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浅析农家书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
无形的充电器前言................................................................................................................................21农家书屋概况............................................................................................................21.1建设情况.........................................................................................................21.2管理情况.......................................................................................................22农家书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22.1在农村经济建设方面,农家书屋是致富的“好帮手”.............................22.2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农家书屋是精神的“营养品”.............................32.2.1老年人的“夕阳红剧场”..................................................................32.2.2儿童的“欢乐谷”...............................................................................32.2.3中青年的“休闲俱乐部”..................................................................42.3在法制建设方面,农家书屋是普法的新阵地.............................................43农家书屋发展现状....................................................................................................43.1存在的问题......................................................................................................53.2制约农家书屋读者需求的因素分析………………………………………..54农家书屋发展对策....................................................................................................64.1从书屋构成元素方面看..................................................................................64.1.1书是关键,内容是本质......................................................................64.1.2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64.1.3创新书屋管理制度……………………………………………….......74.2从社会外部环境角度看.................................................................................74.2.1做好宣传,扩大农家书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74.2.2与当地邮局部门合作,更好的配置各种资源………………………84.2.3与当地新华书店合作,发挥各自优势………………………………84.2.4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农家书屋…………………………………...85农家书屋发展展望…………………………………………………………………96附录1…………………………………………………………………………….....97附录2……………………………………………………………………………...108附录3……………………………………………………………………………...109附录4……………………………………………………………………………...12前言“十一五”以来我国文化建设进入“创新发展期”。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均等性、便捷性日益完善。农家书屋工程正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主要由政府投入建设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1农家书屋概况1.1建设情况2010年,翔云镇在翔云村建立第一个农家书屋试点区,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和支持。至2011年底,农家书屋已遍及全镇5个行政村。书屋均建立在村委会活动室内,占地面积约15平方米,条件较好的村委约20平方米;各书屋藏书约2000册,涉及政经、科技、生活、文化、少儿等领域,音像制品10多种,自费订有《南方日报》、《南方农村报》、《人民日报》、《求是》、《泉州晚报》等报纸杂志;内设有书架、桌、椅等设施。1.2管理情况农家书屋由村主任或村干部担任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参加过培训,对各类书籍分门别类陈列,便于村民借阅。管理人员负责定期检查书籍是否存在被虫蛀、受潮、遗失、损坏等现象,同时做好科技书、工具书、重要文献、地方文献的入藏工作。书屋每月对外开放20天,较为踊跃的书屋月平均接待内阅、外界借阅460人次。书屋以“借阅有程序,本本有去处”为原则,并制订《借书登记薄》、《阅览登记薄》作好相关借阅记录。2农家书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2.1在农村经济建设方面,农家书屋是致富的“好帮手”我国是一个地理结构复杂,资源分配不均的国家,因此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农家书屋可以做好知识引导作用。有的农村地区风景独特秀丽有开发的潜力,农家书屋就应与村旅游发展相结合,增加旅游村的餐饮、礼仪等方面的书籍,邀请旅游等相关部门开展村旅游服务培训。