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日本地震聚焦核电安全(能源与节能技术课程论文)
《能源与节能技术》课程报告日本地震聚焦核电安全在能源与节能技术的课堂上,老师经常结合社会热点以及生动、真实的纪录片,给我们灌输能源与节能的知识,使课堂充满了趣味性。3月11号,日本9.0级大地震令全世界为之震惊,老师结合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件以及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反应堆爆炸特大事故,给我们讲述了有关核能的知识,令同学们对核能有了新的认识。做为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系的一名学生,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所以对近来发生的地震以及核泄漏等重大事件就尤为的关注。在此,就针对日本地震所引发的核泄漏事件以及切尔诺贝核电站核反应堆爆炸事故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和分析,希望可以引起大家的关注与思考。日核惊魂:核泄漏如何发生发生在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的9.0级地震,叠加海啸、核泄漏三重灾难,成为日本“二战”后最深重的公共危机。这场浩劫已造成日本13802人死亡,14129人失踪。地震引发的海啸,冲垮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安全屏障,导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美国三里岛核事故的阴影再现。整个日本,乃至全球,也因此陷入对核辐射与核安全的担忧和恐慌之中。核泄漏是如何发生的呢?地震之后的海啸造成应急电力故障,冷却系统无法工作,反应堆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去。东京时间3月11日14点46分(北京时间13点46分),当9.0级地震发生时,位于福岛工业区的福岛第一核电站自动停止运行。地震不仅威胁到核电站本身结构的稳定,也威胁到核电站的电力供应。但对福岛第一核电站而言,真正可怕的是此次特大地震所引发的海啸。由于地震对当地输电系统造成破坏,按照预先设计的要求,核电站启动了应急柴油机发电机组。不幸的是,一个小时后,7米高的海啸抵达,外部水淹导致所有应急柴油发电机出现故障。福岛第一核电厂1号反应炉1971年开始运转,运行时间将近40年,严重老化。据日本媒体报道,今年2月7日,东京电力公司完成了对于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的分析报告,报告称机组已经服役40年,出现了一系列老化迹象,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中性子脆化、热交换区气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出现腐蚀等。抗震标准老化也为事故埋下了隐患。日本早期核电站设计抗震标准为里氏6.5级。2006年日本修改了核电站抗震标准,将这一标准提高到抗震能力最大为里氏7.0级。但目前日本国内55座核电站中,只有静冈县的滨冈核电站达到了最新抗震标准。据东京电力公司文件显示,对第一和第二核电站的地震测试假设,最高只有7.9级,换言之,该核电站的安全设计水平,远未达到抵御9级地震的标准。切尔诺贝利:核阴云仍在徘徊日本东北地区大地震及海啸引发核泄漏危机,引发全世界关注与担忧。人们很容易联想到1986年4月26日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尽管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早已停止运行,但这场灾难的贻害在25年后的今天仍未散尽,如何永久清除核泄漏后患的方法仍在探索之中。为了清除核事故的影响,保障居民的健康,苏联政府在每一个州和地区建立了切尔诺贝利事故受害者治疗与预防机构,对受害者提供免费医疗帮助。还特别在莫斯科建立了联邦抗辐射保护儿童科学实践中心,治疗受辐射的儿童。十几年来,该医疗保障系统诊治切尔诺贝利事故受害者达几百万之多,其中包括20余万名儿童。在受灾严重地区,还建立了心理治疗中心。同时,政府还建立了统一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受害者清单”,对受害者身体状况进行跟踪监视。截至2001年1月1日,列入俄罗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受害者清单”的人超过57万。切尔诺贝利事故造成欧洲受核污染的区域超过了20万平方公里(辐射强度高于每平方公里1居里)。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白俄罗斯(4.35万平方公里)、乌克兰(3.76万平方公里)和俄罗斯(5.93万平方公里)。部分东欧国家、芬兰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核污染。大量的放射性核素碘-131和衰变期很长的铯-137通过空气的流动扩散,严重污染了空气、土壤和河流,破坏了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系统。仅俄罗斯受放射性物质铯-137污染的耕地就达29万公顷,森林达98万公顷。核辐射使受灾区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事故后第一个月内,电站周围的动物数量大大减少,部分动物种群消亡(比如鼠类动物),2年后才开始恢复;电站周围2公里内松树全部死亡,30公里内树梢死亡、外形发生了变化,一年后才开始恢复。同时,在大部分受污染的地区还发现了动植物遗传基因的改变和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等现象。事故后检测发现,居民使用的农产品也受到严重辐射污染。消除农业生产过程的核污染成了首要任务。为了使农产品中的放射性核素降低到标准范围内,政府采取了禁止在受污染的地区生产农产品;在耕地中添加石灰、使用特殊的化肥和提高钾肥含量;用含有亚铁酸盐的药品喂养动物;使用加工技术在第一级农产品中降低放射物质含量等多种措施。为清理切尔诺贝利事故核污染,苏联政府先后动员了80万人参加事故的清理工作。仅俄罗斯就有20万人参加。他们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最直接受害者,被称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清理者”。事故后第一月内,清理人员中就有28人因受到超强辐射而死亡,145人得白血病。截止今日,清理人员中俄罗斯人死亡超过了1万,残疾者达到27%。事故清理者和污染地区居民发病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呼吸道疾病增加21.1%,血管疾病增加12.1%,感官疾病增加11%,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倍增,清理者自杀现象增多。