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题目:林则徐与鸦片战争适用范围: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第一课《鸦片战争》。这一单元主要介绍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一系列反侵略的过程。清王朝虽然开创了“康乾盛世”,但那只是落日余晖,很快就黯淡下去。反观西方各国,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实力迅速增强。他们对内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对外推行扩张政策。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随后,西方列强接踵而来,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但是,面对列强,中国人民没有屈服,出现了许许多多爱国人士,如:林则徐,邓世昌,孙中山等等,他们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积极探索复兴道路。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浪高过一浪。在历经抗争、失败、在抗争的多次反复,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反对国内外反动派的斗争中,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二、学情分析及设计思路本课是第四单元的第一课,1840是中国近代史开端,同时英国向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本课没有重复初中历史课本中对鸦片战争中军民反抗的种种列举,而以引导学生分析战争的起因和战败的原因为目的,这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学习必修一的都是刚刚迈入高中的新同学,由于初中的通史教育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来自不同学校,通过不同老师的教学,加之自我的学习掌握情况都不同,所以很难整体把握。所以再设计这一课,我想找一个独特的视角,无论对历史知识,对鸦片战争了解的多与少,都能参与其中,调动大家。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想到通过林则徐这个人物入手。通过对林则徐这个人物信息的搜集和介绍,让大家通过换位思考来观察历史,反观鸦片战争。我觉得这样既能消除学生历史知识参差不齐的情况又能调动学生,让他们对当时的社会,鸦片战争的原因结果,以及人的心理等都能有自己的感悟。三、教学目标1.了解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经历的跌宕起伏;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和所签订条约的内容;2.认识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所起的作用;认识到鸦片战争后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带来的影响;3.能分析林则徐的命运与鸦片战争的关联;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林则徐的生平经历体会鸦片战争的开端,过程;教学难点:《南京条约》的签订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词的理解;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林则徐的经历介绍。六、教学过程本课采用人物感受的方式展开新课,引发学生兴趣,通过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来感受鸦片战争中的基本史实,缓缓拉开鸦片战争的大幕,最后通过讨论分析“林则徐若不被撤职查办鸦片战争会胜利吗”来升华对本课的认识。1.导入新课(1)请学生讲一讲自己认识的林则徐(2)老师PPT展示林则徐的生平简介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林则徐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嘉庆十六年赐进士,编译《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为官40年。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设计意图:作为新课的导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常识说说林则徐,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掌握的层次;教师在PPT展示出林则徐的生平介绍,完善学生的认识。2.人物感知PPT展示林则徐的重要经历(1)初露锋芒。道光十七年(1837年)初,任湖广总督,严禁鸦片,卓有成效。(2)上书道光。次年上奏道光帝,力主禁烟。(3)钦差赴粤。(4)禁烟奔走。入广州之前.林则徐先弄清广州受鸦片毒害情况,查找各家烟馆,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于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3月〕抵广州,于二月初四(3月19日),林则徐会同邓延桢等传讯十三行洋商,责令转交谕帖,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并具结保证今后永不夹带鸦片,他还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还说出了“海乃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名句。提问:林则徐的“海乃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什么意思?能反映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大海因为有矿光的度量才容纳了成百上千的河流;高山因为没有凡世杂欲才如此挺拔。表现了林则徐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反映出他是一个正直大气的人。)(5)人生的辉煌。他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鸦片贩子,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这就是闻名世界的虎门销烟,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个伟大胜利,这一壮举,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增长了中国人民的斗志。(6)革职查办。英国殖民者不肯放弃罪恶的鸦片贸易,而且蓄谋要用武力侵略中国。林则徐在广东一边禁烟,“边积极备战,修建炮台,拉拦江木排铁链,相信“民心可用”,招募五千多渔民编成水勇,屡败英军的挑衅。在1839年下半年,取得九龙之役、川鼻官涌之役等反击战的胜利。道光帝盲目骄傲,下旨停止英国贸易。于道光十九年十二月初一日(1840年1月5日),清廷授林则徐任两广总督。鸦片战争爆发后,定海失陷,清政府屈辱求和,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香港岛,赔款2100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等。但道光帝却把这一切都归罪于林则徐,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光绪帝革职。再被革职查办的时候他说道。提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受到祸害而躲开。(7)再任钦差。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朝廷重新起用林则徐,调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在任滇都时,他提出整顿云南矿政,鼓励私人开采,提倡商办等主张。这反映出他的思想中包含着萌芽中的资本主义思想。