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浅谈我国盐业管理体制
第1页共21页浅谈我国盐业管理体制内容提要本文从我国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现代对盐业管理体制加以描述,涉及盐业管理、盐业体制、食盐专营等。从而论述我国现今的盐业管理体制,是关系着亿万人民健康的重大问题,真正代表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项长期任务。由于现今极少数盐业管理部门出现违反盐业管理制度的举措,引发一些媒体对盐业管理体制本身的质疑,有的甚至认为应当全盘否定食盐管理体制,为此本文就盐业行政与执法的管理体制作一初探。食盐专营,是为了加强对食盐的管理,保障食盐加碘工作的有效实施,保护公民的身体健康。1994年,国务院决定实行食盐专营政策。1996年5月27日,李鹏总理签署国务院第197号令,发布了《食盐专营办法》,确立了食盐专营的法律地位。我国食盐专营政策出台的背景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历朝历代都实行专卖制度,当然,历史上《盐铁论》及其专卖制度,是因为税收原因而为国家垄断,目的是增强封建王朝的经济实力。而我国今天的盐业管理体制的目的是全民食用合格碘盐,彻底消除碘缺乏病,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缺碘地区多、面积广,生活在缺碘地区的人口约有4亿多,占世界病区人第2页共21页口的近一半。而且碘缺乏病已流行了数千年,消除碘缺乏病危害,既是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项政治任务,为此我国政府做出了政治承诺,承诺到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如果我们运用逻辑学中的三段论来论证食盐专营,就很清楚:消除碘缺乏病,食用碘盐是根本措施;食盐专营是合格碘盐正常供应的制度保障,有了食盐专营的法律制度,才能确保碘盐市场不被劣质盐、非碘盐、工业盐冲击,保证人们吃上合格的碘盐,因此,现行的盐业管理体制是消除碘缺乏病的制度保证。目录内容提要………………………………………………………………1导言……………………………………………………………………5关键字…………………………………………………………………5一、奴隶时期的盐业管理…………………………………………5(一)虞舜时期的盐业管理…………………………………………6(二)夏朝时期的盐业管理…………………………………………6(三)周朝的盐业管理………………………………………………7(四)三代时期的盐业……………………………………………8二、封建时期的盐业管理…………………………………………10(一)春秋时期的盐业管理………………………………………9(二)战国时期的盐业管理………………………………………13(三)秦国时期的盐业管理………………………………………13第3页共21页(四)唐宋时期的盐业管理………………………………………13(五)清朝时期的盐业管理………………………………………16三、当今盐政管理体制……………………………………………17(一)食盐专营与市场经济关系…………………………………19(二)食盐专营和市场管理关系…………………………………19(三)政府和专营机构的关系……………………………………19(四)法规宣传和盐政执法关系…………………………………19(五)食盐专营和放开经营关系…………………………………22四、食盐专营,利国利民……………………………………………39注释…………………………………………………………………40参考文献……………………………………………………………41导言食盐专卖制度在我国存在历史十分久长,从春秋战国齐国开始一直到现在,几乎伴随封建社会整个发展过程,甚至在奴隶社会都有一套盐业管理体系。专卖古称“禁榷”,榷的意思是独木桥,禁榷合起来就是自己独占,不允许他人涉及经营。具体到盐专卖制度,它是封建统治阶级人为制订设立的。由其独占食盐生产和销售渠道,从中赚取利润,增加财政收入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封建社会中那些具有理财意识的士大夫们对此有一个形像的描述,“利出一第4页共21页孔”,它的形象之处在于只看到利益,却不去看这利益是如何产生的。因此理清盐业专卖制度的经济特征和运行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字:盐业行政食盐专卖盐业管理食盐加碘一、奴隶时期的盐业管理中国盐资源分布广阔,蕴藏丰富,从分布地域来说,山西有池盐、四川有井盐、沿海地区有海盐、西北地区还有岩盐。