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法与过程研究
1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法与过程研究2一、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过程方法研究通用的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过程及创新方法:(一)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过程的构成要素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过程的构成要素应由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设定、战略规划、主题选择、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等五个要素组成。1.建设目标设定组织建设目标的内容应是其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和组织使命的陈述,建设目标描述主要内容应包括“确立核心价值观和使命的陈述”。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描述应具有以下特质:(1)基于城市管理的公共性,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的制定主体应是全体市民与市政府官员,所以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应是市民与政府的共同建设目标;(2)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应表达出整个城市的共同核心价值观和理想追求;(3)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作用的时间是长期的,不会随内外部环境改变而轻易改变,因为它是激励、指引一个城市长期奋斗的理想,如果经常反复修改,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要注意,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的设定不是一个凭空捏造的过程,需要首先对城市的现状进行充分全面的调研分析;完成需求分析和宏观的发展定位;识别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挑战;针对挑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以确保发展目标可实现;最终提炼升华成为既忠于现实实际,又带有激励色彩的建设目标。2.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描述一个组织打算如何去实现其建设目标,包括发展道路的选择与体系框架、实施方案的拟定。智慧城市建设战略规划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和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智慧城市建设战略规划可包括下述内容:战略路径选择、战略方法模型选择、战略进程规划等,而其特质应是:(1)智慧城市的建设战略应由政府高级官员主导,在市民、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下完成。(2)智慧城市建设可能存在多个战略规划。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复杂性、长期性,要实现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一个战略可能无法覆盖这样的任务。在一个建设目标期内,3可以存在多个战略规划。(3)每个智慧城市的战略规划应有自己的特色。每个城市制定的建设战略规划都应根据自身的建设目标、历史、地理、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等情况体现出自身的特质。大多数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都是以长远的绩效收益为着眼点,可能会带来短期的效益损失,因此在规划中可以不进行效益规划。但某些较小的智慧城市项目,仍可加入效益规划(参考PAS181),以实现相关方的效益交付。3.主题选择主题是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最为迫切要完成的核心任务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主题的确立是对组织近期内所要开展的中心工作的认知,是组织战略目标实现的近期要害所在,是保障战略规划总体协调展开的方向和切入点。智慧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应在自身智慧城市建设战略规划的指导和要求下,在对外界环境与自身状况作出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提炼,选择出该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中心工作议题。基于以上分析,主题选择应具有以下特征:(1)主题选择是落实智慧城市建设战略规划过程中当前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或要完成的核心任务,这些问题或任务直接关系到战略规划能否顺利实现。(2)主题选择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外部环境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在实现主题选择的过程中,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有可能导致主题的转换。(3)在一个战略周期内,可能存在多个主题。4.战略实施从长远的建设目标描述到中长期的战略规划,再到近期的主题选择,至此,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的整体设计工作已经完成,近期建设任务已经明确,智慧城市建设将进入战略实施阶段。战略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智慧城市的战略实施应包括选择方案、调配资源、强化执行、配套改革、监督控制等内容,具有以下特质:(1)智慧城市的战略实施过程中必然要求组织机构的变革、业务流程的再造以及组织文化的变迁等行政体系要素的配合,而建设的前导性与环境变迁的相对滞后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智慧城市的战略实施必定会遭遇到来自文化、体制等的多重障碍。(2)智慧城市的建设必然带来城市资源与组织利益的重新分配和组合,这将使智慧城市的战略实施过程演变为不断协调矛盾和重新分配权利的过程,城市决策者要有在艰难的改革中前行的思想和行动准备。(3)智慧城市的战略实施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其中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以及某些状况的不4可预见性会使战略的意图和实际的行动之间常有不一致的情况,需要对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作出及时的调整补充。(4)在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各种复杂的情况和问题需要政府去应对和解决,这对城市政府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法都会提出多方面的挑战与考验,这也将促使城市政府的能力持续提升。5.战略评价战略评价是评定战略的价值高低。公共部门战略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战略实施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行政行为,它以系统、科学、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公共部门战略实施的相关信息为基础,目的在于促进公共部门的战略变革,提高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水平。智慧城市的战略评价是着眼于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实施效果进行的对战略价值高低的判断,目的是便于进行更好的战略调整。智慧城市的战略评价主要应包括明确评价任务、选择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实施评价、反馈评价意见等内容,所应具有的特质是:(1)智慧城市战略评价的价值观念是以建设目标为指引的,评价的标准是以战略规划为参照的,评价的内容是以主题为基础的,评价的方式是以战略实施为前提的,因此,智慧城市的战略评价是与建设目标、战略规划、主题、战略实施紧密相关的。(2)由于智慧城市建设涉及面广,影响程度深,因此智慧城市的战略评价也必将是多角度、多方法的,评价过程不能“一法统天下”。(3)基于智慧城市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特质的系统工程,因此对其进行评价的方式方法也必定是一个不断完善、反复提升的过程。(二)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过程的推进策略1.