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浙江省各市200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精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加强教学研究促进对话交流拓展专业视野《全效学习》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1浙江省各市200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精编—文言文阅读专题杭州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一)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元伯为友。二人并游太学,后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日:“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①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②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审③邪?”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④。”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二)天宝中,有书生旅次宋州。时李勉少年贫苦,与书生同店,而不旬日,书生疾作,遂至不救。临绝语勉日:“某家住洪州,将于北都求官,而于此得疾而死,其命也。”因出囊金百两遗勉,曰:“汝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勉许为办事,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后数年,勉尉开封。书生兄弟赍⑤洪州牒⑥来,累路寻生行止。至宋州,知李为主丧事,专诣开封,诘金之所。勉请假至墓所,出金付焉。[注]①克:约定。②白:告诉。③审:确实。④乖违:做事不合情理。⑤赍(ji):携带。⑥牒:文书。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二人并.游太学(一起)B.元伯具.以白母(详细)C.因出囊金百两遗.勉(给予)D.勉许.为办事(赞成)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乃.共克期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B.请设馔以.候之属予作文以.记之C.而于此得疾而.死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将于.北都求官欲报之于.陛下也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①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审邪?②汝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22.范式和李勉都看重友情,但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评析。(4分)加强教学研究促进对话交流拓展专业视野《全效学习》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2三(20分)19.D(3分)20.BC(4分,各2分)21.①分别已有两年,千里外约定的话,你为什么对它这样确信呢?②你给我料理完丧事,多余的银两就送给你了。(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22.范式:履行两年前的探访约定,可见其言而有信。李勉:将朋友赠送的料理丧事多余的银两归还给朋友的兄弟,可见其不为钱财而重情义。(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湖州市(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一19题。(8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嗯!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①可爱者甚蕃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陶后鲜有闻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19.根据上文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3分)(三)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20一22题。(8分)加强教学研究促进对话交流拓展专业视野《全效学习》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3昔有长者子①,入海取沉水②。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⑧。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世间愚人亦复如是。(选自《百喻经》)【注释】①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②沉水:即沉香木,因木质坚硬,能沉于水,故名。③售:卖出去。④直:通“值”。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①方得一车②以其贵故③世间愚人亦复如是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22.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二)(8分)17.(共3分,各1分)①多②亲近而不庄重③少18,(2分)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媚。19.(3分)围绕“不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特立独行”“洁身自好”“庄重”“质朴”“正直”等作答,写出一点给2分,写出两点即可给满分。示例:作者心日中的君子应该具有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庄重豁达的高贵品质。(三)(8分)20.(3分)①才②因为③这样21.(2分)他立即把所有的沉香木烧成了炭,再运到集市上去卖,结果还不能卖到半车炭的价钱。22.(3分)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见异思迁,要有恒心和耐心。(意思对即可)嘉兴市(二)(12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堵其旧加强教学研究促进对话交流拓展专业视野《全效学习》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4制,刻唐贤今人诗戚于其上。属予作丈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共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共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予观夫巴陵胜状(3)朝晖夕阴.气象万千(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微斯人,吾谁与归?19、文中“庙堂”、“江湖”分别指什么?对于“古仁人”这种“进亦忧,退亦忧”的态度,你有何评价Υ(4分)(三)(9分)进士不读《史记》王士祯宋荔裳方伯①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②也。问:“小儿读何书?”以《史记》对。问:“何人所作?”曰:“太史公。”问:“太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太史,非今进士也。”递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出。[注释]①宋荔裳:宋琬,号荔裳,清初散文家。方伯:明清时对布政使(官职)的称呼。②清朝科举制度中进士的别称。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加强教学研究促进对话交流拓展专业视野《全效学习》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5(1)以《史记》对(2)遂取书阅之(3)不数行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亦不见佳,读之何益?22、本文刻画的老甲榜形象和我们课本中学到的哪一人物相似?请举一例.简要说明理由。(3分)(二)(12分)17。(1)通“俱”,全、皆(2)优美的、好的(3)各种景象(4)向南直到18。(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19。①“庙堂”指朝廷(或:在朝、为官),“江湖”指民间(或:在野、为民)。②值得肯定:不管是为官为民,都应关心国事,心系天下;不予肯定:其一味宣扬忠君的思想和态度有历史局限。(三)(9分)20、(1)回答(2)于是(3)几21、也不见得有什么好,读它有什么用处呢?22、‘范进(或“孔乙己”),深受科举制度毒害。金华市(二)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加强教学研究促进对话交流拓展专业视野《全效学习》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6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6.请解释下面卡片中加点词的词义。(3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词序号例句词义亡①河曲智叟亡.以应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寒暑易节,始一返焉。18.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三)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咯,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19.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21.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相关材料】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加强教学研究促进对话交流拓展专业视野《全效学习》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7——摘自《百度百科网》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二)16.(1)“亡”通无,没有(2)灭亡(3)逃跑17.冬夏换季,(他们)才往返一次。18.启示:像愚公一样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顽强拼搏,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当代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如果想建立一番事业,不可避免要面对许多困难,所以继承并发扬“愚公精神”在当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19.B20.(郑燮)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21.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丽水市(二)(9分)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连月不开.(2)忧谗.畏讥(3)沙鸥翔集.(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微斯人,吾谁与归?19.距离范仲淹近千年的现代人,是否还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请阐述你的看法。(3加强教学研究促进对话交流拓展专业视野《全效学习》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8分)(三)(7分)不责僮婢(节选)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临察之,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又令煮药,不精,潜觉其故,乃谓曰:“今日阴晦,不宜服药,可弃之。”终不扬其过也。阳城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奴觉,谢罪。城曰:“寒而饮,何害也!”(选自冯梦龙《古今谭概》)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1)向.取白衫且止(2)潜.觉其故(3)奴以米易.酒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终不扬其过也。22.你赞同唐临、阳城的做法吗?为什么?(2分)(二)(9分)17.(1)放晴(2)说别人坏话(说坏话)(3)鸟停息在树上(栖息)(4)朝廷(4分,每词1分)18.没有这种人
本文标题:浙江省各市200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精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22524 .html