例如在翔云镇翔云村,这里是风水宝地,也是翔云镇人民旅游的首选地,当地把“农家书屋”建成流动书屋,经常巡回在农民开办的“农家乐”中,先后为书屋投入配备了电视、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设施设备,使“农家书屋”成了村民和游客共育文明新风、致富奔小康的文化生活场所。有的农村地区以种植养殖业为主的,农家书屋应与农村产业相结合,帮助农民朋友解决种植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还可以配置这些农产品市场营销和市场前景方面的知识,帮助农民朋友们认识农业市场。2.2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农家书屋是精神的“营养品”2.2.1老年人的“夕阳红剧场”农村老年人口不断上升,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是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更多的是物质上),忽略了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精神生活。农家书屋的建设无疑是给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突破点。首先农家书屋可以作为一个集会点,可以把平常不爱出家门的老年人聚在一块,有文化的老年人可以把自己在农家书屋学到的知识讲述给没有文化或者阅读有困难的老年人听,丰富他们的生活。其次农家书屋的各种音像制品配置上考虑当地的文化习俗和老年人的欣赏习惯,让他们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怀念自己过去的日子。再次农家书屋可以定期开展各种养生讲座,提高老年人的养生意识。这样农家书屋的建设不仅可以减少农村家庭抚养老年人的压力,最重要的是也使农村老年人感受到了晚年生活的丰富,品位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2.2.2儿童的“欢乐谷”农村儿童是农家书屋的重要读者,因为儿童有自身特点,好奇心强,学习能力高,对知识的渴望程度高。因此农家书屋就有一个重要的使命,使这些处于成长期的孩子获取更多的知识。首先,农家书屋的儿童书籍如童话书,科普书等等可以让农村的孩子们感受到不一样的世界,也可以让他们学到很多在学校没有学到的课外知识,培养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学习欲。再次,农家书屋举办的各种小读者读书有奖活动,演讲活动以及办各种故事会等等,使孩子们在这里欢歌笑语,在这里快乐成长。2.2.3中青年的“休闲俱乐部”中青年读者往往在一天的劳累农活后,需要很好的休息。而当今农村中存在很多坏的风俗,如打牌赌博。农家书屋在农村中的扎根,可以让很多原本想看书而又没有书看的青壮年重拾以前的梦。农家书屋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青壮年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如通过读书解决了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惑、掌握了外出打工的基本常识、了解了文化常识等等。农家书屋举办的各种乡村歌手大赛以及有的有条件的农家书屋播放的当下流行电影以及各种新闻时事可以使中青年们摆脱一天的劳累,获得精神上的放松。2.3在法制建设方面,农家书屋是普法的新阵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法治建设方面。农家书屋的出现无疑为农村普法开辟了一块新的阵地。首先农家书屋设置的法律专栏或者如南京的“法律图书角模式”可以满足农民朋友们对法律法规知识的渴求。其次,各地方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法制宣传办积极扶持农家书屋在法律书籍方面的配置,各地也纷纷出现这些机关把法律书籍送入农家书屋,同时定期派法治宣传人员在农家书屋开展各种法制讲座。3农家书屋发展现状农家书屋工程包括建设、管理、维护和使用四个方面,四者缺一不可。建设好是前提,管理好是关键,维护好是重点,使用好是目的。目前,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农家书屋正处于大规模的建设阶段,对于后期管理考虑的还比较少。农家书屋多数建在村委会和农户家,书屋管理人员也主要包括村委会人员、农民,基本上没有配备专职管理员,且多数管理员的工作都是义务性的。书屋的管理主要采用“自主管理、自我服务“模式,有的农家书屋则采取图书“租售”等经营以求发展。3.1存在的问题1.职责不明。书屋资产归属、维护和后续发展由谁负责等问题,没有明确,难以做到各负其责,影响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2.重建轻管。有的书屋建成交付使用后,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没有纳入年度政府目标考核,对其日常的运行缺乏有效地管理和引导,影响其作用的发挥。3.资源匮乏。很多书屋的图书数量少,同一批次建成的配书雷同,没有为书屋订阅专用报刊,即使个别有也只是很少的几种党报党刊,基本无更新渠道,书屋只能维持现状,恰如一潭死水,没有活力。4、管理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书屋的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由村里工作人员兼任,均为义务管理者,加上缺乏专业知识,无法保证书屋的开放时间,缺少对图书的推荐宣传,不利于图书功能的发挥和阅读活动的推广。5、借阅率低。目前,农村大多数农民缺乏阅读习惯,加上宣传工作不到位,书屋虽然建起来了,图书借阅率偏低,情况好些的,平均每天三五人,差的平均三五天一个人。平均借阅率很低,大部分的图书还处于闲置状态。3.2制约农家书屋读者需求的因素分析制约农家书屋读者信息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实用信息匮乏。全国农家书屋正处于建设初期,有的书屋自购实用新书少,受赠的旧书多,有些知识内容解决不了生产实际问题,满足不了生活娱乐所需,与国家社会形势发展和农村实际情况相脱节,这样就激发不了村民读者的阅读兴趣,长此以往书屋的吸引力必然会锐减。2.信息化水平滞后。受经济状况、地域条件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的农家书屋信息化建设尚未普及,影响了读者获取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书屋在改变农村信息匮乏和文化落后方面未有多大成效。而一些开通网络的书屋,对网上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等服务工作推进缓慢,导致针对农村开办的公共文化服务
本文标题:浅析农家书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98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