突出规划设计,强化系统谋划战略、规划、计划、方案等顶层设计工作是一个城市在创建智慧城市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将直接关系到建设起点、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建设路径。应通过认真的调研分析城市信息化基础、建设智慧城市所具备的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考虑自身发展地位、地区优势制定发展战略、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建设方案,明确年度、“十三五”期间和更长时期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增强系统部署智慧城市建设、谋划城市未来发展的能力。2.突出资源整合,强化统筹协调5一方面新技术创新应用引发部门间分工不断演进,造成资源和利益的重新配置;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为部门间协调配合、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和手段。绝大多数智慧城市应用项目都要不同部门密切合作,建设成果通常也是各部门共享共用,因而对部门间的分工合作,业务协同要求较高。智慧城市建设既要优化配置现有资源,又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原有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流程。同时,要按照“一体化、联动性”的要求,对项目进行分类分层次,强化统筹协调、条块结合,形成既鼓励区县错位发展形成特色,又确保资源充分整合、协调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局面。3.突出技术创新,强化智慧应用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广泛应用是当前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起步阶段应将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放在突出的位置,并随着建设的不断深入努力实现从技术创新向商业模式创新、服务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四个创新联动”的综合创新的转变。对此应该把握三个方面内容:一要着力攻克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关键技术,加快科技创新与核心技术产业化,促进“两化”深度融合;二要着力系统化智慧应用市场开发,以应用来驱动基础设施建设,以应用来带动智慧产业发展,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与市场机制、管理体制、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机结合;三要着力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促进资源整合共享,为项目示范推广和业务协同奠定基础。4.突出环境优化,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在当前以地方政府行政推动模式下的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应突出环境优化,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市场动力,保障智慧城市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建立智慧城市专项协调领导小组工作机制,成立专职机构牵头负责和协调全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二是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咨询指导、信息联络、考核评估、培训交流、人才培养等相关工作机制。三是建立政策扶持机制。编制实施智慧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统筹智6慧城市建设资金,创新政府扶持资金的有效动态支持机制,建立在投融资、税收、产业发展、本地化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保障扶持政策。四是强化决策咨询机制。加强研究咨询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开放合作的研究机制,开展针对本地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工作。五是强化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推进智慧城市人才基地建设,创建以智慧产业基地和智慧应用系统建设为依托的人才集聚平台。着力发挥高校科研机构资源力量,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六是完善市场推进机制。着力发挥财政资金“杠杆式”引导作用,强化试点示范和综合创新能力培育工作,狠抓智慧应用市场开发与智慧产业发展联动机制建设,积极做到“开发一个系统,引进一个团队,推出一批产品,培育一个产业,创建一个基地”。(三)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过程的方法创新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大致如下:首先需要确定发展建设目标、制定顶层的发展框架体系,明确要发展的重点类别,并设定相应的硬性指标和软性指标,用以在短期、中长期衡量智慧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在规划偏离实际需求时及时进行规划的调整,确保城市发展规划符合智慧城市的期望。接下来,需要识别智慧城市发展框架体系中各项的发展优先级别和层次,区分出最急需发展的项目和中长期项目,绘制智慧城市发展路线图。下面,进入详细规划阶段,细化开发阶段及过程,明确不同阶段政府决策者和所有相关方的角色定位,识别可能的风险和挑战,给出预期需要利用的资源预算和潜在收益分析,设计出具体的开发措施和解决方案。之后,召集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通过研讨会、头脑风暴等方式,确定具体项目的管理要求、服务要求和技术要求。开始着手实际进行资源的分配、职责职权的分工,开始实施项目。最后,针对此项目进行度量、审查和持续改进。对项目规划时设立的指标、要求的持续相关性进行定期的审查,并按需要调整项目实施方案和资源的分配等。7在以上的各个过程中,采用以下的创新方法能够大大提高规划的可靠性:1.突出智慧城市规划中的政府、社会、市场等多元主体的协作,提高居民公众参与程度。智慧城市规划方法创新,可以从规划公众参与、基础数据调查与获取手段、城市空间模拟和空间结构优化等方面进行。可以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如微博)、电子政务等信息时代的互动平台和智慧城市数据中心,满足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要求,进行规划的反馈和评价,增加城市规划的社会透明度。2.智慧城市应在总体统筹规划的框架下,落实分期建设内容和重点,突出规划的弹性和可操作性。将智慧发展的理念融入到不同层面的规划中,构建智慧城市的规划体系。此外,还要注意近期和中远期规划的区别对待,智慧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应以物联网、信息技术等基础网络和系统建设为重点,搭建智慧城市建设的信息数据平台和智能应用基础;中远期规划逐步扩展智慧应用领域,将智慧应用与空间功能相结合,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3.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善于把握数据和信息平台构建、智能应用的作用。利用大数据应用等技术手段,获取居民活动、交通流量、生态环境等时空间数据,为城市规划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基础数据。同时,通过位置服务LBS、GPS等技术方法对城市系统的时空动态规律进行分析,尤其是对居民行为的时空分布进行研究,由物质空间规划转向强调社会生活的综合性空间规划;利用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城市空间布局、空间演变趋势进行模拟与可视化。8二、智慧城市规划建设标准综合体构建智慧城市综合了城市发展规划、城市运行管理、城市公共服务、城市产业发展、政府行政管理等众多方面,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生态圈多方协同的前提是具备共同的语系基础和对工作预期的明确认知,只有依托可共同采用的标准,方能实现对相关方的教育和控制。成套的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标准综合体,构成了系统内部成员组织开展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统一指导文件,可有效保障不同项目之间的均一性和一致性,同时降低项目运作成本和风险;还可解决各层次智慧城市项目的顶层设计思路及实践实施方法问题,明确不同阶段政府决策者的角色定位,最终保障城市发展规划符合智慧城市的期望。经过对前六章
本文标题: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法与过程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48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