切尔诺贝利事故带来的这些社会后遗症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大大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受害者由于长期心理恐慌、紧张而导致的疾病及其损失超过了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造成这种影响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在长时间内没有说明事故的真相,没有及时向社会提供可靠的信息,公众缺乏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程度和后遗症的正确认知(认为所有产生的疾病都是由辐射引起的),西方媒体大量委曲和失实的报道等。政府因失信于民,使得许多清理计划和措施难以实施。重审中国核电发展未来·中国缺一部核安全法我国在核安全和辐射安全方面存在法律空白,核能领域基本法原子能法立法一拖再拖,27年依然没有出台,中国核安全法律缺位问题突出。核安全涉及到铀矿资源的勘探和开采、整个核燃料循环、放射性废物处置、放射性物质运输、核技术应用、市场准入、事故应急、核损害赔偿、法律责任等多方面,目前有关核安全的法规规章无法涵盖上述方面且层级偏低,亟待制定一部专门的核安全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核安全监管的主体、程序及责任,核安全事故的信息公开等等,将核安全纳入法治的轨道。在核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核安全立法。环境保护部发布的《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属于政府部门规章范畴,只是设计核电厂的选址和环境标准问题,法律层级和效力都明显偏低。在原子能法的立法进展缓慢的现实情况下,建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尽快制定出台核安全法,对核能安全监督、核能监管主体及责任、核事故应急处理以及相关法律责任进行全面规范。·中国核电的宝贵一课对于中国而言,核电起步也晚;第一个核电机组,一直到1991年才正式并网发电,至今还不足20年。也就是说,核电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两起事故,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事故以及1979年的三里岛事故,在此之前,都已经发生。福岛事故的发生,无疑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窗口,去更好地理解核电业的复杂性,以及潜在影响的广度。更何况,中国核电正处在一个从适度发展到积极发展的重要关头。在这样的关头,多一些参照系,总是件好事。目前,中国已经并网发电的核电机组是11个。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在建的为20个机组,占到了全球在建机组的近四成。除了中国之外,印度和俄罗斯也都对于发展核电颇为积极。客观地说,相对于其它能源,核电还是有其优势之处。水电受季节影响大,火电不仅污染大,有减排压力,而且电煤运输也是瓶颈;至于风电和太阳能,典型的看天吃饭,稳定性差。唯有核电,可以稳定地提供能源,不受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的核电发电量,仅占全部发电量的2%;日本这几年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四分之一左右。即使与14%的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们差距也很大。应当承认,中国的核电发展,从技术和监管上起点并不低。无论是自主研发的,还是来自法国、俄罗斯以及美国的,在安全性上都远超此次发生事故的福岛核电机组。而在国家核安全局的牵头下,中国的核电安全规范,也完全满足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要求。过去20年来,未出现任何导致放射性外泄的安全事故,就是一个例证。然而,我们也听到一些善意的提醒。比如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这两年就一直在呼吁,在核电大发展的时候,监管能力建设一定要跟得上。毕竟,有经验的监管人才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这种担心,也许并不是多余的。从我个人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这些年核电发展成绩不小,隐患也客观存在。一些核电站在保养和维护方面,多少存在操作不规范的地方;而与外方的技术合作,在个别项目上也出现了衔接不好的情况。地方政府的核电冲动,从经济上不难理解。毕竟,一个是核电项目本身就投资巨大;而且,电力上去了之后,也有利于地方进一步招商引资,甚至发展高耗能产业。但作为国家整体而言,核电发展一定要留有余地。不能让监管者或者经营者、建设者,有疲于奔命的的感觉;弦拉得太紧,永远不是好事。这样,大家只顾眼前的问题,往往容易忽略在远处的潜在危险。在中国核电选址中,规避地震带是一个前提条件。但这不代表持续监测就无意义,要知道,我们很难说已经对所有断层都有了百分之百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好核电安全的科学普及,以及信息公开工作。通过增加透明度,来最终消除公众不必要的恐慌。一味回避安全问题,短期之内或有利于项目推进,但长期而言,只会使得整个行业付出更大的代价。在信息沟通方面,尤其需要关注的,是与核电站周边社区的沟通。两者之间应有直接渠道,定期交换信息;仅仅邀请个别村民不定期参观核电运行状况,不是一个持久的、制度性的办法。只有持续沟通,所有的预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我们一定要经常问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灾难明天早上降临,我们是否准备好了?千万别告诉我不可能,先回答我:你是否准备好了?福岛事故的最惨痛教训,就是昨天你没有想到的极端情况,很可能就是明天不得不去面对的现实。结束语:短短几周的选修课结束了,但在这些时日,我的收获却颇深。通过老师的讲解与观看纪录片,让我对能源以及节能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要作为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与修养。广博的知识能够帮助记者、主持人和被采访对象有共同语言,比如采访核泄漏事件,就要有相关的核能源知识。如果记者的问题提不到点子上,或者总问一些很浅的问题,答者也会索然无味。丰富的知识还能帮记者、主持人把新闻做得丰富、生动、主题深化,更富有说服力。从目前的新闻实践中,新闻媒介急需一批学者型或专家型的记者、主持人。这些记者、主持人应该既有广博的知识,又在某一专业,如金融、法律、经济、环境等领域,有一定的造诣,成为行家里手。尤其在报纸的深度报道、电视台新闻透视等栏目中需要这样学者型的记者和主持人。所以,能源与节能技术这门课给我补上了有关于能源知识的弥足珍贵的一课,同时也很感谢老师的付出,为我们带来了这样一门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课程。
本文标题:日本地震聚焦核电安全(能源与节能技术课程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96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