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浅谈高职类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
浅谈高职类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丁文捷张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精细化工与材料系,深圳,518055)摘要: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学组织方式等方面,论述了高职类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方向)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设计思路与经验,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关键词: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设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职业能力(competence)。凡是就业岗位所需要的都属于职业能力的范畴,它包括相关的知识、技能、方法、经验、态度等内容。我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方向)开设以来,对分析检验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非常明确,并根据该职业岗位的需要,设置与开发相应的教学计划,实施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措施及教学方法,开展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以达到高职教育的“双高”(高等学历+高级技能)目标,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分析化学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近年来我们对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精心设计与改革,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学组织方式等几个方面,阐述我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方向)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经验。1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表征和测量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测量有关组分的含量。该课程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课,学生在完成高中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学习后学习本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牢固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分析化学中的基本操作和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仪器分析、工业分析、毕业实习等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良好的工作习惯、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产品检验与质量管理等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2课程的教学内容随着当今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我们将仪器分析单独设课,这样分析化学课程的内容体系结构基本如下:围绕着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将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定量化学分析方法和技能。理论课学时为32,实训课学时为58。考虑到我们的学生有一部分进校时分数低、基础差,在32课时内讲完定量化学分析的所有理论内容,恐学生难以接受。故将“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一章内容作简单介绍,将“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和“定性分析”两章内容从分析化学课中剥离出来,在《工业分析》和《无机化学》课程中另行开出。这样本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分别为:一、理论教学:1、滴定分析法(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等化学分析基础理论;2、化学计量、误差与数据处理等基本理论知识;3、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二、实践教学:1、化学分析中常用玻璃仪器的清洗、干燥和使用方法;2、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马弗炉、烘箱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3、基准试剂的预处理、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的方法;4、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等基础分析方法及操作技能;5、定量分析工作曲线的制作方法。3教学条件3.1教材和参考书考虑到我们培养的是高职类人才,因此我们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编写的《分析化学》及《分析化学实验》作为教材,指定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刘珍主编的《化验员读本》作为参考教材,另外对于基础好、准备报考专升本的同学,推荐他们参考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校合编的第三版《分析化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或武汉大学主编的《分析化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3.2实训室分析化学实验室现有面积约400平方米,其中,有两个基础化学实验室和一个小型仪器分析实验室。所有玻璃仪器设备保证每两名学生使用一套。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应开出10个基础实训项目及1个综合实训项目。实践教学环境和设备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且效果明显。3.3师资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外,更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因此,我院担任该课程的教师,许多是既当过高校教师、又在企业从事过分析检验与质量管理工作的技术骨干。教师年富力强,充满朝气,平均年龄38岁。其中副教授4人,讲师1人,技师1人;且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2人、硕士研究生学历3人、大专学历1人。实训课辅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20。课程组教师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教学效果良好,未发生过任何教学事故,获得院奖励表彰。在教学研究方面,近年来该课程组承担了15511课程建设项目一项,在全国性公开发表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教学研究论文。在科学研究方面,近三年来该课程组承担了市厅级科研项目1项、校科研项目4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该课程已被确定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首批重点建设课程之一,同时被列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首批精品课程之一。3.4多媒体教学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环境,在课程教学上全面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分析化学课件,以及目前正在建设的课程资源库,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灵活性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性。3.5教学制度《深职院[1998]113号教学工作规范文件》中制定了备课、试讲、教学活动、教学检查、听课、作业、课后辅导、命题、阅卷等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规章制度,我们认真并严格执行,收效良好。4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课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学中注意突出重点与难点,注重以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采用讲、做、议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课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强化量的概念、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独到之处。在教师不厌其烦地、专心致志地示范、巡视和指导下,2人一组进行实际操作。在实训前要求学生写预习报告,明确实训目的。实训时注重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准确性以及实验数据记录的真实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实训后要求认真思考,准确处理、计算数据并写出实训报告。通过这些环节的训练,为学生将来从事岗位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5教学组织方式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坚持主讲教师必须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并担任过实验课的教学;辅讲教师在主讲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实践课的教学工作。主讲教师在讲授中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规范教学;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在讲完每一章后都配以习题课和小结课,以增加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牢固性。考核方式采取理论考核与实训考核相结合、期末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能客观地评价每位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情况。每次考试以后,注意收集资料,进行成绩分析。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另外,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技能的提高,我们与团委、学生会联合,配合该课程的教学,有针对性地、定期组织开展了“技能大比武”活动,对成绩优异的班级和个人以资鼓励,收效显著。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并注重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的改革以及实训室的建设,我们在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学生的好评,也获得了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的高度评价。参考文献[1]周文根,高职职业技能教育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1).[2]戴小波,能力本位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3]周嬗等,环境工程专业《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4)作者简介:丁文捷:女,1968年生,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毕业于东华理工学院应用化学系,现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精细化工与材料系教师,主要从事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研究。E-mail:szdwj2002@126.com
本文标题:浅谈高职类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81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