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概述日本锦鲤的品系特征及人工饲养技术
概述日本锦鲤的品系特征及人工饲养技术锦鲤(Brocardedcarp)隶属于鲤科(Cyprinidae)、鲤属(Cyprinus)鲤(Carpio),日本称为Nishikigoi,原产于日本北部沿海的新泻县中越地区,是由鲤鱼突变品系经人工选育、定向培育而成的大型名贵观赏鱼类。锦鲤以其雄健的身躯、绚丽的色彩、华丽的斑纹、潇洒的泳姿、温顺的习性而享誉世界,被人们称为“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日本锦鲤具有体色艳丽、风度雄健等优点,是一种集观赏、垂钓、美食于一体的较大型观赏鱼类,素有“水中瑰宝”之美誉,且易于饲养,越来越受观赏鱼爱好者喜爱,已成为休闲观赏渔业的当家品种。一、锦鲤的分类及特征根据鳞片的差异,锦鲤可分为两大类,即普通鳞片型和无鳞或少鳞型,无鳞或少鳞型的称为德国系统锦鲤,是由德国引进的革鲤和镜鲤与日本锦鲤杂交培育出的品种。根据斑纹的颜色分为三大类,即单色类,如浅黄、黄金、变种鲤等;双色如红白、写、别甲等;三色类如大正三色、昭和三色、衣等。根据日本“爱鳞会”分类标准将锦鲤分成13大类,每类又根据锦鲤体表色彩和斑纹的不同分为很多品种。l、红白此品系是日本锦鲤代表品种之一,与大正三色、昭和三色一起被称为“御三家”。体色为白底上衬红色斑纹,头部须有红斑且不过吻部。根据红斑的数量、形状和部位可分为二段红白、三段红白、四段红白、闪电红白、富士红白、鹿子红白、德国红自等。2、大正三色此品系特征是在鱼体的纯白底色上分布红色和黑色斑纹。头部要有红斑,背肩部要有黑斑,胸鳍上有黑色条纹,黑色不进入头部,黑色色质要如墨一样黑,背侧有大的绯红色斑纹和黑色斑纹和谐地排列。根据红斑、黑斑的位置可分为口红三色、赤三色、富士三色、德国三色等。3、昭和三色昭和三色特点是大块墨色为底色,上衬红、白花纹,黑斑进入头部,此为本品系特征,胸鳍基部有半圆形黑斑,又称元墨。主要品种有淡黑昭和、绯昭和、近代昭和、德国昭和等。4、写鲤写鲤的体色是以黑色为底色,上面有白斑、黄斑或红斑。根据褐色底色上斑纹颜色分为白写、黄写、绯写、德国写鲤。5、别甲(别光)在洁白、绯红、金黄的不同底色上呈现出黑斑的锦鲤,称为别甲。主要有白别甲、赤别甲、黄别甲。6、浅黄及秋翠此类是两类合为一类的锦鲤品系。浅黄是锦鲤的原始品种,其背部呈深蓝色或浅蓝色,鳞片外缘呈白色,颊颚、腹部和鳍基部呈红色,有清晰的鳞片网纹。秋翠是浅黄与德国镜鲤杂交培育出的品种,属于德国系浅黄,其背部呈翠蓝色,其背部和侧线上有排列整齐的镜鳞,鱼体犹如秋季湛蓝色的天空。7、衣鲤是红白或三色与浅黄杂交产生的品种,在红斑下有若隐若现的蓝色或墨色,犹如穿了一件薄衣。在红白的红斑下有浅蓝色的称为蓝衣。在大正三色红斑下有浅蓝色的称为衣三色。在昭和三色红斑下出现蓝色斑纹称为衣昭和。8、光泽类全身具有闪亮金属光泽的一类,主要有黄金、白金、红金、德国黄金等。9光写类是写鲤与光泽类杂交而成的后代,据闪亮金属光泽,色斑与写鲤相似,据大块斑纹。主要品种有孔雀、黄金写等。10、花纹皮光鲤是除写鲤以外的锦鲤与光泽类杂交的品种。主要品种有菊水、大和锦、松竹梅、锦水等。11、金银鳞是通过不断地杂交得来的。鱼体全身有金色或银色鳞片,闪闪发光。如果鳞片在红色斑纹上,则呈金色光泽,称金鳞锦鲤;在白底或黑底上,则呈银色光泽,称银鳞锦鲤。12、丹顶头部中央有鲜红或单一颜色斑块,身体上没有与头顶斑块相同的色块。常见品种有丹顶红白、丹顶三色、丹顶昭和、张分丹顶、黑丹顶。13、变种鲤按13大类分类法,除上述12类以外的其他锦鲤都归属为变种鲤。主要品种有乌鲤、九纹龙、茶鲤、绿鲤、松叶、落叶、紫鲤、黄鲤等。二、锦鲤养殖主要技术1鱼池建造选择腐殖质土壤,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亲鱼池面积30—40m2,池深1.5—2.0m,水深1.2—1.5m。产卵池15—20m2,池深1.5m,水深1.0一1.2m。孵化池3—5m2,池深0.8一1.0m,水深0.6~0.8m。苗种池10一15m2,池深0.5~0.6m,水深0.4m。成鱼池面积视饲养量而定,池深1.5—2.0m,水深1.5m左右。新建水泥池使用前先除碱,蓄满水后加入稻草或麦秸,浸泡15d左右排出池水,再用清水冲洗几次。2亲鱼选择锦鲤就其色彩图案而论,是一种极不稳定、变异性很大的品种,一胎鱼中优劣各异,表型很多,而审视锦鲤品质优劣主要着眼于姿态和色彩,因此选育技术极为重要。从仔鱼到两岁鱼饲养过程中,要经过4.--,5次筛选。