远古部落时期,有些生活在海边的部落就学会了晒海取盐。传说炎帝时其宿少氏便已初作海盐。有些部落拥有产盐的湖泊可获取天然池盐,还有些部落由于没有产盐的便利条件,只能用自己生产的产品向产盐部落交换食盐。这些部落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形成取盐便利上的差异,随着私有制的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兴盛,盐便成为我国部落先民经常用来交换的商品之一。(一)虞舜时期的盐业管理从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知,虞舜时期盐已是部落间经常交换的项目,顿丘买贵,于是贩于顿丘;传虚卖贱,于是债于传虚①,舜用自己部落的农渔产品和手工业制品,如陶器等,到顿丘出售,同时到传虚去购买自己部落所需的产品。债于传虚指传虚的某种产品量多价贱,可以赊购。传虚在山西解虞,传虚买贱的物品主要是指食盐,史载河东解虞的盐地袤五十里、广七里,第5页共21页周百十六里②。《左传》成公六年也讲到河东产盐是国之宝。后来,舜将其部落中心迁到今山西靠近盐池地区的蒲州之地。素稔食盐交换之利的舜,对池盐的生产与交换备加关注,王肃《孔子家语·辩乐解》记有舜作五弦琴,歌南风之诗,诗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古人认为:河东盐池无待人工,当夫夏令甫届,熏风时来,附岸池面,缀珠凝脂,盐颗自结。③虞舜时代,交换仅限于部落之间,只有交换活动并无专业商人,交换尚未从生产过程中独立出来,交换的目的是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不以赢利为目的。这时国家还没有产生,因此三代以前对盐业的生产、运输、流通销售,还谈不上什么国家管理,这种自由放任、不贡不税的现象是由原始部落社会所处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二)夏朝时期的盐业管理夏朝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揭开了奴隶社会的帷幕,国家的建立和私有制的确立,商品交换已是人们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作为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重要部门──盐业,已出现新的管理形式且管理也具有新的特点与意义。其一,国家意义上的盐业管理开始产生,盐业管理思想已有形成的基础与前提条件。其二,盐业管理也有了一定的管理指导思想和管理形式与手段。夏王朝盐业管理采用的指导思想是自由放任的盐业管理思想,采取的盐业管理形式与手段是贡法盐业管理制度。夏王朝为了控制各地部落贵族,加强它们对国家的隶属关系,主张定九州,任土作贡,要求各地向第6页共21页王朝纳贡,规定凡出盐的地方,盐必须作为一种贡物向天子按期进贡。《尚书·禹贡》载:海岱惟青州,……海滨广斥,……厥贡盐,海物惟错。盐贡之外,则听民自由经营。在商朝,盐业管理基本上继承了夏朝的思想与体制,但商朝人已经学会熬海为盐。古人称煎盐为鬻盐,说明海盐是以陶制的鬲形器皿制造出来的,而鬲是商文化的特征。(三)周朝的盐业管理周朝的盐业管理承袭夏商的纳贡制度,但在思想和方法上更为完善周到。《周礼·天官》记载:太宰以九赋敛财贿,九贡致邦国之用。九贡之中,第九贡为物贡,主要指海盐、池盐、西北戎盐等。清朝嘉庆年间编著的《两广盐法志》卷23《附考》论及的周代盐业管理更为详尽具体:昔禹任土作贡而令青州贡盐,盖贡其所有,以供王用。周官盐人一职,以百事之不可无盐,故也以盐之用而供邦事焉。盐有数品,有刮于地而得者,其味苦谓之苦盐;有熬其波而出者,其盐散谓之散盐;有风其水而成者,产于水中,其味甘甜,谓之饴盐;有积卤而结者,其形似虎,而人筑成,谓之形盐;此盐之名然也。祭祀则供散盐,而加以苦盐,取其自然而成,不忘本也。宾客则供散盐而加以形盐,取其如虎之形,以象其威也。王后、世子膳羞则供饴盐,取其味之甘甜,而可常食也。此盐之用然也。盐人则以奄二人,为之掌其政令,谓供盐耳;待其戒令,谓煮盐耳。山泽之官虽多,不过掌其政令而厉禁之,使百姓无争而已。周代的贡盐思想及制度,规定了贡盐的用途及作用,同时政府专第7页共21页门设有盐人官职主持接纳贡盐,调停百姓在纳贡及经营盐业中产生的纠纷,贯彻执行国家的盐业管理政策,百姓纳贡后,可以自由经营盐业。(四)三代时期的盐业三代时期的盐业管理思想与制度,是以自由放任的思想为主体的,国家采用贡法控制盐业,纳贡以后,百姓可以自由经营盐业。这种自由思潮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二:一、国家刚刚确立,还没有足够的政治与经济力量来全面统制盐业,只能依靠间接控制手段来维持。