜压破坏(B)剪压破坏(C)斜拉破坏(D)弯曲破坏12、对于无腹筋梁,当1m时,常发生什么破坏()。(A)斜压破坏(B)剪压破坏(C)斜拉破坏(D)弯曲破坏13、对于无腹筋梁,当3m时,常发生什么破坏()。(A)斜压破坏(B)剪压破坏(C)斜拉破坏(D)弯曲破坏14、钢筋混凝土全梁承载能力校核一般采用图解法,要使全梁的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得到保证必须使____图全部覆盖____图,且两者差距越小说明设计越经济。A.抵抗弯矩图弯矩包络图B.弯矩包络图抵抗弯矩图C.弯矩包络图弯矩包络图D.抵抗弯矩图抵抗弯矩图15、梁沿斜截面破坏时,当裂缝一出现,很快形成一条主要斜裂缝,并迅速延伸至荷载作用点,使梁斜向被拉断,这种破坏称为:A、斜压破坏;B、剪压破坏;C、斜拉破坏;D、剪切破坏。16、为了避免斜压破坏,在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通过规定下面哪个条件来限制()。A.规定最小配筋率B.规定最大配筋率C.规定最小截面尺寸限制D.规定最小配箍率17、为了避免斜拉破坏,在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通过规定下面哪个条件来限制()。A.规定最小配筋率B.规定最大配筋率C.规定最小截面尺寸限制D.规定最小配箍率18、RM图必须包住M图,才能保证梁的()。A.正截面抗弯承载力;B.斜截面抗弯承载力;C.斜截面抗剪承载力;D.正、斜截面抗弯承载力。三、判断改错题1、为保证不发生斜截面受弯破坏,受拉钢筋应在理论阶段点之外某处弯起。()2、为保证不发生正截面受弯破坏,受拉钢筋应在理论阶段点之外某处弯起。()3、当一根梁的抵抗弯矩图切入设计弯矩图时,说明梁的斜截面承载力在某些截面不足。()4、梁的斜裂缝是沿着梁的主压应力迹线发展的。()5、受弯构件只有在纵向钢筋被切断或弯起的地方,才需要考虑斜截面抗弯承载力问题。()6、规范中规定箍筋间距的最大值,是为了保证总有箍筋与斜裂缝相交。()7、斜压破坏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构件截面尺寸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8、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随梁砼的强度等级的提高而提高,剪跨比不同,提高程度不同,剪跨比较大时增长较多。()9、从经济角度考虑,梁中纵向受拉钢筋可在其理论切断点处截断。()10、在梁内起抗剪作用的钢筋通常只有弯起钢筋和箍筋。()11、在斜裂缝出现前,箍筋中的应力就很大,斜裂缝出现后,与斜裂缝相交的箍筋中的应力突然减小,起到抵抗梁剪切破坏的作用。()12、配置箍筋是提高梁抗剪承载力的有效措施。()13、弯筋不宜单独使用,而总是与箍筋联合使用。()14、试验表明,梁的抗剪能力随纵向钢筋配筋率的提高而减小。()15.当温度变化时,因钢筋和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不同会破坏二者的黏结。()16.通过合理设计,可以避免钢筋混凝土梁发生脆性破坏。()17.荷载弯矩越大,钢筋混凝土梁越有可能发生脆性破坏。()18.钢筋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明显大于其它条件相同的素混凝土梁。()19.钢筋混凝土双筋梁不会出现超筋梁。()20.与矩形截面梁相比,T形截面梁既节省拉区混凝土,又减轻自重,所以,任何情况都比矩形截面好。()21.荷载大小是影响钢筋混凝土梁破坏性质(少筋、适筋、超筋)的因素之一。()22.双筋梁、大偏心受压(受拉)构件中,保证构件破坏时纵向受压钢筋能屈服的条件是:'2sax。()23.当纵向受拉钢筋弯起时,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是:钢筋伸过其正截面中的理论断点至少05.0h。()24.钢筋混凝土板一般配有纵向受力钢筋、弯起钢筋、箍筋和分布钢筋。()25.在适筋范围内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中,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对于提高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作用是不很明显的。()26.最大配箍率是通过限制构件最大截面尺寸实现的。()27.钢筋混凝土梁中配置足量的纵向受力钢筋可以避免斜截面破坏。()28.梁截面两侧边缘的纵向受拉钢筋是不可以弯起的。()29.钢筋混凝土梁中纵筋的截断位置,在钢筋的理论不需要点处截断。()四、简答题1.钢筋混凝土斜截面破坏形态有几类?各在什么条件下发生?2.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简单论述3.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常会发生哪几种形式的破坏?设计中如何设防或满足承载力要求?答:正截面破坏中有少筋梁破坏、超筋梁破坏和适筋梁破坏,前两者为脆性破坏,后者为塑性破坏,措施:合理选择截面尺寸,材料并控制其截面配筋率;斜截面破坏中有斜压破坏、斜拉破坏和剪压破坏,措施:合理控制剪跨比、混凝土强度、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和箍筋数量及强度。4.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为什么要规定上、下限,实质是什么?(即抗剪承载力公式的适用条件?)5.什么叫抵抗弯矩图(材料图)?什么叫弯矩包络图?6.等截面简支梁腹筋的设计步骤?7.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弯的构造要求?(纵向主钢筋在支座处锚固、在梁跨间截断锚固、纵向钢筋的弯起、箍筋的要求)8.钢筋混凝土抗剪承载力复核时,如何选择复核截面?五、计算题(箍筋的设计)1.已知等高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b=200mm,h=600mm,混凝土为C30,atdmpf39.1,钢筋为R235,2672mmAs,mmas40,asdmpf195,%06.;支点处剪力组合设计值Vd=121KN,距支点2h处的剪力设计值V’=110KN;拟采用双肢箍筋8,asvmpf195。结构重要性系数1.0。求:该处斜截面仅配置箍筋时的箍筋间距SV。
本文标题: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四章斜截面受弯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861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