筛选之前须了解锦鲤亲本的性状和特征,根据品种特征进行挑选。锦鲤雌雄识别方法是:从外观上看,雌鱼身体短粗而丰满,腹部膨大,胸鳍端部呈圆形。雄鱼身体较瘦长,胸鳍端部略尖,在胸鳍的第一根鳍条和鳃盖上有若干白色“追星”。锦鲤的繁殖适龄一般在3龄~10龄之间,体重达到1.5kg以上。用于繁殖的亲鱼要经过严格的选择和精心的培育,特别是选择亲鱼时,首先应确定亲鱼的血统。亲鱼应具有良好的体型、优秀的质地,以及较强的抗病能力等,其次要体质健壮、色泽晶莹、品种特征明显、游姿稳健、无病无伤。3亲鱼强化培育繁殖前要将亲鱼配组。一般雌、雄鱼以1:3或1:2的比例配组。亲鱼雌雄分养,用水深1.2m、面积100m2的水泥池暂养,每个池子可放养4—8尾,微流水养殖,要求水中溶氧在5mg/L以上。投喂鲤浮性饲料,必要时可搭配鳗鱼饲料,投喂量以每天亲鱼重的2%计算,上、下午各投喂1次。4产卵及孵化每年5月左右,当水温稳定在16℃以上时,可将雌雄锦鲤按比例挑出放入产卵池,产卵池中预先放置消毒好的鱼巢。产卵后捞出亲鱼,将鱼卵转入孵化池。5d~7d后鱼苗孵出。鱼苗孵出3d~4d后开始浮到水面觅食,此时,应立即将鱼苗捞往苗种池。用熟蛋黄、豆浆、藻、软虫等为饵料投喂。1周后,投喂水蚤、红虫和切碎的蚯蚓等,并适当补充人工配合饲料,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当鱼体长到2cm以上时,即可移到成鱼池饲养。5幼鱼的挑选孵化后的仔鱼饲养20d~30d,鱼体长到3cm左右时,开始进行挑选,去劣留优,强化生长速度,以达到保护性状的目的。挑选幼鱼是饲养过程中获得优质锦鲤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在孵化后的3个多月期间内进行3次~4次挑选。第1次挑选在仔鱼孵出后的20d~30d内进行,鱼苗体长达到3cm左右。主要是选留体质健壮,游动活泼,脊柱笔直,各鳍无畸形或缺陷,品种特征明显的个体。对其它个体淘汰掉或另行培育出售,但品种不同,其生长速度和形成斑纹的时间也不相同,所以品种特征显现时间也有早晚。第2次挑选在第1次挑选后20d左右开始,选择标准为各鳍形状是否优美,尤其胸鳍,头形是否对称,眼、吻、触须是否变形,色彩是否鲜艳浓厚,图案斑纹是否清晰,品种特征是否明显等。第3次挑选与第2次挑选间隔20d左右。选择标准:鱼鳍大小比例要适宜,色彩鲜明,白底要纯净,不能有污点,红斑要求边缘清晰,黑斑要浓淡均匀,斑纹左右平衡,若在吻部及尾柄部有白色部分要清晰,品种特征明显等。第4次挑选与第3次基本相同。经过上述3次~4次挑选,一般每尾鱼所繁殖的后代中,最终符合要求的仅为1000尾~3000尾或更少。锦鲤是大型鱼,具有食用价值,经多次挑选淘汰出来的鱼苗可以作食用鱼饲养。6成鱼的饲养管理锦鲤食量较大,放养密度以稀一些较好。大面积水泥池养殖,每mz放养3尾~5尾为宜,适当搭配草、鲢、鳙等进行混养。锦鲤是杂食性鱼类,可将剩饭、剩菜、果皮等,加入10%左右的动物内脏、福寿螺、蛆蛹、蚯蚓等动物性饲料混合制成颗粒投喂。应坚持“四定”投喂,具体投喂时,要根据鱼体大小、气候变化及水质情况适量投饲,每次喂料以15min~30min为宜,日投料量为鱼体重的5%~6%。高温阴雨天气要注意增氧,防止泛池的发生。冬季可将锦鲤移入室内,室内水温保持在2℃~10。C,适当投给易消化的饵料,保证安全越冬。7疾病防治锦鲤生命力较强而较少发病,但要做好养殖池和鱼体的消毒工作。定期施用生石灰,敌百虫等,对发病鱼应及时诊断和治疗。其常见病有:肠炎病、水霉病、竖鳞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参考文献[1]李小勇,黄波.锦鲤人工繁殖与养殖技术[J].江西水产科技,2011,(2)[1]梁拥军,孙向军.日本新泻地区锦鲤业概况[A].中国观赏鱼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1]连金珠.锦鲤的养殖技术[J].内陆水产,2007,32(7)[1]沈超.锦鲤养殖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2,(4)[1]陈万光,张耀武,郭国强.日本锦鲤亲鱼培育及人工繁殖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
本文标题:概述日本锦鲤的品系特征及人工饲养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31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