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湘潭大学2011求索杯复赛试题
2011“求索杯”复赛试卷(本试卷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化学兴趣学会姓名:院系:学号:分数:一,单项选择(共十七道,每道2分,请将答案填在表格对应方框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下列家庭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熟苹果催熟青香蕉B.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C.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D.用竹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2,白酒存放时间越长,香气越淳。原因是()A.醛类物质减少了,酯类物质增多了;B.酯类物质减少了,醛类物质增多了;C.酒中生成了氨基酸;D.酒精有香气。3柿饼外的白粉是:()A.果糖粉末B.葡萄糖粉末C.淀粉D.蔗糖粉末4.下列化合物酸性由强到弱的次序是()。(a)abcd(b)cabd(c)dbca(d)bacd5、下列分子中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是()。6.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国有只侦查小分队到德国法西斯一座十分隐蔽且又戒备森严的军火厂,上级要求小分队在三天内必须炸毁它,结果他们用十多只涂有化学药剂的老鼠完成了任务。根据你的推断,这种化学药剂是()A,TNTB,KMnO4和H2SO4C,黑火药和甘油D白磷的CS2溶液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B.游离态的硫可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C.葡萄糖可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输液、合成补钙药物及维生素C等D.福尔马林溶液具有杀菌、防腐性能,可用于海鲜类食品的防腐8某实验报告中有如下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A)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4.60C。(B)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稀H2SO4溶液。(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值为3.5。(D)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粗盐。9.若实验室电器着火,正确的灭火方法是()。(A)立即用沙子扑灭。(B)切断电源后用泡沫灭火器扑灭。(C)立即用水扑灭。(D)切断电源后立即用CO2灭火器扑灭。10.某同学要用滴定管移取48.00mL10%高锰酸钾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选用50.00mL碱式滴定管,检测滴定管密合性。(B)移取溶液前应用细小的的刷子洗净滴定管,并用高锰酸钾溶液润洗2~3次,确保移取的溶液的浓度不变。(C)移取液体时,由储液瓶直接灌入,快到0刻度线时,用滴管加入直至0刻度线。(D)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两侧的最高点相切。11实验室测定CuSO4·nH2O晶体里的结晶水n值时,出现了三种情况:(1)晶体中含有受热不分解的物质;(2)晶体尚带蓝色,即停止加热;(3)晶体脱水后放在台上冷却再称量。使实验结果n值偏低的原因是()。(A)(1)和(2)(B)(1)和(3)(C)(2)和(3)(D)(1)(2)和(3)12.某学生做完实验以后,采用以下方法分别清洗所用仪器:(1)用HNO3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2)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3)用浓HCl清洗做过KMnO4分解实验的试管。(4)用HCl清洗长期存放过FeCl3溶液的试剂瓶。(5)用NaOH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你认为他的操作()(A)(2)不对(B)(3)(4)不对(C)(4)(5)不对(D)全部正确13.欲配制和保存FeSO4溶液,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①把蒸馏水煮沸以赶走水中溶解的O2;②溶解时加入少量稀硫酸;③溶解时加入少许铁粉;④溶解时加入少量盐酸;⑤放入棕色瓶中。(A)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③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w.w.w.k.s.5.u.c.o.mA.合金材料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B.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D.在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是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15.酱油中没有的成分是:()A.氨基酸B.糖类C.食盐D.脂肪酸、16.生产面粉的车间严禁吸烟,主要原因是:()A.防止火灾B.防止爆炸C.保护环境D.保护工人免受尼古丁毒害17.用自来水养鱼时,将水注入鱼缸以前需在阳光下曝晒一段时间,目的是:()A.使水的硬度变小B.使水中次氯酸分解C.起到杀菌作用D.增加水中O2的含量18.在蒸馏实验中,下列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蒸馏烧瓶中盛约1/3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B.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到蒸馏烧瓶自来水中C.冷水从冷凝管下口入,上口出D.收集到的液体取少量滴入硝酸银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二、多项选择题.。(共六道,每道2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栏内)19、由下列各物质所配成的0.2mol/L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排列正确的是:()A.NH4Cl溶液中:C(Cl-)C(NH4+)C(H+)C(OH-)B.Na2CO3溶液中:C(Na+)C(CO32-)C(HCO3-)C(H+)C(OH-)C.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OH-)C(H+)D.(NH4)2SO4溶液中:C(NH4+)C(SO42-)C(OH-)C(H+)20、对复杂的有机物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如苯丙烯酸1—丙烯酯:可简化为,杀虫剂“阿乐丹”的结构表示为,若它在稀酸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有机物,则此两种有机物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遇FeCl3溶液均显紫色B.均能发生银镜反应C.均能与溴水发生反应D.均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2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HCO3-+OH-====CO32-+H2OB.