(8)赴任辞归。提问老师提问,六人一小组讨论(选出发言人):①看了林则徐大部分的人生,你认为他的命运是怎样的?(跌宕起伏)②看了林则徐的经历,如果“你”是林则徐,你会选择上书道光提倡禁烟吗?为什么?(开放式回答)③评价林则徐(开放式回答)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作为本课的第一个重点,教师在用PPT展示概括出的林则徐的经历,让学生根据这条线索一步步展开内容,根据线索也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林则徐的经历的起起伏伏,更能感知在那样一个特殊的背景下,一位胸怀祖国的钦差大臣风雨飘摇的命运。在这个过程中也掌握了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最后的三个问题是让学生感知,答案并不唯一,目的就是让学生插上思考的翅膀,换位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用今天的思维去思考如果是“你”“你”会跟林则徐一样选择禁烟还是做一个默默无闻,但能自保的人,这个问题能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价值观的引导,怎样选择都无可厚非,只要能说出自己的理由就可以。对于林则徐的评价,也是培养学生的对历史人物评价的能力,评价可以多角度多方面,自圆其说即可。3深入感知历史(1)请同学阅读教材并说一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签订了哪些条约。(2)老师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入中国。但是,它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经济掠夺。英国联络美法两国,向清政府提出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要求,遭到拒绝后,决定采取武力解决问题。1857年12月,英法侵略军五千六百余人(其中法军一千人)在珠江口集结,准备大举进攻。美国公使列卫廉和俄国公使普提雅廷也到达香港,与英、法合谋侵华。其时,清政府正以全力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加上“饷糈艰难”,对外国侵略者采取“息兵为要”的方针。叶名琛忠实执行清政府的政策,不事战守。12月28日,英法联军炮击广州,并登陆攻城。都统来存、千总邓安邦等率兵顽强抵御,次日失守。广东巡抚柏贵、广州将军穆克德讷投降,并在以巴夏礼为首的“联军委员会”的监督下继续担任原职,供敌驱使。叶名琛被侵略军俘虏,后解往印度加尔各答。侵略军占领广州期间,当地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帝国主义斗争。广州附近义民在佛山镇成立团练局,集合数万人,御侮杀敌。香港、澳门爱国同胞也纷纷罢工,以示抗议。广州陷落后,四国侵略者合谋继续北上,以便对清政府造成直接威胁。1858年4月,英、法、俄、美四国公使率舰陆续来到大沽口外,分别照会清政府,要求指派全权大臣进行谈判。俄、美的照会还表示愿意充当“调停人”。咸丰帝一面命令清军在天津、大沽设防,一面派直隶总督谭廷襄为钦差大臣,前往大沽办理交涉,并把希望寄托在俄、美公使的所谓“调停”上。英、法侵略者并无谈判诚意,只是以此拖延时间,加紧军事准备。5月20日,英法军舰炮轰大沽炮台。驻守各炮台的清军奋起还击,与敌鏖战。但谭廷襄等毫无斗志,望风披靡,加以炮台设施陈陋,大沽失陷。英法联军溯白河而上,26日,侵入天津城郊,并扬言要进攻北京。清政府慌忙另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钦差大臣,赶往天津议和。桂良等在英法侵略者威逼恫吓下,于6月26日、27日分别与英、法订立中英、中法《天津条约》。1860年,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3)六人一小组讨论《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分别是和哪些国家签订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南京条约》的签订对近代中国有哪些影响?(4)教师板书英国—《南京条约》—英法—《天津条约》—英法—《北京条约》—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公使驻京十处通商赔款口岸通航天津商埠割地赔款教师说出《南京条约》签订的影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割地,被迫正式开启对外贸易,同时,中国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破坏中国主权,使香港成为英国进一步侵华的基地;(2)对中国人民的无耻掠夺,开创侵略者勒索赔款的先例;增加财政负担,激化阶级矛盾,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3)打开了我国东南沿海门户,便利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4)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提供了有利条件;(5)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提问:为什么我们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①丧失部分主权。②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提问:“林则徐若不被撤职查办鸦片战争会胜利吗”?(开放式回答)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清政府腐朽的封建制度)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也是本课另一个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鸦片战争的史实,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本自己找老师提出的问题的答案,老师在讲一讲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开端过程,然后让学生掌握都签订了哪些条约?大概内容,尤其要掌握。教师设想对于课本中提到的《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说法不太理解,所以对这句话做一个解释,让学生理解叫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最后的提问作为本课的升华,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鸦片战争,之后再回过头让学生思考,林则徐与鸦片战争的成败有关系吗?鸦片战争的失败或胜利是一个人或者是一群人导致的吗?最后引出问题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深入思考。七、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对林则徐的了解来作为切入点,根据高一的学生的认知特点,情绪体验较初中阶段强烈,情绪内容广泛,注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记忆以有意记忆为主,能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思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往往会以点盖面,比较偏激。以人物为切入点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但是有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会过分关注林则徐这个人物,而忽略了从林则徐过渡到鸦片战争中来,对于战争的细节本课没有过多涉及,仅仅单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鸦片战争史实,有可能会造成学生有疑问的情
本文标题:林则徐与鸦片战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892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