二、盐业虽然关系国计民生,但由于盐业生产受自然条件以及生产技术的约束,还难于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要部门,故在当时对国家财政收入影响不大,政府可以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统制盐业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才开始产生,元代史学家马端临说:上古夏、商、周三代之时,盐虽入贡,未尝有禁法,自管仲相桓公,始兴盐,以夺民利,自此后盐禁方开。④二、封建时期的盐业管理(一)春秋时期的盐业管理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贵族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的时期,新旧生产关系的交替带来了各种思潮的产生,盐业生产的发展,使中国盐业管理思想出现了新的局面,盐业管理思想中的国家统制管理及方法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确立,其突出的代表人物就是为齐桓公辅政40年的管仲。管仲的盐业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国语·齐语》和《管仲》两书中。管仲治理齐国是想富民强国,力主通过经济手第8页共21页段,增加财政收入来巩固封建统治和支持齐桓公实现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的政治目的。为此管仲提出一系列宏观经济管理政策,他的盐业管理思想便是他官山海的政策中影响最深远的一项改革思想。管仲的盐业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放弃自由放任的政策,对盐业采取干涉的措施,国家垄断盐业资源,实行专卖,寓税于盐,加价出售,运用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的原则,来丰裕国家的财政收入。管仲盐业管理思想,在中国盐业管理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确立了国家统制盐业的管理思想之基本内容和模式。在管仲之前,国家管理盐业,仅采用贡法,主要是听民经营,管仲以后直到近代,国家统制盐业的管理思想就居于盐业管理思想之主流地位,虽法制代有兴革,但管理的基本原则一直没变,可以说管仲的盐业管理思想是中国盐业管理思想的精华。管仲的盐业管理思想总体概貌是:国家直接专卖,即在盐的生产上,以官制为主,民制为辅;在盐的运销上,官收、官运、官销。其具体内容则是:第一,盐的生产体制是:官民并煮,以官煮为主,并定时禁止民制。他对齐桓公说:今齐有渠展之盐,请君伐菹薪,煮沸水为盐,征而积之。结果十月始征,至于正月,成盐三万六千钟⑤。管仲还对桓公说:君伐菹薪煮沸水为盐,征而积之三万钟,至阳春,请籍于时。……阳春,农事方作,令民毋得筑垣墙,毋得缮冢墓,大夫毋得治宫室,毋得立台榭,北海之众毋得聚佣而煮盐,然盐之价必四什倍。⑥可见管仲将官煮盐的时间定在十月至正月这四个月内,正是冬季草枯燃料足的季节,可以大量生产食第9页共21页盐。在官煮盐时和官煮完后的春季,不准百姓擅自煮盐,人为造成食盐的供需矛盾,以此抬高盐价至四至十倍以上,国家获取暴利。第二,在盐的运销体制上,管仲提出独特的管理思想及管理方法。在盐的收购运输上,不管是官制盐还是民制盐,都必须官收官运。在盐的销售上,总的原则无论官制盐还是民制盐,一律官销,但销售的具体做法两者有所区别。官制盐,销售对象主要是不产盐的邻国,为了统一对外,控制盐价,获取垄断的外贸利润,采取的是官制、官收、官运、官销的完全专卖制。管仲强调说:君以四什之价,循河、济之流,南输梁、赵、宋、卫、濮阳,恶食无盐则肿,守圉这本其盐独重。君伐菹薪煮沸水以籍于天下,然则天下不减矣。⑦民制盐,主要满足国内百姓食用需要,国家将民间自制盐低价收购起来,按计口加价配盐法售给百姓。具体做法是:政府严格算定全国男女老少人均食盐量,然后编制全国食盐人口定额簿册,国家低价收购民间盐户生产的食盐,然后加价按簿册所载人口定量分配给百姓。管仲认为此法比直接向百姓征收人头税等办法好,一可满足国用的需要;二可减少百姓对强征税的反感。他说国家用征房屋税、建筑税、林木税、六畜税、人头税的办法获取财政收入不好
本文标题:浅谈我国盐业管理体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55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