向碳酸氢钾溶液中滴入过量澄清石灰水2HCO3-+Ca2++2OH-====CO32-+2H2O+CaCO3↓C.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ClO-+SO2+H2O====HSO3-+HClOD.硫酸铜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Cu2++SO42-+Ba2++2OH-====Cu(OH)2↓+BaSO4↓22、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阴极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23、设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NA个水分子所占体积约为22.4升B.常温、常压下,22.4升N2所含的分子数小于NA个C.在1molFe3O4中加入足量盐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总数为8/3NA个D.在标准状况下,Cl2和H2的混合气22.4升,光照后原子总数约为2NA24.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和生物生存,工农业生产等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或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A.水分子可通过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到B.天然降水洁净清澈,提倡直接作为饮用水C.水的比热比沙石,泥土大得多,这是沿海地区日夜温度差比内陆地区小的主要原因D.水能灭火,可是把少量水洒到烧旺的煤炉中火焰反而更猛烈,此时水起催化作用E.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F.水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白天植物吸收大量的水主要用来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G自来水中滴人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热水瓶底常沉积一层水垢,这些都说明自来水不是纯净物H.水能载舟,是由于水有浮力,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3.判断。(共六道,每道2分)1、茶叶中除生物碱外,还有酸性物质,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对胃刺激作用,有利于消化吸收。()2、内脏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钙。()3、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荧光增白剂,一般的造纸厂还用氯做漂白剂,在生产过程中一系列化学反应将产生二氧基类化合物会导致肝癌。()4、当误食有毒物时,喝一些糖开水,有解毒作用。()5、把蛋壳捣碎装在小布袋里,放入热水中浸泡5分钟捞出,用泡蛋壳的水洗脏衣服,格外干净()6、镜子背后的涂层不是水银。()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请分别写出生活中常用的小苏打、苏打、大苏打的化学名称(或化学式)、、。2、“液化石油气”跟“煤气”不同。煤气是用煤制造的,它的主要成分是、、化石油气是开采石油或炼制石油的副产气,它的主要成分是、和煤中毒实质上是气体中毒,防止室内煤气中毒的简便而行之有效的方法为。3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污染和大气污染两大类。从世界范围来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等。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4、在一些胃药的成分中,常常含有氢氧化铝,它在人的胃内起的作用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是化学上最复杂的一种维生素,且是目前唯一含有金属的维生素。6、对绝大多数物质来说,随着温度的降低体积缩小,其密度增大,而物质的密度在4摄氏度时最大。7、臭氧浓度降低和臭氧层的破坏,将对地球生命系统产生极大的危害。臭氧层的作用是层的破坏是由于大量的排放和。8、近年来,多次发生煤矿瓦斯爆炸事件。瓦斯已成为导致我国煤矿特大恶性事故的“头号杀手”。(1)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瓦斯属于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当瓦斯爆炸时,下列自救措施不当的是_____________。A.站在原地不动B.背对爆炸地点迅速卧倒C.若眼前有水,应俯卧或侧卧于水中。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选择合适通道迅速逃生(3)煤矿瓦斯爆炸有三个必要条件:瓦斯浓度达到爆炸限度、足够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对任何一个条件的有效控制都可避免瓦斯爆炸。这类事故的发生也提醒我们在做易燃、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9、一个H2O分子与一个HF分子之间存在四种分子间力,即,色散力,取向力,诱导力。五.简答题。(10分)1.为什么有人用草木灰清洗一些厨房用具?(4分)2、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观点已成为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布云行雨”的愿望,如今已成为现实。简述两种人工降雨方法并说明其理论基础。(6分)2011“求索杯”复赛答案化学兴趣学会一.单选题1~5DADCD6~10DDDBB11~15DDDBD16~18BBB二.多选题19~24ACCDADACBDCEG三.判断1~6错对对错对对四.填空1、碳酸氢纳碳酸钠硫代硫酸纳2、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甲烷丁烷丙烯丁烯一氧化碳中毒注意室内通风3、粉尘污染大气污染SO2CO2NO2(NOx)火石(或矿物质)废气4、中和过多的胃酸Al(OH)3+3HCl=AlCl3+3H2O5、维生素B)6、水7、可以减少太阳紫外线对地表的辐射NO2和氯氟烃化合物(氟里昂)。8、1)混合物(2)A;(3)火源;氧气;点燃气体前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或应该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或从遵守规章制度或注意安全等方面均可)9、氢键五.简答题1.草木灰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钾,所以草木灰的水溶液呈碱性,有一定的去污作用2.干冰具有独特的凝聚水蒸气的作用,即作为“种子”的云中冰晶或冰核。干冰升华过程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而温度降低也是使水蒸气变为雨的重要因素之一,只要温度降到零下40℃以下,就能实现人工降雨。根据过冷云层冰晶成核作用的理论,科学家们又发现可以用碘化银(AgI)等作为“种子”,进行人工降雨。而且从效果看,碘化银比干冰更好。碘化银可以在地上撒播,利用气流上升的作用,飘浮到空中的云层里,比干冰降雨更简便易行。
本文标题:湘潭大学2011求索杯复赛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951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